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四百九十一章 骗棒槌的宝贝

第四百九十一章 骗棒槌的宝贝

目录: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作者:血蝠| 类别:都市言情

    一辆车里能塞五六个,有了这么经典奇葩的交通工具,所有人干脆全挤上三轮车,这都还骑得动,“轰隆隆”的就到了隧道口。

    挖机钥匙丢给昆卡,今天就打算把余下的九间库房全部打开。

    等到第六间库房的门被打开,现这里边的面积只有之前那些库房大约三分之二大小,堆着不少弹药板条箱。

    “不知道又是什么。”

    张楠随口说了一句,这边裘波就撬开了一个,里边都是一根根表面青灰色的金属条,这次伙计们可都知道这些是什么:白银。

    长条形的银锭,带点微微的弧度,不像工业化时代的熔铸制品,带点古董的味道。

    华夏的保镖们眼神都不错,还能看到银条上头都敲着汉字:嘉隆、明命、精银十两……

    一般的华夏人看到这些玩意,可能还会以为这些是华夏老银条,不过关兴权他们不会这样认为,因为之前在越南见过这样的银条。

    “这些都是越南的老银条。”

    说话的是关兴权。

    张楠一听,道:“小鬼子好像和法国佬的维希政府对越南来了个协议占领,这个我不清楚。

    不过这些安南银条……还真没用!”

    就是没什么用。

    嘉隆、明命…这些都是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皇帝年号,嘉隆是18o2年至182o年,而明命年是182o至1841年。

    至于那时候的越南皇帝是谁?

    谁去关心那个。

    华夏旧时将越南叫做安南,这越南出的老银条在华夏的古董圈子里一直被叫做安南货。华夏老银条、银锭值钱,但安南银条也就值了个银子价,完全不受追捧。

    有人说安南银条含银量低所以不吃香,其实张楠见过的大量安南银条里,大部分的含银量都还不错,价格上不去不是简单的含银量的原因。

    个人感觉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外国货不追捧”,而且安南银条存世量也太大了。

    在新世纪安南银条是华夏邻国钱币收藏中的一个大宗,与朝鲜、小鬼子、琉球银锭一样,安南钱币形制上也受华夏汉文化“地广方圆”观念影响。

    安南银锭的雏形以华夏唐代船型银锭为主,敦睦大气,形制厚重,样子一直不错。

    这会张楠就拿了两根箱子里的银锭出来,十两标记,也就是现在的38o克左右。

    标准的安南官造银条,银锭有气孔,里边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

    这玩意本身应该是雪白的,由于在使用中受人触摸、空气氧化,加上在这隧道库房里又放了几十年,银条外表生成了一层给人感觉清爽的青色氧化包浆。

    “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这些银锭成色应该有个九成五以上。”

    一说完,张楠就把银锭直接给丢回箱子,完全没有一点以前爱护古代货币的习惯。

    这就让关兴权和项伟荣有点奇怪了:张楠之前可从来不会这样对待“老银”,连那些最普通的外国银元也不会这样随便扔。

    关兴权奇怪道:“都九成五了还没用?”

    张楠笑笑,道:“就是个银子价,要大批量出手还不如工业银锭好处理,这些都要重新回炉,麻烦死。”

    好吧,这些怎么着也能算是古董了,要是全部回炉后当工业银出售,保镖们真是觉得有点可惜,连闹明白情况的菲利普和昆卡都有些难以理解老板的想法。

    张楠一看大伙这表情,道:“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这类银条在法国人抵达越南前就大量铸造,在法国殖民时期也造,清末、民国时期的越南、华夏西南地区一带广泛流通,存世量非常大。

    当时高成色的银条具有先天的国际货币功能,不过银锭的成色需要经过公估议定,两边交易的银锭之上会习惯打上戳记。

    而且清末民初的商号、商家,往往会将自己经手的银两熔铸标记商号、年号、吉语。

    不过这个习惯有时候很不好,像一些银元甚至打的戳多了被凿巴变了形,就叫做烂版。

    没打戳子的完好银元则叫做光洋、光版或镜面,这样的说法现在还在用。”

    说到这,张楠在几个箱子里随意一翻,就找到条需要的银条,上头有“公甲”、“徐福记”、“如假包换”的记号。

    张楠对大伙道:“这就是条越南殖民时期的银条,徐福记是银条铸造出处的商标,这类带有商会或家族字号的银锭在清末民初很流行。

    也不用去查这个徐福记是在华夏还是越南,只要这个时间段、这个形制的银条,都归为安南货。

    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式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

    公甲是公估议定为甲等的意思,被议定为公甲的银锭成色都在九成七以上,至于如假包换谁都明白。”

    抛了抛手里的银条,顺便踢了一脚边上的箱子:“换成在两年前,要是有这样一两箱,那我们三个就能捞一笔,能蒙一棒子棒槌。现在……”

    瞄了一眼仓库,摇摇头:“太多了,没工夫去骗。”

    “怎么骗?”

    接触古董这一块多了,项伟荣也知道这里边到处是陷阱。

    “老银锭、老银条在华夏值钱,不过就不包括这种安南银条。

    但是知道这里头猫腻的人不多,还以为这玩意和华夏老银锭的价格差不多,结果按照华夏老银锭的价格藏着,直接亏到姥姥家。”

    这事张楠上辈子碰到过不止一次:第一次自己成了棒槌,那时候还走村窜户掏老宅子呢。还好对方也是个半懂不懂的家伙,按照银价一倍收的,没亏大。

    兴高采烈去找自己那位好友的丈人张荣庭张师傅,想通过他的销路赚一笔,张师傅也能捞点中介费。

    结果张师傅告诉他这玩意就值个银子价,不过这个问题行业内很少有人说而已。

    亏了,没事,最后张楠以两倍的价卖给了下一个棒槌。

    棒槌总是有,就看你找不找的到。

    第二次记忆犹新的是自己那间合股的打金店里碰到的:合伙人一朋友去滇省办事,结果带回来二十几公斤的安南老银条。

    一两、五两、十两的都有,原本想着能狠狠捞一笔,因为就是按照比银子价格贵点的批价搞来的,还以为捡了大便宜。

    结果一回来就到处碰壁,好不容易出手了几条,还被人拉着要退货:买家不是行里人,可不管你走眼吃亏肚里咽的规矩。

    当时国际银价七物,必定是精品中的精品!

    要知道菲律宾可不是什么佛教国家,这里表面上信奉的是天-主教,没佛教什么事。

    从中南半岛不远万里运到这里,不会是普通货色:这点张楠看得出,也猜得出来。

    但这里的大小佛像也太多了,造型各异至少上百个。大的有个几百公斤,小的也有几十斤,造型都非常别致,很多还贴有金箔。

    不过这也太多了,搬回家供奉着?

    华夏有句老话:万万不可让神仙开大会!

    庙里菩萨多那说明庙大有实力,但家里要是供奉太多,那就是“神仙在你家开大会”,直接呵呵吧……

    自个去掂量!

    张楠不是佛教徒,但对佛保持基本的尊敬;而这里的佛像还不是华夏普遍的大乘佛教的造像,而是小乘佛教造像,似乎也被称作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

    南传佛教现在盛行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华夏么也就是滇省一些区域有。

    对这个张楠不是很了解,但也绝对不会把这么多佛像往自己家里搬。

    卖掉?

    开玩笑呢!

    请尊佛像或者道家的三清像回家,这在收藏界都是有讲究的。

    不管你是不是教徒,玩古董的只要碰上神仙、菩萨像,那都会按着规矩来。

    搞“大甩卖”?

    张楠神经没那么大条!

    锁门,脑仁疼。

    第八个库房门一打开,张楠直接道:“小鬼子,你玩我呢!”

    前边的麻烦还没想好怎么处理,新问题又来了!

    正对着门口,一座两米来高的坐佛正面对自己,表面金光闪闪。

    不是贴着金箔,这是佛像本身材质闪耀的光泽:颜色不像黄金那样金黄,还带点红铜的味道。

    但和一般的铜佛又不一样,要亮得多!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