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下之吭(二)
目录:崇祯十三年| 作者:响木| 类别:历史军事
农历的五月,又称“毒月”、“恶月”。因为此时的节气,正是阴阳相争、生死难判之时。
民间有俗,五月上中下三旬的五、六、七这九天,为“九毒日”。但最毒的日头还不是这九天,而是五月十四日。
该日为“天地交泰之日”,若是男女行房,活不过三年。所以嘛,这十天必须人人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便会伤身损气、耗费精元。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是:男人最好守空房,女人最好回娘家。
既然民间有这个禁忌,交通管制也会影响百姓的端午节出行,向来从谏如流的蜀世子朱平槿便把行程提前了一天,即五月初四,与老婆罗雨虹携手回到了阔别大半年的蜀王府。
世子出征川北得胜凯旋,省城成都府当然要大肆庆祝一番。
五月初四,天光尚早,便有许多百姓自发串联,结队去北门外去迎候世子大驾,凑一回热闹,也好回到街坊里与熟人叙说。毕竟过去的一个月,除了抓人打仗,街面上便没有什么精彩刺激的新闻。
然而百姓刚刚出门,便又慌忙返回了各自家中翻箱倒柜。
原来大街上到处都有里长和书生拿着铜皮喇叭提醒他们:
今日成都四门管制。没有随身携带黄卡,出了城门便进不来。只有白卡的外地客商,最好不要出城!
百姓们都出城迎接,理应表率万民的蜀地宗室亲贵和文武官员们却没有出城,连出征时搭建过的彩门都省了。
世子昨晚一道令旨,让所有的宗亲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国家多事,一应礼节化繁为简,也好省下几个银子,抚恤川北伤亡将士的眷属!
话虽如此,世子谦逊礼让,国家制度却不敢马虎。
一大早,宗亲官员们便朝服梁冠,在石泉郡王朱宣堄和四川巡抚廖大亨、藩司左使张法孔、藩司参政陈其赤、都司罗大爵的率领下,于蜀王府端礼门之前分列东西两班,迎候世子大驾。
还有一些有身份的士绅贤达,也不请自来凑趣。为首者,便是原顺天府尹庄祖诏、原云南按察使庄祖诰两兄弟,致仕大理寺正王秉乾,原宣化府同知王履亨等人。
但这些人都是熟面孔,并无新意。
真正让人吃惊只有一位,那便是刚满十岁的蜀世子朱平槿的庶二弟朱平樻。
只见深居宫苑、难得一见的朱平樻华服盛装,苍白的脸上挂着和蔼亲切的微笑。他见着石泉老王和四川巡抚一干宗亲重臣,便挣脱搀扶的太监,礼数周到的一一见礼。举止雍容大方,言辞恳切得体。
这让参加迎驾典礼的官员们都感叹道:蜀王府的家教,到底与别家藩王不同!才出了个英武盖世的世子,这又出了个知礼兴仁的二贤王!
……
世子有令减礼,凯旋时的景象自然不能与出征之时的盛况相比。况且随行护驾的军队仅有警卫营一部骑兵,规模和气势上已经大大缩减了。
不过有心人看得很清楚,此次世子回府最大的不同,既非随行军队的缩减,也非世子与罗姑娘弃马乘车,而是沿途的气氛变得肃杀紧张。
成都府东、西、南三门摆放了拒马,设置了警卡,逢车便拦,逢人便查。
凡持白卡的外地人和无卡之百姓,一律被挡在卡子两边不准进出。
在世子回府的主要道路和地点:城北大安路、沙河的驷马桥、北城门、大北街,乃至于东西顺城街和皇城坝,更是沿途戒严。
道路两旁执行戒严任务是护国军守备营的士兵。
士兵们身着破旧的灰色军服,头戴宽檐布帽或者草帽,手持短矛或老式火铳,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从二十里外的兵营行在一直排到了蜀王府的端礼门前。
士兵们背对大路,面朝人潮,腰杆挺直,目光炯炯。乡民所特有的黝黑透亮的脸上,焕发出崭新的光彩。那种低人一等的谦卑,已经被朝气蓬勃的自信所取代。
士兵们用一双双警惕而威严的眼神来回扫视着,看得那些城里出来的百姓浑身不自在。
若是哪位看热闹的人昏了头,不小心靠近了士兵们用身体划出的警戒线,就会有一个磨得铮亮的矛头出现在他的眼前,伴随的往往还有一句高声的斥责:
马上退回去,否则立即捉拿!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城乡之别。
别在哪儿?在身份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
住在城里的即便不是王公贵族,不是高官显贵,也是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均高于农村的所谓“城里人”。
如今被这群土得掉渣的农民士兵当众呵斥,城里人当然心里不平衡。
立即就有消息灵通人士指出,执行道路戒严任务的护国军守备营,大都来自成都府北新都、新繁、彭山三县的乡兵,总数不下两千人。自从镇反开始后,这些乡兵便一直集结在城北某处。一旦成都府的逆反分子得势,乡兵们就会冲进成都,来个邛眉两州一样的武力平乱!
难怪前些日子那些活蹦乱跳的士绅和书生,这么快就烟消云散了。
原来这些乡兵就是士绅和书生们的对红星,都给镇住了!
恍然大悟的城里人终于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这大明朝以农为本,乡下农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城里人。只要农民不反,几个书生瞎闹腾,能成什么大事?
这时候城里人才开始庆幸:幸亏自己老实本分,没有被那帮天杀的书生裹进去!
当然他们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万一仁善的世子转了心性,下令株连九族怎么办?成都府方圆二十二里,就这么大。九族一诛,怕会有一成的成都人都会被牵进去!
然而,当百姓们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本人时,这点剩下的担心也消失了。因为他们亲眼从大马车的琉璃窗中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两人笑容满面,向沿途的百姓们挥手致意。
蜀王府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喜事!
一个靠谱的传言道,不仅不会株连,说不定已经抓起来的人也会大赦!
另一个不靠谱的传言则道,世子不久定会与罗姑娘大婚!
后来蜀安局才弄清这个不靠谱传言的由来:
原来一名样貌俊秀且眼睛贼亮的登徒子当日回城后,便信誓旦旦向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拍胸口,说看见罗姑娘被向窗外的他飞吻!
大姑娘小媳妇知道什么是“吻”,但不知道吻如何能飞。于是该男子便现场演示,羞得人家四散而逃。
蜀安局查明该名登徒子的身份,原来是西夷庙里的一名信众,与西夷和尚利类思打得火热。利类思被捕,他失了势,便想伺机接近随驾的安文思,这才有了这个故事。
既然案子涉及尊贵的罗姑娘,蜀安局便将此案定性为大不敬,然后报到了罗姑娘处,让当事人自己看着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那名登徒子得以继续张狂,到处向大姑娘小媳妇讲述他与罗姑娘那不能说又不能不说的香艳故事。
……
八卦永远都有,如果你较真,那就是在摧残自己。
朱平槿不是不知道这些流言,但作为一名以政治为职业的人,只要不超过心中的限度,他就不会在这些荒诞的事情上分神。
大马车经大北街行至蜀王府广智门,又从西顺城街绕至皇城坝,最后在端礼门前停下。
朱平槿下左车门,罗雨虹下右车门,两人在马前重新碰头。朱平槿出右手,罗雨虹出左手,两只手手牵手,沿着中央的甬道大步向前。
这时,石泉老王和廖大亨已经领着若干亲贵高官趋步上前参拜。朱平槿一眼便看见了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原来还活着!
朱平槿叫了朱平樻的名字,让他上前说话。朱平樻正从地上奋力爬起,朱平槿的老婆已经抢先开口了:“郑总理,重庆的事情结了?”
廖大亨身后的蜀王府右长史郑安民瞧瞧朱平槿两口子的脸色,然后在官丛中深深一鞠道:
“臣幸不辱使命!”
……
重庆府,这个长江上游以商贸物流手工业立足的大城市,这个山多土少法定赋税却超过成都一倍半的大城市,终于彻底落入了朱平槿的囊中。
佛家说,怎么来的,还会怎么去。
权贵们依托于权利而攫取的巨额财富,转眼间就因权利的反目而彻底丧失。
为了彻底撕开目标人物之间因利益纠缠而形成的攻守同盟,重庆专案组在经过激烈争论之后,最后终于接受了江鼎镇的建议,实施“全民检举”。
全民检举,在武则天手下酷吏周兴、来俊臣时期,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金匮投书”。
重庆的玩法差不多。
一个个涂着朱漆的密封木箱被安放到城内城外的各个角落,只留出一道狭窄的缝隙接受检举信。
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护国军士兵守护这些检举箱,也守护着这些检举箱中隐藏的秘密。
为了鼓励告发,惩治包庇,专案组制定了“首告重赏、自首减免;知情不举,罪同案犯”的两手政策。
一面是用金钱和减免刑罚来诱惑知情者举报;另一面是用严刑峻法来惩处知情者包庇。
为了不让检举者有任何心理压力,专案组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故意模糊了大明律中对检举者实名制的强制要求,变相废除了“诬告反坐”的规定。只要检举者舍得抛弃一笔数额不菲的赏金,他完全可以不用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地址。
在此种种政策的全面挤压之下,重庆各色人等那些见不得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有商家与土暴子和官军两头作生意,收购来路不明的首饰、金银、衣物和木材,向来身份可疑的人出卖粮食、盐巴与兵器;
有商家大做食盐走私,借助乌江、赤水等河流之便,向遵义和贵州的苗区运送粮盐、生铁等管制物资;
有商家利用重庆各码头需要大量人力上下物资的特点,从人身上控制挑夫背客。既把他们当作摇钱树,又利用他们来要挟货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
重庆府的首恶自然是王应熊、王应熙兄弟。
专案组在重庆府一个月,便收到了举报王家的信函一千多封,内容涉及雇凶杀人、强抢民女、斗殴致残、侵占官产、伙同贪污等严重刑事犯罪。
除了这些,专案组的其他收获也不少。
如王应熊之独子王阳禧与王应熊和王应熙兄弟的几个侍妾的扒灰;
如王应熊与周延儒在朝堂政务中的一些秘密勾当。
据郑安民说,耿介的刘之勃看了些搜出来的往来信件,当即便要奋笔疾书,向皇帝弹劾周延儒,还是他们把他苦苦劝住了。
注一:成都土话,对头、死敌、天敌之意。
</br>
</br>
民间有俗,五月上中下三旬的五、六、七这九天,为“九毒日”。但最毒的日头还不是这九天,而是五月十四日。
该日为“天地交泰之日”,若是男女行房,活不过三年。所以嘛,这十天必须人人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便会伤身损气、耗费精元。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是:男人最好守空房,女人最好回娘家。
既然民间有这个禁忌,交通管制也会影响百姓的端午节出行,向来从谏如流的蜀世子朱平槿便把行程提前了一天,即五月初四,与老婆罗雨虹携手回到了阔别大半年的蜀王府。
世子出征川北得胜凯旋,省城成都府当然要大肆庆祝一番。
五月初四,天光尚早,便有许多百姓自发串联,结队去北门外去迎候世子大驾,凑一回热闹,也好回到街坊里与熟人叙说。毕竟过去的一个月,除了抓人打仗,街面上便没有什么精彩刺激的新闻。
然而百姓刚刚出门,便又慌忙返回了各自家中翻箱倒柜。
原来大街上到处都有里长和书生拿着铜皮喇叭提醒他们:
今日成都四门管制。没有随身携带黄卡,出了城门便进不来。只有白卡的外地客商,最好不要出城!
百姓们都出城迎接,理应表率万民的蜀地宗室亲贵和文武官员们却没有出城,连出征时搭建过的彩门都省了。
世子昨晚一道令旨,让所有的宗亲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国家多事,一应礼节化繁为简,也好省下几个银子,抚恤川北伤亡将士的眷属!
话虽如此,世子谦逊礼让,国家制度却不敢马虎。
一大早,宗亲官员们便朝服梁冠,在石泉郡王朱宣堄和四川巡抚廖大亨、藩司左使张法孔、藩司参政陈其赤、都司罗大爵的率领下,于蜀王府端礼门之前分列东西两班,迎候世子大驾。
还有一些有身份的士绅贤达,也不请自来凑趣。为首者,便是原顺天府尹庄祖诏、原云南按察使庄祖诰两兄弟,致仕大理寺正王秉乾,原宣化府同知王履亨等人。
但这些人都是熟面孔,并无新意。
真正让人吃惊只有一位,那便是刚满十岁的蜀世子朱平槿的庶二弟朱平樻。
只见深居宫苑、难得一见的朱平樻华服盛装,苍白的脸上挂着和蔼亲切的微笑。他见着石泉老王和四川巡抚一干宗亲重臣,便挣脱搀扶的太监,礼数周到的一一见礼。举止雍容大方,言辞恳切得体。
这让参加迎驾典礼的官员们都感叹道:蜀王府的家教,到底与别家藩王不同!才出了个英武盖世的世子,这又出了个知礼兴仁的二贤王!
……
世子有令减礼,凯旋时的景象自然不能与出征之时的盛况相比。况且随行护驾的军队仅有警卫营一部骑兵,规模和气势上已经大大缩减了。
不过有心人看得很清楚,此次世子回府最大的不同,既非随行军队的缩减,也非世子与罗姑娘弃马乘车,而是沿途的气氛变得肃杀紧张。
成都府东、西、南三门摆放了拒马,设置了警卡,逢车便拦,逢人便查。
凡持白卡的外地人和无卡之百姓,一律被挡在卡子两边不准进出。
在世子回府的主要道路和地点:城北大安路、沙河的驷马桥、北城门、大北街,乃至于东西顺城街和皇城坝,更是沿途戒严。
道路两旁执行戒严任务是护国军守备营的士兵。
士兵们身着破旧的灰色军服,头戴宽檐布帽或者草帽,手持短矛或老式火铳,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从二十里外的兵营行在一直排到了蜀王府的端礼门前。
士兵们背对大路,面朝人潮,腰杆挺直,目光炯炯。乡民所特有的黝黑透亮的脸上,焕发出崭新的光彩。那种低人一等的谦卑,已经被朝气蓬勃的自信所取代。
士兵们用一双双警惕而威严的眼神来回扫视着,看得那些城里出来的百姓浑身不自在。
若是哪位看热闹的人昏了头,不小心靠近了士兵们用身体划出的警戒线,就会有一个磨得铮亮的矛头出现在他的眼前,伴随的往往还有一句高声的斥责:
马上退回去,否则立即捉拿!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城乡之别。
别在哪儿?在身份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
住在城里的即便不是王公贵族,不是高官显贵,也是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均高于农村的所谓“城里人”。
如今被这群土得掉渣的农民士兵当众呵斥,城里人当然心里不平衡。
立即就有消息灵通人士指出,执行道路戒严任务的护国军守备营,大都来自成都府北新都、新繁、彭山三县的乡兵,总数不下两千人。自从镇反开始后,这些乡兵便一直集结在城北某处。一旦成都府的逆反分子得势,乡兵们就会冲进成都,来个邛眉两州一样的武力平乱!
难怪前些日子那些活蹦乱跳的士绅和书生,这么快就烟消云散了。
原来这些乡兵就是士绅和书生们的对红星,都给镇住了!
恍然大悟的城里人终于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这大明朝以农为本,乡下农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城里人。只要农民不反,几个书生瞎闹腾,能成什么大事?
这时候城里人才开始庆幸:幸亏自己老实本分,没有被那帮天杀的书生裹进去!
当然他们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万一仁善的世子转了心性,下令株连九族怎么办?成都府方圆二十二里,就这么大。九族一诛,怕会有一成的成都人都会被牵进去!
然而,当百姓们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本人时,这点剩下的担心也消失了。因为他们亲眼从大马车的琉璃窗中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两人笑容满面,向沿途的百姓们挥手致意。
蜀王府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喜事!
一个靠谱的传言道,不仅不会株连,说不定已经抓起来的人也会大赦!
另一个不靠谱的传言则道,世子不久定会与罗姑娘大婚!
后来蜀安局才弄清这个不靠谱传言的由来:
原来一名样貌俊秀且眼睛贼亮的登徒子当日回城后,便信誓旦旦向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拍胸口,说看见罗姑娘被向窗外的他飞吻!
大姑娘小媳妇知道什么是“吻”,但不知道吻如何能飞。于是该男子便现场演示,羞得人家四散而逃。
蜀安局查明该名登徒子的身份,原来是西夷庙里的一名信众,与西夷和尚利类思打得火热。利类思被捕,他失了势,便想伺机接近随驾的安文思,这才有了这个故事。
既然案子涉及尊贵的罗姑娘,蜀安局便将此案定性为大不敬,然后报到了罗姑娘处,让当事人自己看着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那名登徒子得以继续张狂,到处向大姑娘小媳妇讲述他与罗姑娘那不能说又不能不说的香艳故事。
……
八卦永远都有,如果你较真,那就是在摧残自己。
朱平槿不是不知道这些流言,但作为一名以政治为职业的人,只要不超过心中的限度,他就不会在这些荒诞的事情上分神。
大马车经大北街行至蜀王府广智门,又从西顺城街绕至皇城坝,最后在端礼门前停下。
朱平槿下左车门,罗雨虹下右车门,两人在马前重新碰头。朱平槿出右手,罗雨虹出左手,两只手手牵手,沿着中央的甬道大步向前。
这时,石泉老王和廖大亨已经领着若干亲贵高官趋步上前参拜。朱平槿一眼便看见了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原来还活着!
朱平槿叫了朱平樻的名字,让他上前说话。朱平樻正从地上奋力爬起,朱平槿的老婆已经抢先开口了:“郑总理,重庆的事情结了?”
廖大亨身后的蜀王府右长史郑安民瞧瞧朱平槿两口子的脸色,然后在官丛中深深一鞠道:
“臣幸不辱使命!”
……
重庆府,这个长江上游以商贸物流手工业立足的大城市,这个山多土少法定赋税却超过成都一倍半的大城市,终于彻底落入了朱平槿的囊中。
佛家说,怎么来的,还会怎么去。
权贵们依托于权利而攫取的巨额财富,转眼间就因权利的反目而彻底丧失。
为了彻底撕开目标人物之间因利益纠缠而形成的攻守同盟,重庆专案组在经过激烈争论之后,最后终于接受了江鼎镇的建议,实施“全民检举”。
全民检举,在武则天手下酷吏周兴、来俊臣时期,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金匮投书”。
重庆的玩法差不多。
一个个涂着朱漆的密封木箱被安放到城内城外的各个角落,只留出一道狭窄的缝隙接受检举信。
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护国军士兵守护这些检举箱,也守护着这些检举箱中隐藏的秘密。
为了鼓励告发,惩治包庇,专案组制定了“首告重赏、自首减免;知情不举,罪同案犯”的两手政策。
一面是用金钱和减免刑罚来诱惑知情者举报;另一面是用严刑峻法来惩处知情者包庇。
为了不让检举者有任何心理压力,专案组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故意模糊了大明律中对检举者实名制的强制要求,变相废除了“诬告反坐”的规定。只要检举者舍得抛弃一笔数额不菲的赏金,他完全可以不用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地址。
在此种种政策的全面挤压之下,重庆各色人等那些见不得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有商家与土暴子和官军两头作生意,收购来路不明的首饰、金银、衣物和木材,向来身份可疑的人出卖粮食、盐巴与兵器;
有商家大做食盐走私,借助乌江、赤水等河流之便,向遵义和贵州的苗区运送粮盐、生铁等管制物资;
有商家利用重庆各码头需要大量人力上下物资的特点,从人身上控制挑夫背客。既把他们当作摇钱树,又利用他们来要挟货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
重庆府的首恶自然是王应熊、王应熙兄弟。
专案组在重庆府一个月,便收到了举报王家的信函一千多封,内容涉及雇凶杀人、强抢民女、斗殴致残、侵占官产、伙同贪污等严重刑事犯罪。
除了这些,专案组的其他收获也不少。
如王应熊之独子王阳禧与王应熊和王应熙兄弟的几个侍妾的扒灰;
如王应熊与周延儒在朝堂政务中的一些秘密勾当。
据郑安民说,耿介的刘之勃看了些搜出来的往来信件,当即便要奋笔疾书,向皇帝弹劾周延儒,还是他们把他苦苦劝住了。
注一:成都土话,对头、死敌、天敌之意。
</br>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十三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十三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