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永世帝唐 雏凤初鸣 第三百四十四章:晋安驾到

雏凤初鸣 第三百四十四章:晋安驾到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殷清风当然不会耗费三五个月的时间去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故意拖延了两天,他便找到李世民,“叔叔,侄儿想了几日,想要晋安叔叔派人依照这种样式做出几个火药包来。”

    他递给李世民的是炸药包的样式---革命先烈***用的那种。区别是导火索他搞不出来,只能用最原始引信点燃。

    但问题也出在引信上。

    在水里点炸药,可不比平地。在陆地上点燃了引信,扭屁股就可以跑,在水里怎么跑?跳水里?大冬天的游水?还不如直接被炸药炸死来得痛快些。

    李世民看不出什么区别,他把设计图纸递给李晋安。李晋安只管安全不管生产,他问向殷清风,“那些工匠可以根据这个就能造出来吗?”

    “晋安叔叔放心,这个比火药管还简单。”

    见殷清风有把握,李晋安问道:“数量是多少?什么时候要?”

    殷清风看向李世民,“侄儿不知那些岩石的数量,可有人向叔叔汇报过吗?”

    李世民道:“我让人查查。”

    殷清风转向李晋安,“等数量确定了,晋安叔叔这边预备出三倍的数量,然后派人送到陕州去。”

    他又对李世民说道:“侄儿明日清晨就出发,先去陕州那边勘察一下。等火药送到后,侄儿就直接着手处理。”

    他想了下,“请叔叔派工部官员随火药一起赶到陕州。如果侄儿在陕州那边顺利,可让工部官员把一切记录下来。天下这么大,难免其他河道中也会有礁石的存在。”

    李世民听殷清风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他这几日的忧心登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就按你说的做。”

    第二天,殷清风带着人东出长安,在潼关上船后,在第三日中午便到了陕州。

    殷清风这次来,也不想惊动谁。在城里找了一间最大的旅舍安顿后,他便带着人往陕州下游二十多里处的“三门”行去。

    向东去的船只都要在这里停留一夜,然后第二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开始勇闯豫西峡谷。同样,向长安去的船只,在峡谷里搏斗了一天后,陕州也是最好的落脚地。

    所以,即使陕州城的池不大,但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两项。

    现在刚下午两点多钟,从长安方向来的船只在三门前便靠岸了,而西面的船只尚未到达,所以,一路走来,殷清风暂时看不到河道中有船只过往。

    后世的三门峡水库大坝外的砥柱山,只剩下了“小荷尖尖角”,早就没了中流砥柱的威风了。

    没了威风归没了威风,但黄河的水流即使在这枯水期时依然是那么的湍急----奔腾而来的河水在此被束缚在不足百米宽的河道内,它们很不爽,它们要展示力量。

    砥柱山只是形成“三门”中最小的一条石柱,另外两个干脆就是两堆巨石卧在河道中,尤其中间的那堆更是巨大。

    殷清风算了算炸药的用量,不由得庆幸他的先见之明。

    砥柱山大约两包炸药就能搞定,小的那堆石头大约五包也就差不多了,唯有中间那堆他没有把握。

    更庆幸的是,这些石头都是页岩而不是花岗岩。页岩基本上是受些外力就容易崩塌,而花岗岩就没那么容易“屈服”了。

    确定了“三门”的情况后,殷清风便让人购买木料,然后雇人来制作起重船。

    在来之前,他本想把这两艘起重船建成一次性的,用完就拆了。但一看这段河面,宽的不过一百二三十米,窄的只有六十米左右,他索性就打算让后面跟来的工部官员留下来在这里建一座桥。

    渭河的河水平缓,而且渭河也不以水运为主,所以,在渭河上架几个桥墩都不会对过往的船只造成影响。但这里不行。

    上游来的河水本来就因为河道边窄而变得湍急,若是再立上几个桥墩,那他还来炸什么石头啊,干脆宣布这里以后禁止船只通行算了。

    所以,为了水面上能通船,空中又能架桥,这桥墩的数量和位置就要谨慎了。

    后世的三门峡大坝下游不远处建了一座四桥墩的小桥,那是因为黄河在此处已经没有水运了,想建什么样的桥都无所谓。但眼下不行。

    眼下的河水浩浩汤汤不说,即使有一天水泥路铺遍了全大唐,黄河的水运依旧不会说的废除就废除的。

    所以,未来的三门峡黄河桥的桥墩,一定不能影响船只的通航。

    因为临时起意,殷清风还要往上游走走,找一个适合建桥的地方。

    第一个排除的就在茅津渡的位置建桥,那里的宽度只有刘十米左右。殷清风不敢保证立下一个或两个桥墩后,水流会变成什么样子的。

    他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在了后世三门峡通往山西平陆县的迎宾大桥的位置。那里的河道相对要宽一些,水流相对也平缓。即使放下三到四根桥墩对水流的流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日上午,殷清风继续去河边勘察。在河边观看了两个多小时,他终于确定了在这里建桥不会影响往来的船只。

    放下一桩心事后,他准备回到旅舍睡上一大觉。接下来的事情虽然不用他亲自动手,可他这些年来难得有机会偷懒,今天他要给自己放半天假。

    殷良去找人送热水,他则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把自己脱个半光。

    没过多久,两个小伙子抬着热水桶进来了。

    等他们要走的时候,其中一个人伙计问道:“少郎君,可要叫位小娘子进来服侍沐浴?”

    嗬~~~服务够周到的啊~~~

    “只是沐浴嘛~~~还是算了。”殷清风否了他。

    他在家都不要别人帮忙,出门在外也没必要破坏原来的习惯。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嫌弃只有搓澡的服务内容,他急忙解释道:“除了让那小娘子服侍沐浴外,郎君还可以让她...总之,郎君最后赏她一百文就行了。”

    还可以什么?

    靠腰,原来是那啥那啥啊~~~这不是和现代的某些宾馆晚间服务是一样的吗?小爷几年没接触了,竟然没反应过来,真是丢银啊~~~~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心动了,露出笑脸,“小的这就把人带来。”

    “别!不用了。”殷清风在身上摸了两下,发现自己光溜溜的,“少不了你的赏钱,但人就不用了。”

    生意没做成,那伙计倒还是一脸笑呵呵的。做个掮客无非也就能得五文钱,但客人的赏钱一般也不会少于五文八文的。

    再说了,以这位少年郎君的气度,估计也看不上这店里的那些小娘子。他刚才那么问,只是习惯使然。

    舒舒服服的洗了热水澡,殷清风就准备蒙头大睡了。

    他刚钻进被窝,就听殷良在门外轻声喊道:“少郎君睡下了吗?宫里来人了。”

    “等等,我这出来。”

    殷清风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着,“宫里?不是派个工部的人吗?”

    等他开了门,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李晋安。

    “晋安叔叔?”他感到非常意外。

    但他心里第一反应是,“还好刚才没叫特殊服务,否则更丢银。”

    李晋安一身青色道袍,头挽道士髻,脚下一双骨子皮制成的双脸鞋,就差怀里捧着一只佛尘了。即使如此,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仙风道骨得道仙人。让他去演太上老君,估计每集得七位数才能请的动。

    李晋安是结婚之后才自愿当内侍的,他和童贯一样,都留着胡子。而且,声音也不像泰国人那样阴柔。

    道教的九巾之说,来源于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按照该书的说法,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但除了纯阳巾,也就是唐巾,传说是出自唐朝吕洞宾之手外,其余的都是唐以后出现的。

    这大冷天儿的,他竟然“光”着脑袋出来,也不怕冻着。

    李晋安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太子可怜我,让我出来走走。”

    他又指了下身后的人,“他是工部的人。”

    说完,他就自顾自的往里走。

    那中年人上前半步,“水部郎中王承,拜见殷侯。”

    “哦~~~,王郎中里面请。”

    李晋安这时回头说道:“你先去安顿,一会儿再去叫你。”

    气场很强大嘛~~~

    王承离开后,殷清风说道:“叔叔这一路来,可是辛苦了。”

    “还好。一会儿店里送来吃食的,你陪我饮上几杯。”

    之后,殷清风陪李晋安在城里城外闲逛了三天。哪怕这里的饭菜和酒水都比不了他在东宫里享受到的,但李晋安始终是一副无比享受的样子。

    到了第四天,殷清风见实在是没什么可逛的,他提议到乡间去走一走。

    “走~~~去看看。”李晋安也逛腻歪了。

    雇了辆马车,俩人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越走越荒凉,殷清风有些后悔了。反倒是李晋安的兴趣来了,“我的家乡在冯翊郡韩城县,现今叫西韩州。”他指了指车窗外,“每年秋冬季,就属那红彤彤的柿子让人看着舒服。”

    殷清风顺眼看去,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点缀在山坡上。

    “等到一场风雪后,捡回来的柿子额外的甜。”李晋安一副回忆的表情后说道:“哎~~~都是那杨广,征什么高丽,还征了三回!要是他现在还活着,某都要戳他三刀才解恨~~~”

    殷清风不知道他有什么悲惨的往事,转移话题道:“不知叔叔可知道柿子醋?”

    “柿子醋?是一种醋吗?”

    李晋安收起悲伤的情绪。

    没人知道柿子醋是什么年代有的,但在北宋却是贡醋。

    “这一带产柿子,一会儿咱们叔侄俩找个农家问问。”

    “好!你一贯能做出美食来,这柿子醋必然是有什么奇特之处。”

    李晋安也来了兴趣。

    “柿子醋的妙用呢,小侄一时说不清。等回去后小侄把那些妙用写给叔叔。叔叔带回去给长孙婶婶送上,她必然感兴趣。”

    “哦?你这一说,我更感兴趣了。”

    “不但柿子醋有不小的妙用,红果醋和苹果醋也各有妙用。”

    不管是柿子醋、山楂醋还是苹果醋,都有醋的共同作用:软化血管。现代人得了什么动脉硬化之类的疾病,常饮各种醋就对了,没必要非得吃各种价格不菲的药物。

    李晋安想了好一会儿,“这红果我知道,苹果是什么果子?”

    “苹果嘛~~~柰与海棠嫁接出来的,既没有柰的绵软又没海棠的酸涩,清脆多汁不说,而且容易储藏。”

    李晋安眼睛一亮,“你说得头头是道,是不是已经种出来了?”

    冬季最难的就是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现在蔬菜已经有温室了,若是苹果能储存到冬季...二郎和太子妃一定非常满意。

    殷清风道:“小侄去年才让人试着去做,想要结出果子,估计还得等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

    民谚:桃三杏四梅九年,想吃苹果五六年。但通过点芽、塑形和梳理枝条等手段,苹果可以提前挂果。

    “你小子总是有些稀奇的想法。”

    李晋安也不用明说,等明年那个什么苹果收获了之后,殷清风自然会少不了他的。

    殷清风道:“等苹果成功了之后,小侄还要拿它和松树嫁接。”

    “和松树嫁接?这是什么道理?我还没听说松树也产果子的。”

    李晋安一副你别蒙我的表情。

    “苹果和松树嫁接后,除了保持原先的口味不变,还多了一股松香的味道,吃起来嘛~~~~哈哈哈,等叔叔吃了就知道了。”

    李晋安一副畅想的样子,“真是闻所未闻...果子与松树嫁接?那柿子、桃子、梨子是不是也能和松树嫁接呢~~~”

    这可把殷清风问住了。关于苹果与松树嫁接是他从网上看到了,那其中是什么原理、又能不能与其他水果嫁接,他一概不知啊,“要不...小侄让人试试?”

    “试试!一定要试试!果子能和松树嫁接,必然也能和柳树杨树嫁接,你让他们赶紧试试!挨个儿试试!”李晋安兴奋的说道。

    苹果与松树嫁接,是在松树上钻个眼,再将苹果枝插进去等待它结果。但一条苹果枝只能结一个果子。至于柿子、桃子什么的,也按照这个方法来?

    殷清风有些后悔自己的臭显摆了。

    他正懊恼着,马车停了下来。殷良的声音传来,“这里有一个村落。总管和郎君是打算下去看看,还是继续往前走?”

    李晋安惦记着柿子醋呢,“往村子里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