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32.鸡肋的铁模铸炮法
目录:他改变了大明| 作者:万古大咸鱼| 类别:历史军事
恐吓了熊廷弼一番之后,朱皇帝也没再给他施压,很快就带着熊廷弼去参观了一番暂时由内廷接手控制的火炮制造作坊,让他陪同自己观看这几个月来折腾出的新火炮的试射。
先前,朱皇帝就有折腾过另一时空满清在鸦片战争时期发明的快速铸炮工艺铁模铸炮法,经过好几个月的实验,已经成功地摸索出了完整的工艺,在实验过程中,看着和另一时空他在资料里见过的,由满清造出来那一大坨粗制滥造的玩意一样的火炮,他就差不多明白了,为何另一时空西方到了19世纪也没在这种工艺上下太多功夫。
这东西这么笨重,能当野战炮才是见鬼了,人家大概是老早就知道这种造炮方法就是个坑,完全看不上。
拿到外星大佬给的资料后,他连原因都弄清楚了——铁模铸炮冷却速度更快导致铸铁白口化程度加深,会使得铸铁变得更脆,更容易炸膛,用这种方法铸炮必须要把火炮铸造得更厚更笨重,寿命也不高,用来制造野战火炮或者舰炮都不合适。
铁模铸炮法这东西虽说很鸡肋,不过在当下这个时节,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有点用的。反正铁模铸的炮也不是用来造对重量有要求的野战攻击性武器的,用来防守城池,撑过不久之后后金对广宁的进攻,这种速成的低质量火炮却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眼下要练兵加强广宁的防守也多半来不及,大明官场风气他都没办法,他也不认为熊廷弼能把广宁军整顿得有多好,多搞些火炮反倒是更靠谱一点。
而原本的泥范铸造法,模具制造阴干时间要好几个月无比不说,成品率还低得发指,根本无法应对当下的局势。至于更先进的砂范铸炮法,工人们还没把工艺吃透,朱皇帝暂时还没有搞出来。
熊廷弼对火炮并不陌生,像现任刑部尚书黄克缵就制造过的所谓吕宋火炮,他就见识过,他只知道那东西的威力不够。对于皇帝带他看所谓新式火炮,他本来没有什么期待。虽说不敢表现出不满和不以为然,但是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火炮试射是在城外不远处的一块靠近一个荒山的地盘上,周围早就被划为了军事禁区。
试射的时候,皇帝、兵部的几位大佬和熊廷弼理所当然地要离这危险品得远远的,尽管基本上没有什么炸膛的风险。
试射的是一门12磅炮,光是炮身就比野战用的青铜12磅炮炮身加炮架轻多少了,也不是镗床以钻孔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内部用肉眼就能看出炮管内壁十分粗糙,也只比起明军现在用的其它的那些火炮强一些。
炮手们并不熟练,不过突击训练了一阵,算是能磕磕碰碰地把装药和装弹工作完成,对这一批炮手,朱皇帝没太用心地培训,里面也是文盲居多,还在学习比着炮身上的简单测距设备测距。
好容易点燃了引线之后,炮手也没有被吓得躲得远远的,这些火炮,有问题的早被朱皇帝用无人机上的探伤设备检查出来了,都拿去重铸了,留下的都是按照指定装药量就至少能打一百发的良品。
好吧,对于定位是一次性消耗品的这种火炮来说,有这么高的使用寿命已经是很不错了。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巨响,爆燃的黑火药迅速地将实心铁球推出老远,只留下炮口处升腾的黑烟。
隔得有两公里远的大明皇帝和几位重臣,都被这火炮的威力惊到了。
兵部尚书崔景荣最为激动,在火炮射程还没统计出来的时候,就兴奋无比地大喊:“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对于文官们的表现,朱皇帝并不在意,看了看熊廷弼,把这里的其他几门火炮都试射了一遍,就宣布回城去了,他来看看这种鸡肋无比的火炮,不过是给管事的太监以及干活的工匠一点点鼓励。
在见识了新的火炮的威力之后,熊廷弼彻底改变了对火炮看法。这批火炮的威力显然比那些吕宋火炮强了很多倍,最大的一炮可以打出将近四里,笨重是笨重了点,但是用来守城却是非常合适的。
回到京城里之后,朱皇帝再次召见熊廷弼议事。
“此火炮采用了新式的铸炮秘法,用铁铸造而成,铸造一门仅需几日。广宁城要多少,朕都可以给你。铸炮的事朕会亲自盯着,不会有人敢偷工减料。”
熊廷弼闻言先是一愣,再次意识到这少年天子的可怕之处——大明朝的诸般弊政他怕是都一清二楚。大明出了一个这样不好糊弄的皇帝,对国家或许是好事,但对于臣子们来说就多半不是什么好事了,熊廷弼也越发坚定了干完了这个差事就回家养老的念头。
对于偷工减料这个事,熊廷弼就懒得发表意见了,大明朝的弊政要是细说起来,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他这种官场老油条是见得多了,身经百战了,得罪人的事他是经常办,但他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傻子,很清楚作大死把有些事往细里说就一定会死,他是不会去作死的,何况眼前这位少年天子看样子,怕是比他个只在言官和辽东任上干过的更清楚,于是干脆就闭口不言,开始琢磨眼前这个火炮。
熊廷弼知道以前铸炮是需要好几个月,而且造出来的还未必能用的,现在几天就可以造一门,看材料就知道是铸铁,也不贵,有了这些火炮,守住广宁倒是不难了。
对于这一次的经略辽东,熊廷弼倒是已经放心了不少,已经没有干一阵子看情况不对就辞职的想法。这几日的接触下来,熊廷弼发现,这位少年天子对辽东和大明军队的真实情况了解程度不下于自己,定下的目标也很实际,有皇帝的支持,守三年而已,这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只是,熊经略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看起来对大明的弊政知晓得一清二楚的少年天子,怎么就打算自己练兵平辽。
靠御马监旗下那只勇卫营?那只军队就算不断地在扩编,操练也是大明军中绝无仅有的几乎一日一操,操练手法传说还是传自擅使火器的泰西,经过好几个月的打熬,军容也确实是严整无比,看着是有了点强军的架子。不过勇卫营总共就那么万把来人,靠那么点精兵能复辽?这位喜欢用番子盯着臣下的少年天子,难道准备把勇卫营扩编个数万?
在内廷名下的军队,由皇帝亲自动手整顿的话,是没有太多掣肘。但是大臣们又不傻,现在这勇卫营人数少还好说,等到人马多了,哪个还会同意继续扩编?都是读过史书的,有几个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大唐神策军的?
还是说,这少年天子不知道中唐那些太监的事?不过,看这位最近果决地干掉了李三才那个嘴皮子很利索的老东西,狠狠地敲打了东林那群人一番,也不是对帝王权术一点都不知道的啊。
发现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之后,熊廷弼也只有果断地放弃了思考,反正这也和他没关系,他觉得这少年皇帝也不怎么喜欢自己,三年后他也该告老还乡去了。
先前,朱皇帝就有折腾过另一时空满清在鸦片战争时期发明的快速铸炮工艺铁模铸炮法,经过好几个月的实验,已经成功地摸索出了完整的工艺,在实验过程中,看着和另一时空他在资料里见过的,由满清造出来那一大坨粗制滥造的玩意一样的火炮,他就差不多明白了,为何另一时空西方到了19世纪也没在这种工艺上下太多功夫。
这东西这么笨重,能当野战炮才是见鬼了,人家大概是老早就知道这种造炮方法就是个坑,完全看不上。
拿到外星大佬给的资料后,他连原因都弄清楚了——铁模铸炮冷却速度更快导致铸铁白口化程度加深,会使得铸铁变得更脆,更容易炸膛,用这种方法铸炮必须要把火炮铸造得更厚更笨重,寿命也不高,用来制造野战火炮或者舰炮都不合适。
铁模铸炮法这东西虽说很鸡肋,不过在当下这个时节,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有点用的。反正铁模铸的炮也不是用来造对重量有要求的野战攻击性武器的,用来防守城池,撑过不久之后后金对广宁的进攻,这种速成的低质量火炮却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眼下要练兵加强广宁的防守也多半来不及,大明官场风气他都没办法,他也不认为熊廷弼能把广宁军整顿得有多好,多搞些火炮反倒是更靠谱一点。
而原本的泥范铸造法,模具制造阴干时间要好几个月无比不说,成品率还低得发指,根本无法应对当下的局势。至于更先进的砂范铸炮法,工人们还没把工艺吃透,朱皇帝暂时还没有搞出来。
熊廷弼对火炮并不陌生,像现任刑部尚书黄克缵就制造过的所谓吕宋火炮,他就见识过,他只知道那东西的威力不够。对于皇帝带他看所谓新式火炮,他本来没有什么期待。虽说不敢表现出不满和不以为然,但是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火炮试射是在城外不远处的一块靠近一个荒山的地盘上,周围早就被划为了军事禁区。
试射的时候,皇帝、兵部的几位大佬和熊廷弼理所当然地要离这危险品得远远的,尽管基本上没有什么炸膛的风险。
试射的是一门12磅炮,光是炮身就比野战用的青铜12磅炮炮身加炮架轻多少了,也不是镗床以钻孔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内部用肉眼就能看出炮管内壁十分粗糙,也只比起明军现在用的其它的那些火炮强一些。
炮手们并不熟练,不过突击训练了一阵,算是能磕磕碰碰地把装药和装弹工作完成,对这一批炮手,朱皇帝没太用心地培训,里面也是文盲居多,还在学习比着炮身上的简单测距设备测距。
好容易点燃了引线之后,炮手也没有被吓得躲得远远的,这些火炮,有问题的早被朱皇帝用无人机上的探伤设备检查出来了,都拿去重铸了,留下的都是按照指定装药量就至少能打一百发的良品。
好吧,对于定位是一次性消耗品的这种火炮来说,有这么高的使用寿命已经是很不错了。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巨响,爆燃的黑火药迅速地将实心铁球推出老远,只留下炮口处升腾的黑烟。
隔得有两公里远的大明皇帝和几位重臣,都被这火炮的威力惊到了。
兵部尚书崔景荣最为激动,在火炮射程还没统计出来的时候,就兴奋无比地大喊:“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对于文官们的表现,朱皇帝并不在意,看了看熊廷弼,把这里的其他几门火炮都试射了一遍,就宣布回城去了,他来看看这种鸡肋无比的火炮,不过是给管事的太监以及干活的工匠一点点鼓励。
在见识了新的火炮的威力之后,熊廷弼彻底改变了对火炮看法。这批火炮的威力显然比那些吕宋火炮强了很多倍,最大的一炮可以打出将近四里,笨重是笨重了点,但是用来守城却是非常合适的。
回到京城里之后,朱皇帝再次召见熊廷弼议事。
“此火炮采用了新式的铸炮秘法,用铁铸造而成,铸造一门仅需几日。广宁城要多少,朕都可以给你。铸炮的事朕会亲自盯着,不会有人敢偷工减料。”
熊廷弼闻言先是一愣,再次意识到这少年天子的可怕之处——大明朝的诸般弊政他怕是都一清二楚。大明出了一个这样不好糊弄的皇帝,对国家或许是好事,但对于臣子们来说就多半不是什么好事了,熊廷弼也越发坚定了干完了这个差事就回家养老的念头。
对于偷工减料这个事,熊廷弼就懒得发表意见了,大明朝的弊政要是细说起来,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他这种官场老油条是见得多了,身经百战了,得罪人的事他是经常办,但他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傻子,很清楚作大死把有些事往细里说就一定会死,他是不会去作死的,何况眼前这位少年天子看样子,怕是比他个只在言官和辽东任上干过的更清楚,于是干脆就闭口不言,开始琢磨眼前这个火炮。
熊廷弼知道以前铸炮是需要好几个月,而且造出来的还未必能用的,现在几天就可以造一门,看材料就知道是铸铁,也不贵,有了这些火炮,守住广宁倒是不难了。
对于这一次的经略辽东,熊廷弼倒是已经放心了不少,已经没有干一阵子看情况不对就辞职的想法。这几日的接触下来,熊廷弼发现,这位少年天子对辽东和大明军队的真实情况了解程度不下于自己,定下的目标也很实际,有皇帝的支持,守三年而已,这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只是,熊经略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看起来对大明的弊政知晓得一清二楚的少年天子,怎么就打算自己练兵平辽。
靠御马监旗下那只勇卫营?那只军队就算不断地在扩编,操练也是大明军中绝无仅有的几乎一日一操,操练手法传说还是传自擅使火器的泰西,经过好几个月的打熬,军容也确实是严整无比,看着是有了点强军的架子。不过勇卫营总共就那么万把来人,靠那么点精兵能复辽?这位喜欢用番子盯着臣下的少年天子,难道准备把勇卫营扩编个数万?
在内廷名下的军队,由皇帝亲自动手整顿的话,是没有太多掣肘。但是大臣们又不傻,现在这勇卫营人数少还好说,等到人马多了,哪个还会同意继续扩编?都是读过史书的,有几个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大唐神策军的?
还是说,这少年天子不知道中唐那些太监的事?不过,看这位最近果决地干掉了李三才那个嘴皮子很利索的老东西,狠狠地敲打了东林那群人一番,也不是对帝王权术一点都不知道的啊。
发现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之后,熊廷弼也只有果断地放弃了思考,反正这也和他没关系,他觉得这少年皇帝也不怎么喜欢自己,三年后他也该告老还乡去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他改变了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他改变了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