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九章 官员俸禄
目录:日月当空照中华| 作者:哼哈大王| 类别:历史军事
其实真正说起来,这些来自域外的属国、外邦使节们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即便拿出五百万银圆来犒赏所有参战的军队,每个普通的士卒,实际上也拿不到多少奖赏。
因为这一笔银子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均摊到具体每名士卒头上的时候,就没有剩下多少了。
自从崇祯皇帝派出了各个监军御史,掌管各镇的粮饷发放和军纪纠察的问题之后,各镇将校官佐克扣普通士卒军饷钱粮的情形少多了,也难多了。
但是大明军队的人数毕竟在那里摆着,发给的犒赏总额虽然很多,但是人均一均摊,数字就立刻不那么好看了。
比如规模最大的辽东镇,在如今的辽东督师鹿善继上任之后,经过了一番精简整编之后,仍有六万人的员额。
而东江镇在占领朝鲜北方二道土地之后,整编成了五路兵马,总人数自然是不降反升,由当初的四万左右,一下子也扩张到了六万在册军士的员额。
与此同时,在九边各镇之外,崇祯皇帝又先后编练了近卫军第一镇和近卫军第二镇,这么一来大明军队编制序列之中,就又多了近卫军的两个镇三万两千八百六十个编制员额。
此外,还有新增的旅顺镇守府将近一万人的士卒饷额。
林林总总算下来,扣除掉连番征战之下大明军队阵亡损失的士卒,单说这一年来,先后参加山西剿贼作战、平定西南作战、平定陈万之乱,特别是这一次抗击建虏以及在建虏后方作战的将士,整个规模就达到了五十一万七千人。
而且这还不包括郑芝龙麾下在东番岛上围攻荷兰人的那数万人马,以及大量的内地营兵卫所兵呢。
这么多人犒赏下来,就是再拿出五百万银圆,恐怕也不够分的啊!
若是完全按照人头均分这次犒赏,那么人均还不到是个崇祯银圆,也就是说,人均还不到十两银子,并不算多。
当然,近卫军也好,九边各镇也好,是不会完全按照人头来分的,毕竟有的士卒功劳大,斩获多,有的士卒功劳小,斩获少,而有的则是滥竽充数,跟着瞎混,没有功劳和斩获。
但是这个问题,就是各镇监军御史和镇抚训导们的问题了。
反正好饭不怕晚,先把犒赏全军将士的旨意放出去,大过年的,让各镇将士高兴高兴再说。
至于他们具体是在十天半月之后,还是一个月两个月后分得这些赏银,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
通过宣布犒赏全军有功将士的旨意,崇祯皇帝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在西北再一次大乱的背景下,进一步安抚和激励全军参战将士的忠心和士气。
照顾到军心士气之后,崇祯皇帝当然也考虑到了朝廷上下文官阶层的利益。
毕竟哪一方都是他不能够得罪的啊!
因此,同样是在这次正旦大朝会上,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宣读完了犒赏全军有功将士的圣旨之后,根据崇祯皇帝的事先安排,内阁首辅李国镨也跟着占了出来,在皇极殿的大朝会上,郑重其事地宣读了朝廷将给百官再一次增加俸禄的诏书。
这一次增加的是本色。
明代官员的俸禄一开始只是禄米和布帛之类可以直接吃穿用度的物品。
这个俸禄的形式,就叫做本色。
明初定制的时候,正一品文官的禄米每月八十七石,每年一千零四十四石,往下各有等差,到了知府这一级月俸十六石,到了底层知县这一级每月禄米七石又五斗。
其实细究起来并不算太低。
因为一石大米大约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不说朝廷一品大员了,就拿知县这一级来说,七石就是八百四十斤大米,再加五斗,又是六十斤。
一个知县,一个月支取禄米累计达到了九百斤。
一个月九百斤大米,难道还不够吃饭的吗?
若单说吃饭,那肯定是够了。
就算一个知县全家老少九口人,人人都是饭桶,那么一人一个月一百斤大米,一个人一天可以吃三斤三两大米,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人生不光是吃米啊!
一个知县的人生,就更不是光吃大米这么简单了。
首先,他要自行聘任一帮子师爷帮佣,这个钱朝廷是不给出的,全都要从知县本人的俸禄里来出。
头脑灵活一点的,擅长吃拿卡要的,习惯贪污受贿的,自然没有问题。
可是像海瑞这样的,那就麻烦大了,扣除了这部分支出之后,他连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了。
其次,一日三餐不能光吃米吧,他得吃菜吧,还得偶尔吃点肉,给父母或者孩子补充的营养吧,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也不能少啊!
这个花销,自然也全都已经包含在了明太祖朱元璋给知县们定下的这个七石五斗的月俸之中了。
再者,一个文官总需要点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类的吧。
这个东西,按理说,可以从自己当值的官府之中索取占用,这个完全取决于一个官员的个人操守。
最后,一个文官你总得有些官场上的或者文坛中的人情往来、应酬交际之类的活动吧。
逢年过节,你得给上官或者同僚礼尚往来表示一下吧。
这也是一份开支。
然而所有这一切,按照大明官署制度,都要从他自己的七石五斗的月俸禄之中支出。
如果他是一个清廉如水的七品文官的话,最终必定要过上海瑞当县官时那样的苦逼日子。
即便如此,最最重要的情况,还是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折色的出现。
顾名思义,折色是对本色的一种折中办法。
之所以明代官员的俸禄之中,会出现折色的问题,是因为即便是一个知县每月七石五斗的大米,到了后来也不能保证每个月都能按时如数领取到手。
这个问题在洪武年间的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大明耕地农田的数量,不仅不会增多,而且还因为各种原因在不断减少。
减少的当然不是实际的田亩数,而是交税纳粮的田亩数。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总之朝廷收到的粮食,不仅没有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反而不断地在减少。
与形成反比的是,各级官员的人数,需要支付禄米的人数,却在一直持续不断不断的增加。
尤其是老朱家获得分封的藩王越来越多,他们支取的禄米所占据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应该支付给各级官员的禄米不够了。
不够了怎么办?这就是折色。
折合成银子或者宝钞支付。
这一下,品德高尚、为官清廉的低品级官员们,就更加苦逼了。
宝钞就不用说了,就是一张印了字的纸而已,朝廷要是不回收,那就是一张废纸,没有多少购买力。
至于银子,明初到明末,海外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国,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两百多年间下降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折色的标准,却依旧是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那个俸禄标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一个官员要是不贪污受贿,不克扣经手的钱粮,他根本没法保证自己和家人过上一个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的体面生活。
于是从此之后,在大明的官场上贪污受贿盛行,官员参与经商盛行,明朝的吏治就这样成了一个不治之症。
对于这个问题,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当然是想着要去解决的。
因为若是没有一直相对廉洁高效的官员队伍,大明朝迟早还是要完蛋。
而他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先把各级官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掉,最起码要把相对清廉一点的底层官员的温饱问题解决掉。
因为这一笔银子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均摊到具体每名士卒头上的时候,就没有剩下多少了。
自从崇祯皇帝派出了各个监军御史,掌管各镇的粮饷发放和军纪纠察的问题之后,各镇将校官佐克扣普通士卒军饷钱粮的情形少多了,也难多了。
但是大明军队的人数毕竟在那里摆着,发给的犒赏总额虽然很多,但是人均一均摊,数字就立刻不那么好看了。
比如规模最大的辽东镇,在如今的辽东督师鹿善继上任之后,经过了一番精简整编之后,仍有六万人的员额。
而东江镇在占领朝鲜北方二道土地之后,整编成了五路兵马,总人数自然是不降反升,由当初的四万左右,一下子也扩张到了六万在册军士的员额。
与此同时,在九边各镇之外,崇祯皇帝又先后编练了近卫军第一镇和近卫军第二镇,这么一来大明军队编制序列之中,就又多了近卫军的两个镇三万两千八百六十个编制员额。
此外,还有新增的旅顺镇守府将近一万人的士卒饷额。
林林总总算下来,扣除掉连番征战之下大明军队阵亡损失的士卒,单说这一年来,先后参加山西剿贼作战、平定西南作战、平定陈万之乱,特别是这一次抗击建虏以及在建虏后方作战的将士,整个规模就达到了五十一万七千人。
而且这还不包括郑芝龙麾下在东番岛上围攻荷兰人的那数万人马,以及大量的内地营兵卫所兵呢。
这么多人犒赏下来,就是再拿出五百万银圆,恐怕也不够分的啊!
若是完全按照人头均分这次犒赏,那么人均还不到是个崇祯银圆,也就是说,人均还不到十两银子,并不算多。
当然,近卫军也好,九边各镇也好,是不会完全按照人头来分的,毕竟有的士卒功劳大,斩获多,有的士卒功劳小,斩获少,而有的则是滥竽充数,跟着瞎混,没有功劳和斩获。
但是这个问题,就是各镇监军御史和镇抚训导们的问题了。
反正好饭不怕晚,先把犒赏全军将士的旨意放出去,大过年的,让各镇将士高兴高兴再说。
至于他们具体是在十天半月之后,还是一个月两个月后分得这些赏银,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
通过宣布犒赏全军有功将士的旨意,崇祯皇帝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在西北再一次大乱的背景下,进一步安抚和激励全军参战将士的忠心和士气。
照顾到军心士气之后,崇祯皇帝当然也考虑到了朝廷上下文官阶层的利益。
毕竟哪一方都是他不能够得罪的啊!
因此,同样是在这次正旦大朝会上,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宣读完了犒赏全军有功将士的圣旨之后,根据崇祯皇帝的事先安排,内阁首辅李国镨也跟着占了出来,在皇极殿的大朝会上,郑重其事地宣读了朝廷将给百官再一次增加俸禄的诏书。
这一次增加的是本色。
明代官员的俸禄一开始只是禄米和布帛之类可以直接吃穿用度的物品。
这个俸禄的形式,就叫做本色。
明初定制的时候,正一品文官的禄米每月八十七石,每年一千零四十四石,往下各有等差,到了知府这一级月俸十六石,到了底层知县这一级每月禄米七石又五斗。
其实细究起来并不算太低。
因为一石大米大约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不说朝廷一品大员了,就拿知县这一级来说,七石就是八百四十斤大米,再加五斗,又是六十斤。
一个知县,一个月支取禄米累计达到了九百斤。
一个月九百斤大米,难道还不够吃饭的吗?
若单说吃饭,那肯定是够了。
就算一个知县全家老少九口人,人人都是饭桶,那么一人一个月一百斤大米,一个人一天可以吃三斤三两大米,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人生不光是吃米啊!
一个知县的人生,就更不是光吃大米这么简单了。
首先,他要自行聘任一帮子师爷帮佣,这个钱朝廷是不给出的,全都要从知县本人的俸禄里来出。
头脑灵活一点的,擅长吃拿卡要的,习惯贪污受贿的,自然没有问题。
可是像海瑞这样的,那就麻烦大了,扣除了这部分支出之后,他连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了。
其次,一日三餐不能光吃米吧,他得吃菜吧,还得偶尔吃点肉,给父母或者孩子补充的营养吧,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也不能少啊!
这个花销,自然也全都已经包含在了明太祖朱元璋给知县们定下的这个七石五斗的月俸之中了。
再者,一个文官总需要点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类的吧。
这个东西,按理说,可以从自己当值的官府之中索取占用,这个完全取决于一个官员的个人操守。
最后,一个文官你总得有些官场上的或者文坛中的人情往来、应酬交际之类的活动吧。
逢年过节,你得给上官或者同僚礼尚往来表示一下吧。
这也是一份开支。
然而所有这一切,按照大明官署制度,都要从他自己的七石五斗的月俸禄之中支出。
如果他是一个清廉如水的七品文官的话,最终必定要过上海瑞当县官时那样的苦逼日子。
即便如此,最最重要的情况,还是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折色的出现。
顾名思义,折色是对本色的一种折中办法。
之所以明代官员的俸禄之中,会出现折色的问题,是因为即便是一个知县每月七石五斗的大米,到了后来也不能保证每个月都能按时如数领取到手。
这个问题在洪武年间的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大明耕地农田的数量,不仅不会增多,而且还因为各种原因在不断减少。
减少的当然不是实际的田亩数,而是交税纳粮的田亩数。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总之朝廷收到的粮食,不仅没有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反而不断地在减少。
与形成反比的是,各级官员的人数,需要支付禄米的人数,却在一直持续不断不断的增加。
尤其是老朱家获得分封的藩王越来越多,他们支取的禄米所占据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应该支付给各级官员的禄米不够了。
不够了怎么办?这就是折色。
折合成银子或者宝钞支付。
这一下,品德高尚、为官清廉的低品级官员们,就更加苦逼了。
宝钞就不用说了,就是一张印了字的纸而已,朝廷要是不回收,那就是一张废纸,没有多少购买力。
至于银子,明初到明末,海外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国,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两百多年间下降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折色的标准,却依旧是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那个俸禄标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一个官员要是不贪污受贿,不克扣经手的钱粮,他根本没法保证自己和家人过上一个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的体面生活。
于是从此之后,在大明的官场上贪污受贿盛行,官员参与经商盛行,明朝的吏治就这样成了一个不治之症。
对于这个问题,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当然是想着要去解决的。
因为若是没有一直相对廉洁高效的官员队伍,大明朝迟早还是要完蛋。
而他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先把各级官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掉,最起码要把相对清廉一点的底层官员的温饱问题解决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日月当空照中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