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沉默不语
目录:大戏骨| 作者:七七家d猫猫| 类别:散文诗词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ln.l】,
蒂姆西-莱斯利习惯性地打开了十一工作室的页面,开始寻找蓝礼的最新动向。这几乎成为他过去半年时间里,每天都固定坚持的一个习惯动作,大脑根本不需要思考,一系列动作就行云流水地完成了。
作为一名资深专业的歌迷,自从去年九月份在纽约参加了“先驱村庄之夜”,他的最喜爱歌手名单之中,就增加了一个“蓝礼-霍尔”。
那天晚上,他不仅欣赏了蓝礼的音乐,一问一答的提问环节、现场钢琴的表演环节、随手改编的吉他环节,所有的所有都展示了蓝礼对音乐、对生活、对梦想、对自由的理解。这让蒂姆西深深地着迷。
他知道,蓝礼是一名演员。但,在蓝礼身上却可以窥见一名艺术家的气节和风骨,这着实太过难得了,以至于他甚至愿意走入电影院,观看蓝礼的作品,而且乐在其中、赞不绝口。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发生着。在2012年的当下,居然还能找到这样的艺术家。
所以,每一天,蒂姆西都在期待着蓝礼的最新消息。即使没有任何动静,他也甘之如饴——因为艺术家们总是如此,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可以看到普通人所无法理解、无法触碰、无法沟通的空间、时间和维度,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和形式完成创作。
但内心深处,蒂姆西还是在期待着,始终保持着。
“一个人的演唱会”,蒂姆西看到了公告,所有的动作就停在了原地,胸口之中有成千上万只蝴蝶同时扇动了翅膀,激动得整个人就要爆炸开来,竭尽了浑身的力量,这才没有直接跳跃起来,疯狂地大喊大叫。
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反反复复地将公告阅读了十几遍,然后嘴角就上扬了起来。
他想起了“堂吉诃德”里的那首歌,“老朋友”。
歌词如此唱到,“肩膀之上,承载着冬日的萧索,我看见你站在那儿,始终坚守在我身后,暗暗提醒着,依旧有人关心着我。但,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噢,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
不由自主地,蒂姆西就还是哼唱起那清新动人的旋律,莫名地,鼻头就微微一酸。那简单的字里行间之中,他却可以阅读出淡淡的哀伤。
“我遵守了我的约定,现在轮到你了。”
这是一封写给某个特定之人的信,不是电脑打字,而是手写字体,亲笔书写之后,扫描完成上传。在蓝礼那潇洒轻逸的字体之中,诗意的怀念、灵动的悲伤、深情的呼唤,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开始细细咀嚼。
上帝,仅仅只是浏览了这一封邀请函,蒂姆西浑身都已经开始颤抖起来,激动得无法自已。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告诉所有人,告诉每一个喜欢蓝礼音乐的人,告诉每一个感受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灵魂的人。
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那可是全美演唱会胜地。两万坐席,一不小心,上座率可能就悲剧了,而且还会沦为一个天大的笑柄——想象一下,两万个座位,结果只有两百名观众,这估计会成为美国音乐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蒂姆西需要告诉小伙伴们,越多越好。
但,放在键盘之上的手指却犹豫了。
这封信发布在了十一工作室的网站,没有任何新闻宣传,没有任何相关报道,甚至没有任何消息动静,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是真正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属于“每一位知音”的演唱会。这封邀请函,是发送给每一位真正听懂蓝礼音乐的听众。
这不是一场商业演出,也不是一场宣传演出。如果蒂姆西现在大肆宣扬,可能将会迅速传播开来,两万个座位,说不定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乃至更高的上座率;但,那不是蓝礼的风格,也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蒂姆西不想要和别人分享这个秘密,这就好像是他和蓝礼之间共同知晓的一个秘密,通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他窥见了那个梦想者内心的一丝孤独,也听见了那个艺术家内心的一丝惬意,犹如堂吉诃德一般,孤独而灿烂地尽情高歌着,不在乎是否有听众。
如果,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仅仅只有两名观众。一个是他,一个是蓝礼邀请的伙伴。偌大的世界里,只有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着,那将是多么美妙、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就好像大海深处的那只鲸鱼。
那只叫做爱丽丝的鲸鱼。
正常的鲸鱼,他们的鸣叫频率只有十五到二十五赫兹,但爱丽丝的频率却有五十二赫兹。所以,在其他伙伴眼里,爱丽丝就像是一个哑巴,如此多年来,它始终孑然一身、孤独一人,它没有亲属也没有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没有人理睬,在浩瀚的海洋里,苦苦寻觅着。
“堂吉诃德”那五十二赫兹的频率,蒂姆西听见了。他自私地希望,他是唯一一个听见的;却又矛盾地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蓝礼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犹豫再三,蒂姆西还是强忍住了冲动,关闭了所有页面。看着墙壁上的日历,开始倒计时:距离十六号,还有四天。
蒂姆西不是一个人。
虽然十一工作室是独立小作坊,但他们还是拥有不少的忠实支持者。这一封公告,沉默之中问世,却也在悄然之中传播。
奇妙的是,网络之上却没有任何人传播,似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默默地将这一份邀请函隐藏在心底,然后静静地期待着:到底会有哪些熟悉面孔按时出现在花园呢?又会出现哪些陌生的新面孔呢?
就连雅虎社区都鸦雀无声,似乎这封邀请函从来不曾出现过,也从来不曾有人发现过一般。这在网络时代,着实太过难得,也着实太过特别。“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影响力,也许不够广阔,却足够深远。
“一个人的演唱会”,正式发出邀请之后,没有波澜,没有动静,没有反响,所以,完全无法预测,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演唱会当天,花园的两万个座位,到底可以聚集多少观众呢?两百人?还是两千人?无人得知。
更进一步,十一工作室甚至没有公布演唱会的售票方式。目前为止,各大网络平台一点动静都没有,没有任何一家票务网站或者票务公司,公布任何关于演唱会的售票信息,似乎那些票务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花园安排了这一场演唱会般。
这是不可思议的。
作为全美最顶尖的演唱会场地,花园的每一天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仅是演唱会,还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公开活动、慈善集会等等,几乎是全年无休,即使是官方的场馆休息日,各大票务公司也都心知肚明。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任何一场演出、比赛或者活动,网络售票都是最主要的销售方式,甚至占据了售出门票的百分之九十,乃至更高。
现在,二月十六日,花园安排了一场演唱会,票务公司却没有任何反应,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一片沉默之中,似乎所有人默契地达成共识:这场独一无二的演唱会,将在现场排队购票,回归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购票方式。
十一日晚,十一工作室发布公告;十二日,没有动静;十三日,没有动静;十四日,“娱乐周刊”官方网站发布重磅新闻。
“临时演唱会,这到底是一场自我炒作的秀?还是博取同情的策略?
——蓝礼-霍尔,’一个人的演唱会’召开在即,剑指格莱美。”
毫无预警地,“娱乐周刊”这篇由康奈尔-麦格雷戈撰写的独家新闻,直接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娱乐圈。
文章之中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拒绝承认自己是歌手的蓝礼,对格莱美始终没有关心的蓝礼,却在格莱美投票冲刺阶段,宣布展开个人演唱会,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炒作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
文章之中还提到,收获柏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之后,蓝礼制定了缜密的计划,强势回归颁奖季学院公关。如此轨迹与一年前的“缺席奥斯卡”事件有着诡异的相似度,显然,无论是以退为进,还是主动出击,恶意炒作的意图都展露无遗。
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独家报道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惊讶得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而且还进一步将今年热闹非凡的颁奖季推向全新高/潮,此前陆陆续续遭受质疑的蓝礼,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他,真的是在恶意炒作吗?演唱会,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毋庸置疑,“娱乐周刊”的独家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作用,抢先奠定了整个事件的基础。
正如康奈尔所说: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如果不是恶意炒作,如果不是处心积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演唱会呢?而且还是在全美最受瞩目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如果不是提前预定,如果不是早早计划,临时在花园找到空档,召开演唱会,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炒作,定罪?
蒂姆西-莱斯利习惯性地打开了十一工作室的页面,开始寻找蓝礼的最新动向。这几乎成为他过去半年时间里,每天都固定坚持的一个习惯动作,大脑根本不需要思考,一系列动作就行云流水地完成了。
作为一名资深专业的歌迷,自从去年九月份在纽约参加了“先驱村庄之夜”,他的最喜爱歌手名单之中,就增加了一个“蓝礼-霍尔”。
那天晚上,他不仅欣赏了蓝礼的音乐,一问一答的提问环节、现场钢琴的表演环节、随手改编的吉他环节,所有的所有都展示了蓝礼对音乐、对生活、对梦想、对自由的理解。这让蒂姆西深深地着迷。
他知道,蓝礼是一名演员。但,在蓝礼身上却可以窥见一名艺术家的气节和风骨,这着实太过难得了,以至于他甚至愿意走入电影院,观看蓝礼的作品,而且乐在其中、赞不绝口。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发生着。在2012年的当下,居然还能找到这样的艺术家。
所以,每一天,蒂姆西都在期待着蓝礼的最新消息。即使没有任何动静,他也甘之如饴——因为艺术家们总是如此,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可以看到普通人所无法理解、无法触碰、无法沟通的空间、时间和维度,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和形式完成创作。
但内心深处,蒂姆西还是在期待着,始终保持着。
“一个人的演唱会”,蒂姆西看到了公告,所有的动作就停在了原地,胸口之中有成千上万只蝴蝶同时扇动了翅膀,激动得整个人就要爆炸开来,竭尽了浑身的力量,这才没有直接跳跃起来,疯狂地大喊大叫。
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反反复复地将公告阅读了十几遍,然后嘴角就上扬了起来。
他想起了“堂吉诃德”里的那首歌,“老朋友”。
歌词如此唱到,“肩膀之上,承载着冬日的萧索,我看见你站在那儿,始终坚守在我身后,暗暗提醒着,依旧有人关心着我。但,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噢,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
不由自主地,蒂姆西就还是哼唱起那清新动人的旋律,莫名地,鼻头就微微一酸。那简单的字里行间之中,他却可以阅读出淡淡的哀伤。
“我遵守了我的约定,现在轮到你了。”
这是一封写给某个特定之人的信,不是电脑打字,而是手写字体,亲笔书写之后,扫描完成上传。在蓝礼那潇洒轻逸的字体之中,诗意的怀念、灵动的悲伤、深情的呼唤,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开始细细咀嚼。
上帝,仅仅只是浏览了这一封邀请函,蒂姆西浑身都已经开始颤抖起来,激动得无法自已。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告诉所有人,告诉每一个喜欢蓝礼音乐的人,告诉每一个感受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灵魂的人。
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那可是全美演唱会胜地。两万坐席,一不小心,上座率可能就悲剧了,而且还会沦为一个天大的笑柄——想象一下,两万个座位,结果只有两百名观众,这估计会成为美国音乐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蒂姆西需要告诉小伙伴们,越多越好。
但,放在键盘之上的手指却犹豫了。
这封信发布在了十一工作室的网站,没有任何新闻宣传,没有任何相关报道,甚至没有任何消息动静,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是真正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属于“每一位知音”的演唱会。这封邀请函,是发送给每一位真正听懂蓝礼音乐的听众。
这不是一场商业演出,也不是一场宣传演出。如果蒂姆西现在大肆宣扬,可能将会迅速传播开来,两万个座位,说不定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乃至更高的上座率;但,那不是蓝礼的风格,也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蒂姆西不想要和别人分享这个秘密,这就好像是他和蓝礼之间共同知晓的一个秘密,通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他窥见了那个梦想者内心的一丝孤独,也听见了那个艺术家内心的一丝惬意,犹如堂吉诃德一般,孤独而灿烂地尽情高歌着,不在乎是否有听众。
如果,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仅仅只有两名观众。一个是他,一个是蓝礼邀请的伙伴。偌大的世界里,只有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着,那将是多么美妙、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就好像大海深处的那只鲸鱼。
那只叫做爱丽丝的鲸鱼。
正常的鲸鱼,他们的鸣叫频率只有十五到二十五赫兹,但爱丽丝的频率却有五十二赫兹。所以,在其他伙伴眼里,爱丽丝就像是一个哑巴,如此多年来,它始终孑然一身、孤独一人,它没有亲属也没有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没有人理睬,在浩瀚的海洋里,苦苦寻觅着。
“堂吉诃德”那五十二赫兹的频率,蒂姆西听见了。他自私地希望,他是唯一一个听见的;却又矛盾地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蓝礼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犹豫再三,蒂姆西还是强忍住了冲动,关闭了所有页面。看着墙壁上的日历,开始倒计时:距离十六号,还有四天。
蒂姆西不是一个人。
虽然十一工作室是独立小作坊,但他们还是拥有不少的忠实支持者。这一封公告,沉默之中问世,却也在悄然之中传播。
奇妙的是,网络之上却没有任何人传播,似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默默地将这一份邀请函隐藏在心底,然后静静地期待着:到底会有哪些熟悉面孔按时出现在花园呢?又会出现哪些陌生的新面孔呢?
就连雅虎社区都鸦雀无声,似乎这封邀请函从来不曾出现过,也从来不曾有人发现过一般。这在网络时代,着实太过难得,也着实太过特别。“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影响力,也许不够广阔,却足够深远。
“一个人的演唱会”,正式发出邀请之后,没有波澜,没有动静,没有反响,所以,完全无法预测,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演唱会当天,花园的两万个座位,到底可以聚集多少观众呢?两百人?还是两千人?无人得知。
更进一步,十一工作室甚至没有公布演唱会的售票方式。目前为止,各大网络平台一点动静都没有,没有任何一家票务网站或者票务公司,公布任何关于演唱会的售票信息,似乎那些票务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花园安排了这一场演唱会般。
这是不可思议的。
作为全美最顶尖的演唱会场地,花园的每一天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仅是演唱会,还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公开活动、慈善集会等等,几乎是全年无休,即使是官方的场馆休息日,各大票务公司也都心知肚明。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任何一场演出、比赛或者活动,网络售票都是最主要的销售方式,甚至占据了售出门票的百分之九十,乃至更高。
现在,二月十六日,花园安排了一场演唱会,票务公司却没有任何反应,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一片沉默之中,似乎所有人默契地达成共识:这场独一无二的演唱会,将在现场排队购票,回归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购票方式。
十一日晚,十一工作室发布公告;十二日,没有动静;十三日,没有动静;十四日,“娱乐周刊”官方网站发布重磅新闻。
“临时演唱会,这到底是一场自我炒作的秀?还是博取同情的策略?
——蓝礼-霍尔,’一个人的演唱会’召开在即,剑指格莱美。”
毫无预警地,“娱乐周刊”这篇由康奈尔-麦格雷戈撰写的独家新闻,直接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娱乐圈。
文章之中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拒绝承认自己是歌手的蓝礼,对格莱美始终没有关心的蓝礼,却在格莱美投票冲刺阶段,宣布展开个人演唱会,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炒作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
文章之中还提到,收获柏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之后,蓝礼制定了缜密的计划,强势回归颁奖季学院公关。如此轨迹与一年前的“缺席奥斯卡”事件有着诡异的相似度,显然,无论是以退为进,还是主动出击,恶意炒作的意图都展露无遗。
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独家报道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惊讶得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而且还进一步将今年热闹非凡的颁奖季推向全新高/潮,此前陆陆续续遭受质疑的蓝礼,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他,真的是在恶意炒作吗?演唱会,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毋庸置疑,“娱乐周刊”的独家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作用,抢先奠定了整个事件的基础。
正如康奈尔所说: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如果不是恶意炒作,如果不是处心积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演唱会呢?而且还是在全美最受瞩目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如果不是提前预定,如果不是早早计划,临时在花园找到空档,召开演唱会,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炒作,定罪?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戏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戏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