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永世帝唐 雏凤初鸣 第二百八十八章:内官外官

雏凤初鸣 第二百八十八章:内官外官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骑在马上的殷清风心情很不爽,他讨厌自己把日子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为了让李世民安心,他不得不事无巨细的向李世民汇报。

    东宫里依然没有见到李晋安,看来李世民是极度重视火药的安全的。不过他不

    后悔把火药带到这个世上,没有火药,开山修路建桥根本就无从谈起。为了这个目

    的,就让李世民恐慌去吧~~~

    李世民爱恨交加的模样看着殷清风。

    “不管是自己亲自出马,还是让辅机和程知节去旁敲侧击,他都一个态度。

    上次的宴会上,之所以让他露脸,打得主意就是让他声名远扬。

    可结果呢,这小子干脆落了一个莽夫、宴会屠夫等绰号,直接来个以力破巧,

    一副打定主意不出仕的架势。

    才能,尤其是治国的才能,他绝对有。但正因为有才能,不能掌控在手中实在

    是不甘心。

    昨天辅机传过来的消息,说他还是不愿出仕。这是他真实的想法,还是在敷

    衍?但不可能是年少无知,不知功名利禄的好处。

    他不是说外戚不参政吗?实在不行,那只好解除他的婚约了。

    中午他与程知节等人会面的事,一会儿看他怎么说。”

    殷清风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小侄这几日拜访了姻亲颜氏家族、赵郡王、

    上党县公的府邸,今日午间又与永康县公见面。

    小侄去拜访赵郡王是受赵郡王世子的邀请,侥幸得赵郡王的接见。席间虽然所

    谈甚多,但赵郡王没有透露要参与酒水生意的意图。反而是上党县公的意图很明显。

    至于永康县公,则是宿国公想极力要他参与进来。”

    面对殷清风的坦呈,李世民始终低头不语。

    李孝恭与李道宗是宗室中战功最显赫的成员,他们的影响力绝非寻常。

    李道宗与他交好,目前又统兵在灵州。李孝恭嘛殷清风说他不想参与到酒

    水他是不动心还是倒是辅机,已经加盟了仙居坊和滋味楼,又想在酒水里插

    一脚

    李世民许久才抬起头说道:“李药师他们求财而找到你,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殷清风恭敬的回道:“小侄当时说,要请示叔叔过后才能给他们一个答复。”

    白酒和水果酒是一个盈利巨大的买卖,任谁从里面分得一丝利益都足够兴旺一

    个家族的。他把四成份子拿出来给李世民,求的就是让李世民安心。但其他三成分

    给那些武勋,却留下来隐患。

    李世民和那些武勋虽然都知道酒水的利润很大,但具体是多少他们肯定猜不到。

    以最保守的数字来说,每年五千万斤的白酒盈利在一亿五千万左右、两倍产量

    的水果酒每年盈利就是两百万、三倍就是三百万

    相比白酒的利润来说,水果酒的单价和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百倍千倍的

    产量呢?还能忽略不计?

    桑葚几乎家家都有,每年收集一两百万吨根本不成问题、青梅酒,也就是“青

    梅煮酒论英雄”的那种酒每年酿出几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也能做到、葡萄酒,占领

    西域之后达到一两千万斤的产量也不在话下

    只这三样水果酒,每年很轻松就能达到两个亿的利润。如果再“开发”其他的水

    果酒呢?多大的利润?

    表面上这个生意是他想出来的,别人主动要参与进来的,可这么巨大的一笔财

    富,他可是先分出去三成再向李世民汇报的。等李世民明白这里的蕴含的价值之

    后,他还能这么轻松?这可是相当于每年分给那些武勋们每年一个亿左右的钱财啊~~~

    一个亿,分散到二十个家族里面,每户就是五百万,吓人不?

    而他自己独得三成,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那么,李世民愿意看

    到他掌握这么多的财富吗?

    他以前没有想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但现在必须要补救回来。

    李世民不但多疑,而且也别指望他有什么念旧的想法。只要认为对他有威胁,

    就算是他和殷开山之间有些情义,他也不会手软的。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说道:“请示?你早就有腹案了吧。”

    殷清风略微有些慌乱,他恭敬的回道:“小侄身为叔叔的郎子,代表的是叔叔

    的意志。

    目前,武勋参与了酒水的生意、文臣和那些家族参与了仙居坊和滋味楼的加

    盟,那么,皇室的宗亲和外戚是否要加以安抚?

    赵郡王和上党县公代表了宗亲和外戚。或许他们不想向叔叔直接表达求财的意

    愿才找到小侄的。所以,小侄决定只留下半成酒水的份子,剩余的两成五交给叔叔

    来安抚那些宗亲和外戚。”

    “哦?半成?”李世民有些诧异了。

    他对殷清风搞出来的永业集团一直保持着谨慎观望的态度,他想看看殷清风到

    底想通过这个永业集团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摸清了殷清风的意图,他才能做某些决定。

    之前,殷清风将加盟金的一部分拿出来修路,这个勉强算殷清风过关;程知节

    等人交给他的那些土地,听他的意思也打算拿出来分给那些佃奴

    这么算下来,四个多亿的钱财,他得了一千万、殷元得了三千六百万,倒也还

    可以。

    酒水嘛既然李药师都想着参与进去钱财上的得利应该不会比仙居坊的

    少这小子一下子吐出两成半而只留下半成嗯心思够缜密的了

    安抚外戚和宗室嘛这小子的意思是咦?岂不是外戚、宗室、文、武都被

    这永业集团拉拢了?

    不过,他说的也对,他代表的是某的意志

    好吧,暂且先不计较他。

    想到这,李世民问道:“那这两成半你打算怎么处理?”

    殷清风的心一直还吊在半空中,他谨慎的说道:“这要看叔叔的想法了。”

    见殷清风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李世民不知道殷清风是真没主意,还是在藏拙。

    他轻声自语道:“想法嘛宗亲与外戚”

    他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你曾说过允许后宫、宦官干政,也谏议过外戚要限

    权,那么,你说说你怎么看待宗亲的。”

    殷清风知道今天避免不了要谈到这个话题的,他把早就想好的话慢慢的道来。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乱之根源在分封。

    现在大唐的宗亲皆为远亲,又只有食邑而无封地,且圣人与叔叔德威天下,他

    们尚不敢生出不臣之心。

    但,叔叔的其他子嗣、皇太孙的其他子嗣如何?

    叔叔在位时可镇压一切,可难保以后的大唐帝王都是贤明的。

    小侄得仙人点化后,总结出对待宗亲和外戚的办法”

    “仙人如何点化的?”李世民一下子来兴趣了。

    “等等”他又想到了什么,“你说,仙人点化了你,你又自己总结的?”

    见李世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殷清风说道:“仙人对秦汉之后的官署名称和职

    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小侄只好自己来慢慢求证。”

    李世民点了下头,这个解释也说得过去。

    “宗亲和外戚既可用又不可重用。

    不用,则冷落了人心,不重用则保证朝纲不乱。

    为了达成这个两个目的,只要将官署一分为二,一为内官一为外官。”

    李世民的兴趣更浓了。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殷清风到底总结出来什么惊骇的谏议来。

    “太常寺、太仆寺、宗正寺、司农寺这些为皇室效力的官署可为内官,而三省

    六部等治理天下的官署则为外官。外戚和宗室始终在内官署里任职和升迁而不得在

    外官署里任职。

    内官显贵且清要,既安置了外戚和宗室又避免他们参与朝政。”

    殷清风说的那几个‘寺’,属于唐朝的九卿官署。

    中国有句‘三公九卿’的古语,指的是古代最尊显的十二个官职的合称。

    秦朝的九卿有: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

    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

    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汉景帝时,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

    “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及汉武帝时,“太农令”改为大司农;

    “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到了唐朝最终定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

    府等九寺。但此时的九‘寺’里除了大理寺和鸿胪寺外其他七‘寺’已无行政之权。

    如:唐朝的太常寺中与皇室事务直接有关的机构有:诸陵署、诸太子陵署、诸

    太子庙署、太乐署等。

    从名称来看之就知道这些机构是干嘛用的。

    太仆寺掌管国家厩牧、车舆之事,下辖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凡有大

    的典礼举行,乘黄署根据典礼的性质、等级提供相应的车辂。

    唐朝规定王公以下的车辂分为四等,一曰象辂,二曰革辂,三曰木辂,四曰轺

    车。车府署管理的这些车辂用于参加各种典礼时的乘用。唐朝规定亲王给象辂,三

    品以上官给革辂,五品以上官给木辂,京县令给轺车。

    在九寺中以宗正寺与皇室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机构的设置完全是为皇室服

    务的。

    宗正寺的职能是管理皇室宗亲事务,所谓“掌皇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

    序,纪亲疏之列。”

    卷中规定:凡李姓皇室,不论地位高低,与当今皇帝血缘亲

    疏如何,都在其管理的权限之内。李姓皇室凡生育子女,都要及时申报宗正寺,以

    便其编入谱牒之中;凡皇室宗亲应封爵者,子孙应袭封者,都要由宗正寺编制成

    册,及时报送吏部司封司予以封授;凡举行大祭祀、册命、朝会之礼,皇室宗亲应

    陪位并参与者,也要由其造册分别亲疏,报送相关部门。

    此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亲属由司封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

    编制成册,然后再送交宗正寺,此后这些皇亲的各种事务便由宗正寺管理了。

    唐朝的司农寺下辖有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及诸仓、司竹监、温泉

    监、京都苑总监、京都苑四面监、九成宫监、诸屯监等机构,其中上林、温泉、京

    都苑、京都苑四面、九成宫等署监都与皇家事务有关。

    这些机构要给皇室提供果树蔬菜,以供朝会、祭祀和日常食用;泡温泉得有专

    门的人来打理;别宫离宫要有人管

    在我国上古乃至秦汉时期,国家机构的设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国事与皇

    室的家事不分,政权与神权不分处处表现出“朕即国家”的思想。

    这些官署的设立就是为了皇室服务的,而且,这些官署的各级官员尤其是卿

    与少卿,更是为了封赏某些臣子的。也真是这个缘由,殷清风才建议李世民把它们

    从行政单位里划分出来。

    以这些官署的构成,完全可以把众多的外戚和宗室塞进去的。

    李世民捏了捏眉心。

    殷清风这个谏议不能说不好,但弊端也很明显。

    “那我问你,像赵郡王李孝恭和任城王李道宗那样武略突出的宗室,以及你长

    孙婶婶的舅父高士廉和胞兄那些有文韬的外戚,难道都放置到内官里?”

    殷清风回道:“像叔叔说的那些显贵每代也只有少数几人。以这少数人的仕途

    换取整个大唐的安稳还是值得的。”

    李世民又沉思了一会儿,“哎~~~也只好如此了。”

    他振作了一下,说道:“也就是说,你除了谏议设置外官与内官之外,还要以

    钱财来安抚他们。”

    殷清风默默的点了下头。

    李世民起身走到殷清风面前,“从献上马蹄掌至今,加上你今天说的这些内

    容,商之伊尹、周之姜尚、齐之管仲、汉之萧何,可如你?”

    殷清风赶忙站起来,“小侄不敢比肩古之圣贤。这一切,都是源自小侄的仙

    缘,若是没有仙人”

    李世民挥了挥手,“仙缘归仙缘,若我不重用你,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殷清风赶紧站起来,“回殿下:每个人追求都不一样。有的人学成文武艺,卖

    与帝王家,他们追求千钟粟、黄金屋、追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追求读书必

    入仕、为官须作相。

    小侄只想附殿下尾翼,建一个不朽的帝国。功名利禄非小子所好、勾心斗角非

    小子所长。

    小侄以列祖列宗起誓:此生忠于殿下、忠于大唐!”

    李世民长叹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千钟粟、黄金屋、追求朝为田舍

    郎,暮登天子堂不错不错为何你要的就不是这些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