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63.北直屯田
目录:他改变了大明| 作者:万古大咸鱼| 类别:历史军事
把兵部尚书的人选确定后,朱皇帝抽出手来,关注了下北直隶的屯田问题。
农历五月下旬,管理屯田御史左光斗回报,北直地方屯田工作已经完成,在皇帝的支持下,他在津门等地方的荒地上开垦水田600亩,刚刚结束的夏收中,收获稻米一千多石。
去年,左光斗就上疏说过,北直隶有很多的荒地,其中还有很多地方适合种稻的,不过由于水利不修,以及人民没有种稻的习惯,北直种稻的却不多,浪费了大好的资源,请求在北直搞推广实验。
左光斗既然做了事情,还有了一点成效,总是要表扬一番。毕竟东林党这帮人,大部分都是言官系统的,只会耍嘴皮子搞人事斗争的多,真正做事的少。很快,他就召见了这位东林大佬。
对于被皇帝召见,左光斗还是很惊讶的,他不过是做出了一点点成绩,皇帝怎么就愿意召见了呢,这少年天子不是不喜欢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么?
例行的见礼和场面话说完,朱皇帝首先表示了一番对左光斗屯田成绩的肯定。随即他就话锋一转,问道:“左卿屯田已经有小成,准备如何推广?”
“启奏皇上,如今小有成效,依臣三因十四议之策,当可以兴办屯学。”
很快左光斗就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屯学政策。这个屯学就是为开垦,屯田专门设立屯学,自由报考,不仅学儒学还考骑射,录取则授予武生身份,被录取的授予水田一百亩,收租每石一亩,本地不会种稻的则先给五十亩,屯学生考科举可以降低条件授予秀才功名。力求不花朝廷的钱,来开垦荒地。
同时,这个屯学政策,也有严格的考核措施,不交租、不求上进投机占籍的和荒废了田地的,统统都要除名,并严厉追究责任。
左光斗也是明显感觉到,儒生们都只会读死书,所以他还希望儒生也能学习骑射,恢复汉唐时期的武风。
对此,朱皇帝却是颇不以为然,就大明现在这帮年轻儒生,特别是江南那边的,作妖化妆穿女装的都有一大堆,就他们还恢复汉唐时候的武风,根本就是扯淡。
他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会后说道:“此议一出,怕是有人要说,左卿这是要夺北人田地,堵塞北人功名之路。”
他这个屯学政策,有个大问题,不分南北,考核的时候也不像科举一样有本地户籍限制,北方人哪里考得过南方。南北榜的事情虽说出在国初,但南北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到现在可远没消除。
朱皇帝懒得去管他的目的,几个秀才功名而已,就是邀买人心作用也不大。
左光斗闻言不由一愣,随即答道:“是臣想差了。起初可允许南人报考,待北人学会种稻,再不招收南人。”
朱皇帝闻言点了点头后说道:“此议可行,卿可与内阁和礼部商量,拟个章程上来。”
对于这个事,交给左光斗去做,朱皇帝不担心他做不好,这个人虽说有为人偏激等毛病,但总体来说,与东林其他人比起来,不是个只会妄议朝政完全不做事的,个人操守方面也还算过得去。只不过是面积不大的推广,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对于左光斗这样的小打小闹式的屯田,他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关注,要解决北直隶的水利问题,终归还是要靠朝廷集中力量搞基建来解决,不过那显得先把北直隶的吏治问题厘清,所以暂时只能放一放。
万历朝以来,由于多位官员的努力,北直隶这地方,种稻的也有不少了,加大些推广力度,自然会有地主们去跟进的。
待蜂窝煤产量提上来,解决了燃料缺乏问题,柴薪价格降下去,那些勋贵外戚们占的产柴荒地自然会被开垦。何况皇帝是不可能放任这些勋戚们兼并土地的,过几年之后,那些地是不是他们的都会是个问题。
对于左光斗搞的这个屯学,朱皇帝并不喜欢,但也不是太反感。起码地算是朝廷手里的官田,暂时也有租子可以收,就算最后废弛了,收益进入了士绅的口袋,也无非是收不到一点点租子,好歹开发了荒地,粮食总产量在增加,总比不严管就会沦落成农奴制的军屯要强。
再说了,几年之后,那帮侵吞官田的士绅还能不能保住自身都是个问题。
朱皇帝抽空了解了下左光斗的屯田,不止是想要了解下北直的水利问题,也有安置不断拥入关内的辽东难民方面的考虑。登抚陶朗先等官员近来上报,大批辽南难民进入关内,这些人民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朝廷拿出个解决的法子来。
翻了翻另一时空的解决方案,他很快发现,在广宁之败后,朝廷任命了首辅叶向高的门生董应举在通州以东到山海关广大地区搞了官屯,这一次的屯田有一些成效,开发了一些荒地,让朝廷收获了几万石的粮食的租子,只不过他一升职,继任者不再严管,屯田的利益就被下面的官绅吞了,朝廷也再收不到几个粮。
另一时空,董应举安置的辽民数量也实在是太少,他还买了百姓手里的田地,才安置了1.3万户辽民。退入关内的辽民可是超过百万,有些人原本逃到了登莱,看到同乡在登莱被权贵们强逼为奴,生生被逼得逃回了东江镇控制区。
现在广宁尚未失陷,退入关内的辽民还没有那么多,不过数量也不少,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对于这些辽民,朱皇帝暂时还能大致上安置好。
从四月底开始,他就在招募辽民,在唐山等地烧制水泥,其余的一些作坊也在优先招募辽东难民。
见完左光斗,他又很快和内阁商量了一番,点了太常少卿董应举的名,让他兼任河南道御史,经理津门至山海关屯田事务,安置难民。
对这次屯田的长期结果他同样不关心,不过短期应付下,安置目前还不算多的难民,问题并不大。
农历五月下旬,管理屯田御史左光斗回报,北直地方屯田工作已经完成,在皇帝的支持下,他在津门等地方的荒地上开垦水田600亩,刚刚结束的夏收中,收获稻米一千多石。
去年,左光斗就上疏说过,北直隶有很多的荒地,其中还有很多地方适合种稻的,不过由于水利不修,以及人民没有种稻的习惯,北直种稻的却不多,浪费了大好的资源,请求在北直搞推广实验。
左光斗既然做了事情,还有了一点成效,总是要表扬一番。毕竟东林党这帮人,大部分都是言官系统的,只会耍嘴皮子搞人事斗争的多,真正做事的少。很快,他就召见了这位东林大佬。
对于被皇帝召见,左光斗还是很惊讶的,他不过是做出了一点点成绩,皇帝怎么就愿意召见了呢,这少年天子不是不喜欢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么?
例行的见礼和场面话说完,朱皇帝首先表示了一番对左光斗屯田成绩的肯定。随即他就话锋一转,问道:“左卿屯田已经有小成,准备如何推广?”
“启奏皇上,如今小有成效,依臣三因十四议之策,当可以兴办屯学。”
很快左光斗就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屯学政策。这个屯学就是为开垦,屯田专门设立屯学,自由报考,不仅学儒学还考骑射,录取则授予武生身份,被录取的授予水田一百亩,收租每石一亩,本地不会种稻的则先给五十亩,屯学生考科举可以降低条件授予秀才功名。力求不花朝廷的钱,来开垦荒地。
同时,这个屯学政策,也有严格的考核措施,不交租、不求上进投机占籍的和荒废了田地的,统统都要除名,并严厉追究责任。
左光斗也是明显感觉到,儒生们都只会读死书,所以他还希望儒生也能学习骑射,恢复汉唐时期的武风。
对此,朱皇帝却是颇不以为然,就大明现在这帮年轻儒生,特别是江南那边的,作妖化妆穿女装的都有一大堆,就他们还恢复汉唐时候的武风,根本就是扯淡。
他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会后说道:“此议一出,怕是有人要说,左卿这是要夺北人田地,堵塞北人功名之路。”
他这个屯学政策,有个大问题,不分南北,考核的时候也不像科举一样有本地户籍限制,北方人哪里考得过南方。南北榜的事情虽说出在国初,但南北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到现在可远没消除。
朱皇帝懒得去管他的目的,几个秀才功名而已,就是邀买人心作用也不大。
左光斗闻言不由一愣,随即答道:“是臣想差了。起初可允许南人报考,待北人学会种稻,再不招收南人。”
朱皇帝闻言点了点头后说道:“此议可行,卿可与内阁和礼部商量,拟个章程上来。”
对于这个事,交给左光斗去做,朱皇帝不担心他做不好,这个人虽说有为人偏激等毛病,但总体来说,与东林其他人比起来,不是个只会妄议朝政完全不做事的,个人操守方面也还算过得去。只不过是面积不大的推广,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对于左光斗这样的小打小闹式的屯田,他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关注,要解决北直隶的水利问题,终归还是要靠朝廷集中力量搞基建来解决,不过那显得先把北直隶的吏治问题厘清,所以暂时只能放一放。
万历朝以来,由于多位官员的努力,北直隶这地方,种稻的也有不少了,加大些推广力度,自然会有地主们去跟进的。
待蜂窝煤产量提上来,解决了燃料缺乏问题,柴薪价格降下去,那些勋贵外戚们占的产柴荒地自然会被开垦。何况皇帝是不可能放任这些勋戚们兼并土地的,过几年之后,那些地是不是他们的都会是个问题。
对于左光斗搞的这个屯学,朱皇帝并不喜欢,但也不是太反感。起码地算是朝廷手里的官田,暂时也有租子可以收,就算最后废弛了,收益进入了士绅的口袋,也无非是收不到一点点租子,好歹开发了荒地,粮食总产量在增加,总比不严管就会沦落成农奴制的军屯要强。
再说了,几年之后,那帮侵吞官田的士绅还能不能保住自身都是个问题。
朱皇帝抽空了解了下左光斗的屯田,不止是想要了解下北直的水利问题,也有安置不断拥入关内的辽东难民方面的考虑。登抚陶朗先等官员近来上报,大批辽南难民进入关内,这些人民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朝廷拿出个解决的法子来。
翻了翻另一时空的解决方案,他很快发现,在广宁之败后,朝廷任命了首辅叶向高的门生董应举在通州以东到山海关广大地区搞了官屯,这一次的屯田有一些成效,开发了一些荒地,让朝廷收获了几万石的粮食的租子,只不过他一升职,继任者不再严管,屯田的利益就被下面的官绅吞了,朝廷也再收不到几个粮。
另一时空,董应举安置的辽民数量也实在是太少,他还买了百姓手里的田地,才安置了1.3万户辽民。退入关内的辽民可是超过百万,有些人原本逃到了登莱,看到同乡在登莱被权贵们强逼为奴,生生被逼得逃回了东江镇控制区。
现在广宁尚未失陷,退入关内的辽民还没有那么多,不过数量也不少,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对于这些辽民,朱皇帝暂时还能大致上安置好。
从四月底开始,他就在招募辽民,在唐山等地烧制水泥,其余的一些作坊也在优先招募辽东难民。
见完左光斗,他又很快和内阁商量了一番,点了太常少卿董应举的名,让他兼任河南道御史,经理津门至山海关屯田事务,安置难民。
对这次屯田的长期结果他同样不关心,不过短期应付下,安置目前还不算多的难民,问题并不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他改变了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他改变了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