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
目录:回到明朝当暴君| 作者:天煌贵胄| 类别:历史军事
既然能搞出冰来,那就没得说,什么冰沙啊,水果冰啊一类的,弄点儿出来去哄皇后,剩下的妃子那里都送点儿过去。哪怕因为皇后怀着身孕不能多吃,但是看看崇祯皇帝特意命人弄出来的吃食,周皇后心中也是高兴地。
崇祯的大小老婆们都很高兴,还有比皇帝心中惦着自己更让人高兴的事儿么?
京城的百姓也很开心。八月份里卖的老贵的冰饮突然间就多了起来,价格也降了一些,这可是好事儿。尤其是冰决,寻常人家不能多买,但是咬咬牙买一块回去敲碎了给娃子吃还是可以的。
那些读书人也很开心。因为皇帝御驾亲征,原本早该举行的殿试便一拖再拖,拖到了如今已经八月份了,连中秋都没能与家人一起度过的预备官老爷们觉得有了这些冰,这个夏天的尾巴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但是京城里很多人不开心。尤其是很多勋贵家的公子爷,还有一些官老爷家的管家什么的,也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大胆强人,毫不顾忌的就敢把这么多人的腿都给打折了,以致于京城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跌打正骨大夫们很吃香。
不过没关系,总是有胆子大不信邪的。
比如几个国公家的小公爷,就表示谁敢动我试试。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打脸。
比如成国公朱纯臣家的二公子,武定侯家的小公子,阳武侯家的小公子,谁也没跑得了。都是被人把腿打折之后再扔到了各自的家门口。
成国公朱纯臣阴沉着脸看着自己家的二儿子,怒道:“老子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脑子的东西!老子让你在外招摇,可不是让你去触这种霉头的!”
朱纯臣的二儿子朱正远看着自家老爹那张能拧出水来的黑脸,哭丧道:“爹,不是您说的要儿子在外边闯些小祸什么的吗?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现在您还不替儿子做主?”
朱纯臣闻言越发的恼怒,喝道:“那你知道不知道老子为什么要让你在外招摇生事?”
朱正远闻言,却是显得有些呆萌地问道:“为何?”
朱纯臣痛心疾首地道:“一家勋贵,若是不出几个败家子,一家子全是圣人,谁敢用?你看看英国公家的张之极,不就是跟几个蛮子约架,看看人家现在呢,一门两公侯,这才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可是我们成国公一脉呢?若是再没什么起色,只怕以后也只能抱着一个爵位混吃等死——关键是还得看皇帝是不是还想让你混下去!”
朱正远纳闷地道:“那儿子今天也是惹事儿了啊,腿都被人打折了。既然有了这种污点,那皇帝还有甚么不放心的?”
老子真想把你再塞回你娘的肚子里去!朱纯臣恨恨地想着:“你他娘的是不是傻,你看看人家英国公家的是怎么干的,再看看你们几个蠢货!那些卖冰的明显就是宫里的,你们还那么明显地去威胁他们,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朱正远这下子便有些傻眼了:“那孩儿这腿就白断了?”
朱纯臣闷声道:“不止是白断,老子还得抬着你出去游街!让世人看看,我成国公府不是那种优势欺人之辈,这样,也能让皇帝放心。要不然,只怕今儿晚上就该有天命上门了。”
说完,也不管朱正远怎么想,朱纯臣一挥手招来管家,吩咐道:“命人抬着二公子,不用给他医治,先在城里转一圈,只说他胡作非为,被打断腿也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干。”、
朱纯臣再是无能,毕竟勋贵们都是军法治家,管家领命后,便唤人来抬起朱正远往担架上一放,抬起便往府门走去,完全不管朱正远如何地挣扎惨叫。
所以这一天的京城百姓们也看了个乐子——七八家勋贵都抬着自己家的二公子小公子什么的,也不把伤腿盖上,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在京城晃了一圈后才抬回去医治。
接着消息的崇祯皇帝却是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这些勋贵也太能作了。生怕自己不敢用他们,所以派自己家不会袭爵的小儿子们出来犯点事儿——这样就等于主动将把柄送到了自己手里,好让自己放心地用他们。
毕竟没有一个延绵接近三百年的勋贵家族,不太可能出现特别没有脑子的情况。现在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重用武人,尤其是在英国公一门两公侯的样子摆出来之后,这些人的心可就更热了。
可是问题在于,脑子是个好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七八家勋贵家的小公子就是典型,惹事惹到了东厂头上。东厂做为皇帝的家奴,还会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尤其是在皇帝重用厂卫的情况下,打折几个勋贵家小公子的腿算得了什么,又不是把要袭爵的嫡长公子的腿给打折了。
把锦衣卫送来的折子扔到一边儿后,崇祯皇帝也不再去想这些勋贵的事儿了。左右都是要用这些人,用谁不是用?英国公年纪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总不能靠着英国公和刘兴祚撑起来这个天下。不过,勋贵们已经表态——求皇帝看一眼,求皇帝用俺们,俺们可是把用来鞭挞俺们的小鞭子都递给您了啊。
崇祯觉得既然已经出现了这种开头,那就是好事儿,明天的殿试或者可以再试探一番这些读书人的态度?
等到了第二天的殿试之时,崇祯看着殿中仿佛鹌鹑一般的学子们感觉颇为蛋疼。
没别的,人数也太他娘的少了。后世哪怕随便拉一所大学的硕士都比这多的多。每三年就录取这么点人,这官场不就跟他娘的一滩死水一般,没甚么竞争活力了?
不过不管怎么蛋疼,事实总得一步步地来,希望明年的殿试能不一样罢。
心中暗自想着的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诸位学子能到这大殿中参加殿试,本身便已经说明了你们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将来都是要为官的。”
“天子者,代天牧民。官者,代天子牧民。然而官字上下两张口,一开一合之间,便关系民生,是以取才不得不慎。”
“朕今日殿试,也不再考较你们的文章学识。朕要考校的,是你们为官牧民的学识。所以,只有三道题,不限制甚么八股不八股的,你们便是拿诗歌作答也可以。”
一番话说完,崇祯便对王承恩道:“命人将卷子发下去罢。”
只是等这些士子们拿到试卷以后,却是傻眼了。
第一题:你一路进京时经过了哪些州县?人口几何?如何看待一个州县是否富裕?
第二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今欲两者兼得,可得其法?
两张纸,每张纸上面就只有一道题。便是多了一个字也没有。说白了,就是由着你自己发挥。
只是在第一题上,便已经难住了九成的学子。这些东西鬼他娘的知道!老子不会!
可是不会也没办法,只得凭着一路上的大概记忆去写出来,好歹也能混个过关。
只是这第二题是什么鬼?鱼和熊掌都知道,这是出自中的典故。但是下一句是什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才是最关键的。
舍生而取义容易,不容易的是,如何既不舍生,又能取义——先生都是教的舍生取义,没教过怎么样走这样儿的中间路线啊。
就算是自己知道,可是真敢答这道题么?可是不答这道题,这是天子殿试之时,到时候又该以什么样儿的罪名论处?
几百个学子的脸上开始滴答滴答地冒汗了。
时间一点儿一点儿的过去。一柱时香烧完,整个殿中的学子,能下笔答的出第二题的不过四十五人。
这四五十个学子一看其他人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下却是大定。既然其他人没有答出来,自己却答出来了,那么想必排名必然靠前。唯一所虑者,不过是这两道题各自的分数有多少了。
“时间到!”
随着王承恩一声长喝,一直冒着冷汗未曾做答第二题的学子们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不用再忍受这种非人的煎熬了。在良心的拷问面前,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道题。
不是没有骑墙的办法,但是不管怎么答,却是都绕不过道义有亏这一条。
答了这道题的学子和没有答这道题的学子,在起立后,却是分成了两派。答了的,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入一甲进士。
未曾作答的,则是心中暗自担心。别说入选三甲了,便是今天不被定个君前失仪的罪名,只怕都是好的。
崇祯早就将士子们的情况收入眼底。也不去接王承恩呈上来的试卷,只是吩咐道:“将答了第二题的,和未答第二题的,分开后再呈上来。”
分捡的速度很快。等到王承恩再次呈上来之后,崇祯先捡起了作答了第二题的试卷,第一题直接看也不看,只看第二题的答案。
四五十份的试卷只看第二题,而且还是走马观花地扫上一眼,只没多一会儿便看完了。
崇祯不理会下面那四五十个窃喜不已的学子,却是拿起了另一堆没有作答的试卷,随手捡起一份,大略地看了看第一题的答案,便开口问道:“杨封?”
下面的士子之中,名叫杨封的闻言,意外地站出来躬身作揖道:“学生在。”
崇祯嗯了一声,淡淡地开口道:“第二题为何没有作答?”
崇祯的声音不准不淡,让人越发地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着甚么。杨封嗫喏了半天,鼓足了勇气道:“启奏陛下,学生不知如何作答。故而不敢乱写。”
崇祯的声音依然没有任何变化:“鱼与熊掌之间,便这般难以兼得?朕看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答!”
杨封额头上的冷汗更重,却又不敢伸手去擦,忽然间却听崇祯皇帝语带鼓励地道:“尽管回答,朕恕你无罪。”
杨封闻言,便把头一横,猛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也不管是否君前失仪了,鼓足勇气朗声道:“启奏陛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学生以为并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学生亦不知如何两者兼得!学生不会蝇营狗苟!”
崇祯闻言,笑了笑却没有命杨封回到队伍之中,只是从另一堆的已经作答的试卷中又抽出一份,随口道:“许义?你来回答朕,如何鱼和熊掌兼得?”
那四五十人一堆的士子中,当即便站出来一个约摸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朗声道:“启奏陛下,学生以为,义之一字,便是舍生求之,亦不亦过。只是舍生亦求之不得时,便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留着有用之身再图来事,亦为未晚。”
崇祯嗯了一声,也不答话,就这么沉吟了半晌。
直到大殿中的人都开始心惊胆颤之时,崇祯皇帝却突然拿起那一堆作答了第二题的试卷开始撕了起来。
等到撕完后,崇祯也不看下面那四五十人死了爹娘一般的脸色,直接开口道:“要么舍生取义,要么贪生怕死,有第二条路可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什么狗屁理论?面对建奴你也先投降再回来?和三姓家奴有何区别?”
“想要升官发财没有关系。升官本身就意味着俸禄提高,朕也不会要求每个官员都如颜子一般。”
“哪怕不会做官也没有关系。大明有的是做官的教材和例子,告诉你们怎样去做一个能为国为民的好官。”
“可是,朕不能容忍的是不会好好做人!”
“两面三刀,三姓家奴,哪个词不是为了这种人准备的?”
一通火发完,崇祯却是直接道:“凡做答第二题之人,皆罢。着该省学政废其学籍。追回一切廪食及免税等优待。这种人才,现在的大明不需要!”
崇祯的大小老婆们都很高兴,还有比皇帝心中惦着自己更让人高兴的事儿么?
京城的百姓也很开心。八月份里卖的老贵的冰饮突然间就多了起来,价格也降了一些,这可是好事儿。尤其是冰决,寻常人家不能多买,但是咬咬牙买一块回去敲碎了给娃子吃还是可以的。
那些读书人也很开心。因为皇帝御驾亲征,原本早该举行的殿试便一拖再拖,拖到了如今已经八月份了,连中秋都没能与家人一起度过的预备官老爷们觉得有了这些冰,这个夏天的尾巴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但是京城里很多人不开心。尤其是很多勋贵家的公子爷,还有一些官老爷家的管家什么的,也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大胆强人,毫不顾忌的就敢把这么多人的腿都给打折了,以致于京城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跌打正骨大夫们很吃香。
不过没关系,总是有胆子大不信邪的。
比如几个国公家的小公爷,就表示谁敢动我试试。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打脸。
比如成国公朱纯臣家的二公子,武定侯家的小公子,阳武侯家的小公子,谁也没跑得了。都是被人把腿打折之后再扔到了各自的家门口。
成国公朱纯臣阴沉着脸看着自己家的二儿子,怒道:“老子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脑子的东西!老子让你在外招摇,可不是让你去触这种霉头的!”
朱纯臣的二儿子朱正远看着自家老爹那张能拧出水来的黑脸,哭丧道:“爹,不是您说的要儿子在外边闯些小祸什么的吗?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现在您还不替儿子做主?”
朱纯臣闻言越发的恼怒,喝道:“那你知道不知道老子为什么要让你在外招摇生事?”
朱正远闻言,却是显得有些呆萌地问道:“为何?”
朱纯臣痛心疾首地道:“一家勋贵,若是不出几个败家子,一家子全是圣人,谁敢用?你看看英国公家的张之极,不就是跟几个蛮子约架,看看人家现在呢,一门两公侯,这才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可是我们成国公一脉呢?若是再没什么起色,只怕以后也只能抱着一个爵位混吃等死——关键是还得看皇帝是不是还想让你混下去!”
朱正远纳闷地道:“那儿子今天也是惹事儿了啊,腿都被人打折了。既然有了这种污点,那皇帝还有甚么不放心的?”
老子真想把你再塞回你娘的肚子里去!朱纯臣恨恨地想着:“你他娘的是不是傻,你看看人家英国公家的是怎么干的,再看看你们几个蠢货!那些卖冰的明显就是宫里的,你们还那么明显地去威胁他们,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朱正远这下子便有些傻眼了:“那孩儿这腿就白断了?”
朱纯臣闷声道:“不止是白断,老子还得抬着你出去游街!让世人看看,我成国公府不是那种优势欺人之辈,这样,也能让皇帝放心。要不然,只怕今儿晚上就该有天命上门了。”
说完,也不管朱正远怎么想,朱纯臣一挥手招来管家,吩咐道:“命人抬着二公子,不用给他医治,先在城里转一圈,只说他胡作非为,被打断腿也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干。”、
朱纯臣再是无能,毕竟勋贵们都是军法治家,管家领命后,便唤人来抬起朱正远往担架上一放,抬起便往府门走去,完全不管朱正远如何地挣扎惨叫。
所以这一天的京城百姓们也看了个乐子——七八家勋贵都抬着自己家的二公子小公子什么的,也不把伤腿盖上,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在京城晃了一圈后才抬回去医治。
接着消息的崇祯皇帝却是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这些勋贵也太能作了。生怕自己不敢用他们,所以派自己家不会袭爵的小儿子们出来犯点事儿——这样就等于主动将把柄送到了自己手里,好让自己放心地用他们。
毕竟没有一个延绵接近三百年的勋贵家族,不太可能出现特别没有脑子的情况。现在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重用武人,尤其是在英国公一门两公侯的样子摆出来之后,这些人的心可就更热了。
可是问题在于,脑子是个好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七八家勋贵家的小公子就是典型,惹事惹到了东厂头上。东厂做为皇帝的家奴,还会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尤其是在皇帝重用厂卫的情况下,打折几个勋贵家小公子的腿算得了什么,又不是把要袭爵的嫡长公子的腿给打折了。
把锦衣卫送来的折子扔到一边儿后,崇祯皇帝也不再去想这些勋贵的事儿了。左右都是要用这些人,用谁不是用?英国公年纪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总不能靠着英国公和刘兴祚撑起来这个天下。不过,勋贵们已经表态——求皇帝看一眼,求皇帝用俺们,俺们可是把用来鞭挞俺们的小鞭子都递给您了啊。
崇祯觉得既然已经出现了这种开头,那就是好事儿,明天的殿试或者可以再试探一番这些读书人的态度?
等到了第二天的殿试之时,崇祯看着殿中仿佛鹌鹑一般的学子们感觉颇为蛋疼。
没别的,人数也太他娘的少了。后世哪怕随便拉一所大学的硕士都比这多的多。每三年就录取这么点人,这官场不就跟他娘的一滩死水一般,没甚么竞争活力了?
不过不管怎么蛋疼,事实总得一步步地来,希望明年的殿试能不一样罢。
心中暗自想着的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诸位学子能到这大殿中参加殿试,本身便已经说明了你们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将来都是要为官的。”
“天子者,代天牧民。官者,代天子牧民。然而官字上下两张口,一开一合之间,便关系民生,是以取才不得不慎。”
“朕今日殿试,也不再考较你们的文章学识。朕要考校的,是你们为官牧民的学识。所以,只有三道题,不限制甚么八股不八股的,你们便是拿诗歌作答也可以。”
一番话说完,崇祯便对王承恩道:“命人将卷子发下去罢。”
只是等这些士子们拿到试卷以后,却是傻眼了。
第一题:你一路进京时经过了哪些州县?人口几何?如何看待一个州县是否富裕?
第二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今欲两者兼得,可得其法?
两张纸,每张纸上面就只有一道题。便是多了一个字也没有。说白了,就是由着你自己发挥。
只是在第一题上,便已经难住了九成的学子。这些东西鬼他娘的知道!老子不会!
可是不会也没办法,只得凭着一路上的大概记忆去写出来,好歹也能混个过关。
只是这第二题是什么鬼?鱼和熊掌都知道,这是出自中的典故。但是下一句是什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才是最关键的。
舍生而取义容易,不容易的是,如何既不舍生,又能取义——先生都是教的舍生取义,没教过怎么样走这样儿的中间路线啊。
就算是自己知道,可是真敢答这道题么?可是不答这道题,这是天子殿试之时,到时候又该以什么样儿的罪名论处?
几百个学子的脸上开始滴答滴答地冒汗了。
时间一点儿一点儿的过去。一柱时香烧完,整个殿中的学子,能下笔答的出第二题的不过四十五人。
这四五十个学子一看其他人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下却是大定。既然其他人没有答出来,自己却答出来了,那么想必排名必然靠前。唯一所虑者,不过是这两道题各自的分数有多少了。
“时间到!”
随着王承恩一声长喝,一直冒着冷汗未曾做答第二题的学子们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不用再忍受这种非人的煎熬了。在良心的拷问面前,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道题。
不是没有骑墙的办法,但是不管怎么答,却是都绕不过道义有亏这一条。
答了这道题的学子和没有答这道题的学子,在起立后,却是分成了两派。答了的,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入一甲进士。
未曾作答的,则是心中暗自担心。别说入选三甲了,便是今天不被定个君前失仪的罪名,只怕都是好的。
崇祯早就将士子们的情况收入眼底。也不去接王承恩呈上来的试卷,只是吩咐道:“将答了第二题的,和未答第二题的,分开后再呈上来。”
分捡的速度很快。等到王承恩再次呈上来之后,崇祯先捡起了作答了第二题的试卷,第一题直接看也不看,只看第二题的答案。
四五十份的试卷只看第二题,而且还是走马观花地扫上一眼,只没多一会儿便看完了。
崇祯不理会下面那四五十个窃喜不已的学子,却是拿起了另一堆没有作答的试卷,随手捡起一份,大略地看了看第一题的答案,便开口问道:“杨封?”
下面的士子之中,名叫杨封的闻言,意外地站出来躬身作揖道:“学生在。”
崇祯嗯了一声,淡淡地开口道:“第二题为何没有作答?”
崇祯的声音不准不淡,让人越发地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着甚么。杨封嗫喏了半天,鼓足了勇气道:“启奏陛下,学生不知如何作答。故而不敢乱写。”
崇祯的声音依然没有任何变化:“鱼与熊掌之间,便这般难以兼得?朕看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答!”
杨封额头上的冷汗更重,却又不敢伸手去擦,忽然间却听崇祯皇帝语带鼓励地道:“尽管回答,朕恕你无罪。”
杨封闻言,便把头一横,猛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也不管是否君前失仪了,鼓足勇气朗声道:“启奏陛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学生以为并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学生亦不知如何两者兼得!学生不会蝇营狗苟!”
崇祯闻言,笑了笑却没有命杨封回到队伍之中,只是从另一堆的已经作答的试卷中又抽出一份,随口道:“许义?你来回答朕,如何鱼和熊掌兼得?”
那四五十人一堆的士子中,当即便站出来一个约摸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朗声道:“启奏陛下,学生以为,义之一字,便是舍生求之,亦不亦过。只是舍生亦求之不得时,便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留着有用之身再图来事,亦为未晚。”
崇祯嗯了一声,也不答话,就这么沉吟了半晌。
直到大殿中的人都开始心惊胆颤之时,崇祯皇帝却突然拿起那一堆作答了第二题的试卷开始撕了起来。
等到撕完后,崇祯也不看下面那四五十人死了爹娘一般的脸色,直接开口道:“要么舍生取义,要么贪生怕死,有第二条路可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什么狗屁理论?面对建奴你也先投降再回来?和三姓家奴有何区别?”
“想要升官发财没有关系。升官本身就意味着俸禄提高,朕也不会要求每个官员都如颜子一般。”
“哪怕不会做官也没有关系。大明有的是做官的教材和例子,告诉你们怎样去做一个能为国为民的好官。”
“可是,朕不能容忍的是不会好好做人!”
“两面三刀,三姓家奴,哪个词不是为了这种人准备的?”
一通火发完,崇祯却是直接道:“凡做答第二题之人,皆罢。着该省学政废其学籍。追回一切廪食及免税等优待。这种人才,现在的大明不需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朝当暴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