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诏
目录:谋明天下| 作者:风中的失落| 类别:历史军事
贺一龙部被彻底剿灭,吴宗睿没有懈怠,立即下达命令,登莱新军所有将士,做好一切准备,前往新野一带,剿灭在新野一带活动、朝着邓州方向而来的四天王李养纯、扫地王张一川、射塌天李万庆等三路流寇。
从获悉的情报来看,李养纯、张一川、李万庆三路流寇,其麾下共有流寇十万人左右,看起来力量异常的庞大,实际上其中新加入的流民人数占到了六成以上,其中的任何一路流寇,实力方面与贺一龙都是无法比较的。
熟知农民起义军发展历程的吴宗睿,特别注意农民起义军力量的变化,高迎祥身亡之后,农民起义军力量的发展,进入到真正的转折期,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中,不管是能力还是远见方面,李自成是首屈一指的,他成为了农民起义军首领之后,在整合农民起义军力量、壮大农民起义军实力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就算是期间遭遇到朝廷大军无情的打击,险些全军覆没,凭借着睿智的头脑和能力,也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东山再起。
也就是说,虽然农民起义军造反已经有九个年头,可实力方面,还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各路农民起义军依旧各自为政,相互之间鲜有配合协调作战,而每一次的联合作战,都是利益方面的驱使,如果没有任何的好处,各路农民起义军几乎没有联合与协调作战。
这是吴宗睿的机会,务必要把握住。
但吴宗睿剿灭流寇,又有自身的目的,他不可能为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呕心沥血,在剿灭流寇方面,肯定有所保留。
十二路的流寇,贺一龙部被彻底剿灭,剩下十一路流寇,接着剿灭其中三路流寇,还剩下八路流寇,至于剩下的这八路流寇,吴宗睿会选择性的对付,剿灭其中几路,不过李自成与张献忠等流寇,吴宗睿放到最后围剿,短时间之内不会触及。
时局随时在变化,吴宗睿的战略部署也会跟着变化,他不可能算准每一步,很多时候要随机应变。
“大人,皇上下诏书了。。。”
乔明俊走进中军帐,手中拿着朝廷的塘报。
吴宗睿几乎没有抬头,皇上的诏书多了,他哪里关心得到那么多。
“大人,皇上下罪己诏了。。。”
“什么,皇上下罪己诏了吗,所为何事。”
吴宗睿终于抬头了,其实他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意外。
历史上,大明的崇祯皇帝,下了六道罪己诏,是所有皇帝之中,下罪己诏最多的一位,对于一个心高气傲、刚愎自用的皇帝来说,下这么多的罪己诏,实在是少见。
平心而论,崇祯皇帝绝非荒淫无度的皇帝,相反他比较克制,当皇帝之后,从未安与享乐,他殚精竭虑、乾刚独断、励精图治,试图做一个中兴之君,可惜的是,事态的发展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
总体来说,吴宗睿对崇祯皇帝还是同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好的邻家大哥,但不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好人,但绝非中兴之君。
在皇宫中长大的朱由检,因为特殊的环境,导致其多疑嬗变、刻薄寡恩,做事情没有长期规划,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性格急躁,求治心切,且极度的自恋,这样的性格,作为平常人,没有什么大不了,作为王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作为皇帝和君主,就是致命的。
看了看乔明俊递手中的塘报,吴宗睿还是有些奇怪,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十七年,一共下了六道罪己诏,第一道罪己诏是崇祯八年,第二道罪己诏是崇祯十年,崇祯八年已经过去,朱由检没有下罪己诏,到了崇祯九年,反而下了罪己诏。
“念一念吧。”
乔明俊点点头,打开了塘报。
“朕以凉德,继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至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
中军帐里面很安静,廖文儒和刘宁等人都没有开口说话,连呼吸声都轻了很多。
吴宗睿的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的神情。
朱由检的罪己诏,听上去言辞恳切,甚至是情真意切,但仔细的揣摩,朱由检依旧是将几乎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下面的文武大臣。
作为皇帝,朱由检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务必要依靠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可惜的是,不能亲力亲为的朱由检,偏偏在用人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其刻薄寡恩、多疑嬗变的性格,导致最为关键的内阁大臣唯唯诺诺、瞻前顾后、缺乏大局观,朱由检本人的才大智疏,更是将朝廷昏庸的决策推向了极致。
面临如此的局面,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无法改变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结局。
乔明俊念完了之后,吴宗睿若有所思的点头。
“看样子皇太极称帝建国,刺痛了皇上,让皇上悲愤不已,对了,贺一龙被剿灭的奏折,送出去多长时间了。”
“大人,奏折已经送走两天的时间,应该到京城了。”
“可能还没有到,文儒,刘宁,命令所有将士,明日拔营,前往新野,六月底以前,彻底剿灭南阳境内的流寇,不得延误。”
。。。
天黑了,吴宗睿走出了中军帐。
所有的马车都已经备好,卯时就要出发前往新野,邓州到新野,不足一百里地,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一天时间可以抵达。
时间还是仓促了一些,毕竟有近三万的俘虏需要处理,完全交给地方官府是不可能的,完全的遣散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仅仅五天的时间,甄别和留置的事宜根本没有做完,就要立刻出发前往新野,对于廖文儒和刘宁等人来说,是头疼的命令。
吴宗睿没有办法,按照时间的推算,刚刚登基的皇太极,已经派遣大军,准备入关劫掠,到时候,北方广袤的大地将是一片哀宏,京城遭受巨大的震荡,朝中的文武大臣都要分别把手城门,而各地的援军,根本不敢与满八旗面对面厮杀,都是躲得远远的,朱由检不知道下了多少的诏令,都没有多大的作用。
承担抗击满八旗重任的,一定是登莱新军。
其实吴宗睿也想着与满八旗硬碰硬的干一仗,以检验登莱新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廖文儒和刘宁同时走过来了。
“流寇俘虏的情况如何了。”
廖文儒看了看刘宁,皱着眉头开口了。
“大人,此次俘获的流寇,绝大部分都是流民,基本都是南阳本地人,生活无着,属下和刘宁商议过了,老弱妇孺一律发给粮食遣散,令其回到家乡去,作恶太多的流寇,移交县衙处置,还有部分的青壮,甄别之后加入到军中,不过人数不是很多,迄今不足三千人。。。”
吴宗睿点点头。
“五天的时间,能够做到这一步,很不错了,遣散的老弱妇孺,倒是翻不起什么大浪,其中一部分人能够回到老家去,还有一些人,怕是走不回去,至于说那些作恶太多的流寇,能够处置一部分就处置一部分,全部移交给县衙,他们也无法处置。”
刘宁跟着开口了。
“大人,移交给官府的流寇不多,一共两千余人,流寇之中的总管、掌家、管队,以及各营的大领哨和领哨,基本都处置了。。。”
吴宗睿看着刘宁,颇为不满的开口了。
“刘宁,两千人,对于登莱新军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县衙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邓州县衙守备衙门的军士,顶多两百人到三百人,且大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军士,让他们对付两千人,怕是拱手将县城交给这些流寇,我看这样,该要遣散的一律遣散,该要处置的一律处置,其余的流寇,暂时看押在军中,视他们的表现,再行做出决定。”
。。。
廖文儒和刘宁转身离开,按照吴宗睿的吩咐去做了。
偌大的营地很安静,四周都是火把,将营地的绝大部分地方照的亮堂堂的。
吴宗睿没有任何的睡意,穿越之后,他的起居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穿越之前,每晚睡觉都是十一点以后,甚至是半夜十二点钟,穿越之后,一般在戌时一刻到戌时二刻就睡觉了,最迟也就是亥时一刻,也就是晚上八点钟到十点钟左右。
朱由检的第一封罪己诏,让吴宗睿感觉到了隐忧,应该说,中都凤阳失陷,朱由检就应该要发罪己诏,不过吴宗睿和登莱新军很快将高迎祥和马守应等人生擒,让朱由检缓了一口气,而皇太极登基称帝建国,让朱由检缓下的那口气提起来了。
看样子朱由检也知道,北方的后金,或者说大清,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
接下来,登莱新军肯定要承担抵御后金鞑子的作战任务,如何利用与后金鞑子周旋和交战的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权力,彻底壮大和夯实自身的班子,是吴宗睿马上就要面临的任务了。
从获悉的情报来看,李养纯、张一川、李万庆三路流寇,其麾下共有流寇十万人左右,看起来力量异常的庞大,实际上其中新加入的流民人数占到了六成以上,其中的任何一路流寇,实力方面与贺一龙都是无法比较的。
熟知农民起义军发展历程的吴宗睿,特别注意农民起义军力量的变化,高迎祥身亡之后,农民起义军力量的发展,进入到真正的转折期,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中,不管是能力还是远见方面,李自成是首屈一指的,他成为了农民起义军首领之后,在整合农民起义军力量、壮大农民起义军实力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就算是期间遭遇到朝廷大军无情的打击,险些全军覆没,凭借着睿智的头脑和能力,也能够在很短时间之内东山再起。
也就是说,虽然农民起义军造反已经有九个年头,可实力方面,还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各路农民起义军依旧各自为政,相互之间鲜有配合协调作战,而每一次的联合作战,都是利益方面的驱使,如果没有任何的好处,各路农民起义军几乎没有联合与协调作战。
这是吴宗睿的机会,务必要把握住。
但吴宗睿剿灭流寇,又有自身的目的,他不可能为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呕心沥血,在剿灭流寇方面,肯定有所保留。
十二路的流寇,贺一龙部被彻底剿灭,剩下十一路流寇,接着剿灭其中三路流寇,还剩下八路流寇,至于剩下的这八路流寇,吴宗睿会选择性的对付,剿灭其中几路,不过李自成与张献忠等流寇,吴宗睿放到最后围剿,短时间之内不会触及。
时局随时在变化,吴宗睿的战略部署也会跟着变化,他不可能算准每一步,很多时候要随机应变。
“大人,皇上下诏书了。。。”
乔明俊走进中军帐,手中拿着朝廷的塘报。
吴宗睿几乎没有抬头,皇上的诏书多了,他哪里关心得到那么多。
“大人,皇上下罪己诏了。。。”
“什么,皇上下罪己诏了吗,所为何事。”
吴宗睿终于抬头了,其实他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意外。
历史上,大明的崇祯皇帝,下了六道罪己诏,是所有皇帝之中,下罪己诏最多的一位,对于一个心高气傲、刚愎自用的皇帝来说,下这么多的罪己诏,实在是少见。
平心而论,崇祯皇帝绝非荒淫无度的皇帝,相反他比较克制,当皇帝之后,从未安与享乐,他殚精竭虑、乾刚独断、励精图治,试图做一个中兴之君,可惜的是,事态的发展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
总体来说,吴宗睿对崇祯皇帝还是同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好的邻家大哥,但不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好人,但绝非中兴之君。
在皇宫中长大的朱由检,因为特殊的环境,导致其多疑嬗变、刻薄寡恩,做事情没有长期规划,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性格急躁,求治心切,且极度的自恋,这样的性格,作为平常人,没有什么大不了,作为王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作为皇帝和君主,就是致命的。
看了看乔明俊递手中的塘报,吴宗睿还是有些奇怪,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十七年,一共下了六道罪己诏,第一道罪己诏是崇祯八年,第二道罪己诏是崇祯十年,崇祯八年已经过去,朱由检没有下罪己诏,到了崇祯九年,反而下了罪己诏。
“念一念吧。”
乔明俊点点头,打开了塘报。
“朕以凉德,继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至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
中军帐里面很安静,廖文儒和刘宁等人都没有开口说话,连呼吸声都轻了很多。
吴宗睿的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的神情。
朱由检的罪己诏,听上去言辞恳切,甚至是情真意切,但仔细的揣摩,朱由检依旧是将几乎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下面的文武大臣。
作为皇帝,朱由检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务必要依靠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可惜的是,不能亲力亲为的朱由检,偏偏在用人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其刻薄寡恩、多疑嬗变的性格,导致最为关键的内阁大臣唯唯诺诺、瞻前顾后、缺乏大局观,朱由检本人的才大智疏,更是将朝廷昏庸的决策推向了极致。
面临如此的局面,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无法改变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结局。
乔明俊念完了之后,吴宗睿若有所思的点头。
“看样子皇太极称帝建国,刺痛了皇上,让皇上悲愤不已,对了,贺一龙被剿灭的奏折,送出去多长时间了。”
“大人,奏折已经送走两天的时间,应该到京城了。”
“可能还没有到,文儒,刘宁,命令所有将士,明日拔营,前往新野,六月底以前,彻底剿灭南阳境内的流寇,不得延误。”
。。。
天黑了,吴宗睿走出了中军帐。
所有的马车都已经备好,卯时就要出发前往新野,邓州到新野,不足一百里地,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一天时间可以抵达。
时间还是仓促了一些,毕竟有近三万的俘虏需要处理,完全交给地方官府是不可能的,完全的遣散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仅仅五天的时间,甄别和留置的事宜根本没有做完,就要立刻出发前往新野,对于廖文儒和刘宁等人来说,是头疼的命令。
吴宗睿没有办法,按照时间的推算,刚刚登基的皇太极,已经派遣大军,准备入关劫掠,到时候,北方广袤的大地将是一片哀宏,京城遭受巨大的震荡,朝中的文武大臣都要分别把手城门,而各地的援军,根本不敢与满八旗面对面厮杀,都是躲得远远的,朱由检不知道下了多少的诏令,都没有多大的作用。
承担抗击满八旗重任的,一定是登莱新军。
其实吴宗睿也想着与满八旗硬碰硬的干一仗,以检验登莱新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廖文儒和刘宁同时走过来了。
“流寇俘虏的情况如何了。”
廖文儒看了看刘宁,皱着眉头开口了。
“大人,此次俘获的流寇,绝大部分都是流民,基本都是南阳本地人,生活无着,属下和刘宁商议过了,老弱妇孺一律发给粮食遣散,令其回到家乡去,作恶太多的流寇,移交县衙处置,还有部分的青壮,甄别之后加入到军中,不过人数不是很多,迄今不足三千人。。。”
吴宗睿点点头。
“五天的时间,能够做到这一步,很不错了,遣散的老弱妇孺,倒是翻不起什么大浪,其中一部分人能够回到老家去,还有一些人,怕是走不回去,至于说那些作恶太多的流寇,能够处置一部分就处置一部分,全部移交给县衙,他们也无法处置。”
刘宁跟着开口了。
“大人,移交给官府的流寇不多,一共两千余人,流寇之中的总管、掌家、管队,以及各营的大领哨和领哨,基本都处置了。。。”
吴宗睿看着刘宁,颇为不满的开口了。
“刘宁,两千人,对于登莱新军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县衙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邓州县衙守备衙门的军士,顶多两百人到三百人,且大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军士,让他们对付两千人,怕是拱手将县城交给这些流寇,我看这样,该要遣散的一律遣散,该要处置的一律处置,其余的流寇,暂时看押在军中,视他们的表现,再行做出决定。”
。。。
廖文儒和刘宁转身离开,按照吴宗睿的吩咐去做了。
偌大的营地很安静,四周都是火把,将营地的绝大部分地方照的亮堂堂的。
吴宗睿没有任何的睡意,穿越之后,他的起居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穿越之前,每晚睡觉都是十一点以后,甚至是半夜十二点钟,穿越之后,一般在戌时一刻到戌时二刻就睡觉了,最迟也就是亥时一刻,也就是晚上八点钟到十点钟左右。
朱由检的第一封罪己诏,让吴宗睿感觉到了隐忧,应该说,中都凤阳失陷,朱由检就应该要发罪己诏,不过吴宗睿和登莱新军很快将高迎祥和马守应等人生擒,让朱由检缓了一口气,而皇太极登基称帝建国,让朱由检缓下的那口气提起来了。
看样子朱由检也知道,北方的后金,或者说大清,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
接下来,登莱新军肯定要承担抵御后金鞑子的作战任务,如何利用与后金鞑子周旋和交战的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权力,彻底壮大和夯实自身的班子,是吴宗睿马上就要面临的任务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谋明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谋明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