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69章 逼婚?
目录:大明第一祸害| 作者:俗人喝茶| 类别:历史军事
太子对惠民药局的现状不满,把内阁、都察院、六科言道、太医院骂了个遍。几方正忙着收集各地惠民药局的资料,在新规定的五天一次沐休日加班。
五日一沐休原本是庶吉士才有的待遇。只有通过考试的进士才能成为庶吉士,一旦庶吉士通过散馆便成为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的待遇自然是百官中最好的。其他官员想请假休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子殿下把早朝改到辰时、增加了沐休日,足以让低级官员感激淋涕。结果太子殿下一句‘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效率’击碎众人的感激之情。
虽然太子为了得到确切的官员和吏目名录,派发超市抵用券。但在无形中给官员们增加了一倍的俸禄。
虽然太子想要推广机铸银币,太子逼迫户部用银币发俸禄。官员们终于不用忍受用茶叶、盐等物品抵资的日子。
虽然太子控制大量土地抢夺百官职田,职田增收的粮食让官员们时不时领奖金改善生活。
虽然太子很能折腾人,官员们私底下常说他是‘祸害’。可大家心里明白,太子对大家很优待。太子顶多毒舌了点,却不是飞扬跋扈的人。对官员来说,绝对是好事。
百官似乎忘了,不停刷新众人印象是朱寿的恶趣味。
“不好了,太子殿下把李阁老抓到北镇抚司。”刑部最先获知消息。
消息瞬间传遍大明门四周的五府六部官衙。虽然太子弄出了军机处,无法撼动内阁在官员心目中的分量。
如果连阁老都能随意抓捕,百官谁能安心办公?
激动的首辅刘健把口水溅在牟斌脸上:“宾之犯了什么错?”
“下官不知。”刚和东厂厂督戴义从崞县回京的牟斌一脸懵圈。他在北镇抚司门前被拦下,得了一脸口水。
“北镇抚司为何要无辜扣押宾之?”刘健厉声质问。
牟斌发愣:“啊?未经陛下允许,锦衣卫没人有胆量扣押三品官员,何况是阁老。”
“指挥使,”特来递消息的毛总旗小声说,“是府军前卫把李阁老带入北镇抚司。他们点名要北镇抚司的专职军医给李阁老看病。”
“太医们的医术更好吧?”牟斌还是没搞明白。
毛总旗瞧了眼首辅大人尴尬地说:“殿下不许太医院给百官诊治。”
牟斌立刻闭上嘴。事关太子殿下,他不敢多嘴。
白莲教众的危险他深有体会,却没想到崞县出了一个比白莲教更能蛊惑百姓的罗教。不少信奉白莲教的教众改信罗教。猝不及防的进展,让山西当地紧张戒备的各部官员一脸纠结。当知道罗教的后台是太子,众人心中的太子形象徒然到达文成公刘伯温的高度。
牟斌抱拳歉意地道:“下官刚回京,首辅大人可否给下官一点时间了解前因后果?首辅大人请放心,北镇抚司不会让李阁老掉一根头发。”
刘健不放心,一定要见李东阳本人。他根本猜不出太子的举动背后的深意。要抓人,太子也该先把谢迁抓走。他们三人中,得罪太子最多是谢迁,刺杀事件背后少不了江南的影子。而李东阳暗中帮助太子布局推广简化字,板上钉钉的太子党。
牟斌很为难,北镇抚司不允许外人探望。
“牟指挥使,咱家来给李阁老宣旨。开门吧。”陈宽气喘吁吁地快步走来。这绝对是他最为狼狈的一次传旨。
刘健心里一咯噔,李东阳前脚入北镇抚司,陛下的圣旨后脚即到。难道李东阳真的做了什么触怒弘治帝的事?刘健飞快地回忆,李东阳和各方势力的关系都好、做事滴水不漏,找不出错处。
刘健跟在陈宽后头进了北镇抚司大牢。牟斌没拦着,他正在凝重地思考眼前的败局。抓捕白莲教出了大纰漏,京师发生了大事没事先知晓。必须提升手下人的能力!否则锦衣卫的威名就要毁在他手里。
圣旨下的匆忙,陈宽来的也急,可这次颁旨是大事。内侍们硬是把锦衣卫指挥使的办公房弄成浴室,让萎靡不振的李阁老沐浴。在牢房内大张旗鼓设香案。
北镇抚司大牢,除了突然被关押的李东阳,还有钱能等一批涉嫌刺杀的犯人、罪行累累的镇守太监、犯错的御史等等。
李东阳的到来让他们一阵骚动,陈宽的出现让他们的好奇心达到顶峰。圆滑的李阁老做了什么事情得罪陛下了?
李东阳焚香跪拜领旨。
后世中,李东阳因为弹劾寿宁侯兄弟被弘治帝关过大牢。那时他很笃定弘治帝必定会放他。此刻的李东阳忐忑不安,他忧心爱子如命的弘治帝迁怒他的三位儿女。
陈宽凝神屏气,一脸肃穆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衔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三女,娴熟大方、品貌出众,太皇太后、皇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与皇太子堪称天设地造,特将汝许配太子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待到太子成年择良辰完婚。”
“臣领旨。”李东阳疑惑不解。为何圣旨中没有对他和儿子的处置?虽然太子手里没有他涉嫌刺杀的确凿证据,可陛下真想处置他,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即可。
北镇抚司内鸦雀无声,守候在外头等消息的人呆若木鸡。他们挠挠耳朵,确定刚才不是幻听。
把李阁老关入大牢,又纳他的女儿为太子妃。这是逼婚吗?把未来的岳父关入大牢。太子殿下,您让我等说什么话好!
“恶念值+1……”
“胡闹!”刘健生气地甩袖离开。不管太子为何将李东阳下狱。李东阳身为未来的国舅爷,肯定不会出事。反而是他们,需要想想如何让李东阳致仕。
按照祖制,太子妃必须是小家女子。
“父皇,李阁老能力出众。人才不能浪费。碍于规矩不能在国内当官,也可在国外为大明尽忠。”朱寿跪在乾清宫大声恳求。
弘治帝差点想把手里的茶杯砸到儿子身上:“你也是讲规矩的人?
讲规矩能把无辜把阁老关大牢?官员们会怎么想?弘治帝的头隐隐作痛。
五日一沐休原本是庶吉士才有的待遇。只有通过考试的进士才能成为庶吉士,一旦庶吉士通过散馆便成为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的待遇自然是百官中最好的。其他官员想请假休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子殿下把早朝改到辰时、增加了沐休日,足以让低级官员感激淋涕。结果太子殿下一句‘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效率’击碎众人的感激之情。
虽然太子为了得到确切的官员和吏目名录,派发超市抵用券。但在无形中给官员们增加了一倍的俸禄。
虽然太子想要推广机铸银币,太子逼迫户部用银币发俸禄。官员们终于不用忍受用茶叶、盐等物品抵资的日子。
虽然太子控制大量土地抢夺百官职田,职田增收的粮食让官员们时不时领奖金改善生活。
虽然太子很能折腾人,官员们私底下常说他是‘祸害’。可大家心里明白,太子对大家很优待。太子顶多毒舌了点,却不是飞扬跋扈的人。对官员来说,绝对是好事。
百官似乎忘了,不停刷新众人印象是朱寿的恶趣味。
“不好了,太子殿下把李阁老抓到北镇抚司。”刑部最先获知消息。
消息瞬间传遍大明门四周的五府六部官衙。虽然太子弄出了军机处,无法撼动内阁在官员心目中的分量。
如果连阁老都能随意抓捕,百官谁能安心办公?
激动的首辅刘健把口水溅在牟斌脸上:“宾之犯了什么错?”
“下官不知。”刚和东厂厂督戴义从崞县回京的牟斌一脸懵圈。他在北镇抚司门前被拦下,得了一脸口水。
“北镇抚司为何要无辜扣押宾之?”刘健厉声质问。
牟斌发愣:“啊?未经陛下允许,锦衣卫没人有胆量扣押三品官员,何况是阁老。”
“指挥使,”特来递消息的毛总旗小声说,“是府军前卫把李阁老带入北镇抚司。他们点名要北镇抚司的专职军医给李阁老看病。”
“太医们的医术更好吧?”牟斌还是没搞明白。
毛总旗瞧了眼首辅大人尴尬地说:“殿下不许太医院给百官诊治。”
牟斌立刻闭上嘴。事关太子殿下,他不敢多嘴。
白莲教众的危险他深有体会,却没想到崞县出了一个比白莲教更能蛊惑百姓的罗教。不少信奉白莲教的教众改信罗教。猝不及防的进展,让山西当地紧张戒备的各部官员一脸纠结。当知道罗教的后台是太子,众人心中的太子形象徒然到达文成公刘伯温的高度。
牟斌抱拳歉意地道:“下官刚回京,首辅大人可否给下官一点时间了解前因后果?首辅大人请放心,北镇抚司不会让李阁老掉一根头发。”
刘健不放心,一定要见李东阳本人。他根本猜不出太子的举动背后的深意。要抓人,太子也该先把谢迁抓走。他们三人中,得罪太子最多是谢迁,刺杀事件背后少不了江南的影子。而李东阳暗中帮助太子布局推广简化字,板上钉钉的太子党。
牟斌很为难,北镇抚司不允许外人探望。
“牟指挥使,咱家来给李阁老宣旨。开门吧。”陈宽气喘吁吁地快步走来。这绝对是他最为狼狈的一次传旨。
刘健心里一咯噔,李东阳前脚入北镇抚司,陛下的圣旨后脚即到。难道李东阳真的做了什么触怒弘治帝的事?刘健飞快地回忆,李东阳和各方势力的关系都好、做事滴水不漏,找不出错处。
刘健跟在陈宽后头进了北镇抚司大牢。牟斌没拦着,他正在凝重地思考眼前的败局。抓捕白莲教出了大纰漏,京师发生了大事没事先知晓。必须提升手下人的能力!否则锦衣卫的威名就要毁在他手里。
圣旨下的匆忙,陈宽来的也急,可这次颁旨是大事。内侍们硬是把锦衣卫指挥使的办公房弄成浴室,让萎靡不振的李阁老沐浴。在牢房内大张旗鼓设香案。
北镇抚司大牢,除了突然被关押的李东阳,还有钱能等一批涉嫌刺杀的犯人、罪行累累的镇守太监、犯错的御史等等。
李东阳的到来让他们一阵骚动,陈宽的出现让他们的好奇心达到顶峰。圆滑的李阁老做了什么事情得罪陛下了?
李东阳焚香跪拜领旨。
后世中,李东阳因为弹劾寿宁侯兄弟被弘治帝关过大牢。那时他很笃定弘治帝必定会放他。此刻的李东阳忐忑不安,他忧心爱子如命的弘治帝迁怒他的三位儿女。
陈宽凝神屏气,一脸肃穆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衔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三女,娴熟大方、品貌出众,太皇太后、皇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与皇太子堪称天设地造,特将汝许配太子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待到太子成年择良辰完婚。”
“臣领旨。”李东阳疑惑不解。为何圣旨中没有对他和儿子的处置?虽然太子手里没有他涉嫌刺杀的确凿证据,可陛下真想处置他,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即可。
北镇抚司内鸦雀无声,守候在外头等消息的人呆若木鸡。他们挠挠耳朵,确定刚才不是幻听。
把李阁老关入大牢,又纳他的女儿为太子妃。这是逼婚吗?把未来的岳父关入大牢。太子殿下,您让我等说什么话好!
“恶念值+1……”
“胡闹!”刘健生气地甩袖离开。不管太子为何将李东阳下狱。李东阳身为未来的国舅爷,肯定不会出事。反而是他们,需要想想如何让李东阳致仕。
按照祖制,太子妃必须是小家女子。
“父皇,李阁老能力出众。人才不能浪费。碍于规矩不能在国内当官,也可在国外为大明尽忠。”朱寿跪在乾清宫大声恳求。
弘治帝差点想把手里的茶杯砸到儿子身上:“你也是讲规矩的人?
讲规矩能把无辜把阁老关大牢?官员们会怎么想?弘治帝的头隐隐作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祸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祸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