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九章 人在囧途
目录:诡三国| 作者:马月猴年| 类别:历史军事
就在斐潜在荆襄准备离开的时候,曹操也在默默的收拾着行装,他准备离开邺城,前往兖州。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终究还是要有一别啊……
曹操立于堂下,回首北望,往昔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如果按照后世的话语来说的话,曹操是个官三代,更准确地说是个阉三代。其父虽然并没有留下多少的名望,但是作为老一代的宦官领袖曹腾的养子,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汉代众多的宦官子弟当中,虽然最终死的蹊跷,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出类拔萃的,至少在捞钱送钱的本事上不明觉厉、细思极恐,就连太尉这样的高官都买到手当了几年。
所以曹操其实也是正儿八经的三公之后。
当然,其父这样超级的聚财手段,也铸就了曹操慷慨大方的交友习惯,致使曹操在不满双十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入了仕途,升任了京都……嗯,就是京都城管队北城大队长。
该同志在担任国家重职期间,勇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严格执法,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自己属于宦官的标签,便针对于宦官首领的家属开刀,但是因为太过大力,最后导致奇迹出现了,许多的高层领导都纷纷的感慨,像小曹这样年轻有为,用于任事的,不应该在一个大队长的职位上消磨时光,实在是大财小用,便特别提拔他做了顿丘的县令。
比千石的城门校尉,换成了六百石的小县令……
好吧,就当成在基层锻炼吧,但是好景不长,还不到一年,曹操就因为堂妹夫的妹妹宋皇后被废而受到牵连,被一路撸到了底,回到老家谯县做了一名待业青年。
所幸的是,因为宦官的势力重新的到了调整,这个曾经闪耀了一阵光华的阉三代被人记了起来,曹操又被朝廷征召,出任议郎,在任职议郎期间,曹操同志屡屡上书言事,针砭时弊,很是尽责,当然可喜可贺的是,曹操上表的其中所有不重要的意见都被高层采纳了。
随后便是黄巾之乱,曹操也是第一次从文职正式转向了武职,放下笔,拿起了刀,出任了骑都尉,斩敌数万,因功升任济南国相。
随后曹操那颗不安饭的心又再次活跃起来,导致了曹操济南国的任期间搞得官不聊生,其下大部分的官吏都被撤职。
当然这样的做法,就导致了朝廷的调令下达,要将曹操平级调动到东郡出任太守……
东郡,那个被黄巾贼几乎都破败的地方!
曹操非常的不满,愤然辞官,因此在兖州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在百姓当中也有了一个好的口碑。
青年时代的曹操,已经完全没有了少年时代的放荡不羁、嚣张跋扈。
自进入仕途起曹操就决定做一个千古留名的好官,可是渐渐的,他明白了一件事情,全天下,只有百姓才希望他是一个好官,除此之外……
大汉的朝廷不赏识,也就罢了,还把他当成球一样踢来踢去。
其实曹操并不是被嫌弃,而是他干得太用力,让身边那些人都吓了一跳。而黑色幽默之处在于,一心报国想做一个正直忠诚的好官的他,之所以还能一次次的爬起来,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曹操他有个一辈子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刮地皮的老爹,才给了在他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还有海量的钱撒出去,让他可以有机会重新爬起来。
对政界失望的曹操转而寄希望于军界。当时西北有十几万叛军,朝廷与羌族的百年战争也还远远看不到尽头。若是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官拜征西将军,封侯爵赏,亦足以快慰平生!
然而现实很快又开了一个玩笑,在老家看黄书行渔猎的曹操终于在其老爹的金钱攻势之下,获得了一个军队上的实缺,出任大汉王朝京都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的第四号统领……
当然,现实永远没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
这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的头号大统领,就是曾经曹操他在任职京都城管大队长之时得罪到了骨头里的宦官,中常侍蹇硕……
幸好的是,西园八校尉的老二,是曹操的发小,袁绍。
随后的事情,就像是突如其来的潮水,一波波的涌至,何进之死,董卓进京,酸枣会盟,汴水之战,龙亢兵变,几乎是在转眼之间,曹操就像是一个小舢板,在海水当中跌宕起伏,上一刻还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下一刻就是残兵败将大小猫三两只的惶惶之犬,这种人生的酸爽……
就像是现在,居然要去接受一个之前被他拒绝了的职位,东郡太守。
能不接受么?
呵呵。
本初啊……
总归还是变了,不再像在雒阳之时的你了。
其实将自己调离,一脚踹到远离了冀州的原因,曹操心里怎么可能会不清楚?
现在是袁绍势力膨胀建设成型的时期,自己的身份导致袁绍,或者是袁绍的下属谋臣们感觉很尴尬,或者是感觉到了不适……
最初曹操刚到冀州的时候,袁绍还经常找他一起商讨一些事情,可是随着袁绍的野心逐渐的膨胀,开始仰望,露出馋涎的时候,曹操几次劝阻无效之后,便隐隐觉得与袁绍的关系似乎就开始了疏远。
本初啊……
你到底是想要一个诤友,还是想要一个磕头虫?
袁绍的谋士们敏锐的察觉到了袁绍对于曹操的态度的转变,那么对于一个新兴的政治集团,最开始的每一个位置都极其的重要,每一个排序都非常的关键,搞不好就会成为开国元老……
既然曹操的位置已经动摇,那么将其巧妙的挤到外围去,也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少了一个袁公的年少发小占坑,不管是谁都可以再往前进一位了。
因此……
一身黑袍的卫觊走了过来,拱手禀报道:“主公,都已备妥。”
曹操既不想做磕头虫,也做不成诤友,便因此只好离开了,去往哪个他原本嫌弃的地方,曹操他最后一次回头北望,然后在心中长长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出发!”
终究还是要有一别啊……
曹操立于堂下,回首北望,往昔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如果按照后世的话语来说的话,曹操是个官三代,更准确地说是个阉三代。其父虽然并没有留下多少的名望,但是作为老一代的宦官领袖曹腾的养子,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汉代众多的宦官子弟当中,虽然最终死的蹊跷,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出类拔萃的,至少在捞钱送钱的本事上不明觉厉、细思极恐,就连太尉这样的高官都买到手当了几年。
所以曹操其实也是正儿八经的三公之后。
当然,其父这样超级的聚财手段,也铸就了曹操慷慨大方的交友习惯,致使曹操在不满双十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入了仕途,升任了京都……嗯,就是京都城管队北城大队长。
该同志在担任国家重职期间,勇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严格执法,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自己属于宦官的标签,便针对于宦官首领的家属开刀,但是因为太过大力,最后导致奇迹出现了,许多的高层领导都纷纷的感慨,像小曹这样年轻有为,用于任事的,不应该在一个大队长的职位上消磨时光,实在是大财小用,便特别提拔他做了顿丘的县令。
比千石的城门校尉,换成了六百石的小县令……
好吧,就当成在基层锻炼吧,但是好景不长,还不到一年,曹操就因为堂妹夫的妹妹宋皇后被废而受到牵连,被一路撸到了底,回到老家谯县做了一名待业青年。
所幸的是,因为宦官的势力重新的到了调整,这个曾经闪耀了一阵光华的阉三代被人记了起来,曹操又被朝廷征召,出任议郎,在任职议郎期间,曹操同志屡屡上书言事,针砭时弊,很是尽责,当然可喜可贺的是,曹操上表的其中所有不重要的意见都被高层采纳了。
随后便是黄巾之乱,曹操也是第一次从文职正式转向了武职,放下笔,拿起了刀,出任了骑都尉,斩敌数万,因功升任济南国相。
随后曹操那颗不安饭的心又再次活跃起来,导致了曹操济南国的任期间搞得官不聊生,其下大部分的官吏都被撤职。
当然这样的做法,就导致了朝廷的调令下达,要将曹操平级调动到东郡出任太守……
东郡,那个被黄巾贼几乎都破败的地方!
曹操非常的不满,愤然辞官,因此在兖州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在百姓当中也有了一个好的口碑。
青年时代的曹操,已经完全没有了少年时代的放荡不羁、嚣张跋扈。
自进入仕途起曹操就决定做一个千古留名的好官,可是渐渐的,他明白了一件事情,全天下,只有百姓才希望他是一个好官,除此之外……
大汉的朝廷不赏识,也就罢了,还把他当成球一样踢来踢去。
其实曹操并不是被嫌弃,而是他干得太用力,让身边那些人都吓了一跳。而黑色幽默之处在于,一心报国想做一个正直忠诚的好官的他,之所以还能一次次的爬起来,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曹操他有个一辈子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刮地皮的老爹,才给了在他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还有海量的钱撒出去,让他可以有机会重新爬起来。
对政界失望的曹操转而寄希望于军界。当时西北有十几万叛军,朝廷与羌族的百年战争也还远远看不到尽头。若是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官拜征西将军,封侯爵赏,亦足以快慰平生!
然而现实很快又开了一个玩笑,在老家看黄书行渔猎的曹操终于在其老爹的金钱攻势之下,获得了一个军队上的实缺,出任大汉王朝京都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的第四号统领……
当然,现实永远没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
这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的头号大统领,就是曾经曹操他在任职京都城管大队长之时得罪到了骨头里的宦官,中常侍蹇硕……
幸好的是,西园八校尉的老二,是曹操的发小,袁绍。
随后的事情,就像是突如其来的潮水,一波波的涌至,何进之死,董卓进京,酸枣会盟,汴水之战,龙亢兵变,几乎是在转眼之间,曹操就像是一个小舢板,在海水当中跌宕起伏,上一刻还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下一刻就是残兵败将大小猫三两只的惶惶之犬,这种人生的酸爽……
就像是现在,居然要去接受一个之前被他拒绝了的职位,东郡太守。
能不接受么?
呵呵。
本初啊……
总归还是变了,不再像在雒阳之时的你了。
其实将自己调离,一脚踹到远离了冀州的原因,曹操心里怎么可能会不清楚?
现在是袁绍势力膨胀建设成型的时期,自己的身份导致袁绍,或者是袁绍的下属谋臣们感觉很尴尬,或者是感觉到了不适……
最初曹操刚到冀州的时候,袁绍还经常找他一起商讨一些事情,可是随着袁绍的野心逐渐的膨胀,开始仰望,露出馋涎的时候,曹操几次劝阻无效之后,便隐隐觉得与袁绍的关系似乎就开始了疏远。
本初啊……
你到底是想要一个诤友,还是想要一个磕头虫?
袁绍的谋士们敏锐的察觉到了袁绍对于曹操的态度的转变,那么对于一个新兴的政治集团,最开始的每一个位置都极其的重要,每一个排序都非常的关键,搞不好就会成为开国元老……
既然曹操的位置已经动摇,那么将其巧妙的挤到外围去,也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少了一个袁公的年少发小占坑,不管是谁都可以再往前进一位了。
因此……
一身黑袍的卫觊走了过来,拱手禀报道:“主公,都已备妥。”
曹操既不想做磕头虫,也做不成诤友,便因此只好离开了,去往哪个他原本嫌弃的地方,曹操他最后一次回头北望,然后在心中长长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出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诡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诡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