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混在帝国当王爷 正文卷 第四百一十一章 归途(三)

正文卷 第四百一十一章 归途(三)

目录:混在帝国当王爷| 作者:拐子饭| 类别:历史军事

    朝政的混乱持续。狂沙文学网

    最开始,包括政事堂诸位相国在内的很多大臣,还能保持克制,但是,随着右相一党的咄咄bī)人,终于有人的怒火冲破顶点,开始反击。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朝政的争斗,最终是彻底蔓延开来,有些人是被迫参与进来,而有些人...则是居心叵测。

    御史中丞刘冲季倒了,他的家属在老家横行无忌,霸占良田,强买强卖,最后被人在朝堂上给抖了出来,证据确凿,刘冲季为朝廷重臣,却是知不报,有包庇之嫌,事一出,刘冲季无法狡辩,最终黯然下台,主动请辞。

    随着刘冲季的倒台,另外一名御史中丞夏准,成为了御史台唯一的中丞主官,彻底掌握了御史台的大权,并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几次朝会,大胆进言,把政事堂的几位相国都是给牵连了进来,很多人这时才明白,这名曾经极为低调,少有言语的人,竟是隐藏的如此深沉,原来他早就已经投靠了右相一党。

    一个月的时间,三次朝会,二十余名官员被革职赶出朝廷。

    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右相一党之外的朝臣。

    杨道嗣当政时期,朝堂之上,虽有争斗,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有事说事,有理说理,遇到重大分歧,争执难下,有着杨道嗣与刘桀两人的引导,赵智居中调解,平衡各方利益,局面总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不会全面扩大。

    那时候的朝堂,有杨道嗣,有刘桀,王仁锆、岳继明,乃至最早致仕的原礼部尚书洪质,这些人,不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威望,在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少有人能及,这些人在上面镇着,谁能乱来?谁又敢乱来?有他们抬着赵智这个大轿子,赵智坐的稳,也坐的舒服。

    如今,岳继明被罢免一切职务,黯然下台,王仁锆也是被赶出了政事堂,洪质与刘桀相续致仕,杨道嗣死,曾经朝中的五大顶梁柱,现在却是一个都不剩了。

    赵智的想法其实也没错,这些人除了王仁锆还算年轻之外,其余的四人,都是垂垂老矣,终归有离开的一天,一代新人胜旧人,这是必然的事。

    杨道嗣最后执政的这几年,政治态度明显软化,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一是求稳,二是出于国家长远大计,因为这个时期,不管是杨道嗣,还是赵智,都已经是步入晚年,他们思考最多的,是自己百年之后,该如何让国家稳定,朝堂稳定,两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过程,各自使用的手段与心思,却是大不相同。

    杨道嗣本人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对国家,他是忠心的,对家族,他也是忠心的,他始终在家族与国家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共存的平衡点。

    杨道嗣的做法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为此,他放弃了对楚王的支持,以极大的决心,大幅度调整家族内部权利结构,重用杨吕望,消除朝廷与蜀州的隔阂,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表明一个态度,消除赵智的猜忌与疑虑,让赵智明白,以后的杨家,对于新皇赵询,绝不会是一种威胁,若是用的好,反而可以成为一大助力。

    赵智明白了杨道嗣的心思,两人之间达成了协议,右相依旧是由杨家之人担当,抱住杨家在朝廷的地位,两者之间,再次形成平衡。

    但错就错在,有些事,赵智做的太急了,做的太急,很多计划,便会偏离预定目标。

    因为杨道嗣的退让与支持,赵智成功重组政事堂,除了杨道嗣与刘桀之子刘光辉这两人不变之外,刘知古、柳仲元、萧徽这三名新晋相国,都是赵智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连同户部尚书贺中楷,礼部尚书秦安明,吏部右侍郎郑仁杰,整个政事堂八位相国,有六人都是归属赵智,整个朝堂上的政治格局,其平衡被彻底打破,或许有些东西太容易得到,会让人觉得对方软弱。

    随着事态的进展,赵智的心思终于是有了一些变化,他有了另外一种心思,何必要与杨家进行妥协与利益均衡呢?把整个杨家彻底打下去,岂不是一劳永逸?

    随后,赵智把李忠调回丰京为左相,稳定京城军方力量,并进一步重用杨吕望,为以后杨家的分裂,埋下一颗种子。

    赵智的用意与心思,杨道嗣岂能看不出来?

    杨道嗣如何去做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翼王赵赫在河东的崛起,虽然是赵智有意为之,但这种崛起,显然大大超出了赵智的预料,他绝不想看到赵赫掌握整个河东的军政大权,而其中的进程,杨家与右相一党,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赵赫的崛起,引起了许多朝臣的不安,亲王掌地方,拥有军政大权,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历史上有过太多的帝国兴亡,都是于此有关,包括秦安名、刘知古等赵智的亲信之臣,都是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与反对,这也是分化了赵智的内部力量。

    因为杨炳林无子,杨道嗣发出信号,有意让杨吕望的儿子,继任杨炳林之后为杨家族长,进一步加深巩固与蜀州杨道安的关系。

    其后,原本与赵智已经达成协议,杨家除了蜀州之外,其余地方不会在拥有地方军权,但是当翼州防御使杨佐,陵州都督杨安两人的调职任命拿到朝堂上进行议论,一直低调的杨道嗣,终于是出声说话,反对。

    这些事的发生,终于是让赵智冷静下来,他知道,有些事,是自己太理所当然了,很多事,终归还是绕不开杨道嗣。

    争斗与妥协,失衡与平衡,永远是不变的主旋律。

    但妥协也是一门艺术,不能说退就退。

    赵智抛出要改制参知政事的职权以及减少参知政事的数量,或是针对杨吕望,或是针对整个朝堂,这其实就像是做买卖一样,我把价格喊出来,你来讨价还价。

    一番暗中较量。

    赵智与杨道嗣两人,再次达成妥协。

    赵智把翼王赵赫召回丰京,是不准备让他再回河东的,去陇右也好,准备再次提拔重要也好,其实都是幌子,真实用意就一个,没有我的命令,你就待在京城,哪都不许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混在帝国当王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