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他改变了大明 厉兵秣马 60.京营与勋贵

厉兵秣马 60.京营与勋贵

目录:他改变了大明| 作者:万古大咸鱼| 类别:历史军事

    随着对内廷和锦衣卫的大清洗进入收尾阶段,很快一个新的议题就摆到了皇帝面前。

    整肃内廷的同时,朱皇帝把安插在京营和看守各重要城门的太监基本上是一个不留的都干掉了。这一次的整肃,也不可避免地把京营的糜烂程度完全揭开。

    京营到了此时,兵额还有十一万多,不过把勉强能算壮丁的都全算上,实数也只有两万多人,其余的都是老弱病残,再有就是只存在于账面上的士兵了。

    不少文官发现了这一事实后都是大吃一惊,对京营烂透了的现实感到十分忧虑,纷纷上疏要求整肃京营。谁都清楚,枝强干弱的危险,现在的大明,看上去中央手里完全没有强军。

    好吧,一直到现在,多数文官们都不认为勇卫营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少年天子不过是个长于深宫妇人手的小年轻,哪里会懂什么治军,他们这些饱读兵书的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大才。

    甚至还有不少的文官,都开始把炮口对准了勋贵,开始大肆弹劾勋贵。

    文官们叫得很欢,朱皇帝却是对整肃京营并没有什么兴趣。

    大明现在这只京营,绝大多数武将既没有起码的军事常识,也没有胆魄,当个普通士兵用都不合格,还个个都虚冒兵额,克扣粮饷,肆无忌惮地指派士兵给自己干私活。

    而京营士兵更不用多谈,根本就是一群苦工。

    大明朝廷,根本拿不出钱搞皇室工程或者市政工程,也没钱维护庞大的宫殿和官衙建筑群,一遇到有事,就会直接调动京营去做工。宫殿、城里的庙宇和官衙需要维修,每次调动的都是京营,皇帝要兴建个宫殿或者寺庙,也都是京营负责。除朝廷的劳役性质的工作之外,他们还得给一帮人做免费苦工,能管到京营头上的官僚和武夫,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能拉下。

    真要整肃,还不如直接重建一只京营。

    现在京师又没有受到安全威胁,他暂时没必要重建一个京营,也没有那么多钱和合格的人才。光一个勇卫营每年的开支就很高了,再加上很快要建立的东江新军陆海军,经过他初步估算,不打仗的时候,一年的军费开支都要超过一千万两,打起仗来更是不得了。

    至于把现在这帮勋贵和垃圾世袭武将清理出京营,他也实在没有什么兴趣。现在的大明正是主少国疑,大规模地清洗勋贵和世袭武将,会造成政局动荡不说,他也没那么多人可用,替换上来的也不会比原来的强,更不要谈在京营粮饷这事上捞好处的,也不只勋贵和武将,文官们一样有份。不把文官的贪腐问题解决,也一样是事倍功半。

    整肃京营,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认同部分文官的意见,去动一动勋贵,朱皇帝同样不同意。大明现在的勋贵诚然都是垃圾,不过他上台还没多久,就大肆打击勋贵,后果实在难以预料,他也没实力把事情做绝,基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让他觉得还不如暂时不动手,等以后秋后算账彻底解决问题。

    大明的勋贵,自从土木之变后,就基本沦为了一群闲人,正事就是替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宗,管管和他们一样废的京营。

    这倒不是大明皇帝和文官不让他们去领兵,只是土木之变后,勋贵出镇地方,基本每次都搞得是一地鸡毛。渐渐的皇帝和文官们就彻底对勋贵死心了,谁都不敢让这群大爷们去领兵打仗,勋贵们自然也就被传统的武将圈子排除在外,话语权也越来越小。

    土木之变断了那些尚未彻底腐朽勋贵的家学传承,又有世袭罔替的富贵,这群人的堕落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另一时空很多人都认为,勋贵被废是文官的阴谋,可他们根本拿不出多少证据。反正朱皇帝是觉得,勋贵这玩意,腐朽是必然的,毕竟有了铁打的富贵,哪里还有多少愿意去努力,土木之变只是加快了勋贵集团腐朽的进程。

    对这帮人,朱皇帝还是愿意给机会的,一开始的时候勇卫营就敞开了怀抱,欢迎勋贵家的子弟加入。

    积极向皇帝靠拢,谁在中央支持谁一向是中国的传统,对于皇帝的要求,勋贵们当然都说好。当时以英国公张惟贤为首的,纷纷热烈响应皇帝号召,派出了嫡子进入勇卫营。

    以张惟贤嫡长子张之极为首的那一帮纨绔子弟,一开始的时候军官们根本不敢管,等到朱皇帝检查他们的训练成果时发火,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讲了一番道理,亲自上阵盯着,狠狠操练了他们半天,让这帮人每个人都挨了不少棍子和鞭子。

    然后这帮纨绔子弟就统统跑了,统统称病缩在家里,打死都不再接受军训。

    之后,自然就没有然后了,朱皇帝总不能真把这么一大群未来的公侯伯们都治罪吧。

    对这件事,朱皇帝也并不生气。他早就认清了大明这帮勋贵全没救了的事实,还一度生出了把这群人全都干掉的想法。不过,琢磨了下那么干的政治后果,他就暂时放弃了,苦思了一番之后,他有了主意,决定要腾笼换鸟。

    折腾勋贵家的嫡子,不过是给最后一个机会,顺带掩盖他的真实意图。

    勋贵家的嫡子个个都在富贵安乐的生活中废掉了,完全不堪用,那么庶子或者远支,总有还有存着雄心壮志的。磨砺一番,总有能用的。

    装作暴怒的皇帝很快下达了命令,让勋贵家再派庶子或者远支进入勇卫营。

    之后,勋贵们自知理亏,很快就把家中的远支子弟打发了。

    勋贵们当然不会把自家的嫡次子送到皇帝跟前来,夺嫡是个什么意思,他们还是很清楚的。就是送庶子和远支子弟来,他们也有点不放心,不过他们暂时还没意识到皇帝真有那么丧心病狂,敢不顾礼法真让远支小宗并大宗。

    到现在,他们已经完全放心,皇帝虽说对他们家族中这些庶子和远支子弟有栽培之意,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顶天就是当低级军官使用,大部分现在都还是小兵。

    对于这些勋贵家的远支,朱皇帝就不会像使用孙祖寿、满桂、赵率教和贺虎臣等人那样。满桂等人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做出了一点成绩后,很快就能提升实际职位,对这帮勋贵家的子弟,他还在进行考察,甚至要稍微压一压他们的升职进度,看他们够不够忠心,以及个人秉性如何。

    至于能力,他并不太重视,近代军队对军官的个人能力要求不高,能老老实实地按照《操典》上规定的内容训练和作战,就完全足够。

    这批人要是能做到让朱皇帝满意,就有机会在不远的将来,直接收获大礼。

    勋贵们是想差了,朱皇帝老早就看他们这群废物不爽了,以后的日子,他是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在京营问题被摆到朝堂上之后,皇帝召开了一次廷议,讨论的问题不是如文官所想的加强京营,而是大提精兵简政。

    “……朕以为,国家财计困难。京营当缩编,十一万多实在太多。兵贵精不在多,有七万多就够。此时京营未必有七万多吧,只要严查贪腐,便可省却许多粮饷。”

    皇帝要削减京营兵额,一刀就要砍掉四万人,要动大伙碗里的东西,这怎么能忍。

    平日里基本不说话的英国公张惟贤,此时终于气急败坏地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启奏皇上,臣以为万万不可!须知靖康前,前宋亦是因为禁军耗费过多,曾大肆裁撤。此议若是推行,亡国之祸不远矣。”

    首辅刘一燝也跟着站了出来,“国公此言虽有些偏激,但道理不差,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万万不可啊!”

    “皇上,京营乃是枝干根本,不可裁撤啊!”

    文官和勋贵们自然是再一次炸毛了。

    朱皇帝一看,这帮人都这么激动,罕见的都保持了一致,连万年不吭声的勋贵都破天荒地出来说话了,就知道谈不拢了,直接宣布散场。

    几位重臣对视了一阵,最终都无奈地退下,都准备回去写奏折喷皇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他改变了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他改变了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