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
目录:护国公| 作者:木允锋| 类别:历史军事
“蜀公还能撑住吗?”
散会之后的会议厅,杨庆笑咪咪地问被留下的刘文秀。
“蜀公身体康健,还不劳护国公挂念。”
刘文秀说道。
张献忠当然不可能身体康健。
实际上大明四川总督兼川边经略使蜀国公张献忠都督,这时候也已经卧床不起了,倒不是说病重,而是起床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毕竟就他那肥胖程度和与之相伴的高血脂问题,真得让他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
他当然不懂这些。
但每天美酒佳肴,欢歌宴饮的生活他也戒不掉了,他自己也颇有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意思。
总之……
总之他已经不管事了。
他部下的军头们干脆自己组了一个类似议事堂的东西,李定国因为张献忠指定算主持人,剩下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人共同决策。不过实际上李定国压不住孙可望,他只是因为张献忠的指定而已,一旦张献忠死了,那么孙可望指定不会听他的,这些年孙可望自己经营重庆早就形同自立,议事会也是他派代表。而刘文秀和艾能奇两人一个倾向李定国一个倾向孙可望,好在张献忠不死他们终究还是都得听老大的,哪怕老大已经走不动路了,孙可望也没胆量违抗张献忠的命令。
他们同样进行了整编。
毕竟过去那种军队已经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战场。
杨庆给了他们两个军的编制,陆军第二十四军和二十五军,但他们自己并没按这个编制,李定国把成都的精锐编成了一个明军式的军,顶着陆军第二十四军的编制。孙可望顶着陆军第二十五的编制,但实际上只有一万五千人,刘文秀和艾能奇一个在剑门关一个在泸州,手下各一万,四家加起来五万。不过战斗力不弱,部分装备从广东买的燧发枪,实际上也有大量从江浙购买的,这时候张献忠反而成了那些士绅的亲人,他们千方百计把军火偷运过去。毕竟杨庆本人对此也不是很在意,长江上每年无数货物运输,汉江也能运过去,就连云南的陆路都有,唐王这些云南将领也不是不趁机捞钱的。
张献忠又不缺钱。
他撒出高价,有的是人会想方设法给他送燧发枪。
另外他自己也造。
说到底燧发枪的技术含量也就那么点,有样品想仿造不过是花点时间而已,四川也不是没有好工匠,产量虽然不高,但终究能造。而且他那里还有硝洞,铜也不缺,所以新军火炮数量也不少,这些最终让他维持了一支五万人的新军。
同样是古斯塔夫线列化。
孙可望还在夔门修棱堡,不过只是小型的棱堡。
不过这些并没什么用,随着杨庆一个个清理掉对手,除了已经完全没用了的靖江藩,大明剩下的真正割据势力就四川了。张献忠的五万新军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了杨庆的八十万精锐的,甚至就连自保都没戏,所以他们就像等候判决般,在四川默默等待杨庆向他们下手。然而没想到的是杨庆不但没向他们下手,反而还邀请他们一起去缅甸,虽然知道他这是想消耗他们的实力,但此举仍旧让他们有些意外。
毕竟杨庆完全没必要。
他就是把这二十万出去发财的大军转向四川,四川各军也绝对没有能力抵挡住。
“你们不要总是怀疑我!
我之前就跟李定国说过,除非你们主动请辞,否则张献忠不死我是不会做什么的,他活到什么时候你们就自己玩到什么时候,他就是再活五十年,我就再等五十年。
我等得起!”
护国公很霸气地说。
“我对四川的原则很简单,就是保持那里的稳定,无论以何种方式来保持,只要四川不乱就行,其他的对我都不重要。至于你们,虽说你们之前杀了不少宗室,但李自成杀的比你们还多,我还不是一样放过,袁宗第都杀过我一次,现在依然是我大明的侯爵。之前的一切都过去,你们造反肯定不对,但朝廷没治理好国家让你们吃不上饭也不对,既然都有错那就谁也别指责谁。当年的事情是一个悲剧,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但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我们还是要往前看的。
如今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已经安居乐业,说起来你们造反求的也无非一个盛世而已。
现在已经是盛世了。
那就好好过日子吧!
我还是那个承诺,你们愿意跟着李自成手下那些人学,那么你们就是一样的待遇,张献忠的儿子会继承他的蜀国公,你们几个都是侯,其他几个也都是伯。四川你们这些年建立的产业,只要不是官府的,那么也都依然是你们的,据我所知你手中光田产就四十万亩,那这些田产也依然是你的。
接下来讨伐缅甸,我开的宝石公司也有你们一份子。”
他接着说道。
他真对解决四川没什么兴趣。
目前这个状态就很好,确保那里的稳定,利用这个目前大明最大的粮仓继续提供粮食,无论这个粮仓在谁手中,它出的粮食最终都是要流到大明。
就连公田法他都不准备在四川施行。
至少这一批不准备。
因为四川的荒地还有太多,一直到万历六年,四川的田地数量才仅仅与福建相当,都是一千三百万亩,现在就算翻了翻,最多也不过两千多万亩而已。现代四川加重庆得一亿三千万亩,也就是说相当于万历六年的十倍,而且现代的亩更大,而现代山东是一点一亿多点,但万历六年已经达到六千万,也就是说增长了还不到一倍。
由此可见四川的开发程度。
但在这个时代,四川却是全国除两广外唯一一个躲过旱灾的省。
明末大旱起自西北,然后扩散状向东推移,并在关中,河南,北直隶和山东形成重灾区,尤其是三省交界那简直一片令人绝望的旱情。然后旱情开始向南转移,并且在两淮和长三角再次形成重灾区,不过这里的纬度和本身的水乡特性,最大限度缓解了旱情的威胁。在此期间外围各省开始同样出现旱情,无论湖广还是江西都没逃过,就连福建云南都没能幸免于难,并且在湖南形成重灾区。可令人惊叹的是,在周围一片大旱中,唯有四川仿佛另一个世界般,几乎没有一点旱情的消息。
仿佛四周高原山区环绕的盆地地形给了四川一圈围墙,让这片土地隔绝外面的干旱。
这样的好地方得小心呵护。
维持现状最好。
至少在撑过这个小冰河期之前都没必要动四川,就是在那里建皇庄组织不愿意当佃户的百姓垦荒,而现在的那些地主们,为了避免佃户流失只能减租,他们现在已经减到六成,超过七成租的已经没有了。
这样老百姓日子过得也凑合了。
剩下就是随着人口繁衍,逐渐开垦四川的荒地,然后建立一个又一个皇庄,把士绅们彻底圈禁起来,四川目前也不过一千万人口,再增加四倍都能容纳,一百年那里不会存在人口压力的。有那些皇庄在,有足够的未开垦荒地,那些地主就没有再搞七八成地租的条件,农民们的日子也会日渐好起来……
说到底那地方好。
目前四川绝大多数人口依旧都集中在都江堰灌溉区,这地方就连七八成地租都饿不死人呢!
如果强制性在四川搞公田法,张献忠手下这些老土匪,还有四川地主们说不定会拼命的,他们死光倒是不要紧,可打起来造成大量老百姓死亡就得不偿失了。说到底那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杨庆敢在江浙搞,是因为他的皇庄民兵已经把地主们关进笼子里了,后者没有反抗能力。即便这样他也得搞一堆手段,包括这场南征其实也是把郑家这个小集团和王之仁这些江浙将领哄到南洋去,免得他们到时候受士绅忽悠。
但四川不行。
他的皇庄至今还没过渠江,渠江向西已经地主化的老土匪和旧士绅集团依旧铁桶一样。
这些人也不像江浙一样,那些士绅有别的选择,做新兴资本家明显比当地主有前途,但四川这些没有别的选择,他们至今依然是纯粹地主,别的都还不懂。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敢动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是真敢拼命的,说到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低估这些家伙的抵抗力,咱大清可是血洗四川才解决的问题。
杨庆不介意弄死他们。
可弄死他们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四川的大量人口损失,既然留着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那就索性维持现状好了。
说到底他等得起。
就算张献忠真能再活五十年又能怎样?
还是活不过他。
更何况别说五十年,就巫妖王那身体,估计五年都撑不了,他一死李定国还能怎样?李定国又控制不了局面,孙可望才不搭理他呢!不投降难道等着内乱吗?说不定到时候孙可望先献夔门邀功呢!
散会之后的会议厅,杨庆笑咪咪地问被留下的刘文秀。
“蜀公身体康健,还不劳护国公挂念。”
刘文秀说道。
张献忠当然不可能身体康健。
实际上大明四川总督兼川边经略使蜀国公张献忠都督,这时候也已经卧床不起了,倒不是说病重,而是起床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毕竟就他那肥胖程度和与之相伴的高血脂问题,真得让他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
他当然不懂这些。
但每天美酒佳肴,欢歌宴饮的生活他也戒不掉了,他自己也颇有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意思。
总之……
总之他已经不管事了。
他部下的军头们干脆自己组了一个类似议事堂的东西,李定国因为张献忠指定算主持人,剩下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人共同决策。不过实际上李定国压不住孙可望,他只是因为张献忠的指定而已,一旦张献忠死了,那么孙可望指定不会听他的,这些年孙可望自己经营重庆早就形同自立,议事会也是他派代表。而刘文秀和艾能奇两人一个倾向李定国一个倾向孙可望,好在张献忠不死他们终究还是都得听老大的,哪怕老大已经走不动路了,孙可望也没胆量违抗张献忠的命令。
他们同样进行了整编。
毕竟过去那种军队已经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战场。
杨庆给了他们两个军的编制,陆军第二十四军和二十五军,但他们自己并没按这个编制,李定国把成都的精锐编成了一个明军式的军,顶着陆军第二十四军的编制。孙可望顶着陆军第二十五的编制,但实际上只有一万五千人,刘文秀和艾能奇一个在剑门关一个在泸州,手下各一万,四家加起来五万。不过战斗力不弱,部分装备从广东买的燧发枪,实际上也有大量从江浙购买的,这时候张献忠反而成了那些士绅的亲人,他们千方百计把军火偷运过去。毕竟杨庆本人对此也不是很在意,长江上每年无数货物运输,汉江也能运过去,就连云南的陆路都有,唐王这些云南将领也不是不趁机捞钱的。
张献忠又不缺钱。
他撒出高价,有的是人会想方设法给他送燧发枪。
另外他自己也造。
说到底燧发枪的技术含量也就那么点,有样品想仿造不过是花点时间而已,四川也不是没有好工匠,产量虽然不高,但终究能造。而且他那里还有硝洞,铜也不缺,所以新军火炮数量也不少,这些最终让他维持了一支五万人的新军。
同样是古斯塔夫线列化。
孙可望还在夔门修棱堡,不过只是小型的棱堡。
不过这些并没什么用,随着杨庆一个个清理掉对手,除了已经完全没用了的靖江藩,大明剩下的真正割据势力就四川了。张献忠的五万新军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了杨庆的八十万精锐的,甚至就连自保都没戏,所以他们就像等候判决般,在四川默默等待杨庆向他们下手。然而没想到的是杨庆不但没向他们下手,反而还邀请他们一起去缅甸,虽然知道他这是想消耗他们的实力,但此举仍旧让他们有些意外。
毕竟杨庆完全没必要。
他就是把这二十万出去发财的大军转向四川,四川各军也绝对没有能力抵挡住。
“你们不要总是怀疑我!
我之前就跟李定国说过,除非你们主动请辞,否则张献忠不死我是不会做什么的,他活到什么时候你们就自己玩到什么时候,他就是再活五十年,我就再等五十年。
我等得起!”
护国公很霸气地说。
“我对四川的原则很简单,就是保持那里的稳定,无论以何种方式来保持,只要四川不乱就行,其他的对我都不重要。至于你们,虽说你们之前杀了不少宗室,但李自成杀的比你们还多,我还不是一样放过,袁宗第都杀过我一次,现在依然是我大明的侯爵。之前的一切都过去,你们造反肯定不对,但朝廷没治理好国家让你们吃不上饭也不对,既然都有错那就谁也别指责谁。当年的事情是一个悲剧,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但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我们还是要往前看的。
如今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已经安居乐业,说起来你们造反求的也无非一个盛世而已。
现在已经是盛世了。
那就好好过日子吧!
我还是那个承诺,你们愿意跟着李自成手下那些人学,那么你们就是一样的待遇,张献忠的儿子会继承他的蜀国公,你们几个都是侯,其他几个也都是伯。四川你们这些年建立的产业,只要不是官府的,那么也都依然是你们的,据我所知你手中光田产就四十万亩,那这些田产也依然是你的。
接下来讨伐缅甸,我开的宝石公司也有你们一份子。”
他接着说道。
他真对解决四川没什么兴趣。
目前这个状态就很好,确保那里的稳定,利用这个目前大明最大的粮仓继续提供粮食,无论这个粮仓在谁手中,它出的粮食最终都是要流到大明。
就连公田法他都不准备在四川施行。
至少这一批不准备。
因为四川的荒地还有太多,一直到万历六年,四川的田地数量才仅仅与福建相当,都是一千三百万亩,现在就算翻了翻,最多也不过两千多万亩而已。现代四川加重庆得一亿三千万亩,也就是说相当于万历六年的十倍,而且现代的亩更大,而现代山东是一点一亿多点,但万历六年已经达到六千万,也就是说增长了还不到一倍。
由此可见四川的开发程度。
但在这个时代,四川却是全国除两广外唯一一个躲过旱灾的省。
明末大旱起自西北,然后扩散状向东推移,并在关中,河南,北直隶和山东形成重灾区,尤其是三省交界那简直一片令人绝望的旱情。然后旱情开始向南转移,并且在两淮和长三角再次形成重灾区,不过这里的纬度和本身的水乡特性,最大限度缓解了旱情的威胁。在此期间外围各省开始同样出现旱情,无论湖广还是江西都没逃过,就连福建云南都没能幸免于难,并且在湖南形成重灾区。可令人惊叹的是,在周围一片大旱中,唯有四川仿佛另一个世界般,几乎没有一点旱情的消息。
仿佛四周高原山区环绕的盆地地形给了四川一圈围墙,让这片土地隔绝外面的干旱。
这样的好地方得小心呵护。
维持现状最好。
至少在撑过这个小冰河期之前都没必要动四川,就是在那里建皇庄组织不愿意当佃户的百姓垦荒,而现在的那些地主们,为了避免佃户流失只能减租,他们现在已经减到六成,超过七成租的已经没有了。
这样老百姓日子过得也凑合了。
剩下就是随着人口繁衍,逐渐开垦四川的荒地,然后建立一个又一个皇庄,把士绅们彻底圈禁起来,四川目前也不过一千万人口,再增加四倍都能容纳,一百年那里不会存在人口压力的。有那些皇庄在,有足够的未开垦荒地,那些地主就没有再搞七八成地租的条件,农民们的日子也会日渐好起来……
说到底那地方好。
目前四川绝大多数人口依旧都集中在都江堰灌溉区,这地方就连七八成地租都饿不死人呢!
如果强制性在四川搞公田法,张献忠手下这些老土匪,还有四川地主们说不定会拼命的,他们死光倒是不要紧,可打起来造成大量老百姓死亡就得不偿失了。说到底那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杨庆敢在江浙搞,是因为他的皇庄民兵已经把地主们关进笼子里了,后者没有反抗能力。即便这样他也得搞一堆手段,包括这场南征其实也是把郑家这个小集团和王之仁这些江浙将领哄到南洋去,免得他们到时候受士绅忽悠。
但四川不行。
他的皇庄至今还没过渠江,渠江向西已经地主化的老土匪和旧士绅集团依旧铁桶一样。
这些人也不像江浙一样,那些士绅有别的选择,做新兴资本家明显比当地主有前途,但四川这些没有别的选择,他们至今依然是纯粹地主,别的都还不懂。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敢动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是真敢拼命的,说到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低估这些家伙的抵抗力,咱大清可是血洗四川才解决的问题。
杨庆不介意弄死他们。
可弄死他们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四川的大量人口损失,既然留着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那就索性维持现状好了。
说到底他等得起。
就算张献忠真能再活五十年又能怎样?
还是活不过他。
更何况别说五十年,就巫妖王那身体,估计五年都撑不了,他一死李定国还能怎样?李定国又控制不了局面,孙可望才不搭理他呢!不投降难道等着内乱吗?说不定到时候孙可望先献夔门邀功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护国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护国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