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干燥的土壤
目录:茅山盗墓贼| 作者:孤独的东方| 类别:恐怖小说
有了这个重大的现之后,陈子杨来了精神,他赶紧把自己买的工兵铲拿了过来,顺着西边的围墙走了一圈之后,陈子杨选定了一处围墙上的裂缝比较多的地方,准备下手。
围墙上的裂缝比较多,证明这里的地面下沉的比较厉害,很有可能这里就是之前通道的正中心,同时陈子杨看了一下远处的山脉,这个地方正好处于了一处山峰的山脚处。
山脉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板块互相挤压的作用,山脉形成的地方受到的挤压力比较大,所以板块中的土石被挤压的突出了地面,就形成了山脉。所以通常来讲,山脉形成的地方不可能出现地面的塌陷,除非这里下面的土被动过。
陈子杨回想起之前自己看到的新闻,新闻中说,有一些地区因为过度的抽取地下水,或者是过度的开采挖掘地下的矿脉,而导致地下出现了大面积的空洞。时间一长,这里的地面就会无缘无故的塌陷,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些地下空洞的作用。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从地面出现凹陷的面积来看,之前这里被挖出的那条通道一定非常的宽,至少有十几米的直径。大概的找到了这个凹陷处的中心位置之后,他就动起手来,一铲一铲地向下挖去。
陈子杨采用的是快挖掘法,只是单纯的在一个地方向下快的挖着,并不是打盗洞,因为他想要确认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这一点只有在挖开表层的土壤之后才能确认。
这个时候陈子杨想到了探墓的神器洛阳铲,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用过洛阳铲,但是关于洛阳铲的使用在中有详细的记载,属于闻字诀的一部分。
毕竟洛阳铲可以快的把地表以下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土层详细的展现在人的面前,这个时候就是洛阳铲挥它应有作用的时候,不过因为地处东北的关系,陈子杨一直没有机会弄一把洛阳铲进行实践。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反过来的道理也是一样,一件再好的工具如果用得不是地方,那么这件工具也起不到应有的用处。
东北的山区基本都是石头山,土层非常的薄。所以东北的大型陵墓是比较少的,毕竟开山建陵的工程量太浩大了,而东北地区一直没有什么国力强盛的政权,开山为陵的唐朝虽然与东北地区的渤海古国有来往,但是渤海古国的国力比大唐可是差的太远了,根本就不可能开山建造比较大的山陵。
所以在东北地区的大型陵墓基本上都是依托于山体内部的自然裂缝,或者是山体内部自然形成的地下空间,要不就是把地下水系的水排掉之后剩余的地下水道建造陵墓。
虽然之前的渤海地宫借鉴了唐朝时期开山为陵的方法,把自然的山体裂缝利用石块加固,并且在石块的缝隙当中灌注铁水,但是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区域是这么做的。如果当时渤海地宫全都是以这种方式加固的话,也不会因为那个巨大的金钟的轰鸣声而导致山体全面塌方了。
陈子杨一边回想着渤海地宫的事情,一边加快了手里的度。这把工兵铲真的非常的好用,尤其是新铲子的铲头更加的锋利,不一会儿的功夫,陈子杨就挖到了地表以下三米多深。这个时候累得浑身大汗淋漓的陈子杨现了一件怪异的事情,这里的土壤有些奇怪。
正常来讲,从地表处向下挖,如果挖得越深,土壤就会越紧实,同时土壤也就会越潮湿。地表的土壤由于经常受到阳光的曝晒,所以地表土壤的水分都蒸掉了,这样的话地表的土壤就比较干燥,同时挖起来也比较省力,因为缺失水分的土壤大多呈砂粒状态,颗粒之间的粘合性比较低,更容易让工具插入。
但是随着地表深度的加深,阳光无法晒到那么深的地方,所以土壤中的水分就保存了下来,这样越向下挖的话,土壤的粘合性就越强,同时土壤中蕴含的水分也就越多,因为里面含有水分的关系,土壤的颜色也就越深。
甚至于在丛林的野外生存法则当中,有一种从土壤中取水的办法,就是利用了土壤中蕴含水分的这个道理。在丛林当中,就算是在旱季的时候,土壤下方蕴含的水分也是非常的多的。当野外生存的人缺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找一个背阴的地方,挖开表层的土壤,向下挖一米多深之后,蕴含水分的土壤就露了出来。
这个时候只需要用吸水性比较强的毛巾包裹住富含水分的土壤,静静地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被毛巾吸出来。然后只需要用力地拧干毛巾,毛巾中吸出的水分就会一滴一滴的滴出来。
可是陈子杨越挖越觉得不对劲,这都已经挖到地表以下三米多深了,可是这里的土壤依旧非常的干燥,根本就看不出孕含水分的样子。虽然这里并不是什么丛林,但是土壤当中也不应该一点儿水分都没有呀。
挖了这么久,陈子杨实在是有些挖不动了,他抓了一把坑底最下方的土壤,然后艰难的利用工兵铲爬出了这个三米深的大坑。坐在坑边的陈子杨仔细看着自己从坑的底部抓出来的那把土,并且把这把土和地表的土壤进行对比。
除了大坑底部的土壤更加的紧实一些之外,两种土壤看上去竟然一模一样,不管是颜色还是砂粒的大小都非常的接近,陈子杨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就算是这片区域都是被回填的,但是三米之下的土壤和地表土壤的形态不应该如此的接近。刚刚回填的时候,这二者的土壤肯定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十几年过去了,这十几年中有多少的雨水会渗进土壤的下方,三米之下的土壤一定会残留一些水分,不会这样的干燥。
而且之前老吕说过,那颗巨大的钻石从他的手中脱落之后,便像一个钻头一样钻进了地底深处,就好像是那些土壤都会自己躲避这颗钻石一样,当这个钻石钻到了很深的地下之后,从那个深坑的底部竟然涌出了大量的清水。
在老吕和陈子杨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两个人也曾经简单地研究过,很有可能这颗钻石有什么特性,会中和土壤的成分,当钻石掉到了很深的地方之后,应该是这个钻石造成的洞连通了某条地下水脉,所以那些水才涌了出来。
这些水涌出的量非常的大,并且水流也非常的急,所以老吕等人逃出去的时候,那个地下的陵墓都快被水给淹没了。照这么看的话,这里下方的土壤应该比别的地方的土壤更加的湿润才对,不应该这样干燥啊。
抓着这把砂土,陈子杨仔细的看着,他把这捧砂土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之间倒来倒去。一边倒着,陈子杨一边在想着这土壤的怪异之处。这个地方真是奇怪,为什么这里的土壤会这么干燥呢?
陈子杨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于是他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一趟陕西之行遇到的怪事也太多了,一件接着一件,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陕……陕西?陕西!我的个乖乖,这里是一处养尸地!”
在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陕西土地质厚而干燥,往往掘地三五丈而仍不见水。这种土质最容易产生僵尸。也正因为如此,在陕西西部的一些地区,丧葬风俗特异,人死后不能马上埋葬,必须让尸体暴露在空气中。直到血肉化尽,留下白骨之后再下葬,就是为了避免尸体埋入养尸地之后,历久而不腐,变成僵尸。
难怪这里的土壤会这样的奇怪,地表之下三米多深,也看不到土壤中润含水分,这里应该就是一处养尸地,想通了这一层,陈子杨瞬间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根本就没有龙脉所在。
之前他把附近的山脉走势全都看了一遍,但是现这里根本就没有龙脉,本来陈子杨自我安慰,他认为山庄的修建的位置与陵墓的位置之间有一些误差,是因为人为选择修建山庄地形的关系。
但是后来陈子杨越想越不对劲儿,一公里的距离说短不短,可是说长也不长,尤其是放在山脉中来讲,一公里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这个山庄的位置与龙穴的所在有比较大的偏差,但是站在附近的山脉顶端也应该能够看出龙脉的走势,而附近却没有半点儿的龙脉的迹象,陈子杨一直想不通,现在他明白了,之前这个墓穴的修建并不是选择的龙脉,而是选择的这处养尸地。也难怪这周围没有龙脉的痕迹可寻了。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赶紧起身,抓起工兵铲就跑向了自己租来的的汽车方向。坐在车中的李博健看到陈子杨快步的跑来,以为他有了什么重大的现,可是坐进车里的陈子杨的一句话就浇灭了李博健刚刚萌生的希望。
“这里是一处养尸地,我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的不充分,看来你还要再等几天了,我需要弄一些工具才能够挖到那个陵墓,你再等我几天。”
“养尸地是什么?”
“简单的说,养尸地就是这里的土壤比较干燥,埋在这里的人多少年都尸身不腐,很容易变成僵尸,与养蚁地正好相反,养蚁地的环境比较潮湿,非常容易滋生蛇虫鼠蚁,所以埋在那里的尸体会很快的腐烂掉。
算了,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楚,反正天也快要黑了,咱们今天先回去,你给我几天的时间,我要准备准备,这个墓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进去的。”陈子杨说完便动了汽车,顺着那条山间的土路向回开去。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是个骗子了,还把僵尸给弄出来,想要打消我的想法吗?我告诉你,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我根本就不相信,你的这个办法打消不了我的念头,你还是趁早收回想要欺骗我的想法吧。”
李博健的这句话差点把陈子杨气的喷出一口老血。好家伙,陈子杨在心里想着,单单这几年的时间自己经历的怪事已经不少了,又是尸妖又是血尸的,是还有字母煞什么的,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在这个女人的嘴里都成了封建迷信了,算了,跟女人讲理永远讲不清楚,于是陈子杨干脆闭口不言,而是专心地把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开车上。
这条土路因为修建的比较简单,再加上因为年久失修,同时这十几年来路上根本也没有车辆往来,所以路上杂草丛生,基本已经看不出路的轮廓了。陈子杨只好放慢车,凭借依稀高出周围的轮廓来判断道路的位置。
在路上有一段沙土区,可能是因为土质的关系,这一段区域的路面上根本就没有生长杂草,车子慢慢的开过了这一段沙土路之后,陈子杨忽然间一脚踩住了刹车。突然间的急刹车让李博健的身体猛的向前一倾,她的头重重地磕在了驾驶室内的面板上,瞬间一个大包就从她的额头拱起。
一边揉着额头上的大包,李博健一边骂着陈子杨,只不过是说了他几句,为什么竟然这样折磨人。可是陈子杨对李博健的话充耳不闻,他的眼珠在眼眶内滴溜溜的转着,好像是在飞地运转大脑,想着什么事情。紧接着陈子杨迅的打开了车门,跑到了车的外面,向着通往山庄的方向跑去。
陈子杨突如其来的怪异举动把李博健也弄愣了,她也赶紧跟着下了车,回身望去。李博健看到陈子杨正蹲在刚刚经过的那一段沙石路面处仔细地盯着路面看着。
感到奇怪的李博健也凑了过去,盯着路面看了一会儿之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她向陈子杨问道:“我的大风水先生,你在盯着什么看呢,是不是因为欺骗了我感到内疚,没脸见人了?”
“别说话,咱们好像被人跟踪了!”
围墙上的裂缝比较多,证明这里的地面下沉的比较厉害,很有可能这里就是之前通道的正中心,同时陈子杨看了一下远处的山脉,这个地方正好处于了一处山峰的山脚处。
山脉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板块互相挤压的作用,山脉形成的地方受到的挤压力比较大,所以板块中的土石被挤压的突出了地面,就形成了山脉。所以通常来讲,山脉形成的地方不可能出现地面的塌陷,除非这里下面的土被动过。
陈子杨回想起之前自己看到的新闻,新闻中说,有一些地区因为过度的抽取地下水,或者是过度的开采挖掘地下的矿脉,而导致地下出现了大面积的空洞。时间一长,这里的地面就会无缘无故的塌陷,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些地下空洞的作用。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从地面出现凹陷的面积来看,之前这里被挖出的那条通道一定非常的宽,至少有十几米的直径。大概的找到了这个凹陷处的中心位置之后,他就动起手来,一铲一铲地向下挖去。
陈子杨采用的是快挖掘法,只是单纯的在一个地方向下快的挖着,并不是打盗洞,因为他想要确认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这一点只有在挖开表层的土壤之后才能确认。
这个时候陈子杨想到了探墓的神器洛阳铲,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用过洛阳铲,但是关于洛阳铲的使用在中有详细的记载,属于闻字诀的一部分。
毕竟洛阳铲可以快的把地表以下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土层详细的展现在人的面前,这个时候就是洛阳铲挥它应有作用的时候,不过因为地处东北的关系,陈子杨一直没有机会弄一把洛阳铲进行实践。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反过来的道理也是一样,一件再好的工具如果用得不是地方,那么这件工具也起不到应有的用处。
东北的山区基本都是石头山,土层非常的薄。所以东北的大型陵墓是比较少的,毕竟开山建陵的工程量太浩大了,而东北地区一直没有什么国力强盛的政权,开山为陵的唐朝虽然与东北地区的渤海古国有来往,但是渤海古国的国力比大唐可是差的太远了,根本就不可能开山建造比较大的山陵。
所以在东北地区的大型陵墓基本上都是依托于山体内部的自然裂缝,或者是山体内部自然形成的地下空间,要不就是把地下水系的水排掉之后剩余的地下水道建造陵墓。
虽然之前的渤海地宫借鉴了唐朝时期开山为陵的方法,把自然的山体裂缝利用石块加固,并且在石块的缝隙当中灌注铁水,但是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区域是这么做的。如果当时渤海地宫全都是以这种方式加固的话,也不会因为那个巨大的金钟的轰鸣声而导致山体全面塌方了。
陈子杨一边回想着渤海地宫的事情,一边加快了手里的度。这把工兵铲真的非常的好用,尤其是新铲子的铲头更加的锋利,不一会儿的功夫,陈子杨就挖到了地表以下三米多深。这个时候累得浑身大汗淋漓的陈子杨现了一件怪异的事情,这里的土壤有些奇怪。
正常来讲,从地表处向下挖,如果挖得越深,土壤就会越紧实,同时土壤也就会越潮湿。地表的土壤由于经常受到阳光的曝晒,所以地表土壤的水分都蒸掉了,这样的话地表的土壤就比较干燥,同时挖起来也比较省力,因为缺失水分的土壤大多呈砂粒状态,颗粒之间的粘合性比较低,更容易让工具插入。
但是随着地表深度的加深,阳光无法晒到那么深的地方,所以土壤中的水分就保存了下来,这样越向下挖的话,土壤的粘合性就越强,同时土壤中蕴含的水分也就越多,因为里面含有水分的关系,土壤的颜色也就越深。
甚至于在丛林的野外生存法则当中,有一种从土壤中取水的办法,就是利用了土壤中蕴含水分的这个道理。在丛林当中,就算是在旱季的时候,土壤下方蕴含的水分也是非常的多的。当野外生存的人缺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找一个背阴的地方,挖开表层的土壤,向下挖一米多深之后,蕴含水分的土壤就露了出来。
这个时候只需要用吸水性比较强的毛巾包裹住富含水分的土壤,静静地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被毛巾吸出来。然后只需要用力地拧干毛巾,毛巾中吸出的水分就会一滴一滴的滴出来。
可是陈子杨越挖越觉得不对劲,这都已经挖到地表以下三米多深了,可是这里的土壤依旧非常的干燥,根本就看不出孕含水分的样子。虽然这里并不是什么丛林,但是土壤当中也不应该一点儿水分都没有呀。
挖了这么久,陈子杨实在是有些挖不动了,他抓了一把坑底最下方的土壤,然后艰难的利用工兵铲爬出了这个三米深的大坑。坐在坑边的陈子杨仔细看着自己从坑的底部抓出来的那把土,并且把这把土和地表的土壤进行对比。
除了大坑底部的土壤更加的紧实一些之外,两种土壤看上去竟然一模一样,不管是颜色还是砂粒的大小都非常的接近,陈子杨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就算是这片区域都是被回填的,但是三米之下的土壤和地表土壤的形态不应该如此的接近。刚刚回填的时候,这二者的土壤肯定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十几年过去了,这十几年中有多少的雨水会渗进土壤的下方,三米之下的土壤一定会残留一些水分,不会这样的干燥。
而且之前老吕说过,那颗巨大的钻石从他的手中脱落之后,便像一个钻头一样钻进了地底深处,就好像是那些土壤都会自己躲避这颗钻石一样,当这个钻石钻到了很深的地下之后,从那个深坑的底部竟然涌出了大量的清水。
在老吕和陈子杨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两个人也曾经简单地研究过,很有可能这颗钻石有什么特性,会中和土壤的成分,当钻石掉到了很深的地方之后,应该是这个钻石造成的洞连通了某条地下水脉,所以那些水才涌了出来。
这些水涌出的量非常的大,并且水流也非常的急,所以老吕等人逃出去的时候,那个地下的陵墓都快被水给淹没了。照这么看的话,这里下方的土壤应该比别的地方的土壤更加的湿润才对,不应该这样干燥啊。
抓着这把砂土,陈子杨仔细的看着,他把这捧砂土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之间倒来倒去。一边倒着,陈子杨一边在想着这土壤的怪异之处。这个地方真是奇怪,为什么这里的土壤会这么干燥呢?
陈子杨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于是他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一趟陕西之行遇到的怪事也太多了,一件接着一件,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陕……陕西?陕西!我的个乖乖,这里是一处养尸地!”
在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陕西土地质厚而干燥,往往掘地三五丈而仍不见水。这种土质最容易产生僵尸。也正因为如此,在陕西西部的一些地区,丧葬风俗特异,人死后不能马上埋葬,必须让尸体暴露在空气中。直到血肉化尽,留下白骨之后再下葬,就是为了避免尸体埋入养尸地之后,历久而不腐,变成僵尸。
难怪这里的土壤会这样的奇怪,地表之下三米多深,也看不到土壤中润含水分,这里应该就是一处养尸地,想通了这一层,陈子杨瞬间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根本就没有龙脉所在。
之前他把附近的山脉走势全都看了一遍,但是现这里根本就没有龙脉,本来陈子杨自我安慰,他认为山庄的修建的位置与陵墓的位置之间有一些误差,是因为人为选择修建山庄地形的关系。
但是后来陈子杨越想越不对劲儿,一公里的距离说短不短,可是说长也不长,尤其是放在山脉中来讲,一公里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这个山庄的位置与龙穴的所在有比较大的偏差,但是站在附近的山脉顶端也应该能够看出龙脉的走势,而附近却没有半点儿的龙脉的迹象,陈子杨一直想不通,现在他明白了,之前这个墓穴的修建并不是选择的龙脉,而是选择的这处养尸地。也难怪这周围没有龙脉的痕迹可寻了。
想到了这里,陈子杨赶紧起身,抓起工兵铲就跑向了自己租来的的汽车方向。坐在车中的李博健看到陈子杨快步的跑来,以为他有了什么重大的现,可是坐进车里的陈子杨的一句话就浇灭了李博健刚刚萌生的希望。
“这里是一处养尸地,我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的不充分,看来你还要再等几天了,我需要弄一些工具才能够挖到那个陵墓,你再等我几天。”
“养尸地是什么?”
“简单的说,养尸地就是这里的土壤比较干燥,埋在这里的人多少年都尸身不腐,很容易变成僵尸,与养蚁地正好相反,养蚁地的环境比较潮湿,非常容易滋生蛇虫鼠蚁,所以埋在那里的尸体会很快的腐烂掉。
算了,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楚,反正天也快要黑了,咱们今天先回去,你给我几天的时间,我要准备准备,这个墓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进去的。”陈子杨说完便动了汽车,顺着那条山间的土路向回开去。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是个骗子了,还把僵尸给弄出来,想要打消我的想法吗?我告诉你,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我根本就不相信,你的这个办法打消不了我的念头,你还是趁早收回想要欺骗我的想法吧。”
李博健的这句话差点把陈子杨气的喷出一口老血。好家伙,陈子杨在心里想着,单单这几年的时间自己经历的怪事已经不少了,又是尸妖又是血尸的,是还有字母煞什么的,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在这个女人的嘴里都成了封建迷信了,算了,跟女人讲理永远讲不清楚,于是陈子杨干脆闭口不言,而是专心地把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开车上。
这条土路因为修建的比较简单,再加上因为年久失修,同时这十几年来路上根本也没有车辆往来,所以路上杂草丛生,基本已经看不出路的轮廓了。陈子杨只好放慢车,凭借依稀高出周围的轮廓来判断道路的位置。
在路上有一段沙土区,可能是因为土质的关系,这一段区域的路面上根本就没有生长杂草,车子慢慢的开过了这一段沙土路之后,陈子杨忽然间一脚踩住了刹车。突然间的急刹车让李博健的身体猛的向前一倾,她的头重重地磕在了驾驶室内的面板上,瞬间一个大包就从她的额头拱起。
一边揉着额头上的大包,李博健一边骂着陈子杨,只不过是说了他几句,为什么竟然这样折磨人。可是陈子杨对李博健的话充耳不闻,他的眼珠在眼眶内滴溜溜的转着,好像是在飞地运转大脑,想着什么事情。紧接着陈子杨迅的打开了车门,跑到了车的外面,向着通往山庄的方向跑去。
陈子杨突如其来的怪异举动把李博健也弄愣了,她也赶紧跟着下了车,回身望去。李博健看到陈子杨正蹲在刚刚经过的那一段沙石路面处仔细地盯着路面看着。
感到奇怪的李博健也凑了过去,盯着路面看了一会儿之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她向陈子杨问道:“我的大风水先生,你在盯着什么看呢,是不是因为欺骗了我感到内疚,没脸见人了?”
“别说话,咱们好像被人跟踪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茅山盗墓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茅山盗墓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