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永世帝唐 雏凤初鸣 第二百九十六章:机关重重

雏凤初鸣 第二百九十六章:机关重重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由殷清风主导的,李靖和程咬金唱配角的一场虚惊过去了。

    重新收拾好心情的人们,对接下来的行程更加期待了。

    李世民对刘志开说道:“某是大唐太子、大唐帝国皇家学院院长李世民,现欲巡查学院,不知可否通行。”

    刘志开一愣,其他人也诧异的看着李世民。不过刘志开反应很快,他两腿一并,“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值日官允许通行。”

    喊完,他手臂端腰,跑到程咬金对面站好。

    李世民对刘志开、对李靖的安排非常满意。

    但其他人却不这么想。

    自古以来的君臣之仪在此时并没有那么严格,时常会有君臣同乐的场景,尤其太子当初领兵在外时,君臣之间一向都很随意。但之前的那一刻钟到眼前的对话,分明是在告诉世人,大唐将实行严格的典制仪礼。

    连太子这个院长来视察学院都要经守卫同意才能入内,那其他人呢?他们以后对待太子还能像以前那么随意?以后会不会施行君前礼仪的制度...

    李世民回头说道:“诸位,随本太子来。”

    文官坐回马车里撩起窗帘,武勋整理仪容。

    李世民在前,殷清风和李靖并列在后,再后边,文一列武一列,开始缓缓的走向人墙。

    除了殷清风和李靖这两个知情者外,每个进入到人墙里的人都感到惊奇。

    他们对这些兵卒的年龄和身高相仿还不算惊讶,但每个兵卒不但与对面的人站成一条直线,他们与左右的人的间距也是相等的。这是要经过多久的训练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切?

    最神奇的是,队伍的最后一人正好站在凉亭前。

    李世民忍不住和其他人回头望去。

    若不是他们知道两侧站的都是右武卫的兵卒,他们只会以为这些纹丝未动的兵卒都是穿着铠甲的石俑。

    李世民心里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兴致。

    他调转马头向回奔去,然后又回到原地向队伍前头望去。

    武勋们和文官们的脑袋随着李世民转了一圈,他们看到的和李世民看到的都一样----兵卒纹丝未动,排头的程咬金纹丝未动。

    李世民的兴致更高了。

    他提马贴近身边的兵卒,俯下身去盯着那个兵卒的眼睛。

    兵卒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前方。

    他又控马往前走。

    每一个经过的兵卒都是一个表情----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前方。

    李世民就以这样奇怪的姿势又转了一圈。

    “哈哈哈哈...壮哉!”

    再次回到原地后,李世民仰天长笑。

    四个半月前殷清风开始修建,两个月前程咬金带兵驻扎进来。也就是说,程咬金在两个月内将这些兵卒训导成现在这番模样。如果再经过两个月呢?如果所有的兵卒都是这样呢?大唐还有敌手吗?还有吗!还有吗!

    没!有!答案是没有!

    “哈哈哈哈....好!好!好!”

    李世民越想越兴奋。

    他踩着马镫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某以大唐太子、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院长的身份赏赐你们每人,金百贯、绢十匹、俸禄加倍!”

    “誓死效忠太子!”

    程咬金在最远端喊道。

    “誓死效忠太子!”

    两千兵卒单膝跪下一同喊道。

    李世民感觉热血直冲颅顶,他又大声喊道:“大唐宿国公、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博士程知节!”

    “臣在!”

    程咬金喊完,起身后“咔咔咔”的跑了过来,“臣,程知节拜见大唐帝国太子殿下。”

    程咬金与李靖商议的时候,觉得大唐帝国要比大唐听起来更有气势,所以他始终用这四个字回应李世民。他希望李世民和其他人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李世民同样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但涉及到国号的问题,他可不会轻易的就做出改变。

    他依然站在马上,用洪亮的声音说道:“赏大唐宿国公、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博士程知节,金万贯、绢百匹、加,上、柱、国!”

    程咬金再次跪下,用同样响亮的声音回道:“臣,恩谢太子赏!”

    “哈哈哈,都起来吧,本太子的勇士们!”

    李世民心悦无比的喊道。

    “太子威武!”

    两千兵卒齐声高喝后站起来,依然如刚才一般钉在原地。

    李世民这才坐下,他对程咬金说道:“义贞,前面带路吧~~~”

    程咬金嘿嘿一笑,“殿下,诸位同僚,请下马,接下来程某要带领诸位登上城墙。”

    李世民想起刚才的情景,“好!都下马!”

    程咬金手一挥,几十个兵卒跑过来将马和马车带到旁边。唯有殷清风带着李承乾下来后对黑旋风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冲着他的屁股拍了一下。

    看着黑旋风自己找地方玩儿去了,他才牵着李承乾汇合到队伍里。

    程咬金对他挤挤眼,然后走到李世民身边。

    他辛苦了两个月,换来一个上柱国。值了!要不是场合不对,他早就对于出主意的殷清风表示更热切的感谢了。

    “殿下...”

    程咬金一边往里走,一边向上指了指城墙,“...城墙内分为两个部分,南端是右武卫驻军的地方,北端才是学院的所在。

    右武卫不但要保卫军事学院,还有配合学院教导那些学员。”

    他这句话的时间,队伍已经走进城墙内。

    程咬金又指着远处的一排排二层楼说道:“那些是兵卒住的地方,后面是训练场,这都没什么可看的。”

    他向左一引,“臣带太子登墙一观。”

    门两侧各有一个倒八字形宽阔的马道,程咬金带着人从东面的一条往上走。

    快走到顶端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不对,这马道并不是直通城墙上面。马道的尽头是一条甬道。

    程咬金向四周指了一圈,“这四面城墙都像这般---如果远处有敌情,士兵进到甬道后开始整理盔甲武器,并且等待警戒的士兵传来消息。

    如果敌人退去,士兵可以不用退到城下,直接就在这里修整;如果战事进入鏖战阶段,轮换的士兵可以在这里蓄势待发。”

    甬道在城内一侧的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窗户,保证通风和采光;而另一侧的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壁龛,上面放着烛台;每隔两个壁龛,就会出现一个内凹的空间和一个向上的台阶。台阶的尽头是一个让三个人同时穿过的天窗。从天窗出去就是城头。

    程咬金介绍道:“这些内凹的部分,可以放着饮用水,可以放着火油,可以放些箭矢,更可以是被褥等。

    还有一些空间可以在战事将起之前储备上食物。

    这样,兵卒可以舒适和安的在甬道里修整,还可以防备火油被敌方的火矢引燃,”

    武勋和文官们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这个改动真是太奇妙了。

    攻城或守城时,双方的弓弩兵都要保持对射的状态来压制对方。这时,守城一方那些轮换的兵卒为了躲避箭矢,不得不在马道上等待。

    一旦鏖战,受伤的兵卒要抬下去、补充的箭矢和火油要送上去...所以,马道上根本不能容纳太多人。而且,这些人根本不可能舒舒服服的坐在那里等待被轮换上去。

    要知道,等待的时间越久,兵卒的体力消耗得就越多。等他们真上了城头之后,根本不能达到盛的状态。

    现在,哪怕是那些对战事一无所知的人都知道,城墙内多了一个甬道的设计,守城一方完是以一种以逸待劳、有条不紊的姿态应对着敌方的攻城,就更别说生活在战争年代的这些帝国大佬们了。

    他们齐齐的注视着殷清风。

    你现在所看的第二百九十六章:机关重重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永世帝唐

    搜御宅屋,御书屋,看的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