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七章 卓见成效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七章 卓见成效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五十七章卓见成效

    【1】

    光阴似箭,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张支书终于研究出了用沼气发电照明。这让全村人为之欢欣鼓舞。张光明给两位知青讲了农业大学的课程。他还带领着两位知青,先后研究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并且抗倒伏的新品种。有玉米、小麦、棉花……而且不单是粮食和棉花的新品种,还有瓜果蔬菜的新品种,以及花草树木的新品种。牧野花村在全县的粮食和棉花,以及其它农作物产量样样都是最高。产量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牧野花村一年增加好几眼水井,庄稼灌溉的面积越来越大。还有就是张支书逐渐的把村里的盐碱地用改良剂,改造成了能栽种水稻,以及瓜果蔬菜的土地了。因此,牧野花村被评为全县模范村,更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交口称誉。公社李书记也就成为了全县公社书记学习的楷模。李书记现在和张光明,已经成了互敬互佩的知心朋友了。

    【2】

    郭教授和三位徒弟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先后研究制造出了小型的犁地机、耙地机、弹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耕种机器,还有管理方面的各种机器。牧野花村的人们,从每日面向黄土,背对天的农活中,转变成了——一人操作新农机,一日耕种百亩地。轻轻松松种良田,快快乐乐学技艺。村民们也终于从繁重的农活之中解放出来了。

    张支书带领村民们进一步搞创新,增加新的农业艺术方面的产品。比如,把家禽和牲畜的毛,加工成各种商品画。大家既不耽误种庄稼,又不耽误挣钱养家。可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只能小规模发展。

    农村有句俗话说:“农民家里有粮有棉,生活不难。”

    牧野花村是全县人均分得的粮食和棉花最多。村民们把分得的粮食存在一个个大缸里。那棉花呢?村民们先把带籽的棉花用压棉花机,扑棱扑棱地去掉棉籽,只剩下白如云彩般的皮棉。妇女们把白生生的棉花用手搓成像小擀杖的那样的棉花剂子,再在纺棉车子上加工成细细的线。村中的女人们再将其用面汤浆一浆,她们用两个带枝叉的大棍子支在两边,再把大杈往两根棍子上一放,把浆好的棉线搭在上面凉一凉等不粘手了,那就可以进行浆染了。妇女们谁喜欢什么颜色的,那就往大地锅里倒入水,放进各自喜欢的染料。她们等水开了,就把浆好的线放入开水里,让棉线咕嘟一会儿,再翻腾几次,使棉线染色均匀。她们把棉线染好后,再将其晾干,就可以用织布机织成布了。或织成方格子,或织成斜纹,或横道,或竖道等等。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织成各色花纹的布,甚是漂亮。女人们纷纷就拿到村里唯一的裁缝铺里,就可以让李月娥量身裁衣了。自从村里有了农业耕种的机器,李月娥就不用天天去地里干活了。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一个个工厂里加工工作服了。她做工作服常常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休息。她长年累月为了补贴家用,更为了能让老人和孩子生活好点,她不辞辛劳,甘心付出。

    【3】

    张文雅已长到一米五一的个子了。她现在已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张文慧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这俩孩子在班里之所以回回都考试满分,而且还经常帮助同学,每天都做好事,姐妹俩人可是全校闻名的三好学生。这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父亲在时时教育她们。父亲让俩上学的女儿,把唐代颜真卿的《劝学》的话语牢记在心:“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父亲他对两个女儿说,是学生就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做人要做个正直善良,并且具有仁义道德的好人;做事就要做好事与善事。因此,这两位学生才会是富有爱心,并且是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呀!

    这俩孩子中午放学,拿着满分的试卷让父亲看的时候,父亲先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满脸笑容地夸奖了一番,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虚心勤学使人上进,傲心惰性会让成绩下滑哟。你们俩长大要想考上名牌大学,那就必须从小就刻苦学习,将来的梦想才能够实现啊!”大女儿和二女儿她们大声的,一脸认真地说:嗯,知道了爸爸!

    张支书家里的杂活儿和每日薅草的活儿,就交给张文君和张文杰干了。张文雅和张文慧每天晚上下学,就开始跟着父亲搞创新,父亲张光明就指导一会儿,大女儿和二女儿学习新的雕刻画技术。张光明他忽发奇想,把雕刻画,再加上鸡和鸭还有鹅,以及羊毛等牲口的毛做出来的新雕画,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虫鱼,以及其它的雕画,那一副副都是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看起来富有鲜活感和生命感。因此,姐妹俩做出来的雕画颇受大城市里有钱人的喜爱。但是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种雕画一年做不出几幅来,所以价值很高。

    夕阳的余辉被黑幕渐渐笼罩,月亮挂在浩瀚的天空,星星泛着银光忽闪忽闪的,就仿佛是天上有万只闪亮的眼睛在注视着神秘的牧野花村。

    张光明从教授家学习回来时,见大女儿和二女儿仍然坐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家里虽然有电灯,但经常停电。李月娥她在做衣服上力求精益求精,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厂和医院找到她,让她给其加工衣服。她坐在缝纫机前,认认真真地做着衣服。

    张光明在孩子们上小学以前,教会了孩子们认识了上千的生字,还教会了孩子们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以及认字拼音看图,学会了写一些简单的作文。他这位家庭老师,可不是用枯燥的讲解和生硬的灌输方法,都是用极强的深度记忆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先告诉孩子如何去学,再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深度记。

    每当星期天下起了大雨,张支书他一边做雕刻画,仍然会讲一些励志故事。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的作者——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双目失明,还全身瘫痪,但他还坚持写作的故事;还讲盲人阿炳(华彦钧)和聋子贝多芬,他们这几位名人,虽然一个个身体残疾,但是还坚持搞音乐创作的励志故事。这些好故事会感染孩子们的心灵,激励着孩子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4】

    晴空万里,朗朗的天上澄碧无云。

    张支书家的孩子们虽然地长大了,仍然盼着星期天下雨呢!爸爸就会停下繁忙的脚步,坐下来在葫芦上雕刻中外名人的故事,那都是些课本上没有的故事。他让孩子们从中深受文学熏陶。爸爸有时还会挑选一些故事的精彩片段,讲给孩子们听。他无论是收集某一些精辟的一段话讲给孩子们听,还是把一些精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都会让孩子们回答几个问题。故事中有哪些词语是生动的?哪一句是语言优美的?哪一句是最引人入胜的?他会让每个孩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一番,他还交代孩子们把好词好句都认真地记住,然后说一说好在哪里。这是训练孩子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的最好办法。

    张光明还让三女儿和四女儿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植物,还有喜欢的那些动物一生的生长过程写日记,每天记录下来。

    一、这个办法能把孩子锻炼成为一位细心和认真做事的人。

    二、还可以把孩子锻炼成一个持之以恒的人。

    每当孩子们解开一个又一个大自然之迷时,她们就会欢呼跳跃,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们就会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越来越充满兴趣,好奇心也就变得越来越强。他会让孩子们一样一样进行激烈的角逐,看看谁懂的多,看看谁多才多艺,有了很多的角逐,孩子们才会变得一天比一天聪颖。她们每天都会发现大自然中不同的季节,动物,庄稼和瓜果蔬菜会随之改变。他们纷纷各自记下来,每天都拿给父亲看。张光明时时给于鼓励几句,或称赞几句。因此孩子们在村子里是懂得最多,脑子最灵活,所以村里的人都说他的四个孩子个个是天才。

    只有张支书自己心里清楚,哪里有什么天才,所谓的天才只因他们认真观察用心记有用的东西,还有一点就是,她们长期海量读书,对知识不断积累的缘故,只不过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探索,爱学习的好习惯。

    若是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了,父母就不用每天的大咋呼小叫喊的,去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快学习了。张支书在大喇叭上把教育方法,不厌其烦地讲给村民们听,他不单单注重教育自家的孩子们,也配合学校的老师们和家长们,大家共同担负起百年树人的重任。

    牧野花村的小学生们,都按照张支书讲的方法去做了,在升初中时,全班的成绩年年都是全县第一名。

    现在的牧野花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人人都在进步;无论是良田还是盐碱地,块块都在增产。这都得益于张支书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措施,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样样已经有了显著的成绩和效果。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