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稳妥
目录:华尔街传奇| 作者:陶良辰| 类别:都市言情
老巴菲特的言论一针见血。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纳斯达克市场就已经出现泡沫,众多创业公司拼命烧钱、拼命做宣传,却忽视了一家企业最核心的东西——如何赚钱。
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再高的市值也都是镜花水月,近两年无数互联网企业破产,已经形象演绎出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前几年的狂欢落幕了,留下满地鸡毛,叶冬青轻而易举就花几千美元每个月,便招募到原先拿着两三万美元月薪的程序员们,失业的人太多,他们找不到活干,宁愿大老远从西海岸的硅谷跑到纽约来谋生。
翻翻这时候的传统公司,市值一般是每年利润的十几二十倍,上下波动不大,风险高的企业市盈率只有五到十,稳定且又安全,凭借利润来决定。
这是巴菲特投资时候关注的重点,轻而易举就能买到有关这位老头的投资秘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到精髓,每当热钱涌入股市,将股价推高之后,往往也就意味着泡沫过多,股灾风险增加,可惜许多投资者太过于盲目,不明白这个道理。
每次追高,都像是在悬崖边跳舞,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去。
叶冬青明白,想要吸引到巴菲特的关注,必须拿出点真东西出来才行,比普通投资者们难忽悠多了,就算拿出年化百分之五十的高利息,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都很难打动他,毕竟到了这种身价,关注的东西早已超过金钱本身,一把年纪了要的是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是钱。
毫不夸张地说,巴菲特先生早已经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名利双收,处于巅峰。
于是。
叶冬青此刻笑道:“现在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纳斯达克互联网板块依旧留有一堆垃圾公司,不过经历过长达两年多的下跌期之后,黄金也已经裸露在河滩上,我需要有人给我钱购买装备,然后入场淘金。
现在有几家很棒的公司摆在我面前,而我还缺少去投资它的本钱,我希望你能跟我合作,你出钱、我出头脑,赚到钱后大家平分,假如事实证明我的眼光错了,我会按照美国国债的最高利率,将所有本金返还给你。在其他领域已经那么成功了,难道先生你不希望在未来某一天,被人称之为科技巨头吗?那些都是很棒的公司,它们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社会的习惯。”
旁边,巴菲特的老秘书只是在笑,认为又是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坐在叶冬青对面的老头正在笑,他告诉说:“关于纳斯达克指数触底的看法,我们之间的见解比较一致,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相信你的眼光呢?如果你能拿出一大笔债券、或者可口可乐公司之类的股票作担保,我会很乐意给你钱去投资,但是貌似你并没有那么多钱,要不然也不会试图从我这里获得投资,对吧。”
点头认同这个说法,叶冬青反问老巴菲特:“你觉得三个月前我有多少钱?”
对方没回答,这让他有点尴尬,主动往下说:“被人偷了钱之后,我身上只有一百多美元,而现在我有几千万美元,之所以在你面前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当年你刚起步时候,成长速度绝对没有我快。”
“是这样没错,我花了很多年才赚到第一个一千万美元。”
“我想让你相信我一次,初期投给我五千万美元,等到那家公司盈利之后可以再追加,如果五年内的回报率低于百分之两百,那我一美分都不会拿,超过这个数字后我们每人一半。”
叶冬青还在尝试。
如果眼下拿不到钱,他只能白白错过许多机会,但假如得到了,至少还有一半的收益,这笔钱就算是多出来的利润,额外赚到的钱。
就算没说动老头投资自己,反正除了来回油钱以外,只是浪费了点时间,没有什么损失。
巴菲特听得很认真,平时不少人找到他这里,尝试获得投资、创业资金等等,不过胃口这么大的年轻人可不多,张口就是五千万美元,自信过了头就像是自负。
感到有趣,犹豫片刻后岔开话题:“昨晚你说最近在投原油期货,入手价是多少,预期利率是多少?”
“入手均价二十五美元八十九美分,希望三个月内获得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利润吧,达到这个预期后立马交割,百分之十以上就可以开始考虑,判断形势再做决定。”
“杠杆率多少?”
“百分之四的保证金,另外缴纳一千万美元作为补充押金,要不然没中间商敢接这份活。”
叶冬青说得轻松,老巴菲特突然用一种古怪眼神看看他,嘴里说着:“看样子你的胆子比我想象中更大,我这辈子都没用过如此高的杠杆,你这种赌徒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很容易一下子损失掉太多本金。虽然近期我也看多原油期货,但是我没有投资的打算。
实际上我对你的建议很感兴趣,但是我想先等等,等你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有所斩获再说,我必须要先知道,你的眼光是不是真正确实如你自己所说的那样好。”
“可等到那时候,估计我已经不缺钱了,要不是更看好认股权证这边的长远利益,我的公司就可以负担这五千万美元,没必要过来打扰你。”
说了句大实话,叶冬青觉得多半要失败,原因在于巴菲特先生的性格,比他想象中更加稳妥,在自己承诺保本的前提下一点儿也不为所动,反而流露出避而远之的意思。
确实是种稳妥的性格,这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稳妥的同时,也错失许多赚钱的大好机会。
别看华尔街那帮巨头们,整天说自己在互联网泡沫崩塌过程中损失多少多少钱,但它们是以股市巅峰期的价值计算,有券商在八十年代微软公司上市那会儿就入手了,几百万美元买到百分之几股份,期间早就赚到流油,真正亏损的是后来才入场的那帮散户以及投资机构,在那之前能退出的全都撤走了。
在这过程中老巴菲特没分到蛋糕,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尽量追求稳妥,没有年轻人的干劲.....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纳斯达克市场就已经出现泡沫,众多创业公司拼命烧钱、拼命做宣传,却忽视了一家企业最核心的东西——如何赚钱。
没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再高的市值也都是镜花水月,近两年无数互联网企业破产,已经形象演绎出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前几年的狂欢落幕了,留下满地鸡毛,叶冬青轻而易举就花几千美元每个月,便招募到原先拿着两三万美元月薪的程序员们,失业的人太多,他们找不到活干,宁愿大老远从西海岸的硅谷跑到纽约来谋生。
翻翻这时候的传统公司,市值一般是每年利润的十几二十倍,上下波动不大,风险高的企业市盈率只有五到十,稳定且又安全,凭借利润来决定。
这是巴菲特投资时候关注的重点,轻而易举就能买到有关这位老头的投资秘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到精髓,每当热钱涌入股市,将股价推高之后,往往也就意味着泡沫过多,股灾风险增加,可惜许多投资者太过于盲目,不明白这个道理。
每次追高,都像是在悬崖边跳舞,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去。
叶冬青明白,想要吸引到巴菲特的关注,必须拿出点真东西出来才行,比普通投资者们难忽悠多了,就算拿出年化百分之五十的高利息,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都很难打动他,毕竟到了这种身价,关注的东西早已超过金钱本身,一把年纪了要的是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是钱。
毫不夸张地说,巴菲特先生早已经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名利双收,处于巅峰。
于是。
叶冬青此刻笑道:“现在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纳斯达克互联网板块依旧留有一堆垃圾公司,不过经历过长达两年多的下跌期之后,黄金也已经裸露在河滩上,我需要有人给我钱购买装备,然后入场淘金。
现在有几家很棒的公司摆在我面前,而我还缺少去投资它的本钱,我希望你能跟我合作,你出钱、我出头脑,赚到钱后大家平分,假如事实证明我的眼光错了,我会按照美国国债的最高利率,将所有本金返还给你。在其他领域已经那么成功了,难道先生你不希望在未来某一天,被人称之为科技巨头吗?那些都是很棒的公司,它们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社会的习惯。”
旁边,巴菲特的老秘书只是在笑,认为又是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坐在叶冬青对面的老头正在笑,他告诉说:“关于纳斯达克指数触底的看法,我们之间的见解比较一致,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相信你的眼光呢?如果你能拿出一大笔债券、或者可口可乐公司之类的股票作担保,我会很乐意给你钱去投资,但是貌似你并没有那么多钱,要不然也不会试图从我这里获得投资,对吧。”
点头认同这个说法,叶冬青反问老巴菲特:“你觉得三个月前我有多少钱?”
对方没回答,这让他有点尴尬,主动往下说:“被人偷了钱之后,我身上只有一百多美元,而现在我有几千万美元,之所以在你面前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当年你刚起步时候,成长速度绝对没有我快。”
“是这样没错,我花了很多年才赚到第一个一千万美元。”
“我想让你相信我一次,初期投给我五千万美元,等到那家公司盈利之后可以再追加,如果五年内的回报率低于百分之两百,那我一美分都不会拿,超过这个数字后我们每人一半。”
叶冬青还在尝试。
如果眼下拿不到钱,他只能白白错过许多机会,但假如得到了,至少还有一半的收益,这笔钱就算是多出来的利润,额外赚到的钱。
就算没说动老头投资自己,反正除了来回油钱以外,只是浪费了点时间,没有什么损失。
巴菲特听得很认真,平时不少人找到他这里,尝试获得投资、创业资金等等,不过胃口这么大的年轻人可不多,张口就是五千万美元,自信过了头就像是自负。
感到有趣,犹豫片刻后岔开话题:“昨晚你说最近在投原油期货,入手价是多少,预期利率是多少?”
“入手均价二十五美元八十九美分,希望三个月内获得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利润吧,达到这个预期后立马交割,百分之十以上就可以开始考虑,判断形势再做决定。”
“杠杆率多少?”
“百分之四的保证金,另外缴纳一千万美元作为补充押金,要不然没中间商敢接这份活。”
叶冬青说得轻松,老巴菲特突然用一种古怪眼神看看他,嘴里说着:“看样子你的胆子比我想象中更大,我这辈子都没用过如此高的杠杆,你这种赌徒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很容易一下子损失掉太多本金。虽然近期我也看多原油期货,但是我没有投资的打算。
实际上我对你的建议很感兴趣,但是我想先等等,等你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有所斩获再说,我必须要先知道,你的眼光是不是真正确实如你自己所说的那样好。”
“可等到那时候,估计我已经不缺钱了,要不是更看好认股权证这边的长远利益,我的公司就可以负担这五千万美元,没必要过来打扰你。”
说了句大实话,叶冬青觉得多半要失败,原因在于巴菲特先生的性格,比他想象中更加稳妥,在自己承诺保本的前提下一点儿也不为所动,反而流露出避而远之的意思。
确实是种稳妥的性格,这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稳妥的同时,也错失许多赚钱的大好机会。
别看华尔街那帮巨头们,整天说自己在互联网泡沫崩塌过程中损失多少多少钱,但它们是以股市巅峰期的价值计算,有券商在八十年代微软公司上市那会儿就入手了,几百万美元买到百分之几股份,期间早就赚到流油,真正亏损的是后来才入场的那帮散户以及投资机构,在那之前能退出的全都撤走了。
在这过程中老巴菲特没分到蛋糕,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尽量追求稳妥,没有年轻人的干劲.....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华尔街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华尔街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