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3章天下谋
目录:无敌之大唐| 作者:星河行者| 类别:历史军事
秦怀玉的红翎急报带来了惊天之喜,但却也带给武后一丝遗憾、一抹悲伤。
喜的是秦怀玉部不拘一格,以一把大火将朔方烧成了一片白地,也烧光了默啜的十万大军,可谓是上演了一场绝地大反击!
这个消息太振奋人心了,让武后多日来的郁闷和担忧瞬间一扫而光,也让北地岌岌可危的局势瞬间逆转,一切都变得明朗了,也让大唐掌握了主动权。
默啜的十万大军尽灭,嗯,就算是这个数字有些许水分,但是从魏黑脸附笔来看,至少也达到六七成。
六七成就是六七万人,要知道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突厥人,死去的都是默啜的嫡系大军,也是突厥人中的精锐。
自阴山一战以来,突厥人也还没有彻底缓过气来,如今倾其所有,顶着天也就能聚拢个十多二十万控弦之士。
而朔方前后两战,就灭掉了超过十万骑,整个突厥铁骑一下子就被打掉了一大半,而且被消灭的还是大小可汗的嫡系。
默啜的嫡系铁骑折损大半,无论他本人有没有受伤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突厥是一个以武力为尊的国家,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国家,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可汗永远诞生在最强大的部落里,若是这个部落衰落了,那么可汗的宝座立即就会变动,被他人取而代之。
故此,默啜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已不是和大唐死磕,而是赶紧回到老巢平定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稳固自己的汗位。
这样一来,整个北地的战事实际上已经结束,那些沦陷的土地立即就会回来,而武三思的任务也变得简单了,无非就是接收失地,安抚民心,再装模作样地派大军溜达溜达,就有大把的功劳可捞。
当然了,武三思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趁着默啜焦头烂额的时候,和他谈一谈,花点钱粮把武懿宗那个混球给捞回来,再把云州的手尾给收拾得干净一点,最好是把程伯献的罪名给坐实。
秦怀玉,吾之副将也!虽然是开国元勋一系,但却干了一件漂亮事,解了朕的难题。看在这份上,虽然不能再让你继续统军,待回朝以后,就给你安置一个高位,再封一个爵位,让你安安心心混吃等死。
武后之所以如此高兴,因为朔方大胜可不仅仅是影响一个朔方、一个北地。只要北地平静了,没有了默啜的虎视眈眈,安西四镇之外的吐蕃人就不是个事。
她高兴之余,又为赵无敌的死而黯然神伤,一个出身寒门、没有根基的少年,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就这么英年早逝,让她如何不痛惜?
纵观大唐诸将,如秦怀玉等将门子弟都心向李唐,而沙吒忠义、黑齿常之之流的外族将领也或多或少受了大唐的恩惠,至于武氏子侄……
武懿宗之事证明了就没有一个可造就的将才,嗯,也许武攸暨可以一试。
赵无敌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只要示之以恩,多加赏赐,还不死心塌地地为吾卖命?
只可惜,人已经死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只能是看在他的功劳份上,给他的家人多加赏赐钱粮财帛,给他的子嗣……这么年轻,说不定还没有子嗣,哎……
这是唯一让武后不满的地方,可是,世上事十常八九如人意,又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天地尚不全,何况于人?
一封红翎急报,寥寥千余字,却解决了大唐的危局,西北二地的狼烟将平息,遭遇劫难的边民也将进入休养生息之中,用时间来抚平心中的伤痕。
而且,这次朔方大胜,其对于大唐帝国的意义,可不仅仅是逼退了如狼似虎的东突厥、让不可一世的默啜大可汗铩羽而归这么简单。
这次大胜还瓦解了东突厥与吐蕃以及摇摆不定的西突厥之间的联盟,而今东突厥大可汗默啜的惨败,耗尽了东突厥的底气,加上其内部为了争夺权利的内斗,让他们至少在十年内以内都没有能力骚扰大唐,给大唐北地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而没有了默啜和东突厥的领头羊作用,西突厥十姓这个墙头草立马就蔫了,哪里还有底气跟大唐勒索?
只要派快马将默啜大败的惨状传示安西四镇,借他三个胆子,斛瑟罗都不敢要一百万石钱粮。
不过,就冲着朕高兴的份上,既要你们知晓默啜的惨败,也不取消那一百万石钱粮了,就算是朕的赏赐好了。
至于吐蕃人,就和突厥人一样,得益于高原的地势,唐军无力攻进他们的老巢,不过,就国力来说,也不过是一个蛮夷之地,岂敢独自抗衡大唐?
只要他们知道了默啜的惨败,保准连夜拔营,灰溜溜地打哪来回哪去,都不带隔夜的。
这就是蛮夷的劣根性,占据优势时一个个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仿佛是天老大、地老二,人间他第一,可是一旦风云变幻,局势急转直下,对他们不利且无利可图之时,立马偃旗息鼓,悄然离去。
自大唐立国以来,吐蕃人一直保持着对大唐的侵袭,不过,除了欺负一些边地小民之外,何曾占到真正的便宜?
纵然是高原上的第一智者、雄才大略的禄东赞,终其一生也就是为他的主子松赞干布求娶了一位大唐公主,除此之外,也没什么让人称赞的功绩。
倒是他的儿子、被誉为吐蕃战神的论钦陵,竟然在大非川设伏、一举击败了大唐新一代战神薛仁贵,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而今的吐蕃内部也不平静,论钦陵日渐权重,引起了其他势力的不满,也让吐蕃赞普颇为忌惮,寝食难安。
主弱臣强,从来都是一个帝国的大忌,就如一个家族一样,谁也受不了一个大权独揽且独断专行的仆从,论钦陵正是犯了这个大忌,从而导致君臣失和,互相猜忌。
以武后敏锐的眼光来看,吐蕃这次之所以于冬日出兵威逼安西,与东突厥遥相呼应,多半又是论钦陵的自作主张,并未征得吐蕃赞普的同意。
想到这里,武后不由得暗暗冷笑:“自古以来君臣失和,以至于互相猜忌,无不是取死之道!嘿嘿,论钦陵之死期不远矣。”
喜的是秦怀玉部不拘一格,以一把大火将朔方烧成了一片白地,也烧光了默啜的十万大军,可谓是上演了一场绝地大反击!
这个消息太振奋人心了,让武后多日来的郁闷和担忧瞬间一扫而光,也让北地岌岌可危的局势瞬间逆转,一切都变得明朗了,也让大唐掌握了主动权。
默啜的十万大军尽灭,嗯,就算是这个数字有些许水分,但是从魏黑脸附笔来看,至少也达到六七成。
六七成就是六七万人,要知道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突厥人,死去的都是默啜的嫡系大军,也是突厥人中的精锐。
自阴山一战以来,突厥人也还没有彻底缓过气来,如今倾其所有,顶着天也就能聚拢个十多二十万控弦之士。
而朔方前后两战,就灭掉了超过十万骑,整个突厥铁骑一下子就被打掉了一大半,而且被消灭的还是大小可汗的嫡系。
默啜的嫡系铁骑折损大半,无论他本人有没有受伤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突厥是一个以武力为尊的国家,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国家,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可汗永远诞生在最强大的部落里,若是这个部落衰落了,那么可汗的宝座立即就会变动,被他人取而代之。
故此,默啜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已不是和大唐死磕,而是赶紧回到老巢平定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稳固自己的汗位。
这样一来,整个北地的战事实际上已经结束,那些沦陷的土地立即就会回来,而武三思的任务也变得简单了,无非就是接收失地,安抚民心,再装模作样地派大军溜达溜达,就有大把的功劳可捞。
当然了,武三思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趁着默啜焦头烂额的时候,和他谈一谈,花点钱粮把武懿宗那个混球给捞回来,再把云州的手尾给收拾得干净一点,最好是把程伯献的罪名给坐实。
秦怀玉,吾之副将也!虽然是开国元勋一系,但却干了一件漂亮事,解了朕的难题。看在这份上,虽然不能再让你继续统军,待回朝以后,就给你安置一个高位,再封一个爵位,让你安安心心混吃等死。
武后之所以如此高兴,因为朔方大胜可不仅仅是影响一个朔方、一个北地。只要北地平静了,没有了默啜的虎视眈眈,安西四镇之外的吐蕃人就不是个事。
她高兴之余,又为赵无敌的死而黯然神伤,一个出身寒门、没有根基的少年,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就这么英年早逝,让她如何不痛惜?
纵观大唐诸将,如秦怀玉等将门子弟都心向李唐,而沙吒忠义、黑齿常之之流的外族将领也或多或少受了大唐的恩惠,至于武氏子侄……
武懿宗之事证明了就没有一个可造就的将才,嗯,也许武攸暨可以一试。
赵无敌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只要示之以恩,多加赏赐,还不死心塌地地为吾卖命?
只可惜,人已经死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只能是看在他的功劳份上,给他的家人多加赏赐钱粮财帛,给他的子嗣……这么年轻,说不定还没有子嗣,哎……
这是唯一让武后不满的地方,可是,世上事十常八九如人意,又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天地尚不全,何况于人?
一封红翎急报,寥寥千余字,却解决了大唐的危局,西北二地的狼烟将平息,遭遇劫难的边民也将进入休养生息之中,用时间来抚平心中的伤痕。
而且,这次朔方大胜,其对于大唐帝国的意义,可不仅仅是逼退了如狼似虎的东突厥、让不可一世的默啜大可汗铩羽而归这么简单。
这次大胜还瓦解了东突厥与吐蕃以及摇摆不定的西突厥之间的联盟,而今东突厥大可汗默啜的惨败,耗尽了东突厥的底气,加上其内部为了争夺权利的内斗,让他们至少在十年内以内都没有能力骚扰大唐,给大唐北地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而没有了默啜和东突厥的领头羊作用,西突厥十姓这个墙头草立马就蔫了,哪里还有底气跟大唐勒索?
只要派快马将默啜大败的惨状传示安西四镇,借他三个胆子,斛瑟罗都不敢要一百万石钱粮。
不过,就冲着朕高兴的份上,既要你们知晓默啜的惨败,也不取消那一百万石钱粮了,就算是朕的赏赐好了。
至于吐蕃人,就和突厥人一样,得益于高原的地势,唐军无力攻进他们的老巢,不过,就国力来说,也不过是一个蛮夷之地,岂敢独自抗衡大唐?
只要他们知道了默啜的惨败,保准连夜拔营,灰溜溜地打哪来回哪去,都不带隔夜的。
这就是蛮夷的劣根性,占据优势时一个个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仿佛是天老大、地老二,人间他第一,可是一旦风云变幻,局势急转直下,对他们不利且无利可图之时,立马偃旗息鼓,悄然离去。
自大唐立国以来,吐蕃人一直保持着对大唐的侵袭,不过,除了欺负一些边地小民之外,何曾占到真正的便宜?
纵然是高原上的第一智者、雄才大略的禄东赞,终其一生也就是为他的主子松赞干布求娶了一位大唐公主,除此之外,也没什么让人称赞的功绩。
倒是他的儿子、被誉为吐蕃战神的论钦陵,竟然在大非川设伏、一举击败了大唐新一代战神薛仁贵,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而今的吐蕃内部也不平静,论钦陵日渐权重,引起了其他势力的不满,也让吐蕃赞普颇为忌惮,寝食难安。
主弱臣强,从来都是一个帝国的大忌,就如一个家族一样,谁也受不了一个大权独揽且独断专行的仆从,论钦陵正是犯了这个大忌,从而导致君臣失和,互相猜忌。
以武后敏锐的眼光来看,吐蕃这次之所以于冬日出兵威逼安西,与东突厥遥相呼应,多半又是论钦陵的自作主张,并未征得吐蕃赞普的同意。
想到这里,武后不由得暗暗冷笑:“自古以来君臣失和,以至于互相猜忌,无不是取死之道!嘿嘿,论钦陵之死期不远矣。”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敌之大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敌之大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