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天下权柄话今朝
目录:汉血丹心| 作者:流年书柬| 类别:历史军事
大汉丞相田玢,近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去年,皇帝当面对他说出那句:“君除吏已尽末吾亦欲除吏!”以后,他便敏感地意识到,丞相这个职位,将会与从前不同。
大汉开国以来,丞相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担当这个职位的,无一不是贵重之臣。无论是萧何曹参,还是陈平周勃,一直到田玢的前任窦婴,都是凭借自己树立起来的巨大威望和功勋,才有资格为百官之首,尊于朝堂之上。
这些宰执天下者,表面上看,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实际上就是整个政权的负责人。天子对他们恭恭敬敬,百官更是服从命令,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对于朝中群臣,甚至连内史这样的高官,如果出现了过失,丞相都有权力先斩后奏。
在同皇帝商谈国事时,丞相的意见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丞相推荐的官员,一般皇帝不会驳回,甚至就是九卿郡守这一品级的,都会予以通过任命。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丞相没有过错,是不能随意更换的。否则,有可能会在朝堂上引起震动。
所以,田玢以前的这些为相者,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都是有着久任的传统。有些甚至一直担任这个重要职务直到死去为止,可谓是一肩担尽社稷安稳。
而田玢,是一个例外。他之所以坐上这个位子,可以说是适逢其会。
未央宫中有自己的姐姐王太后撑腰,拥有极为雄厚的政治和权力背景。长安城外,又与众多的诸侯王交好,获得他们极大的支持,这个市井出身的人一时间左右逢源,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在窦婴听从窦太后的规劝全面隐退的情况下,武安侯田玢,终于稳坐丞相宝座,成为朝堂文武百官争相趋奉的人物。
得意忘形的日子也是有过,一呼百喏的光景自然令人陶醉!他每次上朝奏事,经常一个人坐在朝堂上讲个没完没了。每次皇帝都是微笑着,对他提出的建议,基本也是能接受。因此,他所推荐的人,有时候竟能从一介平民骤然升到两千石的高位。对于这样的丞相,自然会有大批的人奉承,就连一些郡县的主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也有很多附翼于武安侯府。
多么前景看好,“钱”途无量的一个官位啊!每当夜深人静,田玢翻看着那些账薄的最近收益,心中便乐开了花。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从皇帝外甥说完那句话后,开始悄悄的发生改变。
有一个新机构的出现,在朝中大臣们还大多不屑一顾的时候,田玢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它的威胁。
尚书这个职务,最先开始的时候,只不过隶属于少府,负责整理一些文书档案而已。可是当皇帝刘彻给它后面缀了一个字,变成尚书台,它的作用已经今非昔比。
尚书台,就设在金马门附近,离未央宫不过几步远,皇帝有事,立诏可至。
那里面的人,都是皇帝通过“词林苑”选拔的青年才俊,虽然大多名不见经传,但通过最近崭露头角的严助、终军、严安、朱买臣等这几个,已经可以预见,其余的必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老狐狸”这个称呼不是凭白得来的。虽然朝堂上的老狐狸也颇有几只,但论起见事的机智与圆滑,田玢,就是最狡猾的那一只。
经过几件不起眼的小事之后,皇帝的用心虽然还隐藏的很深,但在田玢的冷眼旁观中,已经初步看出了端倪。
皇帝要收权了!通过设立尚书台,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至于最终的目的……田玢忧郁的目光看向窗外雨纷纷。朝中另起炉灶,天下削弱诸侯,内外大权独揽,不外如是!
瓢泼大雨已经连下了几日,仍旧没有停歇的迹象,在秋天的节气里,干旱的西北方,下这么大的雨,并不多见。
看着这雨,田玢忽然有些惶恐。是因为从昨天到现在,有三件事,在他心中,亦如暴雨连绵,终成波澜!
王太后叙话,皇帝敲打,淮南王来访!对于田玢来说,这两天一夜,需要他做出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从而完成一次重要的选择。
一个不慎,人头落地,抄家问斩,这绝不是开玩笑的!即便皇帝是自己的亲外甥又怎么样?皇家的亲情,在权力的天平上,重量连根鸡毛都不如。
要慎重啊,真的是要慎重!田玢回头看看与自己坐在这同一间屋里品茶的人。半短的须髯,满脸的精明。
人,无论贵贱,都有朋友,而这个名叫籍福的人,便是田玢丞相自身份低微的时候便结识的一位至交好友了。
“侯爷无需如此,这件事不用考虑太多。恕我直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侯爷的心志,可一定要坚定些,容不得一点儿犹豫不决啊!否则,在当今天子心中留下猜忌,后患无穷。”
籍福的话语很诚恳,既然多年来侯爷把自己当成心腹谋主,就不用顾及许多,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他知道。
当断不断,必生后患!这样的道理,田玢比谁都明白。可是,他现在最大的顾虑,是武安侯府与诸侯王之间,牵扯的已经太深了。事到如今,真的能彻底斩断关系,不再惹祸上身吗?
“唉!昨天进宫的时候,太后她老人家言语之间,透漏出来的意思,也是要我赶快了断与诸侯们之间的关系。她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隐隐透出的焦灼,我自然能听得明白。恐怕……应该有些风声是真的了。”
田玢眉宇之间布满阴霾,这几年,从他当上太尉,又担任了丞相,那些诸侯王爷们,哪一次来长安,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呢?
金珠宝贝各类珍奇,那都是整车往侯府中送过来的。他是真舍不得这些大财主们啊!以后断了这些财路,想想他都肉痛。
可是,想起皇帝在偏殿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他的心又凉了下来。
“侯爷,太后是您亲姐姐,自然不会害您的!只要有她在宫中,关键时候说上一句话,再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大汉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皇帝……怎么能忤逆自己母后的意思呢?呵呵!”
籍福微微一笑,此人不愧是心机深沉之辈,见事极明,善于抓住事情的关键,说的清晰明白。
“先生果然高明!就是这么个意思。这也是我最安心的地方了。否则,府库中历年来从诸侯们那里运送的财物,就有些麻烦了。呵呵!”
“这一点侯爷倒不必担心。在天子眼中,钱财之物,这些算的了什么呢?自古忠奸,可不是以此来判断的。天子眼中的判定标准,和史书民间的判定标准,是大大不同地……哈哈!这一点,想必侯爷比我更清楚吧?”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而笑,田玢的心情轻松起来。讲的太对了,朝堂重要的大臣求田问舍,收敛钱财,也许会让皇帝更安心吧!只要听话,顺从他的意志,别乱站错队,就是合格的好臣子。
“话虽如此,只是……唉!别的那些王爷们谁生谁死倒是无所谓,只有淮南王与我相交二十余年,一直相知甚深,如今一旦有事,我却无能为力,实在是心中有些愧疚啊。”
田玢这句话倒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心实意的感到有些对不起淮南王刘安。昨夜淮南王私服过府来访,旁敲侧击之下,他却没有敢露出半点儿口风,也实在是无奈的很。
大雨倾盆的黑夜中,看着这位故友匆匆的来,又匆匆的离去,田玢命人关上府门,也只能深深的唏嘘慨叹。
“当今天子这就下定决心了?昨日侯爷入宫,天子,已经与侯爷商谈过此事了吗?”
籍福看了看田玢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刚才他只是听自家侯爷说了个大概,具体情形并不了解,身为谋主,要想做出最全面的判断,该知道的必须要知道清楚。
田玢听到他这样问,脸上却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意。勾起烦忧,更是失落。
“事到如今,我也不再相瞒了。先生有所不知,朝堂大事,天子已经不与老夫相商多时了,不仅是我,三公九卿这些重臣,都被抛在了一边。所谓朝堂议事,拱手听命而已……。”
“怎会如此!侯爷可是大汉丞相,军国大事,必须报于丞相签署,方才能上达天听,晓谕百官。撇开三公九卿……这、这真是骇人听闻!这样下去,朝政不是乱套了吗?”
籍福还是头一次从田玢嘴里听说这样的事。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窗外雨打帘拢,叮咚作响。田玢满腹的惆怅,亦如这秋天的夜雨般绵绵不绝。
“乱套……以后会不会乱套,现在并不知道。不过,皇帝的心,大着呢!呵呵,好了,不说这个。”
田玢摆了摆手,截断了话头。这些烦心事,他不想再谈,随即转变了话题。
“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皇帝这次的决心很坚定。历史竟然如此相似,太子前几日出宫,在长安市上与一群诸侯王世子们发生了冲突,听说闹得有些严重,直接导致了这件事的提前发生。”
武安侯府,田玢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谋主,语气中有琢磨不定的意味:“皇帝,昨日只说了一句话‘既然祸根已经种下,不提早铲除,难道还要太子重蹈当年七国之乱的覆辙吗’!”
大汉开国以来,丞相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担当这个职位的,无一不是贵重之臣。无论是萧何曹参,还是陈平周勃,一直到田玢的前任窦婴,都是凭借自己树立起来的巨大威望和功勋,才有资格为百官之首,尊于朝堂之上。
这些宰执天下者,表面上看,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实际上就是整个政权的负责人。天子对他们恭恭敬敬,百官更是服从命令,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对于朝中群臣,甚至连内史这样的高官,如果出现了过失,丞相都有权力先斩后奏。
在同皇帝商谈国事时,丞相的意见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丞相推荐的官员,一般皇帝不会驳回,甚至就是九卿郡守这一品级的,都会予以通过任命。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丞相没有过错,是不能随意更换的。否则,有可能会在朝堂上引起震动。
所以,田玢以前的这些为相者,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都是有着久任的传统。有些甚至一直担任这个重要职务直到死去为止,可谓是一肩担尽社稷安稳。
而田玢,是一个例外。他之所以坐上这个位子,可以说是适逢其会。
未央宫中有自己的姐姐王太后撑腰,拥有极为雄厚的政治和权力背景。长安城外,又与众多的诸侯王交好,获得他们极大的支持,这个市井出身的人一时间左右逢源,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在窦婴听从窦太后的规劝全面隐退的情况下,武安侯田玢,终于稳坐丞相宝座,成为朝堂文武百官争相趋奉的人物。
得意忘形的日子也是有过,一呼百喏的光景自然令人陶醉!他每次上朝奏事,经常一个人坐在朝堂上讲个没完没了。每次皇帝都是微笑着,对他提出的建议,基本也是能接受。因此,他所推荐的人,有时候竟能从一介平民骤然升到两千石的高位。对于这样的丞相,自然会有大批的人奉承,就连一些郡县的主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也有很多附翼于武安侯府。
多么前景看好,“钱”途无量的一个官位啊!每当夜深人静,田玢翻看着那些账薄的最近收益,心中便乐开了花。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从皇帝外甥说完那句话后,开始悄悄的发生改变。
有一个新机构的出现,在朝中大臣们还大多不屑一顾的时候,田玢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它的威胁。
尚书这个职务,最先开始的时候,只不过隶属于少府,负责整理一些文书档案而已。可是当皇帝刘彻给它后面缀了一个字,变成尚书台,它的作用已经今非昔比。
尚书台,就设在金马门附近,离未央宫不过几步远,皇帝有事,立诏可至。
那里面的人,都是皇帝通过“词林苑”选拔的青年才俊,虽然大多名不见经传,但通过最近崭露头角的严助、终军、严安、朱买臣等这几个,已经可以预见,其余的必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老狐狸”这个称呼不是凭白得来的。虽然朝堂上的老狐狸也颇有几只,但论起见事的机智与圆滑,田玢,就是最狡猾的那一只。
经过几件不起眼的小事之后,皇帝的用心虽然还隐藏的很深,但在田玢的冷眼旁观中,已经初步看出了端倪。
皇帝要收权了!通过设立尚书台,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至于最终的目的……田玢忧郁的目光看向窗外雨纷纷。朝中另起炉灶,天下削弱诸侯,内外大权独揽,不外如是!
瓢泼大雨已经连下了几日,仍旧没有停歇的迹象,在秋天的节气里,干旱的西北方,下这么大的雨,并不多见。
看着这雨,田玢忽然有些惶恐。是因为从昨天到现在,有三件事,在他心中,亦如暴雨连绵,终成波澜!
王太后叙话,皇帝敲打,淮南王来访!对于田玢来说,这两天一夜,需要他做出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从而完成一次重要的选择。
一个不慎,人头落地,抄家问斩,这绝不是开玩笑的!即便皇帝是自己的亲外甥又怎么样?皇家的亲情,在权力的天平上,重量连根鸡毛都不如。
要慎重啊,真的是要慎重!田玢回头看看与自己坐在这同一间屋里品茶的人。半短的须髯,满脸的精明。
人,无论贵贱,都有朋友,而这个名叫籍福的人,便是田玢丞相自身份低微的时候便结识的一位至交好友了。
“侯爷无需如此,这件事不用考虑太多。恕我直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侯爷的心志,可一定要坚定些,容不得一点儿犹豫不决啊!否则,在当今天子心中留下猜忌,后患无穷。”
籍福的话语很诚恳,既然多年来侯爷把自己当成心腹谋主,就不用顾及许多,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他知道。
当断不断,必生后患!这样的道理,田玢比谁都明白。可是,他现在最大的顾虑,是武安侯府与诸侯王之间,牵扯的已经太深了。事到如今,真的能彻底斩断关系,不再惹祸上身吗?
“唉!昨天进宫的时候,太后她老人家言语之间,透漏出来的意思,也是要我赶快了断与诸侯们之间的关系。她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隐隐透出的焦灼,我自然能听得明白。恐怕……应该有些风声是真的了。”
田玢眉宇之间布满阴霾,这几年,从他当上太尉,又担任了丞相,那些诸侯王爷们,哪一次来长安,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呢?
金珠宝贝各类珍奇,那都是整车往侯府中送过来的。他是真舍不得这些大财主们啊!以后断了这些财路,想想他都肉痛。
可是,想起皇帝在偏殿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他的心又凉了下来。
“侯爷,太后是您亲姐姐,自然不会害您的!只要有她在宫中,关键时候说上一句话,再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大汉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皇帝……怎么能忤逆自己母后的意思呢?呵呵!”
籍福微微一笑,此人不愧是心机深沉之辈,见事极明,善于抓住事情的关键,说的清晰明白。
“先生果然高明!就是这么个意思。这也是我最安心的地方了。否则,府库中历年来从诸侯们那里运送的财物,就有些麻烦了。呵呵!”
“这一点侯爷倒不必担心。在天子眼中,钱财之物,这些算的了什么呢?自古忠奸,可不是以此来判断的。天子眼中的判定标准,和史书民间的判定标准,是大大不同地……哈哈!这一点,想必侯爷比我更清楚吧?”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而笑,田玢的心情轻松起来。讲的太对了,朝堂重要的大臣求田问舍,收敛钱财,也许会让皇帝更安心吧!只要听话,顺从他的意志,别乱站错队,就是合格的好臣子。
“话虽如此,只是……唉!别的那些王爷们谁生谁死倒是无所谓,只有淮南王与我相交二十余年,一直相知甚深,如今一旦有事,我却无能为力,实在是心中有些愧疚啊。”
田玢这句话倒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心实意的感到有些对不起淮南王刘安。昨夜淮南王私服过府来访,旁敲侧击之下,他却没有敢露出半点儿口风,也实在是无奈的很。
大雨倾盆的黑夜中,看着这位故友匆匆的来,又匆匆的离去,田玢命人关上府门,也只能深深的唏嘘慨叹。
“当今天子这就下定决心了?昨日侯爷入宫,天子,已经与侯爷商谈过此事了吗?”
籍福看了看田玢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刚才他只是听自家侯爷说了个大概,具体情形并不了解,身为谋主,要想做出最全面的判断,该知道的必须要知道清楚。
田玢听到他这样问,脸上却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意。勾起烦忧,更是失落。
“事到如今,我也不再相瞒了。先生有所不知,朝堂大事,天子已经不与老夫相商多时了,不仅是我,三公九卿这些重臣,都被抛在了一边。所谓朝堂议事,拱手听命而已……。”
“怎会如此!侯爷可是大汉丞相,军国大事,必须报于丞相签署,方才能上达天听,晓谕百官。撇开三公九卿……这、这真是骇人听闻!这样下去,朝政不是乱套了吗?”
籍福还是头一次从田玢嘴里听说这样的事。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窗外雨打帘拢,叮咚作响。田玢满腹的惆怅,亦如这秋天的夜雨般绵绵不绝。
“乱套……以后会不会乱套,现在并不知道。不过,皇帝的心,大着呢!呵呵,好了,不说这个。”
田玢摆了摆手,截断了话头。这些烦心事,他不想再谈,随即转变了话题。
“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皇帝这次的决心很坚定。历史竟然如此相似,太子前几日出宫,在长安市上与一群诸侯王世子们发生了冲突,听说闹得有些严重,直接导致了这件事的提前发生。”
武安侯府,田玢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谋主,语气中有琢磨不定的意味:“皇帝,昨日只说了一句话‘既然祸根已经种下,不提早铲除,难道还要太子重蹈当年七国之乱的覆辙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血丹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血丹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