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宗师传人 第二百了六十九章 古旧祠堂
目录:术医| 作者:刀锋| 类别:都市言情
“装药的大葫芦还在,但用于紧急救命的药物现在却已经没了。这说明肯定有人受了危及生命的伤,这些药物被用来紧急服用了。”席丽丽想了想道。
“这种一看就明白的事情,你就别再分析了。”龙大胆摇头道,“肯定是出了事。现在的关键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会把手里的事情全都抛下走开。”
白云裳突然转身就往外走。
龙大胆看着她有点吃惊地道,“喂,你到底要去哪儿?”
“去村子里的祠堂。”白云裳头都不回地道。
“走,跟过去看看。”林若谷拍了拍龙大胆,跟着白云裳快步走了出去。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也就是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不过在过去祠堂也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不过这种场所,现在城里已经很少见了。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而南方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贵州杨家,因为地处偏僻,几百年来历代传承,所以还保留着这样的祠堂建筑,和一些宗族规矩。
杨氏宗祠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在这小村子里也算是占地颇广,气势宏大。阁为二进歇山顶,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呈八字型,进而是棂星门,大门绘有彩绘门神,其后左右建有两碑亭,立碑碣于其中。再进是仪门,上悬匾额。
穿过仪门即为宽大的天井,天井当中是甬道,两旁各有庑廊,两庑廊阶前临天井池处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栏板。甬道尽头为露台,登露台进入第二进大厅,同样悬有巨大匾额,上书的几个大字已经斑驳难认,也不知道是出自何人的手书。
过大厅在寝殿又设一天井,天井内有三条宽阔的石台阶。寝殿高出前堂一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栏板。石台阶和栏杆头上各有石狮一对,栏板雕刻精美,每块图案各异。寝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并列三个三开间,加上两尽间,共十一间,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
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并且都绘有精妙绝伦的彩绘,以青绿、土黄为主调,间以橙、赭、玫瑰红等对比色,图案清晰艳丽,实乃罕见,两端设有楼梯,可登临二层阁楼。该应该是用于家族议事。
因为这祠堂的周围种植了不少树木和翠竹,加上村子周围本就绿树成荫,之前龙大胆等人虽然在村子里走了一遭,却真没怎么注意到在村子的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席丽丽看着这些古老的建筑,低声道,“看样子以前这杨家,好像很有钱啊。这地方虽然有些破败,但看起来当初一定是耗费了不少钱才建成的。”
“杨家虽然历代生活在这穷乡僻壤,但靠着那片药田,生活应该也过得很富足。”龙大胆点点头,然后转向了白云裳道。“不过,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这地方有这么多的牌位,看着总觉得有点瘆人。”
“这里是杨氏宗祠,杨家的人只有一种情况才会放下手里一切,赶到这里。那就是,族长让人敲响云板,召集全族议事。”白云裳指着不远处树上挂着的一块铜牌。这是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也就是说类似家族集会?”龙大胆皱眉道。
“在祠堂集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重大的祭祀活动,需要全族集会。二是遇到极大的危险和困境,需要召集杨氏全族,商量对策。”白云裳低声道。“如果是后一种的情况,那么杨家所有人都必须抛下手里一切,赶到这里集合。这是杨氏宗族的规矩。”
“也就是说,当这块牌子被敲响,整个村子的人都必须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赶来集合?”龙大胆皱眉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是匆匆离去的样子。”
“但是这很不寻常。”白云裳摇头道,“我虽然很小就离开了村子,但是我在这个村子也生活了将近十年。这种紧急召集全族的情况,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次。就算是村子里的人都到了这里,那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一看就明白的事情,你就别再分析了。”龙大胆摇头道,“肯定是出了事。现在的关键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会把手里的事情全都抛下走开。”
白云裳突然转身就往外走。
龙大胆看着她有点吃惊地道,“喂,你到底要去哪儿?”
“去村子里的祠堂。”白云裳头都不回地道。
“走,跟过去看看。”林若谷拍了拍龙大胆,跟着白云裳快步走了出去。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也就是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不过在过去祠堂也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不过这种场所,现在城里已经很少见了。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而南方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贵州杨家,因为地处偏僻,几百年来历代传承,所以还保留着这样的祠堂建筑,和一些宗族规矩。
杨氏宗祠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在这小村子里也算是占地颇广,气势宏大。阁为二进歇山顶,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宽29米,呈八字型,进而是棂星门,大门绘有彩绘门神,其后左右建有两碑亭,立碑碣于其中。再进是仪门,上悬匾额。
穿过仪门即为宽大的天井,天井当中是甬道,两旁各有庑廊,两庑廊阶前临天井池处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栏板。甬道尽头为露台,登露台进入第二进大厅,同样悬有巨大匾额,上书的几个大字已经斑驳难认,也不知道是出自何人的手书。
过大厅在寝殿又设一天井,天井内有三条宽阔的石台阶。寝殿高出前堂一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栏板。石台阶和栏杆头上各有石狮一对,栏板雕刻精美,每块图案各异。寝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并列三个三开间,加上两尽间,共十一间,十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方形石柱。
寝殿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并且都绘有精妙绝伦的彩绘,以青绿、土黄为主调,间以橙、赭、玫瑰红等对比色,图案清晰艳丽,实乃罕见,两端设有楼梯,可登临二层阁楼。该应该是用于家族议事。
因为这祠堂的周围种植了不少树木和翠竹,加上村子周围本就绿树成荫,之前龙大胆等人虽然在村子里走了一遭,却真没怎么注意到在村子的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席丽丽看着这些古老的建筑,低声道,“看样子以前这杨家,好像很有钱啊。这地方虽然有些破败,但看起来当初一定是耗费了不少钱才建成的。”
“杨家虽然历代生活在这穷乡僻壤,但靠着那片药田,生活应该也过得很富足。”龙大胆点点头,然后转向了白云裳道。“不过,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这地方有这么多的牌位,看着总觉得有点瘆人。”
“这里是杨氏宗祠,杨家的人只有一种情况才会放下手里一切,赶到这里。那就是,族长让人敲响云板,召集全族议事。”白云裳指着不远处树上挂着的一块铜牌。这是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也就是说类似家族集会?”龙大胆皱眉道。
“在祠堂集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重大的祭祀活动,需要全族集会。二是遇到极大的危险和困境,需要召集杨氏全族,商量对策。”白云裳低声道。“如果是后一种的情况,那么杨家所有人都必须抛下手里一切,赶到这里集合。这是杨氏宗族的规矩。”
“也就是说,当这块牌子被敲响,整个村子的人都必须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赶来集合?”龙大胆皱眉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是匆匆离去的样子。”
“但是这很不寻常。”白云裳摇头道,“我虽然很小就离开了村子,但是我在这个村子也生活了将近十年。这种紧急召集全族的情况,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次。就算是村子里的人都到了这里,那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术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术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