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南明鼎革 第262章 屯耕练兵

第262章 屯耕练兵

目录:南明鼎革| 作者:蜀州奇侠| 类别:历史军事

    地方重建,除了城市内粮荒之外,最根本的就是地方屯耕,而要解决屯耕,最主要就是耕者有其田,流民得到控制,地方安宁,只有这样老百姓即然而然回到田中耕种。

    军队已经分散到各地屯剿匪、屯耕。

    过去CD平原三成以上为王田,三成以上为官田、卫所屯田,民众自由田地不过三成而已。

    张献忠入寇很多民众逃荒,大片土地荒废。

    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天气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异常,以CD平原肥沃土地,只要民众回到地里继续耕种,只需数年时间就可以恢复旧日繁华景象。

    去岁义勇军入主四川,民众开始回流,去岁秋耕大家也在地里种上小麦、豌豆等粮食。

    但去年年末鞑子入川,前锋一度逼近CD城,很多民众重新开始逃荒,现在鞑子被赶出四川,大家自然而然回来耕种土地。

    骑马下乡巡视,但常常发现大面积土地荒废,看着地方上流民,地方需要大规模屯耕。

    如今义勇军已经分散到各个州县,一则进行屯耕,再则剿灭各地匪乱。

    连年动乱,地方盗匪非常猖獗,这些人虽然对人民非常粗暴,但怎么是军队对手。

    常常每个县有两三个大队(哨)的官兵,在把总、帮办带领下进行缴费。

    在常年征战中,杨麟感觉到基层将领的重要性。

    过去在川北的时候,各哨(大队)纷纷派往地方协助剿匪,或者围猎山中猛兽,最初大家可能没有章法,但这些将领虽然有的没有什么文化,但多头脑聪明,经过数次锻炼之后,多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现在这些将领被安置在一方担负剿匪重任,相当于锻炼大家独立领兵能力,而不是像旧军队那样简单服从。(这也是红军将领、八路军将领个人能力锻炼方法,大家常常独立带队训练,打游击,长年累月积累,当然训练出独特的带兵方法)

    川北顺庆府这几年风调雨顺,地方也太平,一些民众家中存有粮食,衙役敲锣打鼓的到地方,鼓励大家前往CD平原耕种。

    如此虽然招揽了近万名民众,大家扶老携幼来到CD平原屯耕,只需要官府划分地盘,也不太需要官府补助。

    但那些流民则不同,多采用官屯、军屯、民屯等模式。

    所谓官屯军屯,主要针对那些没有余粮身无分文的流民与俘虏,官府供给耕牛粮食进行屯耕,屯耕完成土地,官府前两年免征税额,第三年收取民屯税赋的四倍。

    更多的是民屯,乡亲们凭借自己一己之力进行屯耕,屯耕土地前三年不缴纳任何赋税,与之相反官府衙门还可以每户贷给两担粮食,三年内归还四担粮食。

    杨麟每天一大早骑马巡视城内城外各个粥铺,很多人拿着官府救济的粮食粮食屯耕,到现在街头没有多少流浪汉了。

    如此过了半个月,看到地方安定下来,杨麟带着一个骑兵大队快马加鞭赶到北边的都江堰,以组织重修水利工程。

    一路之上,杨麟遇到三个军屯场所,所谓军屯场所,就是划到各个团营,然后由该部组织俘虏进行屯耕。

    这次鞑子入川有万余满蒙八旗、五万绿营兵马以及两万多强掳而来的劳役。

    就像主角最初穿越之时从地方强征劳役一样,那些被强掳而来的劳役多为川陕普通农户,大家无权无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被鞑子强掳到兵营,一个个本来就是苦出身,对这些俘虏当然抱同理心,对愿意回家的,一律发放二十斤口粮,发放两钱银子,让大家成群结队的翻山越岭回到家乡,免得家破人亡。

    即便如此,由于鞑子占据各个关隘,还是有三千多被虏壮丁不愿回去,对这些不愿回去壮丁则由官府贷给粮食,贷给耕牛进行屯耕,现在各地抛荒土地甚多,大家只有有力气肯干,不愁温饱。

    如果风调雨顺,一两年还清欠官府的粮食、耕牛费用,要不了几年时光,生活完全可以小康。

    所以民屯、官屯民众积极性颇高,大家干劲比较大,很多人起早摸黑的就是希望能够多开垦一点荒地,多一点收成。

    官屯的多是鞑子强掳而来的民壮,是官府从各地收拢而来的流民,而那些被俘绿营兵马由于助纣为虐帮助鞑子杀害普通民众,则全部在兵丁看管下进行屯耕,也就是所谓军屯。

    这次共俘虏了1万绿营兵马,其中两千精壮被抽调选入军中之后,剩余的则分散到全川各地进行军屯,常常是一个县约三五百人,大家在军队或者县衙门兵房监督下进行屯耕。

    军屯所得,5成归俘虏自己所有,而另外一半则归官府兵房、军队所有,如此补贴军需,减少地方军队负担。

    相比民屯、官屯,军屯剥削非常大,有点像过去劳教营,又有点像地主的庄园,这些军屯俘虏完全就是地主家的佃农,大家劳动积极性不太高,很多普通兵丁心中颇有微词。

    一路之上看着马车撵下车撤,杨麟感概什么时候将这道路改成碎石马路,什么时候将那石梯子铺成便于马车行走的康庄大道?

    看着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的都江堰主体工程,杨麟为古人的智慧感慨不已。

    但看着通过鱼嘴、飞沙堰流入的岷江的江水,看着由宝瓶口留到CD)平原的江水,杨麟突然有了一种奇怪想法,是否能更好的利用这些流入CD)平原的江水。

    就像小的时候看到的旁边大队在河道上建了一个5,6米高的大坝,在旁边修一条小河沟,水流冲在转轴上带动轴承快速转动,从而实现快速碾碎大米的目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种技术,就像小的时候看到家里有一个舂米的石磨,听爷爷说每次舂一斗米要半天时间,再加上很多米壳没有舂干净,非常耗牙齿,如此很多人五十多岁满嘴牙齿掉光了,吃这个也吃不得,吃那个也吃不得。

    自知专业有限的杨麟当然不干动都江堰这个工程,好像在21世纪文明发展那样高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敢动都江堰啊。

    受此启发,为了引导灌溉,杨麟只是让人在引水口下游险峻之处修几个水道,然后按上轴承,通过水流冲击轴承,轴承带动一个舂米的滚承以快速舂米,舂小麦而已。

    大多数人懵懵懂懂的,讲了半天终于有人开窍,这不是大家常用的水车吗?过去是立起来的,现在平放在下面出水口,以待带动轱辘舂米啊。

    看到有人听懂后,杨麟也颇为高兴,大家坐下画图,工匠师傅们承诺按照要求铸造,若有任何问题解决不了的大家再商量解决。

    看到终于有机会吃上精米了,杨麟内心颇为高兴,没有穿越的当然不知道古代生活艰辛,过去那种舂米方米根本舂不干净。

    当官有钱后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事事躬亲,决定什么事情给了钱财安排人手让工匠师傅们打造,而杨麟则趁此机会视察各地。

    路上时不时遇到一些流民,大家扶老携幼的从远处赶回来,远远的看见家乡很多人哭倒地上,老泪纵横。

    大家指着交通要道的标语议论纷纷,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这对流民实在太好了。

    所有男丁分10亩水田20亩旱地,可以选择进行官屯民屯。

    由官府提供耕牛,提供粮食种子,提供住宿所用房屋,可以说官府包干,民众只需要出力就可以进行官屯。

    民屯土地差一点,地方也偏僻一点,只要在官府分配区域进行屯耕就可以,前三年征收半赋,三年后正常收税。

    关于军屯那完全不一样,多由俘虏、大西降军、地方土匪流氓参加,进行屯耕,收成与官府均分,但军屯土地所有权属于官府。

    不论是民屯、官屯还是军屯,都比过去优厚多了。虽然杨麟轻徭薄赋的美名早已经传遍开来,但大家看到如此标语还是不敢相信。

    民众逃荒的时候多收拾金银细软,收集祖宗牌位上路,大家一个个多有一点钱两,而看到CD)衰败如斯之后,杨麟不但从各地调拨粮食平抑物价,更将缴获的水牛与驽马分给屯耕民众,如此很多人选择民屯,不愿选择军屯。

    这不,这天杨麟骑着马跑到离10里的地里,弯起裤脚袖子,在众人目光睽睽之下来到地里插秧子,这可是奇闻一件,虽然大家都说耕读人家,但在封建社会里面堂堂一个巡抚,一个统领数万大军的大将军竟然下田插秧,大家简直感到不可思议。

    而那些参与屯耕的俘虏,参与屯耕的兵丁一看,一个个更是佩服不已,杨麟伸了伸腰,笑着对旁边的CD)知府王光先说道:“王知府,告诉弟兄们,日常军营里面训练叫训练,现在大家在地里干活也叫训练。

    这样兄弟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军饷来之不易,乡亲们省吃俭用的缴了皇粮,我们有军饷,我们现在插秧,就是感谢乡亲们,大家说是不是?”

    周围一听,纷纷大声称是。

    杨麟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哦,董永与七仙女的天仙配不是千古佳话吗?各位,我将这天仙配改为军民配,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一听,一个个喜笑颜开。

    杨麟当即唱:“

    人间男女成双对

    男耕女织好欢颜。

    现有鞑子把家侵,

    杀我父母烧我房。

    要我为奴又为仆

    死后还要鼠尾巴见祖先

    为保家人与家园

    你当兵来我种田

    你为国家成忠义

    杀敌立功把家还

    我为国家辛劳苦

    军功上有你一半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是前两天杨麟找几个人编排而成,经过多番推敲之后方成案,大家看到杨麟放声高唱,也齐刷刷的唱起来,虽然歌词不是最佳,但比起那些山歌,比起十八摸要好多了。

    忙碌了一天,感到背酸酸的,在农家里面喝了一碗稀饭,然后打着马回到城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明鼎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明鼎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