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飞龙在天 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
目录:欺世盗国| 作者:司史| 类别:历史军事
“咄!”
一支木箭插在韩熙载脚边,他连忙站住,盯着护城河对岸的周兵,头也不回地吩咐:“喊话。”
身后摇旗壮汉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宋国主舍人韩熙载奉国主之教入朝天子!”
一连高呼数声方才停下。
站在原地没动的韩熙载能看到对岸周兵有些骚动,隐约能听到争论的声音。
好一阵都没有一个能做主的出来发话,跟在韩熙载身后的一个中年文士不免有些焦虑:“舍人,这能成功么?”
今年已经五十三岁的韩熙载双手笼在袖中,挺直腰背看着对岸,灰白须发随风飘扬。听到身后文士的话,他微微侧头,低声道:“我等受王命而来,唯有尽心竭力罢了。”
说白了就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中年文士听了,苦笑道:“下官只担心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韩熙载默然不语,盯着对岸出神。
自从戴延康屠戮李唐皇室自立,韩熙载就处于半隐居状态,往来交游倒是让他的名声日益响亮。等周国攻略淮南,韩熙载终于是忍受不住多次上书,重新踏入官场。
只可惜戴延康是藩镇起家,自有一套班底,他起用韩熙载,看重的是韩熙载的名声,而不是能力。给的也都是一些参赞机谋之职,不预实务。
现在要求和了,又把韩熙载找出来作为使者。说实在的,韩熙载嘴上说着尽心竭力,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做到这一点。
也不知过了多久,对岸终于有了别的动静,一辆填壕车被推车朝壕沟边上来。
看到这里,韩熙载暗自松了口气,至少周军还能交流。
等待填壕车搭好,韩熙载一行人在周兵的围观下走过护城河,来到一名中年将领面前。
“某乃魏王麾下广节军都指挥使章鹏。”
“章将军,在下宋国舍人韩熙载,奉王命入朝天子。”
有礼有节,只可惜这幅场景怎么看都觉得韩熙载态度十分卑微。
这就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胜利者可以选择无礼也可以选择有礼,但失败者若想活下来,只能选择“礼多人不怪”。
章鹏点点头:“某做不了主,韩舍人不如先去见见魏王。”
“劳烦章将军带路。”韩熙载心底叹了口气,再次叉手躬身。
出城之前他被戴延康召去密谈,得知城中在被围困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至少一年。这个数字是不是真的,他不知道,但戴延康的意思显然是不着急,谈几个月都没关系,就怕不给谈。
现如今周军围城,他们可不知道城内能坚持多久,没准就想着“加一把劲,明天就能破城”,然后为了灭国之功把和谈使者扣押下来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攻城。
韩熙载跟着章鹏一路向前,一边走着,一边重新整理词句,想要说服陈佑放他去洛阳,更想说服周军一干将领暂缓攻城。
穿过一片帐篷,又穿过混杂着泥土房和木房子的区域,韩熙载来到一间十分宽大的木屋前面。
没有过多停留,章鹏在门口卫兵注视下推开房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韩舍人请进。”章鹏侧身伸手示意。
韩熙载深吸一口气,大踏步走进门内。他身后随从意欲跟上,却被门口卫兵拦下,眼睁睁看着章鹏走进去关上门。
屋内韩熙载只是一扫,就大概了解他所面临的处境了。
坐在主位上的那个小孩是魏王赵德昭,侧面那个就是魏王傅陈佑。
不用多想,韩熙载就明白自己大概率是能够去洛阳了。
收敛思绪,他在屋子中间空地上站定,恭敬一礼:“宋国主舍人韩熙载,参见大王!”
“免礼!”
赵德昭眉头皱起,显然在回想该说些什么。
他的家令任喜立在他身后,见他一时没想起来,正要附耳提醒,却看到陈佑冷冽的目光。这一愣神的功夫,赵德昭终于自己想起来了。
“韩舍人来此是为何事啊?”
韩熙载挺直腰杆,朗声道:“好叫大王知晓,在下奉国主之命欲往洛阳朝见天子,以商讨停战之事!”
赵德昭再次皱眉思索,可惜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韩熙载来得突然,陈佑也没机会提前教导他。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得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陈佑。
陈佑见状,轻咳一声开口:“韩舍人该知道,正是贵国主不敬天子、不从天子之诏这才引得大军压境,如若想要停战,只需贵国主亲自动身前往洛阳便可。”
赵德昭想起来陈佑以前跟他解释过开战缘由,此时听陈佑说起来,立刻就接过话头:“正是!官家诏令宋国主入朝,宋国主拒不从命,实乃叛逆之举!”
韩熙载不敢认,立刻辩解:“着实是冤枉!大王有所不知,国主听闻天子诏见欣喜不已,正欲起身北上,怎奈骤然风寒,卧床不起,无奈之下只得叫二王子代为前往。如此这般,怎么都算不上是叛逆啊!还请大王明察!”
陈佑没让赵德昭继续发挥,直接接过主导权,他看着韩熙载:“两军交战之前,庐州发现数名宋国细作蛊惑当地大户袭击魏王府,这作何解释?宋乃周之属国,然魏王带兵巡游却遭军兵拦截攻击,这又作何解释?”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我想揍你你为什么不跪下让我揍?
“这等事项皆是边军妄为,国主得知后心中惶恐不安,立刻派遣使者意欲平息天子之怒。着实没想到天军如此迅速,短短十多天便兵临南昌城下!”
说到这里,韩熙载顿了顿,语气稍稍强硬一些:“宋国虽是周之藩属,骤遭进攻方才奋起反击。陈长史久历兵事,当知晓其中道理。”
他说完之后停了下来,扭头扫视堂内诸人全是将领,没有幕僚文人。
“此时南昌城内粮草充裕,军备器械亦是足够,城中上下一心,士气充足。恕在下之言,若我等坚定抵抗决心,便是城外将领猛攻一年也难以破城!”
一支木箭插在韩熙载脚边,他连忙站住,盯着护城河对岸的周兵,头也不回地吩咐:“喊话。”
身后摇旗壮汉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宋国主舍人韩熙载奉国主之教入朝天子!”
一连高呼数声方才停下。
站在原地没动的韩熙载能看到对岸周兵有些骚动,隐约能听到争论的声音。
好一阵都没有一个能做主的出来发话,跟在韩熙载身后的一个中年文士不免有些焦虑:“舍人,这能成功么?”
今年已经五十三岁的韩熙载双手笼在袖中,挺直腰背看着对岸,灰白须发随风飘扬。听到身后文士的话,他微微侧头,低声道:“我等受王命而来,唯有尽心竭力罢了。”
说白了就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中年文士听了,苦笑道:“下官只担心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韩熙载默然不语,盯着对岸出神。
自从戴延康屠戮李唐皇室自立,韩熙载就处于半隐居状态,往来交游倒是让他的名声日益响亮。等周国攻略淮南,韩熙载终于是忍受不住多次上书,重新踏入官场。
只可惜戴延康是藩镇起家,自有一套班底,他起用韩熙载,看重的是韩熙载的名声,而不是能力。给的也都是一些参赞机谋之职,不预实务。
现在要求和了,又把韩熙载找出来作为使者。说实在的,韩熙载嘴上说着尽心竭力,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做到这一点。
也不知过了多久,对岸终于有了别的动静,一辆填壕车被推车朝壕沟边上来。
看到这里,韩熙载暗自松了口气,至少周军还能交流。
等待填壕车搭好,韩熙载一行人在周兵的围观下走过护城河,来到一名中年将领面前。
“某乃魏王麾下广节军都指挥使章鹏。”
“章将军,在下宋国舍人韩熙载,奉王命入朝天子。”
有礼有节,只可惜这幅场景怎么看都觉得韩熙载态度十分卑微。
这就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胜利者可以选择无礼也可以选择有礼,但失败者若想活下来,只能选择“礼多人不怪”。
章鹏点点头:“某做不了主,韩舍人不如先去见见魏王。”
“劳烦章将军带路。”韩熙载心底叹了口气,再次叉手躬身。
出城之前他被戴延康召去密谈,得知城中在被围困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至少一年。这个数字是不是真的,他不知道,但戴延康的意思显然是不着急,谈几个月都没关系,就怕不给谈。
现如今周军围城,他们可不知道城内能坚持多久,没准就想着“加一把劲,明天就能破城”,然后为了灭国之功把和谈使者扣押下来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攻城。
韩熙载跟着章鹏一路向前,一边走着,一边重新整理词句,想要说服陈佑放他去洛阳,更想说服周军一干将领暂缓攻城。
穿过一片帐篷,又穿过混杂着泥土房和木房子的区域,韩熙载来到一间十分宽大的木屋前面。
没有过多停留,章鹏在门口卫兵注视下推开房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韩舍人请进。”章鹏侧身伸手示意。
韩熙载深吸一口气,大踏步走进门内。他身后随从意欲跟上,却被门口卫兵拦下,眼睁睁看着章鹏走进去关上门。
屋内韩熙载只是一扫,就大概了解他所面临的处境了。
坐在主位上的那个小孩是魏王赵德昭,侧面那个就是魏王傅陈佑。
不用多想,韩熙载就明白自己大概率是能够去洛阳了。
收敛思绪,他在屋子中间空地上站定,恭敬一礼:“宋国主舍人韩熙载,参见大王!”
“免礼!”
赵德昭眉头皱起,显然在回想该说些什么。
他的家令任喜立在他身后,见他一时没想起来,正要附耳提醒,却看到陈佑冷冽的目光。这一愣神的功夫,赵德昭终于自己想起来了。
“韩舍人来此是为何事啊?”
韩熙载挺直腰杆,朗声道:“好叫大王知晓,在下奉国主之命欲往洛阳朝见天子,以商讨停战之事!”
赵德昭再次皱眉思索,可惜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韩熙载来得突然,陈佑也没机会提前教导他。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得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陈佑。
陈佑见状,轻咳一声开口:“韩舍人该知道,正是贵国主不敬天子、不从天子之诏这才引得大军压境,如若想要停战,只需贵国主亲自动身前往洛阳便可。”
赵德昭想起来陈佑以前跟他解释过开战缘由,此时听陈佑说起来,立刻就接过话头:“正是!官家诏令宋国主入朝,宋国主拒不从命,实乃叛逆之举!”
韩熙载不敢认,立刻辩解:“着实是冤枉!大王有所不知,国主听闻天子诏见欣喜不已,正欲起身北上,怎奈骤然风寒,卧床不起,无奈之下只得叫二王子代为前往。如此这般,怎么都算不上是叛逆啊!还请大王明察!”
陈佑没让赵德昭继续发挥,直接接过主导权,他看着韩熙载:“两军交战之前,庐州发现数名宋国细作蛊惑当地大户袭击魏王府,这作何解释?宋乃周之属国,然魏王带兵巡游却遭军兵拦截攻击,这又作何解释?”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我想揍你你为什么不跪下让我揍?
“这等事项皆是边军妄为,国主得知后心中惶恐不安,立刻派遣使者意欲平息天子之怒。着实没想到天军如此迅速,短短十多天便兵临南昌城下!”
说到这里,韩熙载顿了顿,语气稍稍强硬一些:“宋国虽是周之藩属,骤遭进攻方才奋起反击。陈长史久历兵事,当知晓其中道理。”
他说完之后停了下来,扭头扫视堂内诸人全是将领,没有幕僚文人。
“此时南昌城内粮草充裕,军备器械亦是足够,城中上下一心,士气充足。恕在下之言,若我等坚定抵抗决心,便是城外将领猛攻一年也难以破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欺世盗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欺世盗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