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梦乾坤 正文卷 第十章 求知欲

正文卷 第十章 求知欲

目录:大梦乾坤| 作者:九瑞阳| 类别:都市言情

    一套拳打下来,张正就觉得周身的毛孔张开,呼吸也特别畅快,甭提有多舒服了。以前打拳除了感觉身上有点热之外,怎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看来这正灵诀还真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回到家的时候,张红军正在做早饭。

    “臭小子,起这么早干啥去了?”张红军问道。

    “去练功了。”

    “嗯,练功可以”张红军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不过很快又拉下脸来,严肃地说道,“但是,丑话说到前头,不许仗着会点儿功夫就去惹事,更不能欺负人。”

    张红军是典型的严父,他觉得儿子就得常敲打着点儿,要不然就容易无法无天,上房揭瓦。

    “放心吧,老爸。咱练功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用来欺负人,这些道理师父早就讲给我了。”说着,张正从餐盘里捏起两颗煮黄豆,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张红军绷着个连,“但愿像你说的那样。”

    张正知道老爸就是个教育控,所以也不在意。

    不过他突然想了起来,老爸就是医生,整天给乡亲们做针灸,对穴位也是很了解的,于是就一脸期待地问道,“哎,老爸,泥丸宫和神庭穴在什么地方啊?”

    “你问这个干什么?”张红军诧异地看着儿子,心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练功需要呗。”张正打了个马虎眼。

    一听是正事儿,张红军放心了“哦,神庭我倒是知道,是在前发际向上大概半寸的地方。”说着张红军在张正前额上放某个地方点了一下,“就是这里了”。

    “至于泥丸宫么,有两个说法,有的说是整个头部,有的说是人脑正中的百会穴。这个还是去问你的师父吧,千万别搞错了。”张红军嘱咐道。

    “好吧。”

    吃完早饭,张正便迫不及待的上东山找师父去了。

    等到了道观,张正才发现,李长庚正对着一地的碎瓷发愣呢。

    张正很少看到师父有这种失神的表情,赶紧上前道,“师父,出什么事儿了?”

    听到徒弟的呼唤,老道这才回过神来,痛惜的说到,“那只孩儿枕碎了。”

    “啊!”张正大吃一惊。

    “不是一千年了都没事儿吗?是您失手给打碎的?”

    “不是,我只是想把它从柜子里拿出来,结果手一碰就碎掉了。”老道为这事儿已经琢磨了一早晨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枕头会碎掉。

    前几天修房子的时候,李长庚怕把瓷枕给磕碰着,就把它收起来,放进了柜子。

    昨天睡得晚,也没来及收拾,今天一早李长庚收拾屋子的时候,就想把它拿出来,哪知道手一碰,瓷枕竟然解体了。

    这让李长庚百思不得其,这瓷枕本来保存的十分完好,以前也不是没磕着过,可上面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过,这次怎么说碎就碎了呢。

    除了疑惑,李长庚更感到十分心疼,本来师门传下来的东西就不多,这下倒好,又少了一件。

    可既然已经碎了,心疼也没办法,李长庚便让张正拿来笤帚簸箕,把这些碎瓷全收走,省得看见了烦心。

    而张正在收拾的时候发现,那些碎掉的瓷片都呈现出一层灰败之色,远没有瓷器应有的圆润亮丽,而且稍微一碰,就破成了更小的碎片。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不科学呀,他也困惑了。

    嗯?怎么碎片中似乎还隐藏着一股很熟悉的气息啊,尽管它很微弱,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忽然间张正愣住了,联系气这几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事件,难道说,这孩儿枕的碎裂跟自己有关,他开始有些不安起来。毕竟毁掉师门的宝贝,也是不小的罪名呢。

    这件事该不该向师父说呢,张正一面收拾,心里一面纠结着,虽然东西不是自己打碎的,但心里却又总有一股负罪感。

    不过看到师父一副伤心的模样,张正还是决定再等等,那些东西都在自己的脑子里,又没法拿出来给人看,还是等我把大梦功法练出点成就来,再向师父汇报,也样一来有个凭证,二来也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打定主意后,张正三下五除二就收拾完了地上的碎瓷,把它们倒进了垃圾坑里。

    “师父,前两天在我您这里看到一本书,书上说人身上有个泥丸宫,但是书里没说这泥丸宫在那里,您能告诉我吗?”

    张正这时候发问,一来是为了转移李长庚的注意力,让他从低落的情绪中恢复了起来;二来也能破解困扰自己的疑问,称得上是一举两得。

    这一招果然很管用。

    见徒弟如此好学,李长庚很欣慰,捋着胡子笑眯眯的说到,“对于我们修道者来讲,泥丸指的是人的头部,也叫紫府、识海,而泥丸宫指就是你的……”

    说话间,李长庚就往张正头上的一处部位一点,不料张正却“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原来李长庚所指之处,正是张正前两天受伤的地方,虽然伤口早就结痂了,冷不丁被按一下,还是有点疼。

    李长庚也只好谦然一笑,“巧了,就是你这伤口往下的位置。”

    “这也太巧了吧。”张正心里说道,得,这下倒是好找了。

    找好穴位后,张正又接着说道,“师父,您的哪些藏书我都看不懂,不如您教我吧。”

    “哦。你要学经?”

    “是的。”

    张正的回答,让李长庚很吃惊。要知道,一般像张正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好动贪玩的年龄,再加上理解力有限,谁会有心思学那些深奥的经典呢。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李长庚并没有特别强求过徒弟,就是想等他稍微大一点了,看情况再说,毕竟现在的情况与自己学道时是不同的。

    所以见张正反而主动提出要求,让李长庚感到惊讶,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

    不过他还是说到,“你要知道,这经典要想学好,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要下苦功夫的,你能坚持下来吗?”李长庚怕张正是一时兴起,三分钟热度,因此还是提前打好预防针的好。

    “没问题,我能坚持。”张正的回答十分坚决。

    “好!好!”李长庚激动地胡子都有些抖了。

    李长庚生活清贫,虽然算不上家徒四壁,但真正值点钱的东西决不会超过两手之数,饶是如此,他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那就是他几口樟木箱子。

    箱子里倒不是什么金银细软,全部是书。

    这些书很杂,有经书、道典、医书、堪舆地理等等,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经典。

    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阴符经》、《清静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等等,可谓一应俱全。

    为了保存下这些经典,老道可费了不少的心血。

    本来他没住在李家寨,甚至根本就没在天南省,而是在金陵一座大道观里挂单,后来,因为形势的变化,一些地方出现了,毁坏道观庙宇,焚烧经典,甚至迫使道士还俗的事情。

    李长庚不想还俗,更不忍心看代代传承的经典被付之一炬,于是就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一些典籍运到了外面,埋在山上的一处隐蔽的山洞里。

    后来情况果然不断恶化,李长庚眼见无法存身,就只得悄悄离开金陵,乔装改扮成商贩远遁边疆,好在他年轻时四处游历,江湖经验丰富,一路上也是有惊无险。

    天南省地处西南边陲,飞云山更是处在天南最南边,是一条界山,从此地再往西南一百多里,就到了缅甸境内,更重要的是,这里山高皇帝远,且资源丰富,比较容易生存。

    于是乎,历经半年颠沛流离后,李长庚最终留在了飞云山深处的李家寨,东山上一处早已荒废的道观也就成了他的居所。

    刚来的时候,李长庚不敢说自己是道士,只说自己是采药的,看飞云山药材丰富,才到此定居的。好在李家寨民风淳朴,很快就接纳了他。就这样,李长庚成功地远离了风暴的中心。

    可事情还没完,大概过了一年,李长庚又偷偷潜回了金陵,两个月后,带着几口大箱子回到了李家寨,至此他才算彻底的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不用说,那几口大箱子里放的,就是李长庚当初藏的那些书籍。

    后来,时间长了,李长庚因为有医术在身,也时常给村民看看病,李家寨本来也就二十几户人家,一来二去跟村民混熟了,大家也知道了他道士的身份。

    但村民却并不在乎这些,反正他们觉得李长庚为人正直,还免费给自己看病,是个好人这就够了,不过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后来大家还是李道长李道长的叫了起来。

    对于李长庚这些书,其实张正是有印象的,因为每年老道都要晒上两次,以防它们受潮霉变,但他却没有仔细翻看过。如今看到那一口口装满线装书的大箱子,张正就觉得眼晕,我去这么多,老头一个人是怎么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弄过来的呢。

    更关键的是,自己啥时才能看完呢。张正随便拿起一本来一翻,发现大部分字都不认识,他开始怀疑自己这个决定是不是作的太草率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梦乾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梦乾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