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94章 臣工们不由得心头一甜(第二更)
目录:自古红楼出才子| 作者:晴了| 类别:历史军事
第694章
而且一个题目比一个题目难好伐?特么的刚刚那个难题,让堂堂的刘相爷都吃了一个大亏,让你这位少年天子给怼得两眼发直汗如雨下,这一把,谁冒头呢?冒头会不会阵亡?
这都是大家需要进行考虑的大问题,重要的是,怎么办?还用说吗?当然是迁徙百姓以充三州啦。
可问题在于,谁敢去提这个建议,呵呵……相信没有人敢这么胆肥吧。
谁要是敢跳出来提这样的建议,指不定今天晚上就会有无数的老百姓指天画地的问候这位提议大臣的十八代祖宗,甚至有可能每天会被数以十数万计的百姓天天拿鞋底子抽写着自己名字的纸人,又或者是被针扎写着自己名字的草人。
但是,也不是没有勇于任事的大臣敢于站出来,只不过这样的臣工,多是属于刚刚能够站在朝堂里边听政,却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低阶官员。
为了努力的刷存在感也是拚了,毕竟万一天子龙颜大悦,指不定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到了,至于祖宗十八代被人问候又如何?被人扎纸人戳脊梁骨又怎样,只要能够升官发财就好。
相信过上个三年五载,怕是那些老百姓们自然而然的为了努力生存,早把自己这个提议人给抛在脑后不提。
所以,那些低阶官员们,在看到了大佬们一个二个装聋作哑,扮泥胎菩萨,知道终于到了自己等人表现的时候了,纷纷跳将出来,扮出一副忧国忧民,愿为大宋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英伟模样,然后开始大发议论。
最后嘛,当然还会点出他们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迁徙百姓往三州之地,保住这片原本就属于大宋的疆土,维护大宋的疆域完整性。
当然,有人出来跳骚,就会有人跳出来显摆自己的存在感,怎么显示得醒目一些,让人眼前一亮,那当然就是唱反调啦,于是,就有大臣跳了出来表示反对。
认为这样的举动太不人道,大宋的百姓们都在安居乐业,你这么迁徙百姓到异地去,那绝对是让朝庭要被老百姓们戳脊梁骨的。
但是对方也在反驳,难道就置那三州之地于不顾吗?
于是,噼里啪啦的吵着了一团,一开始只是低阶官员吵,然后中阶官员看不下眼站出来说几句,立马就会有政见不同者站出来叽叽歪歪。
至于赵煦这位天子却也不阻止,反正这样的场面他也见得多了,绝对属于老司机,他也很清楚,很多事情,不能指望这些大臣们乱出主意,但是,你又不得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刷刷存在感。
只有等他们都吵懵逼,吵累了,自己再站出来一锤定音,更能显示自己这位天子的英明神武,高大威猛,唔……茶水有些凉了,看到赵煦掀了掀茶碗的盖子,旁边的马尚十分识趣的赶紧换上了热茶。
然后自然是继续站在天子的御案旁边,也很安心的看起了热闹。
最终,位高权重的大臣们也看不下去了,泥玛,不行了,这么热闹,不刷一刷,显示自己的权威怎么可以?也都纷纷的加入战团。
整个朝堂几乎就成了菜市场,你来我往的吵得好不热闹,甚至就连一班武臣也看不过去了,哟,这么热闹,咱们不凑一凑,岂不是代表咱们是吃闲饭的吗?
于是,随着武臣愉快的加入之后,变得更加的热闹起来,而赵煦兴致勃勃的足足看了差不多两刻钟,到得最后,看到双方已经吵得耳红脖子粗,甚至有些大臣已经被激起了火气开始相互推攘,一副要捞衣挽袖准备以力服人之时,赵煦终于看不下去了。
“肃静!”看到了天子赵煦递过来的眼色,马尚很是心领神会地朝前两步,手中的拂尘一甩,扯起他那高亢而又尖锐的嗓音,狠狠地来上一嗓子。
总算是让那些闹着一团的大臣们纷纷一顿,唔……害得本官差点失了官员的威仪。
“都够了,这里可是朝堂之上,看看你们,一个二个身边大宋的重臣,却如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你们的眼中还有朕这个天子吗?”待稍稍安静一些,赵煦这才变脸似的一拍御案,板起了脸喝斥道。
听到了大宋天子的斥责,一帮臣工的内心就跟集体吡了汪似的难受无比,特么的还不是你放任自流,才导致乱成这样。
但问题在于,谁也不敢说这样的话,满朝文武只能灰头土脸的纷纷朝着赵煦弯下了腰,羞愧的向大宋天子请罪。
“好了,朕也不是怪罪尔等,只是觉得你们应当就事论事,而不该挟带私愤,甚至有些臣工都想要动手了,这像什么话,若是传扬出去,那还了得?”赵煦狠狠地斥责一番之后,又安抚了一下群臣。
唔……先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甜枣这样的事,他赵煦可是干得越来越熟溜了。至少满朝文武此刻老实得就像是幼儿园大班的小盆友似的,一个二个站得规规矩矩的。
然后赵煦开始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道。“诸位卿家,三州之地既是我大宋疆土,自然是不能不管,但是,迁徙百姓往之,则容易弄得民怨载道,唉,此为两难之事啊……”
一干臣工都深以为然的频频颔首不已,他们吵得这么厉害,还不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看来陛下还是懂自己的,不少臣工不由得心头一甜。
“可若是不迁徙百姓,那么,又怎么能增加那三州之地的人口呢?”赵煦满脸为难之色地像是自问,又像是在询问臣工。
“陛下,臣以为,若是能够在三州之地,施以仁政,自会有百姓来投。”某位大臣站了出来,说了一句没个卵用的屁话。
赵煦本来连搭理他的心思都没有,不过为了大计,此刻也只能耐起了性子,呵呵一笑。“那依卿之见,此策需要多少时间方可奏效?”
“……就算是三年五载,臣以为也值得一试。”
“可在此期间,此三州难道就任由它们千里无人,百业凋零,将士孤悬于外?”
“……这,臣,臣也实在是没什么好办法。”
没好办法你丫还不退下,赵煦当然不能这么怼大臣,只能不悦的闷哼了一声,看着那名臣工灰头土脸的退回列班。
而且一个题目比一个题目难好伐?特么的刚刚那个难题,让堂堂的刘相爷都吃了一个大亏,让你这位少年天子给怼得两眼发直汗如雨下,这一把,谁冒头呢?冒头会不会阵亡?
这都是大家需要进行考虑的大问题,重要的是,怎么办?还用说吗?当然是迁徙百姓以充三州啦。
可问题在于,谁敢去提这个建议,呵呵……相信没有人敢这么胆肥吧。
谁要是敢跳出来提这样的建议,指不定今天晚上就会有无数的老百姓指天画地的问候这位提议大臣的十八代祖宗,甚至有可能每天会被数以十数万计的百姓天天拿鞋底子抽写着自己名字的纸人,又或者是被针扎写着自己名字的草人。
但是,也不是没有勇于任事的大臣敢于站出来,只不过这样的臣工,多是属于刚刚能够站在朝堂里边听政,却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低阶官员。
为了努力的刷存在感也是拚了,毕竟万一天子龙颜大悦,指不定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到了,至于祖宗十八代被人问候又如何?被人扎纸人戳脊梁骨又怎样,只要能够升官发财就好。
相信过上个三年五载,怕是那些老百姓们自然而然的为了努力生存,早把自己这个提议人给抛在脑后不提。
所以,那些低阶官员们,在看到了大佬们一个二个装聋作哑,扮泥胎菩萨,知道终于到了自己等人表现的时候了,纷纷跳将出来,扮出一副忧国忧民,愿为大宋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英伟模样,然后开始大发议论。
最后嘛,当然还会点出他们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迁徙百姓往三州之地,保住这片原本就属于大宋的疆土,维护大宋的疆域完整性。
当然,有人出来跳骚,就会有人跳出来显摆自己的存在感,怎么显示得醒目一些,让人眼前一亮,那当然就是唱反调啦,于是,就有大臣跳了出来表示反对。
认为这样的举动太不人道,大宋的百姓们都在安居乐业,你这么迁徙百姓到异地去,那绝对是让朝庭要被老百姓们戳脊梁骨的。
但是对方也在反驳,难道就置那三州之地于不顾吗?
于是,噼里啪啦的吵着了一团,一开始只是低阶官员吵,然后中阶官员看不下眼站出来说几句,立马就会有政见不同者站出来叽叽歪歪。
至于赵煦这位天子却也不阻止,反正这样的场面他也见得多了,绝对属于老司机,他也很清楚,很多事情,不能指望这些大臣们乱出主意,但是,你又不得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刷刷存在感。
只有等他们都吵懵逼,吵累了,自己再站出来一锤定音,更能显示自己这位天子的英明神武,高大威猛,唔……茶水有些凉了,看到赵煦掀了掀茶碗的盖子,旁边的马尚十分识趣的赶紧换上了热茶。
然后自然是继续站在天子的御案旁边,也很安心的看起了热闹。
最终,位高权重的大臣们也看不下去了,泥玛,不行了,这么热闹,不刷一刷,显示自己的权威怎么可以?也都纷纷的加入战团。
整个朝堂几乎就成了菜市场,你来我往的吵得好不热闹,甚至就连一班武臣也看不过去了,哟,这么热闹,咱们不凑一凑,岂不是代表咱们是吃闲饭的吗?
于是,随着武臣愉快的加入之后,变得更加的热闹起来,而赵煦兴致勃勃的足足看了差不多两刻钟,到得最后,看到双方已经吵得耳红脖子粗,甚至有些大臣已经被激起了火气开始相互推攘,一副要捞衣挽袖准备以力服人之时,赵煦终于看不下去了。
“肃静!”看到了天子赵煦递过来的眼色,马尚很是心领神会地朝前两步,手中的拂尘一甩,扯起他那高亢而又尖锐的嗓音,狠狠地来上一嗓子。
总算是让那些闹着一团的大臣们纷纷一顿,唔……害得本官差点失了官员的威仪。
“都够了,这里可是朝堂之上,看看你们,一个二个身边大宋的重臣,却如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你们的眼中还有朕这个天子吗?”待稍稍安静一些,赵煦这才变脸似的一拍御案,板起了脸喝斥道。
听到了大宋天子的斥责,一帮臣工的内心就跟集体吡了汪似的难受无比,特么的还不是你放任自流,才导致乱成这样。
但问题在于,谁也不敢说这样的话,满朝文武只能灰头土脸的纷纷朝着赵煦弯下了腰,羞愧的向大宋天子请罪。
“好了,朕也不是怪罪尔等,只是觉得你们应当就事论事,而不该挟带私愤,甚至有些臣工都想要动手了,这像什么话,若是传扬出去,那还了得?”赵煦狠狠地斥责一番之后,又安抚了一下群臣。
唔……先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甜枣这样的事,他赵煦可是干得越来越熟溜了。至少满朝文武此刻老实得就像是幼儿园大班的小盆友似的,一个二个站得规规矩矩的。
然后赵煦开始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架势道。“诸位卿家,三州之地既是我大宋疆土,自然是不能不管,但是,迁徙百姓往之,则容易弄得民怨载道,唉,此为两难之事啊……”
一干臣工都深以为然的频频颔首不已,他们吵得这么厉害,还不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看来陛下还是懂自己的,不少臣工不由得心头一甜。
“可若是不迁徙百姓,那么,又怎么能增加那三州之地的人口呢?”赵煦满脸为难之色地像是自问,又像是在询问臣工。
“陛下,臣以为,若是能够在三州之地,施以仁政,自会有百姓来投。”某位大臣站了出来,说了一句没个卵用的屁话。
赵煦本来连搭理他的心思都没有,不过为了大计,此刻也只能耐起了性子,呵呵一笑。“那依卿之见,此策需要多少时间方可奏效?”
“……就算是三年五载,臣以为也值得一试。”
“可在此期间,此三州难道就任由它们千里无人,百业凋零,将士孤悬于外?”
“……这,臣,臣也实在是没什么好办法。”
没好办法你丫还不退下,赵煦当然不能这么怼大臣,只能不悦的闷哼了一声,看着那名臣工灰头土脸的退回列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自古红楼出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自古红楼出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