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7章 孙权请战
目录: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一念长空| 类别:历史军事
两军交战,阵列队前,
因为这次是胡轸主动进攻,孙权虽然在自己一方大本营里,但实际上离前线很近,他完全能够观察到前线的战况。
自进入军营生活的第一天起,孙权就等着这一刻了,这些天来,孙权把每天所有的三次技能,全部都留到了最后,敌人随时都可能打过来,一旦打过来,一次技能可能根本不会够。所以,孙权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乱用过技能了。
第一次交战,孙权岂会不用?
大部分战争,除开奇袭跟势如破竹的摧枯拉朽,一开始双方往往都会选择试探,而不会直接就朝死里去打。于是,这给了孙权非常大的便利,因为此次胡轸试探性的攻击,能够在一个时辰内结束,不到一个时辰,胡轸就会退兵,而此次试探的结果是——平局。
江东军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胡轸虽然主动退兵,但也有条不紊,没有被孙坚等人抓住机会。这次交战,以双方各自死了几百个士兵结束。
预见了这样一个结果,孙权从容我三思技能中退出来,开始思考着他到底需不需要干扰这场试探性的战争。
首先,孙权觉得,这场试探根本毫无意义,没有分出胜负,平白死了这么多士兵,有什么用?反正孙权能够无限“读档存档”,每场战场开打前他都去模拟一下,平局跟败局全部闭门不出,刷到胜局就一口气势如破竹的把对方打到爬不起来,如此一来,根本就是提前立于不败之地嘛!
什么?你说你选择闭门不出,但对方还是继续强攻?开玩笑,在这个时代,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真的能轻易攻城拔寨?给胡轸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不然这个时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战前叫阵的将军了(本书在这方面设定比较接近于演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孙权完全有理由去阻止孙坚开战,以避免没必要的损伤。
其次,这次是孙权第一次使用技能去模拟战争,孙权非常有必要提前确定一下他的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今次是平局也就罢了,试想一下,一旦未来出现败局,孙权自认为能够完美避免,但他让孙坚不打,孙权却选择不听,那该如何是好?
孙权没道理会把这种风险放到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孙权其实非常有必要去阻止一回孙坚。哪怕失败了,此次平局孙权也至少不会亏。
想到这里,孙权立刻提笔,考虑了一下措辞,给孙坚写了一封战场快信。
孙权当然不会直接说此战不能打,那样不说会动摇军心,还会把孙坚搞得难以理解,毕竟他江东军怎么看都是强大的一方,况且,有什么仗是江东猛虎孙坚不敢打的?所以,孙权举了个曹秽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希望孙坚能够先不应战,消耗一下对面的士气。
孙权相信,以孙坚对他的迷信,他突然写了这么一封信,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孙坚还是可能会听的。
在让人用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出去后,士兵还没出孙权的帐篷,孙权就立刻用出了今天第二次容我三思技能。没办法,这一次左右战局,由不得孙权不慎重,谁知道他这封信到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万一阴差阳错之下,让本来只会打平的战争打输了,届时孙权将如何跟家里交代?
一秒过后,
孙权从第二次容我三思技能当中退出来,立刻制止了正准备出门送信的士兵。在士兵无比迷茫的神色中,孙权把自己刚刚写的书信重新拿了回来,挥退士兵后,直接烧毁了。
这一刻,孙权表情凝重,眉头紧锁,不是说他刚刚的那封信真的会让事态变得更坏,但在第二次三思幻境当中,孙坚竟然没有选择听孙权的,而是继续带兵跟胡轸交战,这让孙权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无力。孙坚不是不信任孙权,也不是不迷信孙权,在各种大事小事上,孙坚往往都会听信孙权,但战场上不一样!
江东猛虎,在战场上有绝对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自己的实力!如果真的因为孙权简单的一句话,孙坚就会动摇的话,那说明他已经对这场战争没有信心,当年的江东猛虎也就不复存在了!
短期内,一场两场战争,听孙权的话或许能起到起效,但长久下去呢?作为领袖的孙坚都失去了原有的锐气,让人闻风丧胆的江东军,还会有以前那样的凝聚力?还会有以前那样的战斗力?江东军之所以凶猛,就是孙坚总是会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以此为表率,士兵们自然士气激昂,什么都不害怕。在这一点上,孙策完全的继承了孙坚。所以孙坚才一直不动摇的想让孙策接班,对兵家来说,军队实力才是全部,政治只能算是辅佐。
关于以上的这些,如今的孙权可能没有完全想透彻,但孙权至少确定,孙坚这次没有听他的。既然如此,这封信送出去还有什么意义?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说,还可能影响父子关系,甚至对孙坚的心理造成不确定的因素。
把信烧毁,没有人知道这天孙权到底写了什么,就算刚才的士兵把事说出去,别人也只会以为这是孙权第一次出现在战场,担心父兄罢了。
自此,
孙权再无法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如何让自己的父亲孙坚,在战场上也相信自己,听从自己的判断,会是孙权很长一段时间的当务之急。不然的话,孙权在战场上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他甚至无法阻止“原本的历史”!
这天,
孙坚一行打仗归来,孙权来到主营,对孙坚说了一句话,
“爹,我也想带兵打仗!”
一语四惊。
在场,全部是孙坚的心腹,黄盖、程普、祖茂等人一一在列,大家正在商讨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对于孙权,孙坚没有发话,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哪怕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哪怕孙权自幼天才,他们也认为太胡闹了,战场可是儿戏的地方?要是连一个小孩子都能带兵,那他们这群人是可笑还是可悲?
“二弟,你要知道,就算是大哥我,也是十四岁才第一次上战场,并且还是从阵前小卒做起的。”孙策第一个开口,孙权年龄太小了不说,而且一来就带兵,如何服众?
哪怕只给孙权一个闲职,如此任人唯亲,如此儿戏的行为,也会有损孙坚在军中的声望。
孙坚沉默,没有直接表态,只是看着孙权。以孙坚对孙权的了解,他相信,这些问题孙权不可能想不到;而且,今天他们也没有打胜仗,不会给孙权一种战争很好打的错觉。那么,孙权为何还要提出这样的请求?
因为这次是胡轸主动进攻,孙权虽然在自己一方大本营里,但实际上离前线很近,他完全能够观察到前线的战况。
自进入军营生活的第一天起,孙权就等着这一刻了,这些天来,孙权把每天所有的三次技能,全部都留到了最后,敌人随时都可能打过来,一旦打过来,一次技能可能根本不会够。所以,孙权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乱用过技能了。
第一次交战,孙权岂会不用?
大部分战争,除开奇袭跟势如破竹的摧枯拉朽,一开始双方往往都会选择试探,而不会直接就朝死里去打。于是,这给了孙权非常大的便利,因为此次胡轸试探性的攻击,能够在一个时辰内结束,不到一个时辰,胡轸就会退兵,而此次试探的结果是——平局。
江东军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胡轸虽然主动退兵,但也有条不紊,没有被孙坚等人抓住机会。这次交战,以双方各自死了几百个士兵结束。
预见了这样一个结果,孙权从容我三思技能中退出来,开始思考着他到底需不需要干扰这场试探性的战争。
首先,孙权觉得,这场试探根本毫无意义,没有分出胜负,平白死了这么多士兵,有什么用?反正孙权能够无限“读档存档”,每场战场开打前他都去模拟一下,平局跟败局全部闭门不出,刷到胜局就一口气势如破竹的把对方打到爬不起来,如此一来,根本就是提前立于不败之地嘛!
什么?你说你选择闭门不出,但对方还是继续强攻?开玩笑,在这个时代,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真的能轻易攻城拔寨?给胡轸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不然这个时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战前叫阵的将军了(本书在这方面设定比较接近于演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孙权完全有理由去阻止孙坚开战,以避免没必要的损伤。
其次,这次是孙权第一次使用技能去模拟战争,孙权非常有必要提前确定一下他的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今次是平局也就罢了,试想一下,一旦未来出现败局,孙权自认为能够完美避免,但他让孙坚不打,孙权却选择不听,那该如何是好?
孙权没道理会把这种风险放到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孙权其实非常有必要去阻止一回孙坚。哪怕失败了,此次平局孙权也至少不会亏。
想到这里,孙权立刻提笔,考虑了一下措辞,给孙坚写了一封战场快信。
孙权当然不会直接说此战不能打,那样不说会动摇军心,还会把孙坚搞得难以理解,毕竟他江东军怎么看都是强大的一方,况且,有什么仗是江东猛虎孙坚不敢打的?所以,孙权举了个曹秽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希望孙坚能够先不应战,消耗一下对面的士气。
孙权相信,以孙坚对他的迷信,他突然写了这么一封信,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孙坚还是可能会听的。
在让人用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出去后,士兵还没出孙权的帐篷,孙权就立刻用出了今天第二次容我三思技能。没办法,这一次左右战局,由不得孙权不慎重,谁知道他这封信到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万一阴差阳错之下,让本来只会打平的战争打输了,届时孙权将如何跟家里交代?
一秒过后,
孙权从第二次容我三思技能当中退出来,立刻制止了正准备出门送信的士兵。在士兵无比迷茫的神色中,孙权把自己刚刚写的书信重新拿了回来,挥退士兵后,直接烧毁了。
这一刻,孙权表情凝重,眉头紧锁,不是说他刚刚的那封信真的会让事态变得更坏,但在第二次三思幻境当中,孙坚竟然没有选择听孙权的,而是继续带兵跟胡轸交战,这让孙权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无力。孙坚不是不信任孙权,也不是不迷信孙权,在各种大事小事上,孙坚往往都会听信孙权,但战场上不一样!
江东猛虎,在战场上有绝对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自己的实力!如果真的因为孙权简单的一句话,孙坚就会动摇的话,那说明他已经对这场战争没有信心,当年的江东猛虎也就不复存在了!
短期内,一场两场战争,听孙权的话或许能起到起效,但长久下去呢?作为领袖的孙坚都失去了原有的锐气,让人闻风丧胆的江东军,还会有以前那样的凝聚力?还会有以前那样的战斗力?江东军之所以凶猛,就是孙坚总是会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以此为表率,士兵们自然士气激昂,什么都不害怕。在这一点上,孙策完全的继承了孙坚。所以孙坚才一直不动摇的想让孙策接班,对兵家来说,军队实力才是全部,政治只能算是辅佐。
关于以上的这些,如今的孙权可能没有完全想透彻,但孙权至少确定,孙坚这次没有听他的。既然如此,这封信送出去还有什么意义?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说,还可能影响父子关系,甚至对孙坚的心理造成不确定的因素。
把信烧毁,没有人知道这天孙权到底写了什么,就算刚才的士兵把事说出去,别人也只会以为这是孙权第一次出现在战场,担心父兄罢了。
自此,
孙权再无法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如何让自己的父亲孙坚,在战场上也相信自己,听从自己的判断,会是孙权很长一段时间的当务之急。不然的话,孙权在战场上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他甚至无法阻止“原本的历史”!
这天,
孙坚一行打仗归来,孙权来到主营,对孙坚说了一句话,
“爹,我也想带兵打仗!”
一语四惊。
在场,全部是孙坚的心腹,黄盖、程普、祖茂等人一一在列,大家正在商讨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对于孙权,孙坚没有发话,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哪怕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哪怕孙权自幼天才,他们也认为太胡闹了,战场可是儿戏的地方?要是连一个小孩子都能带兵,那他们这群人是可笑还是可悲?
“二弟,你要知道,就算是大哥我,也是十四岁才第一次上战场,并且还是从阵前小卒做起的。”孙策第一个开口,孙权年龄太小了不说,而且一来就带兵,如何服众?
哪怕只给孙权一个闲职,如此任人唯亲,如此儿戏的行为,也会有损孙坚在军中的声望。
孙坚沉默,没有直接表态,只是看着孙权。以孙坚对孙权的了解,他相信,这些问题孙权不可能想不到;而且,今天他们也没有打胜仗,不会给孙权一种战争很好打的错觉。那么,孙权为何还要提出这样的请求?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生子当如孙仲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