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好乘凉 第一百一十章 图穷
目录:三千浮屠| 作者:若饮三千| 类别:散文诗词
很多人都未能料想到,一个从南方边境来的将门纨绔,一个声名狼藉整个西蜀官场高层人尽皆知的二世祖,就凭着一纸奏折便在都城里搅得漫天风雨人心惶惶。
借着跟南疆资助钱粮被掉包以次充好,乃至于毒死了南疆部族族长重新引起争戈的由头,蜀皇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户部,税收钱粮,物资银饷,但凡牵扯到以上皆要翻找出来往年至今的流水账目,这事儿就像是掀开了一角,盖在下面的腐烂肮脏露出来才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是夜,王将带着在户部查对之后写好的折子马不停蹄的赶去了太子那边。案卷账目堆积如山,仅仅是从明面上的银钱税粮收入记录,支付调用条目,府库现存这三项便有户部尚书主持,侍郎两人,分管度支,金部,仓部,户部各两人,巡官四人,各主事十人,加上外借书吏十人,共计三十五人在户部衙门熬了两天两夜才整理出来一份大概。交给王将过目之后连他自己都给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老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账面上的西蜀可绝不止是有一些虫蚁那般简单啊。
都城近在眼皮子底下还算说得过去,地方上官员如此看来确实太过纵容了一些,拉拢人心到了这个份上,自己跟范澈作为太子东宫幕僚实在有失职责。
西蜀大体上沿袭了旧唐的体制,军规律法自然不用去说,户部一应事宜大小官职的设立都还是旧唐那会儿的模样。西蜀开国之后养民生轻赋税,依照旧唐例按着横一步竖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推行均田制,其后的户籍制度也是在为了后面的税务做铺垫。
旧唐中期以后便将田税以货币代替了实物,分夏秋两季征收,西蜀立国之后改为一岁一征,每岁进账,三年造籍。收盐铁酒茶为国有专营,在此之上开收专营税负。西蜀偏安一隅境内水利优良,连年风调雨顺很快恢复民生。初不论国营工业还是私人手工业都有极为显著的发展,规模初成之后再加工商等税负。
至今到了现任皇帝,西蜀的几大财政来源便是由田赋,专卖赋税,关税,以及工商杂税这几大部分组成。
地方税收去向也极为清楚。税收分作三块,一块留给地方自用,一少部分交给地方王侯调度,剩余全部送到京都。蜀地东皇姓氏不行分封之事,皇族姻亲全都在京都,由京都库夫统一按着等级拨给钱粮,地方能够的上级别可以自用税收的,也就护国公之类,、蜀地已经多年无战事,异姓王侯更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法,所以整个西蜀可以同时掌控地方财政大全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进入京都的钱粮有两个去处,一是左藏库,归太府寺管辖,太府寺定期将出入之数汇总报于户部尚书,然后有刑部中的比部进行审核。左藏库即国库,军队,地方赈灾等事宜皆是从国库调度。二是大盈库,即皇帝私库,除去田赋专营赋税之外的工商杂税都归入到大盈库,用以皇族开支。
太府寺那边账目混乱不堪,地方隐匿户口蛮税严重,但这些事情多是发生在朝廷命官跟地方豪绅的身上。没有上面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又如何能够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地方假账频出,户部自然就两眼一抹黑,这么多年颜尚能够坐稳户部尚书的位置真是难为他了。
王将拿着折子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细细的挑选出那些跟自己牵连不大,或者牵连不深的名字,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总得有人背锅,但这个人绝对不能跟太子有直接的关系。呈给皇帝的折子上面怎么写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只不过这一次,东宫的损失确实太大了,大到用断腕求生来形容都不为过。
“快点!耽误了事情看你们的脑袋还能不能顶的住!”
高咸这一手使的突然,不过他奏折告上去顶多就是查办负责跟南疆对换物资的有关人员,尽管他是护国公的儿子但也只能在他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西蜀大了去了,说到底还是姓东皇的说了算。等到太子继承大统估摸着第一个就要拿高家开刀立威。
“怎么停下了?这就到了?”
四人抬的骄子一路赶路脚步匆忙,不知出去多远后忽然硬生生的停了下来,王将心烦意乱便掀开小帘歪着脑袋探出去问。
“回大人,有人挡住了去路。”
下人弯腰过去回禀。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当街拦轿,知不知道本大人是谁?”
王将正在急躁的气头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人给他拦住去路更让他怒火中烧,当即就掀开门帘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王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离着轿子不到一丈的地方,一面色略显苍白还似乎有些驼背的青年男子稳坐在马背上,旁边是清一色的佩刀护卫。
“七殿下?”
王将看清了来人面目忽如遭受雷击,险些一个踉跄绊倒摔在地上。
-------------------------------------------------------------------------------------------------
东皇朔让东皇有敌跟范斯黎二人留在后山,然后自己跟东皇枯声即刻折返回了京都。
一路马不停蹄赶到却得知太子去了郊外小庙,两人也顾不得歇息换了马匹又直奔城郊。
太子近卫都认得东皇朔跟东皇枯声两位皇子,见两人急匆匆赶来便在前引路,太子此刻正在庙后的观景亭。
“太子是出来跟人约见的?王大人还是范大人?”
近卫在前带路,往日里见了跟两位皇子还能说的上几句话,看他俩着急忙慌的赶过来也不知道所为何事,就多嘴说了一句。
“都不是,两位大人最近两日忙的连眼都合不上,恐怕一时半会儿顾不上来太子爷这边。”
“是近日京都里出了什么事么?”
东皇朔觉得近卫所言极为反常,王将跟范澈平日跟太子走的亲近是都城里几乎人尽皆知的事情,就连父皇都默许此事,之前还特意交代过要太子跟两位大人多多学习请教。如果没发生什么事情两人怎么会多日不见?
“这个——”
被问起来近卫有些迟疑,虽说是常在太子身边但终究只是个下人,妄议朝政可是重罪。
“直说无妨,免你罪责。”
东皇朔似乎看出了近卫心里的顾忌。
“是,殿下。”
近卫得到了东皇朔的许可,便将这几日发生的大小事情都给说可一遍。尽管这些事情大都也是从别人嘴里听说,只有个大概模样缺少详尽的细节,但东皇朔听着依旧是心惊肉跳。
“殿下,到了。”
在寺外下了马几乎是一路小跑,快到了观景亭近卫则停身退下。
“太子殿下!”
东皇朔踩上台阶,却看清隔了石桌坐在太子对面那人。
“七哥!”
东皇朔不禁脱口而出!
“九弟也来了,后山试练可曾学到些东西了?”
东皇太一端坐在石凳之上面带笑意,身后白供奉白铭仕眯着眼睛也看向这边。
借着跟南疆资助钱粮被掉包以次充好,乃至于毒死了南疆部族族长重新引起争戈的由头,蜀皇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户部,税收钱粮,物资银饷,但凡牵扯到以上皆要翻找出来往年至今的流水账目,这事儿就像是掀开了一角,盖在下面的腐烂肮脏露出来才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是夜,王将带着在户部查对之后写好的折子马不停蹄的赶去了太子那边。案卷账目堆积如山,仅仅是从明面上的银钱税粮收入记录,支付调用条目,府库现存这三项便有户部尚书主持,侍郎两人,分管度支,金部,仓部,户部各两人,巡官四人,各主事十人,加上外借书吏十人,共计三十五人在户部衙门熬了两天两夜才整理出来一份大概。交给王将过目之后连他自己都给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老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账面上的西蜀可绝不止是有一些虫蚁那般简单啊。
都城近在眼皮子底下还算说得过去,地方上官员如此看来确实太过纵容了一些,拉拢人心到了这个份上,自己跟范澈作为太子东宫幕僚实在有失职责。
西蜀大体上沿袭了旧唐的体制,军规律法自然不用去说,户部一应事宜大小官职的设立都还是旧唐那会儿的模样。西蜀开国之后养民生轻赋税,依照旧唐例按着横一步竖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推行均田制,其后的户籍制度也是在为了后面的税务做铺垫。
旧唐中期以后便将田税以货币代替了实物,分夏秋两季征收,西蜀立国之后改为一岁一征,每岁进账,三年造籍。收盐铁酒茶为国有专营,在此之上开收专营税负。西蜀偏安一隅境内水利优良,连年风调雨顺很快恢复民生。初不论国营工业还是私人手工业都有极为显著的发展,规模初成之后再加工商等税负。
至今到了现任皇帝,西蜀的几大财政来源便是由田赋,专卖赋税,关税,以及工商杂税这几大部分组成。
地方税收去向也极为清楚。税收分作三块,一块留给地方自用,一少部分交给地方王侯调度,剩余全部送到京都。蜀地东皇姓氏不行分封之事,皇族姻亲全都在京都,由京都库夫统一按着等级拨给钱粮,地方能够的上级别可以自用税收的,也就护国公之类,、蜀地已经多年无战事,异姓王侯更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法,所以整个西蜀可以同时掌控地方财政大全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进入京都的钱粮有两个去处,一是左藏库,归太府寺管辖,太府寺定期将出入之数汇总报于户部尚书,然后有刑部中的比部进行审核。左藏库即国库,军队,地方赈灾等事宜皆是从国库调度。二是大盈库,即皇帝私库,除去田赋专营赋税之外的工商杂税都归入到大盈库,用以皇族开支。
太府寺那边账目混乱不堪,地方隐匿户口蛮税严重,但这些事情多是发生在朝廷命官跟地方豪绅的身上。没有上面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又如何能够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地方假账频出,户部自然就两眼一抹黑,这么多年颜尚能够坐稳户部尚书的位置真是难为他了。
王将拿着折子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细细的挑选出那些跟自己牵连不大,或者牵连不深的名字,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总得有人背锅,但这个人绝对不能跟太子有直接的关系。呈给皇帝的折子上面怎么写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只不过这一次,东宫的损失确实太大了,大到用断腕求生来形容都不为过。
“快点!耽误了事情看你们的脑袋还能不能顶的住!”
高咸这一手使的突然,不过他奏折告上去顶多就是查办负责跟南疆对换物资的有关人员,尽管他是护国公的儿子但也只能在他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西蜀大了去了,说到底还是姓东皇的说了算。等到太子继承大统估摸着第一个就要拿高家开刀立威。
“怎么停下了?这就到了?”
四人抬的骄子一路赶路脚步匆忙,不知出去多远后忽然硬生生的停了下来,王将心烦意乱便掀开小帘歪着脑袋探出去问。
“回大人,有人挡住了去路。”
下人弯腰过去回禀。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当街拦轿,知不知道本大人是谁?”
王将正在急躁的气头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人给他拦住去路更让他怒火中烧,当即就掀开门帘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王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离着轿子不到一丈的地方,一面色略显苍白还似乎有些驼背的青年男子稳坐在马背上,旁边是清一色的佩刀护卫。
“七殿下?”
王将看清了来人面目忽如遭受雷击,险些一个踉跄绊倒摔在地上。
-------------------------------------------------------------------------------------------------
东皇朔让东皇有敌跟范斯黎二人留在后山,然后自己跟东皇枯声即刻折返回了京都。
一路马不停蹄赶到却得知太子去了郊外小庙,两人也顾不得歇息换了马匹又直奔城郊。
太子近卫都认得东皇朔跟东皇枯声两位皇子,见两人急匆匆赶来便在前引路,太子此刻正在庙后的观景亭。
“太子是出来跟人约见的?王大人还是范大人?”
近卫在前带路,往日里见了跟两位皇子还能说的上几句话,看他俩着急忙慌的赶过来也不知道所为何事,就多嘴说了一句。
“都不是,两位大人最近两日忙的连眼都合不上,恐怕一时半会儿顾不上来太子爷这边。”
“是近日京都里出了什么事么?”
东皇朔觉得近卫所言极为反常,王将跟范澈平日跟太子走的亲近是都城里几乎人尽皆知的事情,就连父皇都默许此事,之前还特意交代过要太子跟两位大人多多学习请教。如果没发生什么事情两人怎么会多日不见?
“这个——”
被问起来近卫有些迟疑,虽说是常在太子身边但终究只是个下人,妄议朝政可是重罪。
“直说无妨,免你罪责。”
东皇朔似乎看出了近卫心里的顾忌。
“是,殿下。”
近卫得到了东皇朔的许可,便将这几日发生的大小事情都给说可一遍。尽管这些事情大都也是从别人嘴里听说,只有个大概模样缺少详尽的细节,但东皇朔听着依旧是心惊肉跳。
“殿下,到了。”
在寺外下了马几乎是一路小跑,快到了观景亭近卫则停身退下。
“太子殿下!”
东皇朔踩上台阶,却看清隔了石桌坐在太子对面那人。
“七哥!”
东皇朔不禁脱口而出!
“九弟也来了,后山试练可曾学到些东西了?”
东皇太一端坐在石凳之上面带笑意,身后白供奉白铭仕眯着眼睛也看向这边。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千浮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千浮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