第九百零八章 翻案
目录:逍遥小书生| 作者:荣小荣| 类别:历史军事
“大人,冤枉啊!”
那女子跪在刑部门前,声音悲凄至极,便像是心中有着天大的冤情无处哭诉一般,引得过往的行人纷纷侧目。
最近这些时日,民间上诉之风盛行,不仅仅是各下辖县的衙门,京兆府衙,御史台,刑部衙门,甚至于户部礼部工部……,只要是个衙门都不能免俗,毕竟衙门有限,百姓众多,不可能全都聚在一起,算上京都所有官衙,也不够分的。
这种情况,已经极大的阻碍了官府的正常运行。
因此,长公主很快就根据民情,结合京都的实际情况,下了一道旨意。
但凡借机起哄,故意闹事,围堵官衙的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倘若真的有什么冤屈,也应当有序上诉,相关衙门会根据案情的紧急程度,严重程度,逐一处理,做到有冤必审,有案必反,严守律法底线,还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长公主此令一下,民间闹的轰轰烈烈的反腐反贪事件暂时缓解,但却并不是消失,而是从无序变成了有序,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京都的各个衙门。
在这个节骨眼上,便是平日里在京都横行无忌的纨绔们,也被家里死死的约束着,生怕闹出什么事情来,成为所有人眼中的靶子。
哪怕只是一点点小事,也会被无限的放大,放大到他们的家族也承受不起的地步。
刑部平日里处理的,都是重案要案,除非陛下指定,刑部大堂一般不开,更是不允许在刑部门口随便鸣冤,但这段时间不同,各个县级衙门都快要忙疯了,刑部自然也不能闲着。
早有差役从里面出来,亲切的将那女子从地上扶起来,和善的询问她所受何冤,可有状纸,若是没有,可先由刑部的状师免费写上一份,不收钱的……
从始至终,他们的脸上也没有多少不耐之色,街面上那么多人都在看着呢,一个地方处理不好,刑部的名声可就毁了,现在是特殊时期,这种时候出了差错,尚书大人不扒了他们的皮才怪。
很快的,女子便被刑部差役搀扶着走了进去。
街上围观的民众中,有人摇头道:“要说这对待百姓的态度,还是刑部的官差最好,哪像京兆尹府,前一阵子,听说有人在衙门口申冤,府衙的人不管不顾,还以扰乱衙门办案为由,将人关了起来,这和刑部比起来,高下立判啊……”
“可不是吗!”话音刚落,便有人附和道:“不巧,当时我也在场,那姑娘据说是死了妹妹,这可是人命案子啊,京兆府衙那帮人,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我可是听说,那姑娘被抓了好几次,京兆府衙这是在担心什么呢……”又有人插嘴道:“刚才进去的,好像就是那位姑娘啊,她这次怎么跑到刑部来了?”
“竟有此事?”有人脸上露出愤怒之色,快步的向刑部大门口走去,“若真是如此,这桩案子,我也说不得要看看了!”
“我也去!”
“同去,同去!”
……
刑部衙门口,群情激奋的众人被衙差拦住。
不过,也并未拦住多久,验明了他们的身份之后,有专门的人将他们引进去。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刑部审案的时候,是允许有百姓在外面旁听的,刑部对外号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部分案件,办案过程完全透明化,赢得了不少民心。
当然,为了不扰乱办案秩序,还是将旁听人数限制在五十人以内,不过,虽然大多人无法亲眼看到,但案情的种种细节,却会通过这五十人之口,传达出去,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传遍整个京都。
公堂之上,刑部侍郎刘一手拍了拍惊堂木,问道:“堂下何人,家住何处,有何冤屈,慢慢诉来。”
那女子站在堂上,声音柔柔的说道:“禀大人,小女子姓林名琴,家住京城城门边,家中小妹年十六,闺名唤作林双双,本是妙音阁乐师,元月十五上元夜……”
……
“今日升堂的,是刘青天啊……”
“这姑娘这次真是幸运,但凡刘青天经手的案子,又有哪一个破不了?”
“不一定啊,这件案子,可是很有可能连京兆尹府都会牵扯进去,不过,我还是相信刘青天……”
刑部侍郎刘一手,这几年间,经他手的案子不计其数,无论是隐藏的多么深的案犯,在他眼中也无所遁形,因为他常为民伸冤,平凡冤案,深得京都百姓爱戴,人送外号“刘青天”。
青天既有“青天大老爷”之意,也和戏文中虚构的铁面无私惩恶除奸的“包青天”形象重合,这是京都百姓对于他最高的赞誉了。
大堂之内,那女子陈诉冤情的时候,堂外已经有人明白过来了。
“原来这女子,就是双双姑娘的姐姐……”
“双双姑娘琴艺无双,可惜芳华早逝,那一曲《百鸟朝凤》,以后再也听不到了,可惜,可惜……”
“京兆府衙不是说,那是一名朝廷钦犯所为吗?”
“狗屁的京兆衙门!”一名一直在关注着堂内情形的人气的胸膛起伏,怒道:“你们听,这位姑娘当初只不过是想要看看双双姑娘的遗体,就被京兆府衙找理由抓起来了,后来又用了几个理由,将她在牢里关了近乎半年……”
“这其中要是没有什么猫腻,打死你们我都不信!”
此时,随着堂内女子的讲述,案情也逐渐明晰。
据京兆府衙给出的解释,上元之夜,有一名朝廷钦犯潜藏在妙音阁中,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双双姑娘之后,欲加害褚家公子无果,跳窗而逃,直到现在,虽然海捕文书已经张贴的到处都是,但犯人还没有被捉拿归案。
如果没有站在堂中的这位姑娘,这件案子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了了之,被人们遗忘,但她的遭遇,京兆尹府的作为,却为此案平添了许多疑点……
双双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那名钦犯又是如何躲过官府的重重追捕,连一点儿痕迹都没有留下,京兆府衙在此案中,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整件案子,一下子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都说窦娥冤,这位姑娘的妹妹死的不明不白,去官府申冤,又遭了半年的牢狱之灾,天大的冤情无处申诉,又何尝不冤?
此案一经爆出,便迅速引起了京都民众的关注,也让刑部衙门无比的重视。
妙音阁的相关人证,已经被带到刑部衙门,重重保护,刑部也已上书,要求调出京兆衙门关于此案的所有的卷宗,重查此案,还死者一个清白,也给关注此案的民众一个交代。
在这种情形下,《窦娥冤》仍然在京都的各个勾栏中上演,每天举行的义演更是不计其数……
某处勾栏里面,老方看了看李易,有些心疼的说道:“姑爷,这舞台,这场面,这效果,这么多冰,就只有这么一点儿票钱,还义演这么多场,这一次,我们亏大了……”
李易摇了摇头,看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眼睛里面不要总是想着钱,也要想着为社会做点贡献……”
那女子跪在刑部门前,声音悲凄至极,便像是心中有着天大的冤情无处哭诉一般,引得过往的行人纷纷侧目。
最近这些时日,民间上诉之风盛行,不仅仅是各下辖县的衙门,京兆府衙,御史台,刑部衙门,甚至于户部礼部工部……,只要是个衙门都不能免俗,毕竟衙门有限,百姓众多,不可能全都聚在一起,算上京都所有官衙,也不够分的。
这种情况,已经极大的阻碍了官府的正常运行。
因此,长公主很快就根据民情,结合京都的实际情况,下了一道旨意。
但凡借机起哄,故意闹事,围堵官衙的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倘若真的有什么冤屈,也应当有序上诉,相关衙门会根据案情的紧急程度,严重程度,逐一处理,做到有冤必审,有案必反,严守律法底线,还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长公主此令一下,民间闹的轰轰烈烈的反腐反贪事件暂时缓解,但却并不是消失,而是从无序变成了有序,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京都的各个衙门。
在这个节骨眼上,便是平日里在京都横行无忌的纨绔们,也被家里死死的约束着,生怕闹出什么事情来,成为所有人眼中的靶子。
哪怕只是一点点小事,也会被无限的放大,放大到他们的家族也承受不起的地步。
刑部平日里处理的,都是重案要案,除非陛下指定,刑部大堂一般不开,更是不允许在刑部门口随便鸣冤,但这段时间不同,各个县级衙门都快要忙疯了,刑部自然也不能闲着。
早有差役从里面出来,亲切的将那女子从地上扶起来,和善的询问她所受何冤,可有状纸,若是没有,可先由刑部的状师免费写上一份,不收钱的……
从始至终,他们的脸上也没有多少不耐之色,街面上那么多人都在看着呢,一个地方处理不好,刑部的名声可就毁了,现在是特殊时期,这种时候出了差错,尚书大人不扒了他们的皮才怪。
很快的,女子便被刑部差役搀扶着走了进去。
街上围观的民众中,有人摇头道:“要说这对待百姓的态度,还是刑部的官差最好,哪像京兆尹府,前一阵子,听说有人在衙门口申冤,府衙的人不管不顾,还以扰乱衙门办案为由,将人关了起来,这和刑部比起来,高下立判啊……”
“可不是吗!”话音刚落,便有人附和道:“不巧,当时我也在场,那姑娘据说是死了妹妹,这可是人命案子啊,京兆府衙那帮人,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我可是听说,那姑娘被抓了好几次,京兆府衙这是在担心什么呢……”又有人插嘴道:“刚才进去的,好像就是那位姑娘啊,她这次怎么跑到刑部来了?”
“竟有此事?”有人脸上露出愤怒之色,快步的向刑部大门口走去,“若真是如此,这桩案子,我也说不得要看看了!”
“我也去!”
“同去,同去!”
……
刑部衙门口,群情激奋的众人被衙差拦住。
不过,也并未拦住多久,验明了他们的身份之后,有专门的人将他们引进去。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刑部审案的时候,是允许有百姓在外面旁听的,刑部对外号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部分案件,办案过程完全透明化,赢得了不少民心。
当然,为了不扰乱办案秩序,还是将旁听人数限制在五十人以内,不过,虽然大多人无法亲眼看到,但案情的种种细节,却会通过这五十人之口,传达出去,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传遍整个京都。
公堂之上,刑部侍郎刘一手拍了拍惊堂木,问道:“堂下何人,家住何处,有何冤屈,慢慢诉来。”
那女子站在堂上,声音柔柔的说道:“禀大人,小女子姓林名琴,家住京城城门边,家中小妹年十六,闺名唤作林双双,本是妙音阁乐师,元月十五上元夜……”
……
“今日升堂的,是刘青天啊……”
“这姑娘这次真是幸运,但凡刘青天经手的案子,又有哪一个破不了?”
“不一定啊,这件案子,可是很有可能连京兆尹府都会牵扯进去,不过,我还是相信刘青天……”
刑部侍郎刘一手,这几年间,经他手的案子不计其数,无论是隐藏的多么深的案犯,在他眼中也无所遁形,因为他常为民伸冤,平凡冤案,深得京都百姓爱戴,人送外号“刘青天”。
青天既有“青天大老爷”之意,也和戏文中虚构的铁面无私惩恶除奸的“包青天”形象重合,这是京都百姓对于他最高的赞誉了。
大堂之内,那女子陈诉冤情的时候,堂外已经有人明白过来了。
“原来这女子,就是双双姑娘的姐姐……”
“双双姑娘琴艺无双,可惜芳华早逝,那一曲《百鸟朝凤》,以后再也听不到了,可惜,可惜……”
“京兆府衙不是说,那是一名朝廷钦犯所为吗?”
“狗屁的京兆衙门!”一名一直在关注着堂内情形的人气的胸膛起伏,怒道:“你们听,这位姑娘当初只不过是想要看看双双姑娘的遗体,就被京兆府衙找理由抓起来了,后来又用了几个理由,将她在牢里关了近乎半年……”
“这其中要是没有什么猫腻,打死你们我都不信!”
此时,随着堂内女子的讲述,案情也逐渐明晰。
据京兆府衙给出的解释,上元之夜,有一名朝廷钦犯潜藏在妙音阁中,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双双姑娘之后,欲加害褚家公子无果,跳窗而逃,直到现在,虽然海捕文书已经张贴的到处都是,但犯人还没有被捉拿归案。
如果没有站在堂中的这位姑娘,这件案子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了了之,被人们遗忘,但她的遭遇,京兆尹府的作为,却为此案平添了许多疑点……
双双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那名钦犯又是如何躲过官府的重重追捕,连一点儿痕迹都没有留下,京兆府衙在此案中,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整件案子,一下子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都说窦娥冤,这位姑娘的妹妹死的不明不白,去官府申冤,又遭了半年的牢狱之灾,天大的冤情无处申诉,又何尝不冤?
此案一经爆出,便迅速引起了京都民众的关注,也让刑部衙门无比的重视。
妙音阁的相关人证,已经被带到刑部衙门,重重保护,刑部也已上书,要求调出京兆衙门关于此案的所有的卷宗,重查此案,还死者一个清白,也给关注此案的民众一个交代。
在这种情形下,《窦娥冤》仍然在京都的各个勾栏中上演,每天举行的义演更是不计其数……
某处勾栏里面,老方看了看李易,有些心疼的说道:“姑爷,这舞台,这场面,这效果,这么多冰,就只有这么一点儿票钱,还义演这么多场,这一次,我们亏大了……”
李易摇了摇头,看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眼睛里面不要总是想着钱,也要想着为社会做点贡献……”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小书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小书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