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明争暗战(一)
目录:靖国策| 作者:温毅阳| 类别:历史军事
宁江知府甄世淮找人画了程仲甫、墨元瑛、苏青玉等人的肖像,在整个宁江府范围内发下海捕文书,尤其是在通往邻界的官道上,设置了重重关卡。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程仲甫出发的时间比较早,海捕文书还没到,他便已经逃出来了包围圈,不过既便如此,他也没敢大意,一路昼伏夜行,总算在半个月之后平安到达京师锦安。
时至暮春时节,天气渐渐变得热燥起来,到处都是葱葱郁郁的景象,京师锦安更是满城繁花翠绿,街市上宝马香车,络绎不绝。
正午时分,程仲甫柱着一根枯枝做成的拐仗兼打狗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在一座半新不旧的府邸前停住了,当“叶府”那两个无比熟悉的墨斗大字映入眼敛的一瞬间,破斗笠遮掩着的那双细长眼,顿时热泪盈眶,他禁不住从喉腔里发出一声低吼:终于到家了!
程仲甫正在发自肺腑的感慨嗟叹,冷不丁被人推了一把,紧接着就是一声鄙夷的喝斥:臭要饭的,赶紧滚开!
程仲甫踉踉跄跄趔趄了几步才稳住身形,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青衣小帽的家丁。
他立马用那根枯枝拐仗重重地点了点地,十分威严地低声喝道:“小赖子,连我都不认识了吗?快带我去见先生!”
名叫小赖子的家丁愣怔了一下,急步上前仔细观瞧,原来是程管家!当时就惊讶得下巴差点掉下来,一两个月不见,堂堂叶府大管家怎么混成了乞丐?
叶正途见到程仲甫的时候,其惊讶程度决不亚于小赖子,当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毕竟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宁江府出事了!轩辕昭出事了!
他本想让程仲甫沐浴更衣之后两人再详谈,但是程仲甫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耽误一刻就可能功亏一篑,执意先向先生禀明宁江府的情况。
程仲甫将半个月前宁江府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叶正途。叶正途听完之后,铁青着脸僵靠在太师椅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程仲甫带来的坏消息无疑于晴天霹雳,领兵谋反这个罪名一旦被对方做实,那可不是儿戏之事,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迄今为止,叶正途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培植的事功宗门人甄世淮,竟然是宁江府钱荒大案的幕后推手,另一个没想到的则是福王的儿子镇淮侯皇甫桑竟是整个案子的幕后事主。
甄世淮是什么时候与皇甫桑勾结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无从查证,再说这个时候追究此事也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他们指控轩辕昭谋反。
宁江通判轩辕昭为了获取皇甫桑与官府勾结制造钱荒乱局的确凿罪证,密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准备涸辙而鱼,而宁江知府甄世淮却及时搬来朝廷驻屯大军,将轩辕昭和骑射营作为叛军全部俘虏,这件事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皇甫桑与甄世淮联合起来状告轩辕昭率骑射营谋反,恐怕没有人能为之翻案。
叶正途凝眉沉思了大晌,突然挺起身子双目如电道:“仲甫,元朗孤注一掷到九侯堡搜集证据,可有什么斩获?”
如果能够拿到九侯堡搞乱宁江府的罪证,那么轩辕昭密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就不能定性为率兵谋反,而是清剿贼窝,两种性质截然相反,可以说完全是天壤之别。
程仲甫摇了摇头,他当时急于逃离宁江府回到京城报信,并不清楚轩辕昭在九侯堡里面的情况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
叶正途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冷峻的目光瞬间便暗淡了下来,紧接着软软地靠在椅背上,对方铁证如山,己方却一无所获,至少目前是这样的,看来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叶正途心里很清楚,程仲甫回来报信的同时,皇甫桑和甄世淮肯定也不会闲着,说不定此刻福王和朱季夫恶人先告状,已经将轩辕昭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之事捅到宫里了,这个时候估计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招拆招了。
他想到这里,冲着程仲甫抬了抬手,示意他下去好好歇息,他虽然没有带回来至关重要的证据,但是至少提前告知了事情的真相,可以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皇上召去廷议此案的时候一无所知。
叶正途呆坐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动,虽然暂时没有拿到对方的罪证,但他们作奸犯科确系事实,何不来个好人先告状?
这样一来可以先入为主,引导皇上做出公正圣裁,最好是能够说动皇上派钦差大臣去宁江府详查此案,只要这个案在不在朝中草草定性审结,就一定还有翻案的机会。
叶正途想到这里,正准备更衣入宫觐见,就在这时,门仆小赖子快步进来禀报,说是宫中来人了。片刻之后,就见一位乌帽长衣的宫廷中贵人,手持拂尘扭着腰肢走了进来,很明显是传旨来了。
叶正途整袍理带准备拜接圣旨,那名内侍急步上前托起,然后尖着嗓子说道:“御师大人请起,官家没有圣旨,不用叩行大礼,咱家只是过来传一句口谕而已,请御师大人即刻入宫见驾。”
叶正途一听顿时愣住了,今日罢朝之后,君臣二人刚刚会晤过,这个时候突然急召入宫,不知所为何事?莫不是宁江府的案子已经捅到宫里了?
他从袖筒里摸出一锭银子悄悄递过去,笑着问道:“陈公公,皇上此时召见,可知廷议何事?”
姓陈的内侍慌忙将叶正途的手轻轻推了回去道:“无功不受禄,这可万万使不得。请御师大人见谅,咱家真不晓得廷议何事。”
叶正途见他既不收开口银也不说实话,知道临行之前,内侍省都知关礼肯定都交待过了,不会向他透露半点消息的,既是如此,原本就准备进宫见驾,那就别再瞎耽误功夫了,到了宫里面见圣上自然一清二楚。
两柱香之后,叶正途轻车熟路地来到宫里的选德殿门口,内侍省都知关礼早就在玉阶前迎接,两人虚虚地客套了几句,关礼便引领叶正途到正殿里陛见。
叶正途一只脚刚跨过门槛,就感觉里面的气氛明显不对劲,皇上穿着明黄色的袍衫,腰板挺得僵直,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日常朝参的时候可没见他这么正经过,今日是怎么了?
他再往两边仔细一瞅,瞬间发觉更加不对劲了。
御座前面摆了四个绣墩和一把床塌式的睡椅,椅子里半躺着一个耄耋老人,瘦成一把皮包骨头,脸上长满了老年斑,眼皮耷拉着也不知道是醒着还是在睡着。这个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福王皇甫赫,当今圣上皇甫易的亲叔叔。
叶正途心里暗自吃惊,这个老家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长年累月就没见他露过头,此翻前来,如果不是为他的宝贝儿子镇淮侯皇甫桑撑腰,恐怕谁也请不动他,由此可见宁江府的案子已经摆到龙书案头了。
叶正途用眼角的余光,迅速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三个绣墩上分别坐着平原郡王韩贵胄,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朱季夫,另外还有一个是朝廷的新贵杨维山。
杨维山是当朝皇后杨桂枝的亲哥哥,刚刚晋封为永阳郡王,目前虽然还没有什么实差,但是在朝廷里的风头和名望似乎已经直追韩贵胄了。
除了他们四个位极人臣的王公卿相,还有一个身穿五品服饰的文官一直在末位站着,而他面前却空着一个绣墩,叶正途只瞄了一眼就知道,这个绣墩是留给自己坐的。
叶正途想的一点都不错,他冲着高台御座参拜完毕之后,内侍直接将他领到剩下的那只绣墩前面,那名五品文官朝着叶正途恭敬地点了点头,后退一步垂着手肃然而立,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没有一点受了不平等待遇的愤懑之情。
叶正途当然知道他是谁了,这个人就是宁江府的前任父母官,天道宗朱季夫的首席大弟子宋鸿铭。
一个月前,被革去宁江知府一职的宋鸿铭,回到朝中之后,详细讲述了宁江府的现状和自己的想法,在朱季夫的斡旋下,朝廷暂时没有处置他,让他戴罪立功,于是宋鸿铭便在京城四处筹措钱粮,准备运往宁江府解危济困。皇上这个时候将他也召来,自然是因为他曾是最熟悉宁江府的主政官。
皇甫易等叶正途坐定之后,扭头冲身边的内侍关礼道:“你去把宁江府全体官吏的弹劾状拿给叶爱卿看一看吧!”关礼手里托着一个紫檀木的托盘,上面放了厚厚一札奏疏,他答应一声快步走到叶正途面前。
叶正途拿起来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好家伙,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大页纸,上面拼凑列举了轩辕昭等人的十大罪状,其中赫然位列榜首的就是谋反大罪,署名之人除了现任宁江知府甄世淮之外,还有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官吏在上面签字画押。
叶正途看完之后默然将奏折放到托盘上,皇甫易语气冷冷道:“叶爱卿,弹劾状可看完了?”
叶正途欠了欠屁股道:“回禀圣上,微臣粗略看了一遍,这些只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
皇甫易突然提高声音道:“那朕问你,甄世淮可是你事功宗的人?”
叶正途没有料到皇甫易哪壶不开提哪壶,愣怔了一下道:“甄世淮此前的确曾拜谒在事功宗门下。”
宗门弟子都会持有拜谒贴公开登门拜谒,谁是哪门的弟子就像刻在脑门上一样清晰,容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叶正途没有办法否认。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程仲甫出发的时间比较早,海捕文书还没到,他便已经逃出来了包围圈,不过既便如此,他也没敢大意,一路昼伏夜行,总算在半个月之后平安到达京师锦安。
时至暮春时节,天气渐渐变得热燥起来,到处都是葱葱郁郁的景象,京师锦安更是满城繁花翠绿,街市上宝马香车,络绎不绝。
正午时分,程仲甫柱着一根枯枝做成的拐仗兼打狗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在一座半新不旧的府邸前停住了,当“叶府”那两个无比熟悉的墨斗大字映入眼敛的一瞬间,破斗笠遮掩着的那双细长眼,顿时热泪盈眶,他禁不住从喉腔里发出一声低吼:终于到家了!
程仲甫正在发自肺腑的感慨嗟叹,冷不丁被人推了一把,紧接着就是一声鄙夷的喝斥:臭要饭的,赶紧滚开!
程仲甫踉踉跄跄趔趄了几步才稳住身形,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青衣小帽的家丁。
他立马用那根枯枝拐仗重重地点了点地,十分威严地低声喝道:“小赖子,连我都不认识了吗?快带我去见先生!”
名叫小赖子的家丁愣怔了一下,急步上前仔细观瞧,原来是程管家!当时就惊讶得下巴差点掉下来,一两个月不见,堂堂叶府大管家怎么混成了乞丐?
叶正途见到程仲甫的时候,其惊讶程度决不亚于小赖子,当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毕竟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宁江府出事了!轩辕昭出事了!
他本想让程仲甫沐浴更衣之后两人再详谈,但是程仲甫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耽误一刻就可能功亏一篑,执意先向先生禀明宁江府的情况。
程仲甫将半个月前宁江府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叶正途。叶正途听完之后,铁青着脸僵靠在太师椅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程仲甫带来的坏消息无疑于晴天霹雳,领兵谋反这个罪名一旦被对方做实,那可不是儿戏之事,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迄今为止,叶正途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培植的事功宗门人甄世淮,竟然是宁江府钱荒大案的幕后推手,另一个没想到的则是福王的儿子镇淮侯皇甫桑竟是整个案子的幕后事主。
甄世淮是什么时候与皇甫桑勾结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无从查证,再说这个时候追究此事也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他们指控轩辕昭谋反。
宁江通判轩辕昭为了获取皇甫桑与官府勾结制造钱荒乱局的确凿罪证,密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准备涸辙而鱼,而宁江知府甄世淮却及时搬来朝廷驻屯大军,将轩辕昭和骑射营作为叛军全部俘虏,这件事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皇甫桑与甄世淮联合起来状告轩辕昭率骑射营谋反,恐怕没有人能为之翻案。
叶正途凝眉沉思了大晌,突然挺起身子双目如电道:“仲甫,元朗孤注一掷到九侯堡搜集证据,可有什么斩获?”
如果能够拿到九侯堡搞乱宁江府的罪证,那么轩辕昭密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就不能定性为率兵谋反,而是清剿贼窝,两种性质截然相反,可以说完全是天壤之别。
程仲甫摇了摇头,他当时急于逃离宁江府回到京城报信,并不清楚轩辕昭在九侯堡里面的情况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
叶正途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冷峻的目光瞬间便暗淡了下来,紧接着软软地靠在椅背上,对方铁证如山,己方却一无所获,至少目前是这样的,看来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叶正途心里很清楚,程仲甫回来报信的同时,皇甫桑和甄世淮肯定也不会闲着,说不定此刻福王和朱季夫恶人先告状,已经将轩辕昭令骑射营夜袭九侯堡之事捅到宫里了,这个时候估计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招拆招了。
他想到这里,冲着程仲甫抬了抬手,示意他下去好好歇息,他虽然没有带回来至关重要的证据,但是至少提前告知了事情的真相,可以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皇上召去廷议此案的时候一无所知。
叶正途呆坐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动,虽然暂时没有拿到对方的罪证,但他们作奸犯科确系事实,何不来个好人先告状?
这样一来可以先入为主,引导皇上做出公正圣裁,最好是能够说动皇上派钦差大臣去宁江府详查此案,只要这个案在不在朝中草草定性审结,就一定还有翻案的机会。
叶正途想到这里,正准备更衣入宫觐见,就在这时,门仆小赖子快步进来禀报,说是宫中来人了。片刻之后,就见一位乌帽长衣的宫廷中贵人,手持拂尘扭着腰肢走了进来,很明显是传旨来了。
叶正途整袍理带准备拜接圣旨,那名内侍急步上前托起,然后尖着嗓子说道:“御师大人请起,官家没有圣旨,不用叩行大礼,咱家只是过来传一句口谕而已,请御师大人即刻入宫见驾。”
叶正途一听顿时愣住了,今日罢朝之后,君臣二人刚刚会晤过,这个时候突然急召入宫,不知所为何事?莫不是宁江府的案子已经捅到宫里了?
他从袖筒里摸出一锭银子悄悄递过去,笑着问道:“陈公公,皇上此时召见,可知廷议何事?”
姓陈的内侍慌忙将叶正途的手轻轻推了回去道:“无功不受禄,这可万万使不得。请御师大人见谅,咱家真不晓得廷议何事。”
叶正途见他既不收开口银也不说实话,知道临行之前,内侍省都知关礼肯定都交待过了,不会向他透露半点消息的,既是如此,原本就准备进宫见驾,那就别再瞎耽误功夫了,到了宫里面见圣上自然一清二楚。
两柱香之后,叶正途轻车熟路地来到宫里的选德殿门口,内侍省都知关礼早就在玉阶前迎接,两人虚虚地客套了几句,关礼便引领叶正途到正殿里陛见。
叶正途一只脚刚跨过门槛,就感觉里面的气氛明显不对劲,皇上穿着明黄色的袍衫,腰板挺得僵直,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日常朝参的时候可没见他这么正经过,今日是怎么了?
他再往两边仔细一瞅,瞬间发觉更加不对劲了。
御座前面摆了四个绣墩和一把床塌式的睡椅,椅子里半躺着一个耄耋老人,瘦成一把皮包骨头,脸上长满了老年斑,眼皮耷拉着也不知道是醒着还是在睡着。这个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福王皇甫赫,当今圣上皇甫易的亲叔叔。
叶正途心里暗自吃惊,这个老家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长年累月就没见他露过头,此翻前来,如果不是为他的宝贝儿子镇淮侯皇甫桑撑腰,恐怕谁也请不动他,由此可见宁江府的案子已经摆到龙书案头了。
叶正途用眼角的余光,迅速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三个绣墩上分别坐着平原郡王韩贵胄,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朱季夫,另外还有一个是朝廷的新贵杨维山。
杨维山是当朝皇后杨桂枝的亲哥哥,刚刚晋封为永阳郡王,目前虽然还没有什么实差,但是在朝廷里的风头和名望似乎已经直追韩贵胄了。
除了他们四个位极人臣的王公卿相,还有一个身穿五品服饰的文官一直在末位站着,而他面前却空着一个绣墩,叶正途只瞄了一眼就知道,这个绣墩是留给自己坐的。
叶正途想的一点都不错,他冲着高台御座参拜完毕之后,内侍直接将他领到剩下的那只绣墩前面,那名五品文官朝着叶正途恭敬地点了点头,后退一步垂着手肃然而立,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没有一点受了不平等待遇的愤懑之情。
叶正途当然知道他是谁了,这个人就是宁江府的前任父母官,天道宗朱季夫的首席大弟子宋鸿铭。
一个月前,被革去宁江知府一职的宋鸿铭,回到朝中之后,详细讲述了宁江府的现状和自己的想法,在朱季夫的斡旋下,朝廷暂时没有处置他,让他戴罪立功,于是宋鸿铭便在京城四处筹措钱粮,准备运往宁江府解危济困。皇上这个时候将他也召来,自然是因为他曾是最熟悉宁江府的主政官。
皇甫易等叶正途坐定之后,扭头冲身边的内侍关礼道:“你去把宁江府全体官吏的弹劾状拿给叶爱卿看一看吧!”关礼手里托着一个紫檀木的托盘,上面放了厚厚一札奏疏,他答应一声快步走到叶正途面前。
叶正途拿起来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好家伙,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大页纸,上面拼凑列举了轩辕昭等人的十大罪状,其中赫然位列榜首的就是谋反大罪,署名之人除了现任宁江知府甄世淮之外,还有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官吏在上面签字画押。
叶正途看完之后默然将奏折放到托盘上,皇甫易语气冷冷道:“叶爱卿,弹劾状可看完了?”
叶正途欠了欠屁股道:“回禀圣上,微臣粗略看了一遍,这些只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
皇甫易突然提高声音道:“那朕问你,甄世淮可是你事功宗的人?”
叶正途没有料到皇甫易哪壶不开提哪壶,愣怔了一下道:“甄世淮此前的确曾拜谒在事功宗门下。”
宗门弟子都会持有拜谒贴公开登门拜谒,谁是哪门的弟子就像刻在脑门上一样清晰,容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叶正途没有办法否认。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国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国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