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初鸣 第二百三十八章:沟通南北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站在岸边的人都体会到了水泥路的好处了。
现在天气渐渐转凉,平坦的水泥路再配上仙居坊新推出的四轮马车,出行时那种惬意感想想都让人向往。
可是,用水泥如何建桥呢?难道与水里那几艘奇怪的船有关?那个水泥制成的水槽形状物体又是做什么用的?
殷清风简单与李世民打过招呼后,就把任五叫到身边,“河道中间的深度是多少?”
“回郎君,现在是枯水期的缘故,刚才再次测量的结果是,最深处只有七米多一些。按照郎君的指令,水泥槽的高度为七米半,足够露出水面的。”
任五一副胸有成竹的回道。
殷清风心中多少有些激动。一旦他的设想成功,世界的建桥史注定要留下他的名字。他对任五说道:“开始吧!”
他的声音很低,但充满了力量。
任五主持过太多的工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羞涩的少年了。他向李世民和殷清风微鞠半躬之后,爬上其中一条船,然后大声喊道:“开~~始~~~~”
随着任五的喊声,河里六艘外形怪异的船慢慢划离岸边,还剩下两艘船呆在原地。
人们的印象里,无论是载人的载货的船,亦或是独木舟、竹筏、木筏,总也不过哪几种外形,可是这八艘刚才那些官员们讨论的船,真的不知道是否应该称之为船。但它们的确漂浮在水面上,若不称之为船,又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称呼。
这八艘外形怪异的船分为两种外形,都是殷清风“精心”设计出来的。
第一种型号的船,殷清风起名叫做围船,一共六艘。
围船没有帆、没有舵、没有船舱,也没有明轮,这种船想要滑动,必须要集合几个人一起撑起竹竿才可以。
围船很长很宽,在应该是船舱的位置,树立起一个高高长长的长方形水泥台,或者叫做水泥块也可以。水泥台的两侧固定了两架梯子。
第二种型号的船,叫做起重船,外形与围船相似,但是宽了许多。区别只在于水泥台的中间多了一个高高的杠杆。杠杆的一头各垂下四根吊索连在水泥槽上。
中国古人发现和利用杠杆历史很悠久,最典型的器物就是桔槔。
桔槔俗称“吊杆”或“称杆”,在商代时,人们便开始采用桔槔汲水对农田进行灌溉。
桔槔在辘轳出现后,并没有完全消失。辘轳只局限于一口水井上,但桔槔还可以架设在河流边。同样,在水车出现后桔槔也没有消失,因为,最简单的桔槔只需要一个长杆两条麻绳一块重石然后固定在树上就可以了。
除了利用它汲水外,桔槔还可以应用在矿坑和盐井里等等。
在人们好奇的注视下,六艘围船慢慢的在距离岸边不远处围成一个长方形---南北各两艘,船头船尾为东西向、东西各一艘,船头为南北向,然后停了下来。
如果从高空俯视,六艘船围成的空间,几乎与水泥槽的长宽相等。
等六艘围船停稳后,两艘起重船上的人一起喊着号子。在人们的视线里,地上的水泥槽慢慢的被吊了起来。
随着杠杆的转动,由八根吊索吊着的水泥槽慢慢的移到了围船中间的上方。
这时,六艘围船各爬上去两个人,开始调整水泥槽的落点。当确认落点后,其中两艘船上各有一人开始摇动手里的红旗。
见到信号后,起重船的杠杆开始慢慢的被向下放。
这个过程很慢,以至于岸上的人都抻着脖子、踮着脚尖想看个究竟。但是,他们只看到围船上的人各自抓住一个吊索,似乎还在调整方向。
过了好久,一个人挥舞着红旗。再次接到信号后,起重船这边不再松动杠杆了。
而围船这边立刻顺着吊索滑了下去,再不久,八根吊索分别被两个杠杆给吊了起来。
殷清风在岸上兴奋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转身对李世民说道:“殿下,请允许下臣向殿下报喜,刚才的实验证明完全可以在渭水上面架设水泥桥。”
李世民和其他人一样,根本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呢。他半尴尬半好奇的说道:“某可否上去一观。”
殷清风向外虚引一下,“殿下请,诸位长辈请。”
早就按奈不住的官员随在李世民的后面上了渡船,然后又上到了围船上面。
殷清风有意栽培任五,这次讲解的机会就让给他了。
任五兴奋而又感激的看了殷清风一眼,然后向李世民解释道:“装有类似桔槔的那种船叫做起重船,它的作用就像殿下看到的一样,将一个重物从一个地方移到想要它到达的位置。
那六艘一模一样的船,叫做围船。它们前期作用,是为了能精准的确定水泥槽的落点,等水泥槽落在河床之后,工人就可以站在上面往水泥槽里倾倒水泥浆。等水泥浆凝固之后,一座桥墩的基座就算成了。
接下来,工人站在这围船上,在基座上面竖起木板。等木板固定后,工人再往里面倾倒水泥浆。水泥浆再次凝固后,一座桥墩就算彻底完成了。
因为基座和桥墩自身重量的缘故,即使河床不平整也会被压平的。所以,不用担心最后的桥面是否会出现倾斜的现象。”
李世民望着露出水面的水泥槽,在脑子里脑补任五说的那些话。因为见过火药作坊修建墙体的过程,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他有些兴奋的对殷清风说道:“淮阳侯不愧是峤国公的后人啊~~~这等奇思妙想,就算公输班再世恐怕也不及也~~~”
现在是公开的场合,李世民也像殷清风一样,相互之间的称呼换上了官场上正式的用词。
其他还在脑补的官员们有些发愣了,“淮阳侯?开国淮阳县侯?”
在他们的印象中,在过去的四千多年里,淮阳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而现在,大唐竟然多了一个以淮阳郡为封号的侯爵?怪哉~~~
先不说怪不怪吧,单说这个尚未及冠的少年是如何获得这封爵的吧。
那些不认识殷清风的人都在想,“其先祖峤过世后,按照袭爵和荫封来算,这少年的父亲为第二代郧国公是合理的,但这少年最多就是一个六七品的文散官或武散官的荫封啊~~
开国县侯可是食邑千户的从三品啊~~
不管是正三品还是从三品,一旦到了三品的位置,那就算大唐数得上的权贵了啊~~~
嘶~~~~一个从三品的开国侯,再加上今日建桥的功绩,未来不可限量啊~~~”
那些官员一个个眼睛放着光的看着殷清风。
马周和吕才也蒙了,“不是开国县男吗?什么时候变成开国县侯了?这么多天也没听殷二郎说起过啊~~~”
殷清风转移话题说道:“若一切顺利,元日之前这桥就能完全通行了。”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看了一眼那些官员,说道:“架设桥桩就这样被你轻松的解决了,那...桥面你又如何处理呢?”
殷清风指着河面说道:“渭水的河面有九百米的宽度,下臣打算每三十米架设一座桥墩。等桥墩全部架设完毕,再在上面搭建同样是用水泥制成的板块,下臣称之为预制板。
每个预制板三十米长、十米宽。
等桥面也搭建完毕后,再在上面加筑护栏。
至此,一座全水泥结构的桥梁就算修建完毕了。
下臣考虑到十米的宽度或许会狭窄一些,所以下臣会让他们在旁边再建一座相同的桥。等两座桥开通后,殿下可命令南下的行人走西边而北上的行人走东面的桥。”
殷清风心里说道:“对不起了马周马宾王,你的右侧通行的点子小爷先挪用了。”
李世民搞不懂什么预制板,但殷清风信心满满的样子,他也就选择相信。他问道:“渭水宽且浅,水流又平和,若是在大江大河上也能同样进行?”
这个问题李世民问得很关键。
围船至所以要在船的中央砌上一个水泥块就是为了稳住中心,和压住船体而不受水流的影响。诚如李世民所言,这是在渭河上,围船和起重船能获得成功,若是换成水流湍急的河段,也能成功吗?总不能只有每年的枯水期才能建桥吧?
再说了,像大江大河那样的河流,就算了枯水期,也不是一般的河流能比的,那又怎么办?
所有人都在等着殷清风的答案。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最新章节,陪你尬聊!微信搜索或rdww444
现在天气渐渐转凉,平坦的水泥路再配上仙居坊新推出的四轮马车,出行时那种惬意感想想都让人向往。
可是,用水泥如何建桥呢?难道与水里那几艘奇怪的船有关?那个水泥制成的水槽形状物体又是做什么用的?
殷清风简单与李世民打过招呼后,就把任五叫到身边,“河道中间的深度是多少?”
“回郎君,现在是枯水期的缘故,刚才再次测量的结果是,最深处只有七米多一些。按照郎君的指令,水泥槽的高度为七米半,足够露出水面的。”
任五一副胸有成竹的回道。
殷清风心中多少有些激动。一旦他的设想成功,世界的建桥史注定要留下他的名字。他对任五说道:“开始吧!”
他的声音很低,但充满了力量。
任五主持过太多的工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羞涩的少年了。他向李世民和殷清风微鞠半躬之后,爬上其中一条船,然后大声喊道:“开~~始~~~~”
随着任五的喊声,河里六艘外形怪异的船慢慢划离岸边,还剩下两艘船呆在原地。
人们的印象里,无论是载人的载货的船,亦或是独木舟、竹筏、木筏,总也不过哪几种外形,可是这八艘刚才那些官员们讨论的船,真的不知道是否应该称之为船。但它们的确漂浮在水面上,若不称之为船,又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称呼。
这八艘外形怪异的船分为两种外形,都是殷清风“精心”设计出来的。
第一种型号的船,殷清风起名叫做围船,一共六艘。
围船没有帆、没有舵、没有船舱,也没有明轮,这种船想要滑动,必须要集合几个人一起撑起竹竿才可以。
围船很长很宽,在应该是船舱的位置,树立起一个高高长长的长方形水泥台,或者叫做水泥块也可以。水泥台的两侧固定了两架梯子。
第二种型号的船,叫做起重船,外形与围船相似,但是宽了许多。区别只在于水泥台的中间多了一个高高的杠杆。杠杆的一头各垂下四根吊索连在水泥槽上。
中国古人发现和利用杠杆历史很悠久,最典型的器物就是桔槔。
桔槔俗称“吊杆”或“称杆”,在商代时,人们便开始采用桔槔汲水对农田进行灌溉。
桔槔在辘轳出现后,并没有完全消失。辘轳只局限于一口水井上,但桔槔还可以架设在河流边。同样,在水车出现后桔槔也没有消失,因为,最简单的桔槔只需要一个长杆两条麻绳一块重石然后固定在树上就可以了。
除了利用它汲水外,桔槔还可以应用在矿坑和盐井里等等。
在人们好奇的注视下,六艘围船慢慢的在距离岸边不远处围成一个长方形---南北各两艘,船头船尾为东西向、东西各一艘,船头为南北向,然后停了下来。
如果从高空俯视,六艘船围成的空间,几乎与水泥槽的长宽相等。
等六艘围船停稳后,两艘起重船上的人一起喊着号子。在人们的视线里,地上的水泥槽慢慢的被吊了起来。
随着杠杆的转动,由八根吊索吊着的水泥槽慢慢的移到了围船中间的上方。
这时,六艘围船各爬上去两个人,开始调整水泥槽的落点。当确认落点后,其中两艘船上各有一人开始摇动手里的红旗。
见到信号后,起重船的杠杆开始慢慢的被向下放。
这个过程很慢,以至于岸上的人都抻着脖子、踮着脚尖想看个究竟。但是,他们只看到围船上的人各自抓住一个吊索,似乎还在调整方向。
过了好久,一个人挥舞着红旗。再次接到信号后,起重船这边不再松动杠杆了。
而围船这边立刻顺着吊索滑了下去,再不久,八根吊索分别被两个杠杆给吊了起来。
殷清风在岸上兴奋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转身对李世民说道:“殿下,请允许下臣向殿下报喜,刚才的实验证明完全可以在渭水上面架设水泥桥。”
李世民和其他人一样,根本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呢。他半尴尬半好奇的说道:“某可否上去一观。”
殷清风向外虚引一下,“殿下请,诸位长辈请。”
早就按奈不住的官员随在李世民的后面上了渡船,然后又上到了围船上面。
殷清风有意栽培任五,这次讲解的机会就让给他了。
任五兴奋而又感激的看了殷清风一眼,然后向李世民解释道:“装有类似桔槔的那种船叫做起重船,它的作用就像殿下看到的一样,将一个重物从一个地方移到想要它到达的位置。
那六艘一模一样的船,叫做围船。它们前期作用,是为了能精准的确定水泥槽的落点,等水泥槽落在河床之后,工人就可以站在上面往水泥槽里倾倒水泥浆。等水泥浆凝固之后,一座桥墩的基座就算成了。
接下来,工人站在这围船上,在基座上面竖起木板。等木板固定后,工人再往里面倾倒水泥浆。水泥浆再次凝固后,一座桥墩就算彻底完成了。
因为基座和桥墩自身重量的缘故,即使河床不平整也会被压平的。所以,不用担心最后的桥面是否会出现倾斜的现象。”
李世民望着露出水面的水泥槽,在脑子里脑补任五说的那些话。因为见过火药作坊修建墙体的过程,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他有些兴奋的对殷清风说道:“淮阳侯不愧是峤国公的后人啊~~~这等奇思妙想,就算公输班再世恐怕也不及也~~~”
现在是公开的场合,李世民也像殷清风一样,相互之间的称呼换上了官场上正式的用词。
其他还在脑补的官员们有些发愣了,“淮阳侯?开国淮阳县侯?”
在他们的印象中,在过去的四千多年里,淮阳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而现在,大唐竟然多了一个以淮阳郡为封号的侯爵?怪哉~~~
先不说怪不怪吧,单说这个尚未及冠的少年是如何获得这封爵的吧。
那些不认识殷清风的人都在想,“其先祖峤过世后,按照袭爵和荫封来算,这少年的父亲为第二代郧国公是合理的,但这少年最多就是一个六七品的文散官或武散官的荫封啊~~
开国县侯可是食邑千户的从三品啊~~
不管是正三品还是从三品,一旦到了三品的位置,那就算大唐数得上的权贵了啊~~~
嘶~~~~一个从三品的开国侯,再加上今日建桥的功绩,未来不可限量啊~~~”
那些官员一个个眼睛放着光的看着殷清风。
马周和吕才也蒙了,“不是开国县男吗?什么时候变成开国县侯了?这么多天也没听殷二郎说起过啊~~~”
殷清风转移话题说道:“若一切顺利,元日之前这桥就能完全通行了。”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看了一眼那些官员,说道:“架设桥桩就这样被你轻松的解决了,那...桥面你又如何处理呢?”
殷清风指着河面说道:“渭水的河面有九百米的宽度,下臣打算每三十米架设一座桥墩。等桥墩全部架设完毕,再在上面搭建同样是用水泥制成的板块,下臣称之为预制板。
每个预制板三十米长、十米宽。
等桥面也搭建完毕后,再在上面加筑护栏。
至此,一座全水泥结构的桥梁就算修建完毕了。
下臣考虑到十米的宽度或许会狭窄一些,所以下臣会让他们在旁边再建一座相同的桥。等两座桥开通后,殿下可命令南下的行人走西边而北上的行人走东面的桥。”
殷清风心里说道:“对不起了马周马宾王,你的右侧通行的点子小爷先挪用了。”
李世民搞不懂什么预制板,但殷清风信心满满的样子,他也就选择相信。他问道:“渭水宽且浅,水流又平和,若是在大江大河上也能同样进行?”
这个问题李世民问得很关键。
围船至所以要在船的中央砌上一个水泥块就是为了稳住中心,和压住船体而不受水流的影响。诚如李世民所言,这是在渭河上,围船和起重船能获得成功,若是换成水流湍急的河段,也能成功吗?总不能只有每年的枯水期才能建桥吧?
再说了,像大江大河那样的河流,就算了枯水期,也不是一般的河流能比的,那又怎么办?
所有人都在等着殷清风的答案。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最新章节,陪你尬聊!微信搜索或rdww444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