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417 没完没了
目录:盛唐高歌| 作者:炮兵| 类别:历史军事
“子寿兄,有些时日不见了。”郑鹏笑呵呵地把张九龄迎进来。
张九龄苦笑地说:“飞腾,某可不是你,挂着一个闲职,每天消遥自在,还有美人环绕,真是羡煞旁人。”
长安人多,但圈子并不大,彼此什么情况都了解,张九龄升为员外郎,新官上任,很多事都要学习、熟悉,还要跟新同僚搞好关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除此这外还要做好媒人的工作,而郑鹏挂一个定远将军的散职,每天锦衣玉食,感觉有什么事轮不到他,可有什么好处少不了他,年纪轻轻还有了爵位,真让人羡慕。
有对比,就有伤害。
郑鹏压低声音说:“古人有云,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子寿兄,明眼人都看出,子寿兄可是快要肩受更大责任的栋梁之材,哪能跟我这种游手好闲的人对比,真让你闲下来,怕你也不乐意。”
“你这张嘴,真是太能说,什么责任栋梁的,顺其自然吧。”张九龄微笑着说。
有缺憾,人生反而完美,有起落,内心才能淡然,从被迫辞官归田到复用,张九龄经历了从高到低、又从低回到高的心路历程,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内心更加坚强、淡然。
郑鹏说得有道理,随着姚崇淡出在大唐的核心权力圈,以张锐为首的新势力慢慢掘起,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而张九龄又是张锐最看重的人才,出任礼部员外郎,其实是有计划培养,为以后重用作准备,张九龄的心情很不错,不过他并没喜形于色。
“对,顺其自然即可“郑鹏笑嘻嘻地说:“子寿兄,我的事不能顺其自然,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哈哈,哈哈哈,你这个家伙,心急了吧,放心,一直没落下,今天来就是跟你商量这件事。”张九龄没好气地说。
和别人相比,郑鹏说话不客套,有什么说什么,不掩饰自己的喜恶,简直坦率得有点可爱,就是这点坦率,让张九龄觉得郑鹏与众不同,对郑鹏也更有好感。
郑鹏闻言一喜,忙给张九龄把杯中的茶倒满,催促地问道:“怎么样,谈妥了没有?”
“差不多谈妥。”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张九龄有些为难地说:“崔御史基本同意这桩婚事,不过他有个条件,就是飞腾也送博陵崔氏一件有诚意的聘礼。”
“有诚意的聘礼,具体是指什么?”郑鹏有些头痛地问道。
“问了”张九龄苦笑地说:“崔御史就是打哑谜,怎么也不肯说,飞腾,你跟崔御史交往比我还多,肯定比我更了解。”
转了一圈,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张九龄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主动跟郑鹏分析:“飞腾,其实也没那么难猜。”
“此话怎讲?”
“崔御史说了,送博陵崔氏一件有意义的聘礼,不是送给绿姝小姐,也不是送给崔御史,估计是崔御使想嫁孙女时,想嫁得风风光光,其实说已经说得那透澈,并不难猜。”张九龄分析道。
郑鹏有些郁闷地说:“这个老小子,还真会折腾。”
前面三个条件,完成后,又出了难道,好像不折腾自己就不高兴,郑鹏还真有点服他了。
手里捏着自己的软肋,好像有点没完没了。
“非也,非也”张九龄摇摇头说:“这不叫折腾,而是好事多磨。”
说到这里,张九龄有些羡慕地说:“飞腾兄,知足吧,你是娶五姓女,还是嫡系,不知多少人想被折腾也没机会呢。”
豪门世家有些式微,然而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在张九龄看来,郑鹏是抱着蜜罐叫苦,不知是无知还是显摆。
“可前面已经把他提的条件都答应了啊。”
“没错,可崔御史说那是提亲的要求,现在是成亲的条件。”
强权即是真理啊,郑鹏苦笑一下,一边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一边搜索枯肠地苦思起来。
送博陵崔氏一件有礼物的聘礼,是送整个博陵崔氏的礼物,很明显,崔源那老小子想绿姝风光大嫁之余,他脸上也有光。
对郑鹏来说,送不是问题,问题是送什么合适。
送一个牌坊?
不行,博陵崔氏是名门望族,从三国到大唐,朝代几经更替,可博陵崔氏一脉屹立不倒,这么多年,不知出了多少名人雅士、贞女烈妇,郑鹏也到过博陵,那些代表荣誉的牌坊多不胜数;
送一个书院?
不妥,博陵崔氏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遍地都是书院、学堂,根本不缺;
送一个慈幼院或敬老院,也不妥,别人是名门望族,这种事还要外人插手,那不是打脸吗?
郑鹏思来想去,怎么给博陵崔氏一份算是有诚意的聘礼,左思右想,最后灵光一闪,马上兴奋地说:“有了。”
“什么有了?”
“稍等片刻,一会就好。”
郑鹏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会,很快画了一幅图,画完后,对张九龄一头雾水的张九龄解释了一会,很快,张九龄的眼睛亮了。
.....
崔源身兼数职,特别是身兼不良将,需要指挥、调度大唐最大、最神秘的组织,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以至就是休息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休息。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崔源有个习惯,吃完饭后小憩一会,不过他并不是一定睡着,而是一边闭眼养神,一边听心腹怀安给自己读各种消息、秘闻,特别是长安发生的事。
每天长安城发生的大小事,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在怀安手中,怀安挑选当中重要的、或崔源感兴趣的读给他听,这是崔源一个获取消息的重要途径。
听了一会,崔源眼皮也不抬地说:“说了大半天,都是一些无聊的事,怀安,就没有点意思的?”
说来说去,都是张家长李家短,不是哪有家公子在喝花酒时打架,就是哪位皇亲国戚闹事,崔源都听得耳朵起茧了。
怀安应了一声有,连忙翻出一份念道:“这个消息郎君肯定感兴趣,范长德已无罪释放,现已举走搬迁,据说他是去洛阳投靠朋友。”
崔源明显来了一丝兴致:“就是那个作恰似太监上青楼的人?嘴太损了,活该他倒霉,张仲常放话要他好看,这样都能全身而退,没想到这个范长德还有二分真本事。”
“这事高公公发话了,什么话都得往肚子里咽。”
“哦,范家还有这种能耐,能请得到高力士这尊大神?”崔源睁开眼睛,一下子来了兴趣。
作为不良将,崔源对盘根错节的关系很重视,高力士是崔源重点关注的人物之一,听到这事高力士出手后,马上追问。
怀安笑着说:“范家不行,可郑鹏郑将军可以啊。”
“郑鹏?这事怎么扯上他了?”崔源坐了起来,一边伸手去拿茶杯,一边奇怪地问道。
怀安忙把茶杯送上,这才解释道:“郑将军一直是在宜阳坊租宅子住,最近想买个宅子,范家为了捞人,把永业坊的祖宅变卖,两者就有了交集,范长德能出来,是郑将军去找高公公求情,还出钱替他填了本不是他的亏空,范长德这才全身而退。”
崔源放下手中的茶杯,伸伸手,把简报拿过来看了看,很快摇摇头:“这份人情太大了,请动了高力士,还填了一万多贯的亏空才拿到一个小宅子。”
“不止呢,郑将军的心腹黄三,今天在柜坊拿了一万贯的凭票后,直接去了范家接收宅子,应是给范长德送去的,小的猜测郑将军是正常价购宅子,顺便搭一个大人情。”
崔源摇摇头说:“就是生财有道,也需要积谷防饥,这样大手大脚怎么行,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的道理也不会。”
找到机会,就要不要放过,范家碰上这种机会,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好处捞尽,郑鹏倒好,自己卖人情请了高力士,还倒贴那么多,财神爷上门还赶出去,简直就是不上道。
怀安笑嘻嘻地说:“所以说嘛,郑将军就需要一个替他打理家务事的夫人。”
崔源闻言只是笑笑,很快说道:“想娶得绿姝,还得看他拿不拿得出能让老夫上眼的聘礼。”
“郎君,都快是一家人,这样做,会不会让郑将军感到郎君在为难他?”怀安小心翼翼地说。
看自家小姐的态度,那是非郑鹏不嫁,以前门不当、户不对,现在不同,郑鹏成了将军,还有了爵位,最重要是得到皇帝的信任,前途不可限量,这时候还像以前一样对待,似是不妥。
“为难?”崔源冷笑地说:“老夫不是为难,而是刁难,差点让我博陵崔氏蒙羞,要不是姝儿坚持,早就把他打趴,哪里轮到他娶博陵崔氏的女子,不管怎样,他要娶姝儿,就得乖乖听话。”
一想起郑鹏为了破坏崔王联婚,故意抹黑二家,让博陵崔氏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天下士族的笑话,崔源就气得打不过一处来。
正在说话,管家仁安上前禀报:“郎君,张外郎上门拜记,老奴已把他请到大堂了。”
崔源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张九龄,说话得体,办事高效,郑鹏那小子算是找对人,嗯,就知他沉不住气。”
昨天跟张九龄提出要一份送给博陵崔氏的聘礼,才一天就有答复,说明郑鹏急了。
提要求的原因很简单,郑鹏差点让博陵崔氏蒙羞,现在不少族人还愤愤不平,崔源就让郑鹏给整个博陵崔氏一份礼物。
要是姝儿嫁过去,那就是一家人,作为家长,崔源不希望自己人之间有裂隙,于是提出这种要求,让郑鹏先跟族人搞好关系。
看似为难,实际是替郑鹏获取博陵崔氏的人脉资源铺平道路。
当然,这种话崔源肯定不会跟郑鹏解释,也不会跟外人诉说。
张九龄的面子很大,一盏茶才刚刚喝,崔源就出来了。
相互寒碜后,张九龄开门见山说:“知道崔御史公务繁忙,某也就不转弯抹角,这次登门拜访,主要是商议聘礼的事。”
“哦,张外郎有事不妨直说。”
张九龄笑着说:“听说博陵有一条陵河,贯穿博陵全境,宽约二十丈。”
“没错,张外郎提起陵河,不知是什么意思?”崔源有些疑惑地说。
不是谈聘礼的事吗,怎么谈起了陵河?
“陵河河宽水深,只靠一座木桥出入,每逢雨季来临就要重修,还有百姓因桥损坏的问题失足落水,不知可有此事?”张九龄继续问道。
“没错”崔源有些头痛地说:“木桥不够稳妥,石桥最好,然而寻遍天下擅长造桥的匠师,就是李春的后人和弟子也请过,可都说没把握,只能以木桥和渡船为主。”
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建造安济桥,他主持建造的安济桥,不仅造形优美,还格外坚固耐用,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在当时创造了很多记录。
张九龄淡然一笑,开口说道:“如果飞腾给博陵造一座比石桥还坚固的大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害怕的桥,方便住在陵河边百姓出入,不知这份骋礼能不能让崔御史满意呢?”
“郑鹏还会筑桥?不会是木桥吧?”崔源有些吃惊地说。
“非也,是水泥桥。”
“什么,水泥桥?”
张九龄解释道:“飞腾说,崔御史见过水泥,就是用水泥修建一座比石桥还要坚固的大桥。”
说话间,张九龄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图说:“崔御史,你看,这是飞腾设计的桥,当然,这桥还没有命名,他说命名的事交给崔御史。”
崔源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图纸上,一座平桥,桥设四个桥墩,两边窄中间宽,方便中间可以过船,设计巧妙、美观,还很贴心在桥上画上栏杆,保护路过行人。
木桥不稳固,石桥没把握,要是用那个水泥做材质的话.....值得期待。
张九龄苦笑地说:“飞腾,某可不是你,挂着一个闲职,每天消遥自在,还有美人环绕,真是羡煞旁人。”
长安人多,但圈子并不大,彼此什么情况都了解,张九龄升为员外郎,新官上任,很多事都要学习、熟悉,还要跟新同僚搞好关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除此这外还要做好媒人的工作,而郑鹏挂一个定远将军的散职,每天锦衣玉食,感觉有什么事轮不到他,可有什么好处少不了他,年纪轻轻还有了爵位,真让人羡慕。
有对比,就有伤害。
郑鹏压低声音说:“古人有云,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子寿兄,明眼人都看出,子寿兄可是快要肩受更大责任的栋梁之材,哪能跟我这种游手好闲的人对比,真让你闲下来,怕你也不乐意。”
“你这张嘴,真是太能说,什么责任栋梁的,顺其自然吧。”张九龄微笑着说。
有缺憾,人生反而完美,有起落,内心才能淡然,从被迫辞官归田到复用,张九龄经历了从高到低、又从低回到高的心路历程,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内心更加坚强、淡然。
郑鹏说得有道理,随着姚崇淡出在大唐的核心权力圈,以张锐为首的新势力慢慢掘起,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而张九龄又是张锐最看重的人才,出任礼部员外郎,其实是有计划培养,为以后重用作准备,张九龄的心情很不错,不过他并没喜形于色。
“对,顺其自然即可“郑鹏笑嘻嘻地说:“子寿兄,我的事不能顺其自然,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哈哈,哈哈哈,你这个家伙,心急了吧,放心,一直没落下,今天来就是跟你商量这件事。”张九龄没好气地说。
和别人相比,郑鹏说话不客套,有什么说什么,不掩饰自己的喜恶,简直坦率得有点可爱,就是这点坦率,让张九龄觉得郑鹏与众不同,对郑鹏也更有好感。
郑鹏闻言一喜,忙给张九龄把杯中的茶倒满,催促地问道:“怎么样,谈妥了没有?”
“差不多谈妥。”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张九龄有些为难地说:“崔御史基本同意这桩婚事,不过他有个条件,就是飞腾也送博陵崔氏一件有诚意的聘礼。”
“有诚意的聘礼,具体是指什么?”郑鹏有些头痛地问道。
“问了”张九龄苦笑地说:“崔御史就是打哑谜,怎么也不肯说,飞腾,你跟崔御史交往比我还多,肯定比我更了解。”
转了一圈,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张九龄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主动跟郑鹏分析:“飞腾,其实也没那么难猜。”
“此话怎讲?”
“崔御史说了,送博陵崔氏一件有意义的聘礼,不是送给绿姝小姐,也不是送给崔御史,估计是崔御使想嫁孙女时,想嫁得风风光光,其实说已经说得那透澈,并不难猜。”张九龄分析道。
郑鹏有些郁闷地说:“这个老小子,还真会折腾。”
前面三个条件,完成后,又出了难道,好像不折腾自己就不高兴,郑鹏还真有点服他了。
手里捏着自己的软肋,好像有点没完没了。
“非也,非也”张九龄摇摇头说:“这不叫折腾,而是好事多磨。”
说到这里,张九龄有些羡慕地说:“飞腾兄,知足吧,你是娶五姓女,还是嫡系,不知多少人想被折腾也没机会呢。”
豪门世家有些式微,然而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在张九龄看来,郑鹏是抱着蜜罐叫苦,不知是无知还是显摆。
“可前面已经把他提的条件都答应了啊。”
“没错,可崔御史说那是提亲的要求,现在是成亲的条件。”
强权即是真理啊,郑鹏苦笑一下,一边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一边搜索枯肠地苦思起来。
送博陵崔氏一件有礼物的聘礼,是送整个博陵崔氏的礼物,很明显,崔源那老小子想绿姝风光大嫁之余,他脸上也有光。
对郑鹏来说,送不是问题,问题是送什么合适。
送一个牌坊?
不行,博陵崔氏是名门望族,从三国到大唐,朝代几经更替,可博陵崔氏一脉屹立不倒,这么多年,不知出了多少名人雅士、贞女烈妇,郑鹏也到过博陵,那些代表荣誉的牌坊多不胜数;
送一个书院?
不妥,博陵崔氏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遍地都是书院、学堂,根本不缺;
送一个慈幼院或敬老院,也不妥,别人是名门望族,这种事还要外人插手,那不是打脸吗?
郑鹏思来想去,怎么给博陵崔氏一份算是有诚意的聘礼,左思右想,最后灵光一闪,马上兴奋地说:“有了。”
“什么有了?”
“稍等片刻,一会就好。”
郑鹏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会,很快画了一幅图,画完后,对张九龄一头雾水的张九龄解释了一会,很快,张九龄的眼睛亮了。
.....
崔源身兼数职,特别是身兼不良将,需要指挥、调度大唐最大、最神秘的组织,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以至就是休息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休息。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崔源有个习惯,吃完饭后小憩一会,不过他并不是一定睡着,而是一边闭眼养神,一边听心腹怀安给自己读各种消息、秘闻,特别是长安发生的事。
每天长安城发生的大小事,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在怀安手中,怀安挑选当中重要的、或崔源感兴趣的读给他听,这是崔源一个获取消息的重要途径。
听了一会,崔源眼皮也不抬地说:“说了大半天,都是一些无聊的事,怀安,就没有点意思的?”
说来说去,都是张家长李家短,不是哪有家公子在喝花酒时打架,就是哪位皇亲国戚闹事,崔源都听得耳朵起茧了。
怀安应了一声有,连忙翻出一份念道:“这个消息郎君肯定感兴趣,范长德已无罪释放,现已举走搬迁,据说他是去洛阳投靠朋友。”
崔源明显来了一丝兴致:“就是那个作恰似太监上青楼的人?嘴太损了,活该他倒霉,张仲常放话要他好看,这样都能全身而退,没想到这个范长德还有二分真本事。”
“这事高公公发话了,什么话都得往肚子里咽。”
“哦,范家还有这种能耐,能请得到高力士这尊大神?”崔源睁开眼睛,一下子来了兴趣。
作为不良将,崔源对盘根错节的关系很重视,高力士是崔源重点关注的人物之一,听到这事高力士出手后,马上追问。
怀安笑着说:“范家不行,可郑鹏郑将军可以啊。”
“郑鹏?这事怎么扯上他了?”崔源坐了起来,一边伸手去拿茶杯,一边奇怪地问道。
怀安忙把茶杯送上,这才解释道:“郑将军一直是在宜阳坊租宅子住,最近想买个宅子,范家为了捞人,把永业坊的祖宅变卖,两者就有了交集,范长德能出来,是郑将军去找高公公求情,还出钱替他填了本不是他的亏空,范长德这才全身而退。”
崔源放下手中的茶杯,伸伸手,把简报拿过来看了看,很快摇摇头:“这份人情太大了,请动了高力士,还填了一万多贯的亏空才拿到一个小宅子。”
“不止呢,郑将军的心腹黄三,今天在柜坊拿了一万贯的凭票后,直接去了范家接收宅子,应是给范长德送去的,小的猜测郑将军是正常价购宅子,顺便搭一个大人情。”
崔源摇摇头说:“就是生财有道,也需要积谷防饥,这样大手大脚怎么行,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的道理也不会。”
找到机会,就要不要放过,范家碰上这种机会,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好处捞尽,郑鹏倒好,自己卖人情请了高力士,还倒贴那么多,财神爷上门还赶出去,简直就是不上道。
怀安笑嘻嘻地说:“所以说嘛,郑将军就需要一个替他打理家务事的夫人。”
崔源闻言只是笑笑,很快说道:“想娶得绿姝,还得看他拿不拿得出能让老夫上眼的聘礼。”
“郎君,都快是一家人,这样做,会不会让郑将军感到郎君在为难他?”怀安小心翼翼地说。
看自家小姐的态度,那是非郑鹏不嫁,以前门不当、户不对,现在不同,郑鹏成了将军,还有了爵位,最重要是得到皇帝的信任,前途不可限量,这时候还像以前一样对待,似是不妥。
“为难?”崔源冷笑地说:“老夫不是为难,而是刁难,差点让我博陵崔氏蒙羞,要不是姝儿坚持,早就把他打趴,哪里轮到他娶博陵崔氏的女子,不管怎样,他要娶姝儿,就得乖乖听话。”
一想起郑鹏为了破坏崔王联婚,故意抹黑二家,让博陵崔氏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天下士族的笑话,崔源就气得打不过一处来。
正在说话,管家仁安上前禀报:“郎君,张外郎上门拜记,老奴已把他请到大堂了。”
崔源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张九龄,说话得体,办事高效,郑鹏那小子算是找对人,嗯,就知他沉不住气。”
昨天跟张九龄提出要一份送给博陵崔氏的聘礼,才一天就有答复,说明郑鹏急了。
提要求的原因很简单,郑鹏差点让博陵崔氏蒙羞,现在不少族人还愤愤不平,崔源就让郑鹏给整个博陵崔氏一份礼物。
要是姝儿嫁过去,那就是一家人,作为家长,崔源不希望自己人之间有裂隙,于是提出这种要求,让郑鹏先跟族人搞好关系。
看似为难,实际是替郑鹏获取博陵崔氏的人脉资源铺平道路。
当然,这种话崔源肯定不会跟郑鹏解释,也不会跟外人诉说。
张九龄的面子很大,一盏茶才刚刚喝,崔源就出来了。
相互寒碜后,张九龄开门见山说:“知道崔御史公务繁忙,某也就不转弯抹角,这次登门拜访,主要是商议聘礼的事。”
“哦,张外郎有事不妨直说。”
张九龄笑着说:“听说博陵有一条陵河,贯穿博陵全境,宽约二十丈。”
“没错,张外郎提起陵河,不知是什么意思?”崔源有些疑惑地说。
不是谈聘礼的事吗,怎么谈起了陵河?
“陵河河宽水深,只靠一座木桥出入,每逢雨季来临就要重修,还有百姓因桥损坏的问题失足落水,不知可有此事?”张九龄继续问道。
“没错”崔源有些头痛地说:“木桥不够稳妥,石桥最好,然而寻遍天下擅长造桥的匠师,就是李春的后人和弟子也请过,可都说没把握,只能以木桥和渡船为主。”
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建造安济桥,他主持建造的安济桥,不仅造形优美,还格外坚固耐用,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在当时创造了很多记录。
张九龄淡然一笑,开口说道:“如果飞腾给博陵造一座比石桥还坚固的大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害怕的桥,方便住在陵河边百姓出入,不知这份骋礼能不能让崔御史满意呢?”
“郑鹏还会筑桥?不会是木桥吧?”崔源有些吃惊地说。
“非也,是水泥桥。”
“什么,水泥桥?”
张九龄解释道:“飞腾说,崔御史见过水泥,就是用水泥修建一座比石桥还要坚固的大桥。”
说话间,张九龄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图说:“崔御史,你看,这是飞腾设计的桥,当然,这桥还没有命名,他说命名的事交给崔御史。”
崔源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图纸上,一座平桥,桥设四个桥墩,两边窄中间宽,方便中间可以过船,设计巧妙、美观,还很贴心在桥上画上栏杆,保护路过行人。
木桥不稳固,石桥没把握,要是用那个水泥做材质的话.....值得期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唐高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唐高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