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永世帝唐 雏凤初鸣 第二百六十四章:彻底傻眼

雏凤初鸣 第二百六十四章:彻底傻眼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还想说些什么?”

    李世民着急去打麻将,见殷清风半天不说话,他催促了一句。

    “哦那个”

    思绪被打断了的殷清风有些结结巴巴,很快他就说道:“小侄暂时不回山庄去,可否让月丽和承乾带着他们的弟弟妹妹到小侄府里去住上一段时间。”

    以他对李世民和长孙氏的了解,很难想象他们二十多个孩子是那么的糟糕。

    或许别的皇帝家的孩子也有不成器的,但被放到放大镜下的李世民夫妇的子女尤其出名。稍微喜爱唐朝历史的人,对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了解。

    李承乾死在流配地、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李泰死于封地、李佑叛乱赐死贬为庶人国除、李愔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李恽被诬谋反自杀、李贞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李慎死于流配途中、李明在流配地被逼自杀、李宽李嚣和李简早薨、李福是唯一善终的。

    十四个儿子,平均寿命不足三十五岁。

    除早亡的三位以外,其余十一个儿子,李治病亡属于善终李福病亡属于善终。另外九位死亡原因为阴谋夺位或谋反。

    襄城十一岁嫁二婚男三十七岁死、南平两婚三十一岁亡、遂安两婚三十二岁亡、长乐十二岁嫁二十二岁亡、豫章二十岁亡、巴陵参与谋反被赐死、普安嫁蛮族、东阳嫁给了舅舅死在流配地、清河十岁嫁四十一岁死、兰陵品性佳三十一岁亡、晋安两嫁、契苾何力被薛延陀俘虏,李世民为了换回契苾何力,同意以新兴公主和亲西突厥、城阳两嫁四十一岁亡、高阳赐死、新城两嫁二十九岁亡、汝南金山晋阳常山早薨。

    二十一个公主,平均寿命二十五岁左右、大多早嫁、再婚。

    而史书中偏偏还记载了这两夫妻如何教育子女的。可实际上呢?绝非如此!这两口子简直就是一个教育失败的典范!

    既然他们不会管教孩子,他这个当女婿的当姐夫的不能坐视不理。再任由他们像历史是一样去折腾,那他还改个毛的革?还不够这帮败家子败家的呢。

    李世民盯着殷清风看了好久才说道:“我回头问问你婶婶吧。”

    殷清风心里咯噔一下,“这李世民的语气不对啊”

    他躬身说道:“那小侄就告退了。”

    李世民点点头转身走了。

    殷清风望着他的背影,想不明白哪里出错了。

    有心事的李世民没有玩多久,便和长孙氏回到长孙氏的寝宫。

    长孙氏虽然早就觉察出李世民有心事,但她只当没看见,兴致盎然的带着宫女去泡澡了。

    等着一身香气的她回来时,看见李世民倚在床头仰头望着藻井出神。

    自从殷清风传授养生术以后,她更多的时间不再是用来看书写字,而是运动、带孩子嬉闹、游园等等。以往失眠的情况在渐渐的减少,饭量也在不觉间增加一些。二郎说她不但面色红润了许多,身体也丰腴了许多、笑容多了许多。

    她很感激殷清风,也时常想起他。

    所以,一向很少过问外事的她问道:“可是与殷二郎有关?”

    李世民又出了一会儿神,才幽幽的说道:“你说这小子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们夫妻间的交谈,从来都是长孙氏负责打开话题,然后聆听李世民的自说自话。高兴了,她就说几句,不高兴了,还没等李世民说完,她已经睡着了。

    但现在,一来她的性格有所转变,二来这事儿与殷清风有关。

    她钻进李世民的怀里,想听听二郎会怎么说起殷清风的坏话的。

    她不是很为殷清风担心。

    以她对二郎的了解,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二郎对她之外的人很难产生信任感,但殷清风已经逐渐成为二郎第二个信任的人了。

    而殷清风能得到这份信任,是因为这一年多来他做了太多太多的事儿,尤其是她的身体调养得越来越好了。所以,在那以后,二郎对殷清风的猜疑心越来越小。

    可今日又是为了什么让二郎这么思虑?那少年郎到底说了什么?

    “观音婢,你知道那小子刚才说什么吗?他让月丽和承乾带着他们的弟弟妹妹到他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是担心裴寂报复他?以他的胆色,还不至于怕了裴老儿。是想狐假虎威?他在担心什么?还是有什么阴谋,想害了咱们孩儿的性命?”

    长孙氏略微一寻思,伸手在李世民的腰间拧了一下,然后掉转身去。

    李世民揉了揉腰肉,嘿嘿笑了两声。既然妻子不但心,他就不多想了。

    他伸手将妻子搂在怀里,“韦珪是不是想将她的女儿送出去?”

    长孙氏沉默了好久,才说道:“月丽回来说的那些话二郎还记得吧?那小郎君想把孩儿们要过去带,是怕他们成为帝子帝女之后,性情变得顽劣。

    难道二郎没见乾儿自从去了山庄之后变得越来越乖巧?

    至于芸儿,二郎既然不喜她,就借着这机会送去郧国公府吧。这几年韦珪也没少为她的女儿忧心,二郎既然答应了这亲事,索性就彻底遂了她的心愿。

    二郎不喜韦珪是再嫁之人,韦尼子又放出去了。但现在殷氏与韦氏联姻,不如二郎礼聘一裴氏女入宫。”

    李世民听完,沉默不语。

    他没想到殷清风是这个打算,原来是误会他了。

    承乾这些日的确明事理了许多,月丽也不像以前那么畏惧他了。看来那小子很善于教导人。好吧,就先试试看吧

    韦氏裴氏

    韦氏的势力有些太弱,与殷氏联姻倒也能增加一些声势。只是,李芸毕竟只是韦氏的外女,她还代表不了韦氏。要不让那小子再纳一个韦氏女?嘿嘿便宜那小子了。

    裴氏嘛,明日让人去查查现在一共有多少族人出仕。等裴老儿将族人聚齐到长安后,有必要找出来几个开开刀。以为拉上殷氏就能万事无忧?

    如果纳一裴氏女到时候最多就封一个四品美人,决不能让裴氏从她身上借到势。

    对了,那小子不是说,要杜绝外戚、后宫和内侍干政吗?外戚的事情先放一放,先让观音婢把后宫和内侍的事情规范起来

    第二日,得到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允许,韦珪带着女儿和赏赐的物品回到城南韦曲,对外的理由是与族人同庆上元节。

    今年的上元节,郧国公府比往年热闹了许多。

    久不往来的敦化坊的族人派人送来了礼物,一些从未与郧国公府打过交道的家族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名声显赫的家族。

    已经有了准备的殷清风一早上就带人躲到杜伏威那里去了。

    “兄嫂,你们现在有多少可用的人手?太子一旦对武士彟动手,必须有人能及时接手。小弟这里抽出二十到二十五个管事没问题,但还需要一个辅佐之人”

    殷清风将那天的事情和他的猜测说了一遍,然后直接提出请求。

    杜伏威两口子痛骂了武士彟几句,单云英皱眉头说道:“人手嘛嫂嫂这里还真抽不出几个人来,有限的几个也被你兄长派出去修建皇泽院了。

    还有,原先有许敬宗和武士彟出面,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会很方便。现在小弟将他们换掉,集团缺一个有身份有能力的人啊”

    殷清风也知道杜伏威这里没多少可用之人,但这个态度他得表出来。至于单云英的顾虑他也早想到了,但,一时间哪里能找到这样合适的人选?

    他也想过了,实在没招儿,也只能他亲自出马了。麻烦就麻烦点儿,总比出岔子要强多了。

    “这个再说吧,反正小弟也打算年后就不回山庄了。有什么事,嫂嫂派人来找小弟,咱们一同商议。”

    单云英说道:“也只好暂时如此了。”

    见没什么结果,殷清风换个话题,“兄长,那皇泽院”

    “皇泽院啊,建是建好了,就是还没收多少人进来。我把孩儿们都散了出去,看看能搜罗多少人回来。”

    关中地区是最早实行新式农耕的,不管是均田令的实行,还是铁制农具的发放,都已经落实了。除非真正的鳏寡孤独之人,否则还真没多少人可以收留。

    “这次从那帮武勋的手里,收了两千多万亩土地,连同依附在这些土地上的佃奴也归了小弟。等杜丙和殷寒来他们清查清楚后,看看有多少能送过来吧。”

    “多少?两千多万?”

    杜伏威和单云英有些吓到了。

    整个关中平原也不到九千万亩的面积,殷清风这两千多万就占了三分之一,他们不惊讶才怪呢。

    殷清风两手一摊,“小弟打算都分出去。”

    杜伏威终于开口了说话了,“我这里可不要。年前的两千万,够我这满府上下用三世也用不完的。”

    殷清风解释道:“我会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其余的都分给原先的那些佃奴。太子已经答应免收钱财帮他们改为良籍了。”

    “呼”“嘶”

    杜伏威惊讶之后说道:“乖乖,这让那些史官知道了,小弟是要青史留名的啊”

    殷清风笑了笑,“兄嫂还不知道我这人最怕麻烦了?这些地契我会交给原先的主人,由他们派人去处理。”

    单云英拍了两下胸脯,“还好还好,这名声虽好,但也太惊人了。”

    杜伏威皱了下眉头,“无偿的分出去?”

    殷清风说道:“当然不会了,那可是价值三个亿的土地呢,怎么会白白的便宜他们。”

    单云英问了句:“那那些佃奴如何买得起?”

    殷清风解释道:“不会直接就把地分出去,而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完成。什么时候凑足了钱财,什么时候把地契和良契发给他们。

    第一,修路修渠先从关中开始,他们在农闲时要去修路。修路所得酬劳的一部分要拿出来。他们如果去修路,两个月下来,足够买一亩地了。父子三人都去,一年就够买十八亩了。

    第二,他们每年的产出,一部分要拿出抵债。”

    单云英说道:“那岂不是要用很多年才能凑足?”

    “可这是一个希望啊。不管是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从现在开始,他们除了名义上还是佃奴外,实际上他们已经是良籍了。只要辛苦一段时间,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人就不再是奴婢了,他们不愿意吗?”

    单云英好像想到了什么,“小弟既然派杜丙他们去清查,让他们留意一下,看看是否有可用之人。”

    殷清风说道:“已经让他们去做了。只是,这第一呢,能力如何还不得知,第二,也不敢保证是否忠诚。

    太子那边什么时候要处理武士彟,只有他知道。小弟就是担心时间不充裕,之前才要向兄嫂求救的。”

    殷清风在杜伏威这里呆到四点多,然后去东宫接襄城和李承乾。

    把人接出来后,先是到滋味楼把晚饭解决了,然后再去朱雀大街参上元节大游行。

    一伙人一直逛到半夜,才算尽兴。

    襄城和李承乾也跟着殷清风他们回了国公府,再过两天就开学了。他们这次出来,就不回去了。

    十六日下午,月眉带着人去润下院打麻将,殷清风自己呆着书房里看书。他刚写下一段心得,月眉那清脆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郎君,快出来,有天使要宣读敕旨了。”

    “也该来了”

    殷清风嘀咕了一句,放下书卷往外走。

    刚出门,月眉立刻挽住殷清风的胳膊,“也不知道这次是什么赏赐。”

    殷清风开心的微笑着。

    这小丫头跟在他身边可是经历了不少这样的场面,她的语气听起来一点儿激动的情绪都没有。

    给殷清栿求亲的事儿,他既没有跟殷元和裴氏说,也没对月眉她们说。只想到时候来个惊喜。就是不知道,裴氏听了之后,是惊喜还愤怒。

    殷清风换好衣服向润下院赶去。

    润下院的正厅前,他意外的看到了韦妃以及李世民家的那些小崽子们。

    他心中一喜,匆忙上前行礼,“清风拜见韦婶婶。”

    韦妃微笑的说道:“清风先去听宣。”

    殷清风看了一眼冲他扮鬼脸的月眉一眼,回道:“清风失礼了。”

    进了正厅,殷元、裴氏、闻氏和殷清栿已经肃穆的等在那里,他们的对面,是一个殷清风没见过的中年内侍和两个小内侍。

    那内侍见人都到齐了,展开卷轴宣读道:“门下:郧国公殷元教子有方,有功于国。敕令其国公爵世袭不罔。

    另:太子女芸安德郡主,资惠气於柔明,发兰仪之清懿。道苞良袂,德冠含章赐婚郧国公世子清栿。

    武德八年元月十六日。”

    国公本身就分为世袭和不世袭的,对于不世袭的国公来说,等他去世后,他的爵位将变成郡公。

    这道敕旨下来,意味着殷清栿的后代只要子嗣不断,郧国公的爵位将一直继承到大唐灭亡。

    殷清风瞅着已经变色的裴氏心里暗乐,“如意算盘拨不响了吧。”

    不过,李芸这个安德郡主的封号真不咋地。历史上,北魏和西魏各有一个安德公主了,现在又来一个。

    浮阳郡、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乐陵郡,都是指现代的沧州德州一带。安德郡主算是李芸祖籍的封号了,和他的淮阳侯意思差不多。

    殷清栿有些发傻,前几天还做梦想着娶一个裴氏女当老婆呢,转眼间,他就成了未来的驸马了。

    但殷元是真正的开心的笑了起来。

    一门双驸马,大唐顶级荣耀啊!

    等送走内侍后,殷元向叔祖管家说道:“备祭礼、开祖祠!”然后匆匆赶回正厅去接待韦妃。

    宾主落座后,韦妃说道:“妾身奉命将皇孙,交由淮阳侯看护。”

    殷元有些发晕。裴氏、闻氏完全愣住了。

    殷清栿继其兄弟之后,成为大唐立国后第二个被赐婚的,已经是天大的荣耀了。现在太子又将所有三岁以上的儿女都送来让殷清风教导,其中蕴含的意义就更大了。

    中山王跟在殷清风身边,可以解释为姊婿和妻弟的关系,别人从明面上挑不出毛病。可现在就不同了。这是直接宣示了殷清风就是所有皇孙皇孙女的老师了。

    亘古未见啊

    等裴氏反应过来后,只好暗自苦笑。家族一切的算计,面对殷清风现在的身份,将束手无策。

    韦妃招来那帮萝卜头向殷元三人行礼。

    等彼此客套完,韦妃说道:“妾身听说淮阳侯的院子很精致,想去打扰一番。”

    殷元也知道他的身份不足以接待韦妃,起身说道:“恕元怠慢了。”

    进了西院的院门,韦妃对那些萝卜头轻声喊道:“跟着你们的长姐和长兄去玩儿吧。”

    “哦”

    那帮孩子齐声欢呼后,将襄城和李承乾围了起来。

    殷清风跟在韦妃的身边,轻声给她讲解院内的布置。韦妃则好奇的打量着一切,时不时的出声询问。

    来到正厅坐下后,韦妃指着她下首的位置对殷清风说道:“这是婶婶的堂妹,闺名尼子。”然后她又转身说道:“尼子,来见过清风。”

    殷清风一直以为韦妃身边这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是韦妃的侍女,现在听说是她的堂妹,他赶紧起身行礼,“清风见过姨母。”

    “咯咯咯”

    韦妃不矜持的笑了起来,而那个叫尼子的小丫头则红着脸给殷清风行礼,“韦氏尼子拜见清风郎君。”

    殷清风不停的眨眼,“啥?韦氏尼子?韦尼子?”

    反应过来后,他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长辈。

    韦尼子的老爹和韦妃的老爹是亲兄弟。这姐俩又同时以再婚之身被李世民纳为妾室。韦妃给李世民生了一儿一女,而韦尼子因无所出,等李世民死后,她被撵到崇圣宫剃发出家为尼。

    韦尼子当尼姑?这个起名很重要啊

    这小丫头虽然成亲多年,但她那粉嫩的小脸儿看起来依然稚气未脱。相貌倒也秀气端庄,就是体型瘦了点儿。身高倒和她堂姐相似,几乎能有一米七的样子。

    殷清风下意识的瞄了瞄她的胸部的确有些瘦。

    韦尼子又红着脸坐下后,韦妃才笑着说道:“清风观你这姨母如何?咯咯咯”

    殷清风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人家丫头虽然年龄但她是李世民的女人,他有啥资格评论。

    “咦不对啊我应该叫她婶婶啊怪不得韦妃笑个不停。”

    韦妃好不容易收住了笑声,正容的说道:“不满清风,尼子初嫁郑国太子王玄应,再嫁你未来的岳翁。”

    殷清风心说,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他站起来,向韦尼子行礼。

    不等他开口,韦妃说道:“清风先坐下,婶婶还有话说。”

    殷清风只好先坐下。

    韦妃说道:“还有一事,清风可能还不知。就在年前,尼子她被放出东宫。”

    “嗯?什么意思?”

    殷清风愣愣的看着韦妃,又愣愣的看向韦尼子。

    “也就是说,尼子她现在是良籍。”

    “良籍?”殷清风在心里画了个问号,“是自由身的意思吧。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李世民怎么就舍得不要了呢?他可算是欲念很强的男人啊。”

    韦妃接着说道:“婶婶这次来,得了你叔叔和婶婶的旨意,他们的意思是,要清风你纳尼子为妾。”

    “啊”

    殷清风完全傻了。

    7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