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魏席儒说古谋大局
目录:风啸秦巴| 作者:绳其祖武| 类别:历史军事
何济周受编镇安县保安大队后又反水的电报,很快传到陕西第六行政公署督察专员魏席儒的案头。魏专员明白,几个月来,围剿红军陈先瑞部毫无进展的时候,却意外地将何济周部收编了过来,受到杨虎城的通电嘉奖,谁知高兴了几天,现在何济周却又反水,把部队带走了。他不敢隐瞒,一封电报飞到省城,向杨虎城报告。杨虎城听到消息极为振怒,命令魏席儒想尽一切办法,必须将何济周追回来,以挽回恶劣的影响。随之,杨虎城又调派自己的陕军三个旅和庞炳勋第四十军四个团以及肖之楚的第四十四师三个团,加紧对何济周部的围剿。
一时间大军压境,何济周带领游击队东西转战,处境又危急起来。
这一天傍晚,何济周带领游击队来到龙王沟,回到老家,只见自己家中的茅屋已被烧成平地,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何济周默默绕房一周,对着房基叩了一个头,转身就走。刚走几步,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跑来抱住何振亚的大腿,叫了一声“大爹”。只见自己的舅舅站在远处不敢靠近。
何振亚认得这是舅舅的孙子冬子。他把冬子抱起来亲了又亲,摸遍全身拿不出任何东西给侄儿,警卫二虎子递来一个红苕,冬子拿起来就吃。望着这个侄儿,想起了在穆王坪因违反部队规矩,被自己处决的柳孝卿,他就是冬子的父亲。
何济周忙走上前去,给舅舅解释了活埋柳孝卿的原因,请他谅解。
舅舅抹了抹眼泪道:“我晓得你们是为了穷人在干大事,部队的规矩严,他不听你的话,死了活该,我不怪你”。
何济周道:“我现在父亲死了,母亲又叫魏专员弄到安康去了,死活也不知,你就是我的父亲了。儿子不孝,我只能给你叩个头”,说毕,双膝跪在泥地上。
舅舅急忙将何济周扶起来道:“你妈在安康有消息”。说完忙跑回家里,拿来一张照片对何济周说道:“这是魏专员派人送来的”。
何济周忙接过照片,只见老母亲神情暗淡地望着前方。何振亚拿着照片看了又看,捧着照片嚎淘大哭:“妈呀,我对不起你老人家”。
舅舅道:“来人说,你妈在安康没有受苦,专员派了人好生侍候着的。你们带话说,叫你还是归顺过去,你们既往不绺”。
望着照片中的母亲,何济周的思绪早已飞到遥远的安康城里去了。
安康,专署大院。
大院中的一座小院,院中一个石缸里养着几条金鱼,墙边迎春花开的正旺。院坝中间,何母坐在太师椅上,一名四十多岁的女佣人赔在旁边晒太阳,不停地劝说叫吃点东西。
自从她被押到安康后,魏席儒就经常来这里,轻言细语地开导她,叫何母把何济周叫下山来。但何母自从来到这里,就一言不发,到后来连饭也不吃了。魏席儒不急不恼,还交待下人,一定要把老太婆侍候好,并从里到外给她换了一身新衣裳。
佣人不停地在劝:“老太太,你看魏专员对你多好,把你当亲娘一样,整天好吃好喝的,你有啥想不开的?你就看着你儿子在山上受苦?答应了吧,把儿子叫回来,你们母子相聚,在这里享福多好”。
何母闭着双眼,象没听到一样,毫无反应。晒了一会太阳,起身进房,佣人侍候何母躺下睡了。
利用安康专署作战部署扩大会议休会时间,魏专员一身中山装在秘书赔同下,又来到小院,看望何母。听佣人汇报完,站在床前望了一阵,苦笑着摇了摇头,嘱咐佣人慢慢劝解,走了。
秘书跟在后面问道:“专员,把一个乡下老婆子这样招待?值不值得?”
魏席儒拍了拍秘书肩膀,神秘地说:“你不懂,这是计谋,要好好动动脑子”。两人又回到会议室里。
行署大会议室里,主席台正中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画像,两边一幅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四周插着彩旗,会场摆着十几排长条凳,各县县长、区乡长和当地驻军几十人,有的穿着军装,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着长袍马褂,正三五一堆相互在一起说着笑话,会场里一片烟雾。
魏专员回到主席台,汉阴县长张一之凑上来问道:“魏专员,你又去看那个老太婆去了吧?你这样对她好吃好喝贡着,我看是白费劲。她在汉阴时,我照你说的办,给她好话说了一箩框,可她就是油盐不进。你这样想把她儿子何济周叫回来,恐怕不行哟。要对付何济周,还得靠部队手中的枪”。
魏席儒微微一笑道:“张县长,你也是读书人,懂得的道理不比我少。你看这几个月来,几千人的部队把何济周压服了吗?不行呀同志,有时候,软的一套比硬的更管火”。
肖团长接着道:“如果她吃软的,恐怕何济周早就来投魏专员你了,可结果怎么样?还得开军事会,靠我们部队围剿”。
魏专员摆了摆手道:“你们军人只知道硬来,现在有空,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宋朝太祖年间,有个叫李继迁的人,在现在的新疆一带叛变了,宋太祖非常生气,就把李继迁的母亲抓来,准备杀掉,大臣们都不敢劝说。这时候有个叫吕端的臣相站出来说,不能杀呀。问为啥呢?吕端就说了,杀他母亲太容易了,可你把他母亲一杀,李继迁就彻底跟大宋为敌了,他手上握着重兵,发起怒来,跟胡人一联手,大宋的江山就不稳了。宋太祖一听有道理呀,就把李继迁的母亲接到皇宫里,好言相劝,当太上皇一样贡着。后来李继迁见太祖并不记恨他反叛的事,就回归了大宋,反过来跟胡人作战。太祖就腾出精力把大军放在其它地方,终于巩固了大宋的基业。李继迁死后,他儿子感激朝廷不杀祖母之恩,投降了宋朝”。
旬阳县长接口道:“对对,这个典故我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这个故事就说了一个施仁政、收人心的道理。如果当初把李继迁的老母杀了,李继迁反攻卞京,恐怕大宋早就完了”。
魏专员接着道:“还有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说的是楚汉相争时,一次项羽把刘邦围困在一座城里,久攻不下,也没有好办法。项羽是个急性子人,就听了一个谋士的话,把刘邦的父亲抓起来捆住送到城门前,架了一口大锅,对城上喊:刘邦,如果你不出城投降,我就把你父亲杀了,煮成粥喝。项羽晓得刘邦是个孝子,这样刘邦不能眼看着父亲叫人煮成粥吧。哪晓得刘邦不吃这一套,就在城头上说了:项羽,你我曾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既然你要把自己的父亲杀掉炖汤喝,那你也给我分一口汤喝吧。项羽一看刘邦为了跟自己争江山,连自己的父亲也不要了。大家晓得,后来,刘邦就记住了这个仇,发恨跟项羽斗,誓不两立,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自己的大汉基业”。
大家听得入了神,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好半天,汉阴县长张一之才说道:“魏专员不愧是蒋委员长身边的人,一肚子学问。我算是听明白了,魏专员这是审时度势,效仿古人,活学活用,佩服佩服”。
肖团长说了:“古书上说的是不是真的鬼才晓得。何济周能不能被感动来降,我看也不见得”。
魏席儒道:“当然,要叫何济周来降,光靠这一手是远远不够的”。
肖团长问:“那还要用哪一手?”
魏席儒道:“这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人在喊:“魏专员,你给我们说,哪四个条件”。
魏席儒扶了扶金丝眼镜,不紧不慢道:“第一,必须要有强力的军事手段,把何济周逼得走途无路。常言说,水紧鱼才跳,不逼急了,何济周如何肯来降?第二,必须要有人从他们内部制造矛盾。把何济周逼急了,手下人就会闹意见,他们中间不可能都是死硬分子、铁板一块。要派人去他们内部制造矛盾,最好把一部分人先拉出来,这样人心不稳,何济周就不得不降。第三,何济周是个孝子,他母亲在我们手里,我们把他老娘没怎么样,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心,更合况他走途无路,不来降等何时?第四,必须还得有人从中牵线搭桥,许以高官厚禄,何济周才能借坡下驴。这一逼,二闹、三感、四劝,大功才能完成”。
大家一听,一齐欢呼起来。
安康梁县长高兴地举起大姆指道:“高,高,实在是高。魏专员走一步,看三步,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呀。有魏专员给我们掌握大局,我们可就轻松罗”。
汉阴县长张一之自告奋勇道:“要说派人去牵线搭桥,我给推荐两个人。一个叫陈继侯,一个叫张伯威,这两人去,可以把何济周游说过来”。
魏席儒道:“我正在想派谁去呢,这两人怎么样,能行么?”
张一之道:“何济周是汉阴人,他上学时的老师有一个人叫张伯威,后来也到沈玺亭部队当过连长,与何济周相熟,现在回到汉阴经商。另外一个是陈继侯,他原来在沈玺亭部队当了几天团附,是何济周的老上级,后来不干了回到家里,被骋到县府当高参。这两人嘴巴厉害的很,叫他们两个去游说何济周,晓以利害,许以高官,保准能把何济周拉回来”。
魏席儒高兴地说道:“好,你就叫这两人早点去,就说是如果接受招安,我给他封个安康保安司令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的职务,他还带他的人”。
张一之答应后去办去了。
作战会议继续召开,魏席儒重点讲了各县保安团和民团守土有责的道理,要求各县配合正规军完成对何济周和红军清剿的军事行动,加强自己防区的查堵,不给何济周留下一粒粮食和药品,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欲与作者探讨本小说,请加扣扣:272441493
一时间大军压境,何济周带领游击队东西转战,处境又危急起来。
这一天傍晚,何济周带领游击队来到龙王沟,回到老家,只见自己家中的茅屋已被烧成平地,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何济周默默绕房一周,对着房基叩了一个头,转身就走。刚走几步,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跑来抱住何振亚的大腿,叫了一声“大爹”。只见自己的舅舅站在远处不敢靠近。
何振亚认得这是舅舅的孙子冬子。他把冬子抱起来亲了又亲,摸遍全身拿不出任何东西给侄儿,警卫二虎子递来一个红苕,冬子拿起来就吃。望着这个侄儿,想起了在穆王坪因违反部队规矩,被自己处决的柳孝卿,他就是冬子的父亲。
何济周忙走上前去,给舅舅解释了活埋柳孝卿的原因,请他谅解。
舅舅抹了抹眼泪道:“我晓得你们是为了穷人在干大事,部队的规矩严,他不听你的话,死了活该,我不怪你”。
何济周道:“我现在父亲死了,母亲又叫魏专员弄到安康去了,死活也不知,你就是我的父亲了。儿子不孝,我只能给你叩个头”,说毕,双膝跪在泥地上。
舅舅急忙将何济周扶起来道:“你妈在安康有消息”。说完忙跑回家里,拿来一张照片对何济周说道:“这是魏专员派人送来的”。
何济周忙接过照片,只见老母亲神情暗淡地望着前方。何振亚拿着照片看了又看,捧着照片嚎淘大哭:“妈呀,我对不起你老人家”。
舅舅道:“来人说,你妈在安康没有受苦,专员派了人好生侍候着的。你们带话说,叫你还是归顺过去,你们既往不绺”。
望着照片中的母亲,何济周的思绪早已飞到遥远的安康城里去了。
安康,专署大院。
大院中的一座小院,院中一个石缸里养着几条金鱼,墙边迎春花开的正旺。院坝中间,何母坐在太师椅上,一名四十多岁的女佣人赔在旁边晒太阳,不停地劝说叫吃点东西。
自从她被押到安康后,魏席儒就经常来这里,轻言细语地开导她,叫何母把何济周叫下山来。但何母自从来到这里,就一言不发,到后来连饭也不吃了。魏席儒不急不恼,还交待下人,一定要把老太婆侍候好,并从里到外给她换了一身新衣裳。
佣人不停地在劝:“老太太,你看魏专员对你多好,把你当亲娘一样,整天好吃好喝的,你有啥想不开的?你就看着你儿子在山上受苦?答应了吧,把儿子叫回来,你们母子相聚,在这里享福多好”。
何母闭着双眼,象没听到一样,毫无反应。晒了一会太阳,起身进房,佣人侍候何母躺下睡了。
利用安康专署作战部署扩大会议休会时间,魏专员一身中山装在秘书赔同下,又来到小院,看望何母。听佣人汇报完,站在床前望了一阵,苦笑着摇了摇头,嘱咐佣人慢慢劝解,走了。
秘书跟在后面问道:“专员,把一个乡下老婆子这样招待?值不值得?”
魏席儒拍了拍秘书肩膀,神秘地说:“你不懂,这是计谋,要好好动动脑子”。两人又回到会议室里。
行署大会议室里,主席台正中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画像,两边一幅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四周插着彩旗,会场摆着十几排长条凳,各县县长、区乡长和当地驻军几十人,有的穿着军装,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着长袍马褂,正三五一堆相互在一起说着笑话,会场里一片烟雾。
魏专员回到主席台,汉阴县长张一之凑上来问道:“魏专员,你又去看那个老太婆去了吧?你这样对她好吃好喝贡着,我看是白费劲。她在汉阴时,我照你说的办,给她好话说了一箩框,可她就是油盐不进。你这样想把她儿子何济周叫回来,恐怕不行哟。要对付何济周,还得靠部队手中的枪”。
魏席儒微微一笑道:“张县长,你也是读书人,懂得的道理不比我少。你看这几个月来,几千人的部队把何济周压服了吗?不行呀同志,有时候,软的一套比硬的更管火”。
肖团长接着道:“如果她吃软的,恐怕何济周早就来投魏专员你了,可结果怎么样?还得开军事会,靠我们部队围剿”。
魏专员摆了摆手道:“你们军人只知道硬来,现在有空,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宋朝太祖年间,有个叫李继迁的人,在现在的新疆一带叛变了,宋太祖非常生气,就把李继迁的母亲抓来,准备杀掉,大臣们都不敢劝说。这时候有个叫吕端的臣相站出来说,不能杀呀。问为啥呢?吕端就说了,杀他母亲太容易了,可你把他母亲一杀,李继迁就彻底跟大宋为敌了,他手上握着重兵,发起怒来,跟胡人一联手,大宋的江山就不稳了。宋太祖一听有道理呀,就把李继迁的母亲接到皇宫里,好言相劝,当太上皇一样贡着。后来李继迁见太祖并不记恨他反叛的事,就回归了大宋,反过来跟胡人作战。太祖就腾出精力把大军放在其它地方,终于巩固了大宋的基业。李继迁死后,他儿子感激朝廷不杀祖母之恩,投降了宋朝”。
旬阳县长接口道:“对对,这个典故我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这个故事就说了一个施仁政、收人心的道理。如果当初把李继迁的老母杀了,李继迁反攻卞京,恐怕大宋早就完了”。
魏专员接着道:“还有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说的是楚汉相争时,一次项羽把刘邦围困在一座城里,久攻不下,也没有好办法。项羽是个急性子人,就听了一个谋士的话,把刘邦的父亲抓起来捆住送到城门前,架了一口大锅,对城上喊:刘邦,如果你不出城投降,我就把你父亲杀了,煮成粥喝。项羽晓得刘邦是个孝子,这样刘邦不能眼看着父亲叫人煮成粥吧。哪晓得刘邦不吃这一套,就在城头上说了:项羽,你我曾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既然你要把自己的父亲杀掉炖汤喝,那你也给我分一口汤喝吧。项羽一看刘邦为了跟自己争江山,连自己的父亲也不要了。大家晓得,后来,刘邦就记住了这个仇,发恨跟项羽斗,誓不两立,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自己的大汉基业”。
大家听得入了神,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好半天,汉阴县长张一之才说道:“魏专员不愧是蒋委员长身边的人,一肚子学问。我算是听明白了,魏专员这是审时度势,效仿古人,活学活用,佩服佩服”。
肖团长说了:“古书上说的是不是真的鬼才晓得。何济周能不能被感动来降,我看也不见得”。
魏席儒道:“当然,要叫何济周来降,光靠这一手是远远不够的”。
肖团长问:“那还要用哪一手?”
魏席儒道:“这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人在喊:“魏专员,你给我们说,哪四个条件”。
魏席儒扶了扶金丝眼镜,不紧不慢道:“第一,必须要有强力的军事手段,把何济周逼得走途无路。常言说,水紧鱼才跳,不逼急了,何济周如何肯来降?第二,必须要有人从他们内部制造矛盾。把何济周逼急了,手下人就会闹意见,他们中间不可能都是死硬分子、铁板一块。要派人去他们内部制造矛盾,最好把一部分人先拉出来,这样人心不稳,何济周就不得不降。第三,何济周是个孝子,他母亲在我们手里,我们把他老娘没怎么样,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心,更合况他走途无路,不来降等何时?第四,必须还得有人从中牵线搭桥,许以高官厚禄,何济周才能借坡下驴。这一逼,二闹、三感、四劝,大功才能完成”。
大家一听,一齐欢呼起来。
安康梁县长高兴地举起大姆指道:“高,高,实在是高。魏专员走一步,看三步,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呀。有魏专员给我们掌握大局,我们可就轻松罗”。
汉阴县长张一之自告奋勇道:“要说派人去牵线搭桥,我给推荐两个人。一个叫陈继侯,一个叫张伯威,这两人去,可以把何济周游说过来”。
魏席儒道:“我正在想派谁去呢,这两人怎么样,能行么?”
张一之道:“何济周是汉阴人,他上学时的老师有一个人叫张伯威,后来也到沈玺亭部队当过连长,与何济周相熟,现在回到汉阴经商。另外一个是陈继侯,他原来在沈玺亭部队当了几天团附,是何济周的老上级,后来不干了回到家里,被骋到县府当高参。这两人嘴巴厉害的很,叫他们两个去游说何济周,晓以利害,许以高官,保准能把何济周拉回来”。
魏席儒高兴地说道:“好,你就叫这两人早点去,就说是如果接受招安,我给他封个安康保安司令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的职务,他还带他的人”。
张一之答应后去办去了。
作战会议继续召开,魏席儒重点讲了各县保安团和民团守土有责的道理,要求各县配合正规军完成对何济周和红军清剿的军事行动,加强自己防区的查堵,不给何济周留下一粒粮食和药品,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欲与作者探讨本小说,请加扣扣:272441493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啸秦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啸秦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