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开镇 36.登抚
目录:他改变了大明| 作者:万古大咸鱼| 类别:历史军事
三月初,辽南全线解冻,月中沈有容带着原登莱水师一部,还有那只打着沈家家丁旗号的海军学员,以及闽省水师,载着四千多勇卫营,踏上了前往辽南各岛屿的征程。
除此之外,皇帝看重的学者邓玉涵也会带着翻译和一批学生随行。
对于邓玉涵此去的目的,沈有容是很清楚的,对于这个已经入了籍的泰西人要干的事,他是十分抵触的,不过大明的医圣天子都给他讲了那么多的道理,明显认为这事是非做不可,他也只能照办。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在附近海岛上干了一年的锦衣卫编制的读书人,好吧,说是读书人也不对,这帮人连秀才都考不上,是皇帝去年就招募到的一批学习方向是农学方面的人才。
皇帝把他们安排在了登州府近海的几个海岛上,学习一段时间番薯和土豆的种植,冬季来临后,又把他们安排在登州,强化学习了一番文化知识。
海岛上,一般都有很大的海风,很多庄稼抗倒伏能力不强,不能种植,不过番薯、美洲花生和土豆这类植株低矮,食用部分在土里的就没有什么问题。辽南的几个岛屿,其实也不小,在另一时空现代可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建制,种上一些番薯花生和土豆,也是能缓解一下东江镇将要面临的粮食压力。
除开番薯、美洲花生和土豆,皇帝还让他们试了试土法养殖海带,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以后青岛以北的黄海和渤海沿海居民又将多一种美味的食材。海带这东西是近代才传入,原产地在倭国虾夷岛附近。
皇帝在登州府所属的海岛上实验番薯和土豆的种植,引起了登莱巡抚陶朗先的重视,也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这位登抚,看到去年在海岛上种植的番薯和土豆的成功,更是下令下面的州县官员都来取种,并广邀登莱士绅参观,做进一步的推广。
说起来,登州府附近的几个海岛的开发,还是现任登抚陶朗先的政绩,在他之前,由于海禁,另一时空长岛县所属的那么大几个海岛,居然都长期都是荒岛,还是当时任登州知府的陶朗先解除了部分严厉的海禁政策,招募百姓开垦了田地7000亩,才将这里开发出来。
这一位登莱巡抚,也是个挺复杂的人。
陶朗先做事方面还是不错的,救济灾民,开发荒岛以及前两年主持海运向辽东运粮,他都干得还算出色。然而,这位同时也是个大贪官,他募兵实数只有报上来的三成不到,每兵差不多花了58两。他买马280匹,每匹花了81两,可此时每匹军马价格不过20-30两之间。一倍多的虚报,这份贪婪在当下文官里头也是属于贪婪过头了的,简直和先前内廷的公公们都有得一比。
在和文官们扯皮增兵事项的时候,朱皇帝不耐烦了,直接就打了熊廷弼的脸,把这位登抚的黑材料给了一批御史。他要干掉这个陶朗先,目的就是打脸叫嚣增兵的文官们,让他们看看,增兵募兵给下面的人办成了什么样子。
很快的,一大批弹劾陶朗先的奏折就在广宁大捷的大背景下出现。
其中是有觉得这人太过贪鄙的,还有的干脆就是想把举荐陶朗先的熊廷弼牵扯进去。
到了二月中旬,朱皇帝下令将陶朗先革职,同时派出御史李春烨去调查此人。
这件事当然是牵扯不到熊廷弼了,朱皇帝早就警告过熊廷弼,要他不要收下面的人送的银子,不得不收的可以定期上交内帑,这位哪里还敢受贿。
新的登莱巡抚人选,内阁和东林众人,很快开始运作让太仆寺少卿袁可立去当登莱巡抚。
从资料和自己的观察看,朱皇帝觉得袁可立这个人,能力是不差,但是小心思太多,权欲重,功利心强,从另一时空他任登莱巡抚的经历看,他到了登莱,搞出大事倒是不会,但总不免要小打小闹地把手往东江镇伸。
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朱皇帝把袁可立给直接否决,让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去放出了点风声之后,很快的就有一群阉党分子开始举荐兵科给事中朱童蒙。
皇帝则顺势直接点了兵科都给事中朱童蒙的名,大笔一挥给他升了官,让他做了登莱巡抚。
这一任命,瞬间就引得朝堂上议论纷纷。
极度痛恨朱童蒙的东林众人,在得到消息后也很快聚在一起商讨对付此人。
“朱童蒙此辈,不过一幸进之徒,如何能巡抚登莱?”
“是极,某要参他一本。”
黄尊素闻言却是说道:“此辈圣眷正隆,他在科道,却是更不好对付,他此去登莱,反倒是个机会。”
众人闻言,很快都点了点头。言官手里的权柄终归不是决策权,出了什么事,也难牵扯到他。这人被越级提拔,眼红嫉妒的就会多起来。巡抚权力大,也意味着犯错的机会大。
不用去监视,朱皇帝都知道东林党人在说些什么,他也懒得去搭理他们。在位一年多,明里暗里的人事斗争见多了,他早就习惯。大明其他派系的文官,和东林这群人也没啥区别。
至于内阁,倒是没有多余的表示,叶向高虽说不满,但终归没有发作。
从第一次谈话这位首辅就看明白了,当今这位皇帝不是个好相与的,自己根本唬不住这少年,这几个月来双方摩擦不断,他也明显感觉到皇帝对他越来越不满,已经多次称赞浙党分子沈淮和不结党的史继偕,在有意地扶持那两位与他不对付的大学士,这个时候为了一个登莱巡抚的位置,不给皇帝面子,后果会很难预料。何况这个敢于向东林开火的朱童蒙,背后可是隐约站着齐楚浙三党,自己一出手,搞不好就会引发激烈的党争,也让叶首辅觉得十分忌惮。
朱童蒙这个人善于揣摩上意,在另一时空也是给魏公公修了生祠的阉党分子,皇帝用他当然是因为他比较听话一点。
朱童蒙上任前,朱皇帝照例召见。
例行的见礼过后,朱皇帝就直接讲明了自己的意思。
“朕越级提拔爱卿做登莱巡抚,所为者无他,卿总能明白朕的意思。把朕的笔迹认清了,有事,爱卿照做就好。还有,朱爱卿千万要记住了,一切都依朕的意思来,便是大功一件。乱伸手,便只会取祸。此外,那些人给朱卿扣了顶幸进的大帽子,卿得小心一些,不要叫人抓住了把柄。”
朱皇帝根本不指望登莱那些明军,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登莱巡抚,他对朱童蒙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他别把手往东江镇伸,没事折腾海禁就行。
朱童蒙闻言,却是愣了一小会。
皇帝这是要干什么?不问他要怎么治军理政,说的却是这种话?
结合他对朝堂和登莱地方一些情况的了解,这位聪明人很快就想明白问题的关键。
陶朗先之所以倒霉了,肯定不是皇帝要扳倒刚刚立了大功的熊廷弼,那一位一向沉不住气的经略,现在连上疏自辩的次数都不多,分明是有恃无恐。
那么,皇帝这么干的目的,根本就是要把陶朗先这个大贪揪出来立个典型,打文官们的脸,以应对朝野上下增兵平辽的呼声。
这位少年天子,这一年来完全是开窍了,从徐淮和对犒赏辽军这些事上看,这位对朝堂上的弊政,简直比在各处都干过的积年老吏都清楚。皇帝这是明白朝堂上下的风气全坏了,指望亲自练出来的兵有所建树?
想明白了这点后,朱童蒙很快就觉得有些头疼,这少年天子,也不知会不会乱来。
勇卫营说起来精锐是精锐,但人数终归太少,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难不成,皇帝还想把那只军队继续扩编不成?他有那么多的银子么?
脑海中飞快闪过无数念头,这位很快决定不想那么多,先抱紧了皇帝的大腿再说。
“臣谨遵圣命。”
朱皇帝点了点头,这才开始询问他要怎么巡抚登莱。
并要他大力督促地方官员,推广美洲农作物,把登莱存在的大量坡地利用起来。
除此之外,皇帝看重的学者邓玉涵也会带着翻译和一批学生随行。
对于邓玉涵此去的目的,沈有容是很清楚的,对于这个已经入了籍的泰西人要干的事,他是十分抵触的,不过大明的医圣天子都给他讲了那么多的道理,明显认为这事是非做不可,他也只能照办。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在附近海岛上干了一年的锦衣卫编制的读书人,好吧,说是读书人也不对,这帮人连秀才都考不上,是皇帝去年就招募到的一批学习方向是农学方面的人才。
皇帝把他们安排在了登州府近海的几个海岛上,学习一段时间番薯和土豆的种植,冬季来临后,又把他们安排在登州,强化学习了一番文化知识。
海岛上,一般都有很大的海风,很多庄稼抗倒伏能力不强,不能种植,不过番薯、美洲花生和土豆这类植株低矮,食用部分在土里的就没有什么问题。辽南的几个岛屿,其实也不小,在另一时空现代可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建制,种上一些番薯花生和土豆,也是能缓解一下东江镇将要面临的粮食压力。
除开番薯、美洲花生和土豆,皇帝还让他们试了试土法养殖海带,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以后青岛以北的黄海和渤海沿海居民又将多一种美味的食材。海带这东西是近代才传入,原产地在倭国虾夷岛附近。
皇帝在登州府所属的海岛上实验番薯和土豆的种植,引起了登莱巡抚陶朗先的重视,也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这位登抚,看到去年在海岛上种植的番薯和土豆的成功,更是下令下面的州县官员都来取种,并广邀登莱士绅参观,做进一步的推广。
说起来,登州府附近的几个海岛的开发,还是现任登抚陶朗先的政绩,在他之前,由于海禁,另一时空长岛县所属的那么大几个海岛,居然都长期都是荒岛,还是当时任登州知府的陶朗先解除了部分严厉的海禁政策,招募百姓开垦了田地7000亩,才将这里开发出来。
这一位登莱巡抚,也是个挺复杂的人。
陶朗先做事方面还是不错的,救济灾民,开发荒岛以及前两年主持海运向辽东运粮,他都干得还算出色。然而,这位同时也是个大贪官,他募兵实数只有报上来的三成不到,每兵差不多花了58两。他买马280匹,每匹花了81两,可此时每匹军马价格不过20-30两之间。一倍多的虚报,这份贪婪在当下文官里头也是属于贪婪过头了的,简直和先前内廷的公公们都有得一比。
在和文官们扯皮增兵事项的时候,朱皇帝不耐烦了,直接就打了熊廷弼的脸,把这位登抚的黑材料给了一批御史。他要干掉这个陶朗先,目的就是打脸叫嚣增兵的文官们,让他们看看,增兵募兵给下面的人办成了什么样子。
很快的,一大批弹劾陶朗先的奏折就在广宁大捷的大背景下出现。
其中是有觉得这人太过贪鄙的,还有的干脆就是想把举荐陶朗先的熊廷弼牵扯进去。
到了二月中旬,朱皇帝下令将陶朗先革职,同时派出御史李春烨去调查此人。
这件事当然是牵扯不到熊廷弼了,朱皇帝早就警告过熊廷弼,要他不要收下面的人送的银子,不得不收的可以定期上交内帑,这位哪里还敢受贿。
新的登莱巡抚人选,内阁和东林众人,很快开始运作让太仆寺少卿袁可立去当登莱巡抚。
从资料和自己的观察看,朱皇帝觉得袁可立这个人,能力是不差,但是小心思太多,权欲重,功利心强,从另一时空他任登莱巡抚的经历看,他到了登莱,搞出大事倒是不会,但总不免要小打小闹地把手往东江镇伸。
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朱皇帝把袁可立给直接否决,让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去放出了点风声之后,很快的就有一群阉党分子开始举荐兵科给事中朱童蒙。
皇帝则顺势直接点了兵科都给事中朱童蒙的名,大笔一挥给他升了官,让他做了登莱巡抚。
这一任命,瞬间就引得朝堂上议论纷纷。
极度痛恨朱童蒙的东林众人,在得到消息后也很快聚在一起商讨对付此人。
“朱童蒙此辈,不过一幸进之徒,如何能巡抚登莱?”
“是极,某要参他一本。”
黄尊素闻言却是说道:“此辈圣眷正隆,他在科道,却是更不好对付,他此去登莱,反倒是个机会。”
众人闻言,很快都点了点头。言官手里的权柄终归不是决策权,出了什么事,也难牵扯到他。这人被越级提拔,眼红嫉妒的就会多起来。巡抚权力大,也意味着犯错的机会大。
不用去监视,朱皇帝都知道东林党人在说些什么,他也懒得去搭理他们。在位一年多,明里暗里的人事斗争见多了,他早就习惯。大明其他派系的文官,和东林这群人也没啥区别。
至于内阁,倒是没有多余的表示,叶向高虽说不满,但终归没有发作。
从第一次谈话这位首辅就看明白了,当今这位皇帝不是个好相与的,自己根本唬不住这少年,这几个月来双方摩擦不断,他也明显感觉到皇帝对他越来越不满,已经多次称赞浙党分子沈淮和不结党的史继偕,在有意地扶持那两位与他不对付的大学士,这个时候为了一个登莱巡抚的位置,不给皇帝面子,后果会很难预料。何况这个敢于向东林开火的朱童蒙,背后可是隐约站着齐楚浙三党,自己一出手,搞不好就会引发激烈的党争,也让叶首辅觉得十分忌惮。
朱童蒙这个人善于揣摩上意,在另一时空也是给魏公公修了生祠的阉党分子,皇帝用他当然是因为他比较听话一点。
朱童蒙上任前,朱皇帝照例召见。
例行的见礼过后,朱皇帝就直接讲明了自己的意思。
“朕越级提拔爱卿做登莱巡抚,所为者无他,卿总能明白朕的意思。把朕的笔迹认清了,有事,爱卿照做就好。还有,朱爱卿千万要记住了,一切都依朕的意思来,便是大功一件。乱伸手,便只会取祸。此外,那些人给朱卿扣了顶幸进的大帽子,卿得小心一些,不要叫人抓住了把柄。”
朱皇帝根本不指望登莱那些明军,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登莱巡抚,他对朱童蒙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他别把手往东江镇伸,没事折腾海禁就行。
朱童蒙闻言,却是愣了一小会。
皇帝这是要干什么?不问他要怎么治军理政,说的却是这种话?
结合他对朝堂和登莱地方一些情况的了解,这位聪明人很快就想明白问题的关键。
陶朗先之所以倒霉了,肯定不是皇帝要扳倒刚刚立了大功的熊廷弼,那一位一向沉不住气的经略,现在连上疏自辩的次数都不多,分明是有恃无恐。
那么,皇帝这么干的目的,根本就是要把陶朗先这个大贪揪出来立个典型,打文官们的脸,以应对朝野上下增兵平辽的呼声。
这位少年天子,这一年来完全是开窍了,从徐淮和对犒赏辽军这些事上看,这位对朝堂上的弊政,简直比在各处都干过的积年老吏都清楚。皇帝这是明白朝堂上下的风气全坏了,指望亲自练出来的兵有所建树?
想明白了这点后,朱童蒙很快就觉得有些头疼,这少年天子,也不知会不会乱来。
勇卫营说起来精锐是精锐,但人数终归太少,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难不成,皇帝还想把那只军队继续扩编不成?他有那么多的银子么?
脑海中飞快闪过无数念头,这位很快决定不想那么多,先抱紧了皇帝的大腿再说。
“臣谨遵圣命。”
朱皇帝点了点头,这才开始询问他要怎么巡抚登莱。
并要他大力督促地方官员,推广美洲农作物,把登莱存在的大量坡地利用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他改变了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他改变了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