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秦商之纵横天下 0036,燕山雷震(四)
目录: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作者:郭徐辉89| 类别:历史军事
费仲说:“大王您难道忘了,梅伯和杜元铣,赵启和商容,他们那一个不是对您以死相逼呢?他们死了倒是一了百了,还能落下一个忠臣的好名声。可到您这儿呢?百姓们都会说是您把他们给逼死的。”
“恩,言之有理!”
纣王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费仲说的很有道理。他先前最担心的就是东伯侯姜桓楚,既然姜桓楚并未带兵前来,那就证明费仲给他的消息是准确的。姜桓楚还不知道自己女儿的事儿,只要他进了朝歌,知不知道就不重要的。
这事儿当然绝不能拖,拖一天就多一份危险。所以他决意采纳费仲的建议,明日早朝就把四大镇诸侯给办了。
命人送费仲出宫,纣王迫不及待的喊来妲己。饮酒作乐自然是不能少的,不过他今天不用妲己为他献舞。
他只想提醒妲己,既然她已经成为皇后,那就要帮他管好后宫。这后宫之事可不像国事,出半点儿差错就会连累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这事儿纣王挂在心上,自然也要让妲己知晓其中的利害。后宫之主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一碗水端平就更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在此之前,纣王还要另外提醒妲己。姜桓楚已经到了朝歌,明日便会上殿面君。她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不然连他也护不住她。
妲己躺在纣王怀中,撒娇道:“难道那姜桓楚长了三头六臂不成?”
纣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不过你不知道他的厉害。”
在整个大商知晓姜桓楚实力的不足五人,其中便有闻太师和商容,还有两人是西伯侯姬昌和亚相比干。纣王对姜桓楚了解甚少,多半都是听闻太师跟他说的。闻太师屡次提醒纣王,切不可怠慢了皇后姜氏。
若非商容知晓东伯侯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也不会再知晓姜皇后惨死之后返回朝歌。拥兵百万良将过千,外行人根本就不懂这八个字所蕴含的真正威力。
若是姜桓楚倾巢而出前来攻打朝歌的话,不出十日朝歌便会城破。不过这种情况基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姜桓楚还需要留兵守护东鲁。他可是沙场宿将,却不会干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蠢事儿。
听闻妲己还在嘲讽姜桓楚,纣王似是有些不满。将妲己从怀中推开,而后径直走到窗前。他当然不是木偶,不会如此轻易任人摆布。但是他需要弥补之前所犯下的错,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当前局势。
只不过他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想要掩盖一件错事,就需要做更多错事用于掩盖。如此周而复始,错事只会越做越多,越错越多。
次日早朝,本来说四人一起递交奏本的,可姜桓楚却莫名其妙的第一个交了奏本。纣王按照先前费仲教他的法子,不看奏本直接让人把姜桓楚给推出去砍了。
至于理由就更简单了,姜皇后派人意图刺王杀驾,幕后其主使者就是东伯侯姜桓楚。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可要比其他任何理由都管用的多。
闻听纣王要将姜桓楚斩首,其余三大镇诸侯一同出列上奏。纣王先是让人将三个人的奏折收了上来,然后以三人跟姜桓楚为同党之名将三大镇诸侯也给绑了。把四大镇诸侯全部拿下,纣王下令马上把他们推出去砍了。
无缘无故擅杀大镇诸侯,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一个搞不好的话,四大镇诸侯的手下是会叛乱的。
这一点身在朝堂上的群臣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向纣王谏言的准备。可还没扥很高他们出列启奏呢,已经有两个人先一步走出了朝列。
看到费仲和尤浑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列,众位大臣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当然不会认为费仲和尤浑有那么好心,会在纣王面前替四大镇诸侯说情。
“启奏大王,北伯侯崇侯虎乃我成汤有功之臣,不应该受此牵连,往大王三思!”费仲一本正经的对纣王说道。
尤浑所说之言跟费仲差不多,俩人的目的就是要保北伯侯崇侯虎。这事儿本来就只有姜桓楚一人,鄂崇禹跟姜桓楚关系那么好,要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终于西伯侯和北伯侯,纯粹是怕他们跟着闹事罢了。
崇侯虎不同于其他三位诸侯,这些年他可是没少给纣王办事。寿仙宫是他督造的,摘星台也是由他监造的。没错不管纣王下什么命令,崇侯虎都是第一个响应和服从的。
比如上次讨伐冀州侯苏护,西伯侯姬昌迟迟不肯出兵,而他崇侯虎直接带上五万兵马把冀州给围了。虽然最后解决问题的人是西伯侯,但是也少不了他的功劳和苦劳。
若不是满朝文武都很清楚崇侯虎的为人,恐怕他们也会相信费仲跟尤浑刚才所说的那番话。他俩已经把崇侯虎称之为成汤不可或缺的大忠臣了,若是纣王杀了崇侯虎就会寒了天下百姓的和八百诸侯的心。
说的那叫一个忧国忧民,到最后连纣王都被这些话给感动坏了。这件事费仲之前可没跟他说过,不过这会儿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
纣王当堂采纳了费仲和尤浑的谏言,下旨让人给北伯侯崇侯虎松绑。理由是北伯侯崇侯虎受奸人挑唆,并非为奸人同党。
纣王免了北伯侯崇侯虎的罪,费仲和尤浑这才心满意足的站回朝列。正当纣王想要退朝之时,亚相比干连同七位亲王一起上奏。
他们八人力保剩下的三大镇诸侯,希望纣王可以网开一面。若真要治他们的罪,还希望纣王可以拿出点儿证据。
既然说人家意图谋反,那就该拿出点儿人家谋反的证据。即便身为一国之君也是如此,不能平白无故就判人死罪。
亚相比干和七位亲王说的句句在理,可他们说的再占理纣王不听。他今天是铁了心要杀姜桓楚了,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毕竟他俩关系那么好,万一鄂崇禹怀恨在心怎么办。
所以,七位亲王和比干说了那么多大道理,最终也没能劝动纣王放过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
“恩,言之有理!”
纣王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费仲说的很有道理。他先前最担心的就是东伯侯姜桓楚,既然姜桓楚并未带兵前来,那就证明费仲给他的消息是准确的。姜桓楚还不知道自己女儿的事儿,只要他进了朝歌,知不知道就不重要的。
这事儿当然绝不能拖,拖一天就多一份危险。所以他决意采纳费仲的建议,明日早朝就把四大镇诸侯给办了。
命人送费仲出宫,纣王迫不及待的喊来妲己。饮酒作乐自然是不能少的,不过他今天不用妲己为他献舞。
他只想提醒妲己,既然她已经成为皇后,那就要帮他管好后宫。这后宫之事可不像国事,出半点儿差错就会连累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这事儿纣王挂在心上,自然也要让妲己知晓其中的利害。后宫之主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一碗水端平就更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在此之前,纣王还要另外提醒妲己。姜桓楚已经到了朝歌,明日便会上殿面君。她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不然连他也护不住她。
妲己躺在纣王怀中,撒娇道:“难道那姜桓楚长了三头六臂不成?”
纣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不过你不知道他的厉害。”
在整个大商知晓姜桓楚实力的不足五人,其中便有闻太师和商容,还有两人是西伯侯姬昌和亚相比干。纣王对姜桓楚了解甚少,多半都是听闻太师跟他说的。闻太师屡次提醒纣王,切不可怠慢了皇后姜氏。
若非商容知晓东伯侯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也不会再知晓姜皇后惨死之后返回朝歌。拥兵百万良将过千,外行人根本就不懂这八个字所蕴含的真正威力。
若是姜桓楚倾巢而出前来攻打朝歌的话,不出十日朝歌便会城破。不过这种情况基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姜桓楚还需要留兵守护东鲁。他可是沙场宿将,却不会干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蠢事儿。
听闻妲己还在嘲讽姜桓楚,纣王似是有些不满。将妲己从怀中推开,而后径直走到窗前。他当然不是木偶,不会如此轻易任人摆布。但是他需要弥补之前所犯下的错,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当前局势。
只不过他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想要掩盖一件错事,就需要做更多错事用于掩盖。如此周而复始,错事只会越做越多,越错越多。
次日早朝,本来说四人一起递交奏本的,可姜桓楚却莫名其妙的第一个交了奏本。纣王按照先前费仲教他的法子,不看奏本直接让人把姜桓楚给推出去砍了。
至于理由就更简单了,姜皇后派人意图刺王杀驾,幕后其主使者就是东伯侯姜桓楚。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可要比其他任何理由都管用的多。
闻听纣王要将姜桓楚斩首,其余三大镇诸侯一同出列上奏。纣王先是让人将三个人的奏折收了上来,然后以三人跟姜桓楚为同党之名将三大镇诸侯也给绑了。把四大镇诸侯全部拿下,纣王下令马上把他们推出去砍了。
无缘无故擅杀大镇诸侯,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一个搞不好的话,四大镇诸侯的手下是会叛乱的。
这一点身在朝堂上的群臣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向纣王谏言的准备。可还没扥很高他们出列启奏呢,已经有两个人先一步走出了朝列。
看到费仲和尤浑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列,众位大臣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当然不会认为费仲和尤浑有那么好心,会在纣王面前替四大镇诸侯说情。
“启奏大王,北伯侯崇侯虎乃我成汤有功之臣,不应该受此牵连,往大王三思!”费仲一本正经的对纣王说道。
尤浑所说之言跟费仲差不多,俩人的目的就是要保北伯侯崇侯虎。这事儿本来就只有姜桓楚一人,鄂崇禹跟姜桓楚关系那么好,要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终于西伯侯和北伯侯,纯粹是怕他们跟着闹事罢了。
崇侯虎不同于其他三位诸侯,这些年他可是没少给纣王办事。寿仙宫是他督造的,摘星台也是由他监造的。没错不管纣王下什么命令,崇侯虎都是第一个响应和服从的。
比如上次讨伐冀州侯苏护,西伯侯姬昌迟迟不肯出兵,而他崇侯虎直接带上五万兵马把冀州给围了。虽然最后解决问题的人是西伯侯,但是也少不了他的功劳和苦劳。
若不是满朝文武都很清楚崇侯虎的为人,恐怕他们也会相信费仲跟尤浑刚才所说的那番话。他俩已经把崇侯虎称之为成汤不可或缺的大忠臣了,若是纣王杀了崇侯虎就会寒了天下百姓的和八百诸侯的心。
说的那叫一个忧国忧民,到最后连纣王都被这些话给感动坏了。这件事费仲之前可没跟他说过,不过这会儿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
纣王当堂采纳了费仲和尤浑的谏言,下旨让人给北伯侯崇侯虎松绑。理由是北伯侯崇侯虎受奸人挑唆,并非为奸人同党。
纣王免了北伯侯崇侯虎的罪,费仲和尤浑这才心满意足的站回朝列。正当纣王想要退朝之时,亚相比干连同七位亲王一起上奏。
他们八人力保剩下的三大镇诸侯,希望纣王可以网开一面。若真要治他们的罪,还希望纣王可以拿出点儿证据。
既然说人家意图谋反,那就该拿出点儿人家谋反的证据。即便身为一国之君也是如此,不能平白无故就判人死罪。
亚相比干和七位亲王说的句句在理,可他们说的再占理纣王不听。他今天是铁了心要杀姜桓楚了,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毕竟他俩关系那么好,万一鄂崇禹怀恨在心怎么办。
所以,七位亲王和比干说了那么多大道理,最终也没能劝动纣王放过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