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护国公 第二五七章 这是一个春天

第二五七章 这是一个春天

目录:护国公| 作者:木允锋| 类别:历史军事

    多尔衮的倒霉消息只用十天就传到了杨庆耳中……

    八天从北京到海州。

    锦衣卫在北京周围又不是只有一组情报人员,在徐诚割了冯铨脑袋向西逃亡的时候,通州的锦衣卫特工就以最快速度奔向天津。他以某药材商的伙计身份,骑马狂奔一天半到达天津为其老板取回一种急缺的药材并离开后,锦衣卫天津站的特工立刻安排商船出海,以去盖州为名义花三天时间到达蓬莱。并在同一天以驿马接力传递到了大嵩卫,然后在大嵩卫以船用三天送到海州,转由通讯塔发送南京……

    呃,还有一天。

    这一天是因为忠勇侯这时候不在南京。

    “他这属于躺枪啊!”

    杨庆站在宣城的皇庄农田中对北都事变做出评价。

    多尔衮还是迅速镇压了兵变。

    毕竟那些旗军兵变只是因为饿极了而已,凭良心说五两银子一石的米也的确有点夸张,这种事情其实很容易解决,找几个倒霉的替死鬼安抚住情绪就行了。

    比如冯铨完全是咎由自取。

    多尔衮迅速以冯铨为首的奸臣集团囤积居奇,导致粮价飞涨为理由灭了他满门,不仅仅是冯铨家,还有十几家屯粮发大清国难财的大臣,其中包括刚刚带着五千石粮食从山东回去的曹三喜。都是这些奸臣和这些狗奴才捣鬼,就是他们把粮价推到这么高的,然后把抄这十几家收获的银子和粮食赏赐将士,包括他们的女人也赏赐披甲人为奴。

    这就可以了。

    士兵打砸抢烧一气之后情绪已经释放了,剩下再找这么一批替死鬼就可以挽回摄政王的形象,至于事后查清谁带头的找借口砍了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反正短期内只能安抚。

    多尔衮虽然跟他哥没法比,但政治才能也还是有的,更何况自古至今处理这种事情基本上也都是这种套路,安抚,杀几个替罪羊转移乱兵的仇恨,让他们的情绪稳定,然后犒赏一下打发他们先回营,把秩序恢复后再视情况看如何拉清单。

    就是把乱兵聚起来全砍了也不是没有例子的。

    不过多尔衮应该不会。

    他没这条件。

    总共就二十万八旗军,砍了四万那是自残,但这件事没完,不把缺粮这个根源解决,以后还会不断发生类似事情,然后多尔衮会在不断安抚中把士兵安抚成骄兵悍将。他可是已经在训练西班牙方阵了,如果连士兵吃饭都不能解决,别说西班牙方阵,就是把清军进化到排队枪毙也白瞎。明军是怎么在有戚继光的战术,有全套火器,有无数兵源的基础上,结果还是被打得惨败的?

    不就是士兵吃不饱饭吗?

    多尔衮接下来应该会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他想解决也不难。

    让那些士绅交税就能维持住。

    虽然北方粮食产量的确不足,但也不是无法维持,关键还是在于士绅不交税,他们不交税,仅仅是那少量税户是养不活清军的。但这种事情得看多尔衮有没有这样的魄力,知道如何解决不代表他能做,毕竟他要让士绅交税也就不再是圣主明君了!

    “圣主明君,圣主明君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杨庆冷笑道。

    “侯爷。”

    史德威走过来说道。

    他身旁跟着的几个四民代表立刻就要跪下。

    “几位代表无需多礼,你们是代表百姓而来,不用对任何官员行礼,说起来官员该给你们行礼,你们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啊!”

    杨庆赶紧扶住其中一个年龄最大的说道。

    那人立刻感动得掉眼泪了。

    另外几个也一样,很显然忠勇侯如此贤德超出他们想象,其中一个官话说得勉强凑合的赶紧吹捧忠勇侯几句。然而令他们惊喜的是,忠勇侯居然紧接着改口成他们的乡音,而且非常的标准。

    “侯爷是腾冲的?”

    那老代表惊喜地说。

    好吧,这就是腾冲来的,不仅仅是腾冲卫的四个,还有腾越州的,明朝在腾冲军民各一个行政单位,分别隶属云南都司和云南布政使司,腾越州直属永昌军民府。这也是明朝向缅甸方向最远的直属地,再向西就是土官的宣抚司了,而土官辖地自然没有资格选什么四民代表,他们要是献土内附就有资格了。

    “不是,我是北都锦衣卫籍,不过对腾冲还是知道不少的,比如磨盘山?”

    杨庆拉着他的手笑道。

    “对,对,有磨盘山!”

    那老代表激动地说道。

    他当然不会这个名字原本历史上代表的含义,李定国与清军的最后一场血战啊,基本上可以说是南明在西南战场的最后挽歌。一战斩清军两个固山,两个公爵在内近万人,但胜利也是用明军最后一批精锐的鲜血换来的,他们用这一场迟来的胜利,为桂王一系的抵抗划上句号。

    “侯爷,小的想问侯爷,这种地瓜在腾冲能不能种。”

    旁边那个略懂官话的问道。

    “当然可以,回去你们就可以带着一批,算是我送给乡亲的,不过这东西产量虽高,但不如米养人,平地还是稻米为主,山岭薄地可种这个,倒是你们那里最适合玉米。只是玉米需要育种,这里的玉米种也是从江北运过来,你们那里肯定不行,崇山峻岭无法运输种子。回头我帮你们在淮西找那里的乡亲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个懂育种的,和你们一起回腾冲,在那里专门育种,不过这得看他们有没有人愿意去。”

    杨庆说道。

    “侯爷放心,只要他肯去,我们那儿的姑娘随便他挑!”

    那老代表拍着胸脯说道。

    他们那里其实最适合种烟,不过崇祯当年的禁烟令还在,杨庆暂时也没准备放开,这样就换玉米好了,腾冲玉米也是主要作物。

    至于育种员就不用说了。

    这个年代玉米实际上在中国包括云南在内的大多数省都有,但这个时代的农民不可能懂授粉之类的农业技术,只能由自然授粉,最终导致玉米产量低得可怜,同样也很少有人会种这种东西,根本对农业没有任何实质帮助。事实上直到民国时候玉米仍旧不是主要农作物,平均亩产更是低得可怜,山西的玉米普遍不过百,很多地方的农作物产量统计中根本就看不到这个。

    玉米威力的真正释放,关键就再于育种。

    自然授粉不行。

    人工辅助授粉作用其实也不大。

    有用,能让产量增加,但依然无法摆脱鸡肋状态,最多接近小麦在北方的产量,南方甚至更低,那么明显小麦更划算。

    而玉米威力的真正释放,手段也只有一个,杂交,这是唯一办法,自交种的确也可以,但那是现代,是多少年选育的,在这个时代想要使其增产就是杂交,两个自交系之间进行杂交以获得拥有杂种优势的种子。

    但只有一代。

    第二代产量就直线下降。

    但优势明显,至少可以比自交增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这是一个质的改变,农民会由对玉米不感兴趣变成感兴趣。尤其是冬小麦和玉米在北方的轮种会使北方旱田也能形成稳定的两熟,而这个时代北方最好也是两年三熟。

    杨庆之前就是辅助授粉。

    这个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淮西玉米治种区绝大多数都已经掌握辅助授粉,实际上很多皇庄自己也已经开始以这种方式治种。而此时他在淮西的育种田里搞的是杂交种,未来他的原则就是自交种搞科研选育培植更好的自交系,然后两个自交系杂交成单交种。未来甚至扩展到两个单交种杂交为双交种,甚至三个单交种杂交成三交种,那时候才是玉米威力的彻底释放,这也是整个二十世纪初美国玉米业成功的关键,就是最早在一九零几年时候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了玉米杂交。

    至于技术……

    好吧,他承认是被某种神秘力量醍醐灌顶了。

    不过这种只是初级阶段的杂交育种,并不需要太高端的技术,这全是二十世纪初基因技术还没诞生前搞出来的,不牵扯什么高端东西,就是单纯的植物间管理,只不过管理的程序很复杂而已。

    杨庆亲自教授的第一代杂交育种田已经开始种下,今年他就能带着那些徒弟搞出第一批单交种,接下来会在淮西一带试种。但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限制了良种流通,要想释放玉米杂交威力,必须在每一个有条件的地方都设立育种站,然后由这些育种站培育杂交玉米种。江浙暂时不需要这种东西,因为这里的粮食足够,杨庆搞杂交玉米种是为了吸引西南山民出山到河南,同时以汉民用这个在西南山区扩展。

    这样他需要几个试点。

    需要让那些山民看到新种子的威力,只有他们都看到了好处,才会真正走出崇山峻岭,只要能够从云贵山区抽出一百万山民,然后再移过去一百万汉民,这片土地的稳定也就彻底解决。

    同样他也可以重新填充河南。

    这样就把腾冲列入自己的第一批试点好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护国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护国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