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三百九十六章 唇亡齿寒
目录:我是奉先| 作者:大连老黄| 类别:历史军事
当听说汉献帝禅位给吕布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吕布在天下万民之中就有如此强烈的人格魅力,人人都知道吕布为大汉开疆拓土,呕心沥血。
而接到吕布称帝消息的曹操和孙权,都不禁感叹吕布终于跨出了这一步,终于不再和他们是同一身份了。
可惜,他吕布可以称帝,曹操和孙权却是有贼心没贼胆啊,袁术称帝之后的种种遭遇犹在眼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是不能当的。
可是曹操和孙权想向吕布服软,俯首称臣,吕布也不接受。
吕布给他们的原话就是必须无条件投降,交出领地和军队,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富家翁,不要妄想在割据一方,子承父业。
所以双方根本就无法达成一致,魏吴两国只能是加紧备战。
吕布正式搬入了未央宫中,不过他只是将凉王府和未央宫之间的院墙拆掉,他平时的起居还是以原来的府苑为主。
而且他将汉献帝的妃子都礼送出宫,女人方面他吕布可没有禅让。
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也大为削减,因为吕布没有搞三宫六院,他只有三个老婆,他要以身作则,为他的后世子孙立下标杆。
所以后来的吕氏子孙凡是当皇帝的,都没有要什么三宫六院,最多就是娶三个老婆,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
史书上将吕布的这个大汉帝国称为新汉,以示区分。
二零八年三月,吕布御驾亲征,登基之后,第一次出征,就是远征南阳郡,目标直指荆襄重镇襄阳城。
徐庶、张辽、高顺、诸葛亮等高级将领和军师们都随军出征。
这一次调动的兵马众多,包括了御林军的三个师,以及国防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六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荣誉一师、骑兵一师、骑兵三师、骑兵九师。
共计十三个师,二十多万人,对外号称四十万大军。
这其中御林军的三个师加上第一师、第二师和荣一师这六个师完成了马氏步枪的换装和第二炮兵营的补充,每个炮兵营有六门野战火炮。
其余的几个师则完成了燧发枪,滑膛枪改为线膛枪的改装,射程普遍从一百二十丈提高到了三百到四百丈,准确度也提高许多。
国防军大兵压境,直接包围了襄阳城,不过按照总参谋部制定的方案,并没有马上攻打襄阳城,这是在等待曹操是否会派出援兵来。
其实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重病缠身了,他的头痛的老毛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即使是神医华佗也对此病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节骨眼,又传来了吕布御驾亲征,四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城的坏消息,更是让曹操痛疼欲裂。
曹操只能用皮带使劲的勒紧了头顶,以缓解疼痛。
襄阳城不容有失,虽然吕布已经大兵压境,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可是曹操也必须誓死守卫。
可惜郭嘉已经不在了,再没有一个人能在军事谋略方面给曹操提供宝贵意见了。
荀攸、荀彧、程昱等人都是偏重于内政治理方面的,陈宫也只是泛泛之见,否则他也不会在刘备得到庞统之后,遭受冷遇了。
曹操派陈宫为使者,去向东吴请求援军。
他和陈宫强调了两个国家唇亡齿寒,一衣带水的关系。
襄阳是抵御吕布南下和东侵的桥头堡,如果襄阳丢了,那么今后的战争都将在魏、吴两国的腹地进行,对两国的生产建设以及民生都会造成极大伤害,他相信周瑜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陈宫以最快的速度,不顾旅途劳累抵达寿春,拜会了驻军于此的东吴大都督周瑜,说明了来意。
果然不出曹操的预料,周瑜果然赞同曹操的观点,表示会劝说吴王孙权发倾国之兵,以做援军。
陈宫得到周瑜的亲口承诺和回复书信,十分高兴的回去见曹操交差。
曹操听说周瑜愿意发倾国之兵相助,也十分高兴,立即开始调动全国可以调动的兵马,准备与吕布的汉军决一死战。
襄阳城中原有十万守军,城池坚固高大,早已修葺的如同都城一般的防御标准。
城墙高达师长,巨石混以黏土砌成,坚固异常,即使以炸药去炸,也很难奏效,这可是魏国亲自试验过的。
周瑜虽然答应了曹操和陈宫的请求,可是也并没有真的倾全国之兵去出手相助,毕竟打的是他曹操的襄阳。
周瑜先是调动了三万水军,从水路进发,摆出了增援襄阳的架势。
另外又从陆路派出了三万步兵,并且装备了仿制的火枪,借道汝南郡,前往南阳,毕竟江夏已经被汉军收复了,无论水路还是陆路均是不通。
周瑜自己则赶往建业,去面见主公孙权,与孙权在出兵支援曹操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孙权也是一代枭雄,这点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好处他都能想得通。
孙权同意周瑜的决定,还是尽力帮助曹操,守住襄阳为要。
东吴水军由吕蒙统领,经过这些年的锤炼,周瑜对吕蒙指挥水军的能力完全放心。
陆军则由周瑜亲自统军,此次出征周瑜还特别带上了两员年轻将领,二十六岁的陆逊和二十岁的凌统。
周瑜觉得程普、黄盖等老将都上了年纪,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进入火器时代,战术打法,训练科目都要与时俱进,中央军就是最好的范本。
魏吴两国的间谍们费尽千辛万苦之力,从长安弄来了中央军校的部分教材和中央军日常训练的训练大纲。
对改进魏吴两国的步兵训练,特别是关于火器方面的训练,有极大的帮助。
吴国已经正式将陆上的军队命名为陆军了,虽然没有实行中央军的编制,不过也对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改革,统一为二五进制。
周瑜出发的时候,带上了五万陆军,加上打先锋的三万陆军,八万陆军几乎是东吴的大部分兵力了,而且这八万人都换装了火枪。
当然,他们没有汉军那么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每支部队还保留了一部分的重装步兵和连弩兵,做为火力和防护的补充。
而接到吕布称帝消息的曹操和孙权,都不禁感叹吕布终于跨出了这一步,终于不再和他们是同一身份了。
可惜,他吕布可以称帝,曹操和孙权却是有贼心没贼胆啊,袁术称帝之后的种种遭遇犹在眼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是不能当的。
可是曹操和孙权想向吕布服软,俯首称臣,吕布也不接受。
吕布给他们的原话就是必须无条件投降,交出领地和军队,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富家翁,不要妄想在割据一方,子承父业。
所以双方根本就无法达成一致,魏吴两国只能是加紧备战。
吕布正式搬入了未央宫中,不过他只是将凉王府和未央宫之间的院墙拆掉,他平时的起居还是以原来的府苑为主。
而且他将汉献帝的妃子都礼送出宫,女人方面他吕布可没有禅让。
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也大为削减,因为吕布没有搞三宫六院,他只有三个老婆,他要以身作则,为他的后世子孙立下标杆。
所以后来的吕氏子孙凡是当皇帝的,都没有要什么三宫六院,最多就是娶三个老婆,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
史书上将吕布的这个大汉帝国称为新汉,以示区分。
二零八年三月,吕布御驾亲征,登基之后,第一次出征,就是远征南阳郡,目标直指荆襄重镇襄阳城。
徐庶、张辽、高顺、诸葛亮等高级将领和军师们都随军出征。
这一次调动的兵马众多,包括了御林军的三个师,以及国防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六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荣誉一师、骑兵一师、骑兵三师、骑兵九师。
共计十三个师,二十多万人,对外号称四十万大军。
这其中御林军的三个师加上第一师、第二师和荣一师这六个师完成了马氏步枪的换装和第二炮兵营的补充,每个炮兵营有六门野战火炮。
其余的几个师则完成了燧发枪,滑膛枪改为线膛枪的改装,射程普遍从一百二十丈提高到了三百到四百丈,准确度也提高许多。
国防军大兵压境,直接包围了襄阳城,不过按照总参谋部制定的方案,并没有马上攻打襄阳城,这是在等待曹操是否会派出援兵来。
其实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重病缠身了,他的头痛的老毛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即使是神医华佗也对此病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节骨眼,又传来了吕布御驾亲征,四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城的坏消息,更是让曹操痛疼欲裂。
曹操只能用皮带使劲的勒紧了头顶,以缓解疼痛。
襄阳城不容有失,虽然吕布已经大兵压境,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可是曹操也必须誓死守卫。
可惜郭嘉已经不在了,再没有一个人能在军事谋略方面给曹操提供宝贵意见了。
荀攸、荀彧、程昱等人都是偏重于内政治理方面的,陈宫也只是泛泛之见,否则他也不会在刘备得到庞统之后,遭受冷遇了。
曹操派陈宫为使者,去向东吴请求援军。
他和陈宫强调了两个国家唇亡齿寒,一衣带水的关系。
襄阳是抵御吕布南下和东侵的桥头堡,如果襄阳丢了,那么今后的战争都将在魏、吴两国的腹地进行,对两国的生产建设以及民生都会造成极大伤害,他相信周瑜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陈宫以最快的速度,不顾旅途劳累抵达寿春,拜会了驻军于此的东吴大都督周瑜,说明了来意。
果然不出曹操的预料,周瑜果然赞同曹操的观点,表示会劝说吴王孙权发倾国之兵,以做援军。
陈宫得到周瑜的亲口承诺和回复书信,十分高兴的回去见曹操交差。
曹操听说周瑜愿意发倾国之兵相助,也十分高兴,立即开始调动全国可以调动的兵马,准备与吕布的汉军决一死战。
襄阳城中原有十万守军,城池坚固高大,早已修葺的如同都城一般的防御标准。
城墙高达师长,巨石混以黏土砌成,坚固异常,即使以炸药去炸,也很难奏效,这可是魏国亲自试验过的。
周瑜虽然答应了曹操和陈宫的请求,可是也并没有真的倾全国之兵去出手相助,毕竟打的是他曹操的襄阳。
周瑜先是调动了三万水军,从水路进发,摆出了增援襄阳的架势。
另外又从陆路派出了三万步兵,并且装备了仿制的火枪,借道汝南郡,前往南阳,毕竟江夏已经被汉军收复了,无论水路还是陆路均是不通。
周瑜自己则赶往建业,去面见主公孙权,与孙权在出兵支援曹操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孙权也是一代枭雄,这点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好处他都能想得通。
孙权同意周瑜的决定,还是尽力帮助曹操,守住襄阳为要。
东吴水军由吕蒙统领,经过这些年的锤炼,周瑜对吕蒙指挥水军的能力完全放心。
陆军则由周瑜亲自统军,此次出征周瑜还特别带上了两员年轻将领,二十六岁的陆逊和二十岁的凌统。
周瑜觉得程普、黄盖等老将都上了年纪,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进入火器时代,战术打法,训练科目都要与时俱进,中央军就是最好的范本。
魏吴两国的间谍们费尽千辛万苦之力,从长安弄来了中央军校的部分教材和中央军日常训练的训练大纲。
对改进魏吴两国的步兵训练,特别是关于火器方面的训练,有极大的帮助。
吴国已经正式将陆上的军队命名为陆军了,虽然没有实行中央军的编制,不过也对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改革,统一为二五进制。
周瑜出发的时候,带上了五万陆军,加上打先锋的三万陆军,八万陆军几乎是东吴的大部分兵力了,而且这八万人都换装了火枪。
当然,他们没有汉军那么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每支部队还保留了一部分的重装步兵和连弩兵,做为火力和防护的补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是奉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是奉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