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永世帝唐 雏凤初鸣 第三百八十六章:寿宴之后

雏凤初鸣 第三百八十六章:寿宴之后

目录:永世帝唐| 作者:清风逸之| 类别:历史军事

    回程的马车里,长孙氏一副惆怅的表情依偎在李世民的怀里,“哎~~~阿娘苦啊~~~”

    李世民一愣,“怎么了?今日是你阿娘的寿辰,观音婢怎么说起这样的话来?”

    “原本妾身以为,阿娘让妾身把清风请去,只是为了感谢清风的养生术。没曾想,阿娘为了阿兄,竟然把刚卯送给了清风。

    要知道,在阿兄与妾身成亲后,阿娘是一心向佛不理俗事的。”

    李世民有些吃惊,“不会吧?那可是渤海高氏传承了几代的护符啊...你阿娘为什么要替你阿兄求情啊?”

    长孙氏向后靠了靠,“二郎也知道阿兄那性子,总想恢复长孙家族最鼎盛的模样。所以,哪怕他现今还是一个县公,府里一切日常用度,可都是按照国公级来支出的。

    嫂嫂私下里和妾身说过,阿兄府上每日支出在千贯左右。一年下来,就是三十余万贯。再加上年节往来,时不时的还要宴请宾朋,一年差不多要五十万贯。

    即使他有爵位俸禄,二郎你也时常赏赐他,可那是五十万贯啊~~~为了筹措钱财,阿兄他...”

    长孙氏不想揭自己兄长的短,闭口不说了。

    李世民也想起了某些传言。

    马车了陷入了寂静。

    “咳,”李世民说道:“照观音婢你这么说,辅机他还不满足三个州加盟的所得?”

    长孙氏的臻首在李世民的胸膛上蹭了蹭,“哎~~~嫂嫂说,三个州加盟还没见到多少的收益呢,阿兄却更奢靡了...”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那小子机敏,联想到是我把他叫去的,他这回应该...”

    长孙氏插言道:“就怕阿兄欲壑难填啊~~~这一次清风看在二郎和阿娘的颜面上应承了下来,以后呢?”

    李世民踌躇了一下,“等阿耶禅位后,我让你阿兄在内属官里任职。这样,除了增加一些俸禄外,还能从职田上得些收益。”

    长孙氏了解职田制度,也知道,实行了新式农耕后职田的收益有所增加。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颁行均田令。其中规定:“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至了前隋和现今的大唐,职田规定为京官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距,至九品为一顷。外官职分田减半。

    但她同样清楚,哪怕阿兄为一品官。俸禄加上职田折算在一起也不过十顷,根本不够她兄长挥霍的。而且,她也清楚二郎准备在登基后,要着手实行废除奴婢制。

    两晋南北朝时期,禄田由官府使役驺卒、文武吏及僮耕种。这些劳动者往往是全家服役,世代相袭,其身份十分卑微外,至少还要将每年收获物的五成或六成交给官吏。

    大唐授予百官职田,虽然不再同时授与田驺、吏、僮等,而由强制将百姓迁至职田耕种。

    这些相当于佃奴的百姓,除了每亩要交二斗至六斗外,要另交职田草,又要雇车搬送职田米,甚至还要交纳别立名目的桑课等。

    所以,前有严格执行均田制,后有二郎要废除奴婢制,以阿兄那苛刻的性子,谁愿意给他种田?

    长孙氏更是惆怅了,“这些收益...”

    她想说,这些收益根本不会被阿兄看在眼里的。但又不能当着二郎的面说兄长的不是。

    她改口道:“阿娘也想到了这点,所以,今日把清风叫去,是存着联姻去的。”

    “联姻?”李世民想了想,“你阿兄的长女不是有婚约了吗?”

    “阿兄准备把别人献给他的一个绝美的小娘子认做为义女。”

    李世民又沉默了。

    “那...观音婢是怎么打算的?”

    长孙氏道:“二郎你想下,清风身边的人除了那个月眉,都是宫里出来的。照妾身看,这事儿二郎不发话,清风是不会同意的。

    就算嫂嫂找到清风的嫡母去说,估计清风也会向二郎请示的。”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算了,看他和辅机是怎么商谈吧...实在不行,也只好同意了。”

    长孙氏幽幽的说道:“倒是有些对不住清风了。”

    听到身后长孙恒安歇斯底里的咆哮,殷清风心里嘿嘿了。

    长孙无忌这个怂货,搞不定他竟然把老娘搬出来,这么不孝的一个孩纸,不给他添点堵都对不起他了。

    “让贤侄见笑了。”长孙无忌短叹道:“哎~~~长孙氏的门风就是让这等无耻之徒败坏了啊~~~”

    落井下石落得好啊,可惜对小爷没用。

    “刚才有叔叔的兄长在,清风有些未尽之言。”

    长孙无忌立刻变得笑眯眯的,他就怕殷清风还像上次左推右挡的没一句实话。

    请世民和阿妹出面就是不同,这小子竟然这么主动。

    “清风敢保证龟寿胶的确有其神奇的功效。但这龟寿胶就像美酒一样,时间愈久功效愈好。假如新熬制的龟寿胶功效只有一分,放置五年后就可变成十分。”

    长孙无忌有些不敢置信,这怎么和牲畜一样,还可以增长的?

    “灵龟寿命越久,体内集攒的灵气越多。即使被熬成了药物,其吸纳天地灵气的本能还在。”

    往死里忽悠呗,就不信忽悠不死他。

    要是对他说什么燥气啊之类的,多没档次?

    长孙无忌吃惊万分,“这...不是真的吧...”

    殷清风笑道:“同样,假如这新熬制的龟寿胶每两可售一贯钱,五年之后最少也是十五贯。”

    去掉燥气之后,药效增加是肯定的,只不过换个宣传词而已嘛。

    长孙无忌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清风要说的呢,第一,老夫人的身体还算安康,今日献给老夫人的龟寿胶放置两三年再服用也不迟。

    第二呢,以叔叔之名,捕尽天下灵龟也不过一句话的事儿。可叔叔想过没有,一旦这个灵龟捕杀干净,这个龟寿胶也就做不下去了。”

    长孙无忌不自觉的点头。

    “清风的建议是,叔叔把捕捉回来的灵龟进行饲养,这才是长久之计。”

    “对对对,就这么办。”

    长孙无忌已经辨别不出真伪了,感觉殷清风说什么都是对的。

    “叔叔设想一下:目前这天下有人丁两三千万,哪怕只有一百万人服用得起,以每人每日服用一两,而每两售卖十贯钱,收益会是多少?”

    长孙无忌张着嘴巴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伸出手指头比量了一下,“一日最少收益二十万贯!那一年呢?十年百年呢?”

    长孙无忌呆滞在原地,身体开始发抖。

    殷清风拍了长孙无忌的肩膀,“所以,这灵龟必须要大量饲养才成啊~~~”

    长孙无忌像丢了魂儿一样,机械的跟在殷清风的身后。

    好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立刻快步来到殷清风的身侧,“贤侄,果不虚言?”

    殷清风看向他,笑道:“叔叔可派人去城南的梧桐新村访一访,看那里是否在大量饲养灵龟就明白了。”

    长孙无忌默然的点点头。

    是真是假,派人去看一眼就知道了。

    “熬制龟寿胶虽然有些麻烦,但没有足够的灵龟更麻烦。所以,清风想得等有了更多的灵龟,再大量的熬制。若是叔叔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清风就轻松许多了。”

    “一定一定!”长孙无忌的表情非常诚恳。

    十斤灵龟换一斤龟寿胶,就是近百贯的收益。若每日换取十斤,一年就是三十多万贯。

    看似不多,若每日换取二十斤呢?若可以换取五十年呢?

    这灵龟一定要捕捉干净!这灵龟一定要饲养!

    一向处事不惊的长孙无忌,早已不淡定了,“叔叔保证,在贤侄开始熬制的时候,一定会给贤侄提供足够的灵龟的!”

    “清风再此多谢叔叔了。”

    长孙无忌笑眯眯的想着以后日进斗金的美景了。

    “另外,清风也建议老夫人与阿胶同时或交替服用更佳。”

    “阿胶?”长孙无忌不解的看着殷清风,“是一味什么样的药材?”

    嗯?他不知道阿胶?哦~~~可能战乱不止的缘故吧。

    殷清风将里关于阿胶的记载重复了一遍,“汉甘露二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北齐又废;隋大业年间曾改郓州为东平郡。

    不管怎么改,叔叔派人去那四周打探一下,找到还是不难的。不过嘛...”

    长孙无忌正盘算着他是否可以从阿胶中得利,他下意识的问道:“贤侄有何计较?”

    “清风倒是知道如何熬制...”

    长孙无忌心里一哆嗦。

    这小子这么说,难道...某可以参与进去?

    “前几日太子驾临国公府,清风向太子进献了一道用驴肉做的美食,很得太子喜爱。

    若叔叔愿意大量饲养,并将驴皮售与清风的话,清风愿将如何酱制驴肉的做法传给叔叔。

    清风敢保证,若叔叔命人开设一间专售各类驴肉美食的食肆,收益虽然比不上滋味楼,但大唐有多少州县?

    若叔叔人手不够,也可以对外招收加盟者啊。如此以来...”

    他知道,经他这么一说,长孙无忌会很清楚龟寿胶和阿胶的收益绝对不小,若是他只让长孙无忌当一个养龟和养驴的专业户,长孙无忌绝对是不甘心。

    为了让长孙无忌甘心,他把驴肉的做法拿出来交换,长孙无忌就不会有怨言了。

    而且,他从长孙无忌手里得到乌龟,可不单纯只是用龟板来熬胶。

    乌龟的脑袋可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昏。

    龟肉味甘、咸平、性温、具有补心强肾的作用,对小儿生长虚弱,产后体虚、脱肛、子宫下垂等有序效;

    有养血和络之功效。常用于闭经,跌打损伤,脱肛。与甜酒煮熟服,可治妇女干血痨病;加白糖冲酒服,可治气管炎、干咳和哮喘;记载:龟血可治打扑损伤,方法是“和酒饮之,外捣生肉内涂之”

    龟胆汁可治痘后目肿,用经不开。海龟胆、金钱龟等龟胆汁加白糖和米酒冲服,可治干咳、哮喘、气管炎。

    龟溺,又叫龟尿,可滴耳治聋。

    等他有了足够的乌龟和甲鱼,开一个全龟宴全鳖宴的餐馆,或专售乌龟的脑袋、龟血和龟胆的中药铺子,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嘛。

    “就这么说定了!”长孙无忌没有半丝犹豫。

    驴肉好不好吃,明日去东宫问一下就清楚了。哪怕有殷清风说的五分好,也足够他赚的了。他可不会忘记当初殷清风搞出那个加盟会时,收益了多少的钱财。

    呵呵,若这两件事成了,他就可以和其他族人划清界限!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长孙无忌衷心的笑了,“那书房里还有...叔叔还有事情要处理,其中详情等贤侄有暇再细说。”

    另一辆回家的马车上,长孙笑有些愁眉不展。

    自从仙居坊出现在西市后,长安城中像他家中样尚未添置或更换家具的寥寥无几。

    他也想盖棉被睡床铺,再置办些衣柜梳妆台...可他没多少余财。

    还好妻子自幼就与他相识,又非常忠贞,否则早就和他合离了。

    他之前对淮阳侯说的胡女,的确是西边来的胡人送给他的。

    两天前,在得到胡女后,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献出去,献给那些能让他摆脱困境的权贵。

    他从未想过去求族中那些不仁不义的长辈,但又想不到除了这些人和东宫里的姑母姑丈外,谁还能帮助他。

    妻子虽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元欣的后人,可这支元氏家族早就衰落了。否则,即使妻子是庶女,元氏也不肯将妻子嫁给他的。

    “四郎。”

    一声娇呼在他耳边响起,长孙笑抬头看见妻子唤他,他露出勉强的笑容,“雨儿。”

    握着妻子的手,长孙笑说道:“今日高祖母她们...”

    都说家贫百事哀。这一点,他有着深深的体会。所以,他很少带妻子去家族中走动,生怕那些势利的族人伤害了妻子。

    元雨儿从怀里摸出一枚金簪子摊在手心里,开心的说道:“四郎你看,是不是很精美。”

    “这...”

    长孙笑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会儿,迟疑的说道:“这不会是仙饰坊的首饰吧?”

    元雨儿更开心的说道:“这是郧国公府的郡夫人赏给妾身的。”

    长孙笑一震,“你是说郧国公府的郡夫人?”

    元雨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有些焦急的说道:“可是有什么不妥?要不,妾身还回去?”

    长孙笑有些感慨。

    他没想到,他巴结淮阳侯不成,妻子反而从其阿娘那里得到了赏赐。

    “你快说说经过!”

    虽然今天的事情,她终身都不会忘,但元雨儿在敏锐的察觉到郎君有什么心事后,还是回想了一下才说道:“妾身到了四叔父府上,就一直帮着做事...”

    长孙笑一边听着,一边分析着。

    原来,淮阳侯的阿娘见妻子忙里忙外的,但又不是婢女的身份,就拉着妻子说话。

    妻子的家族虽然败落了,但自幼也学过几卷经书。而且,以妻子的性情,很容易就讨到了那郡夫人的欢心。

    于是,郡夫人就从头上去下这枚金簪子送给妻子了。

    “....那郡夫人很和蔼,不像...”

    长孙笑知道妻子不愿在他面前提起族人,才停了下来。否则,以妻子活泼的性子,还要说好久的。

    他说道:“今日真是很巧合,我负责接待的那桌客人,恰巧是郡夫人的长子。”

    元雨儿用另一只手捂着小嘴儿,“啊~~~这太巧合了。”

    长孙笑沉默的点点头。

    元雨儿再度焦急了,“那...四郎不开心,也是因为那淮阳侯?四郎可是得罪他了?”

    长孙笑摇摇头,“我哪敢得罪他啊~~~是...我想将胡女献给他,但他...不感兴趣...”

    元雨儿松口气,同时嘟起小嘴儿,“那是因为淮阳侯没见到那四个胡女,要是他见到了,就不会拒绝的。”

    “或许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永世帝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永世帝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