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崛起 第六百五十四章 年度汇总
目录:时光复盘手| 作者:三心二缺| 类别:都市言情
录音机是最受产能限制影响的,整年产量没有超过16万台,录音机由于是朱闻天跟李富纶合伙搞的,成本还在核算,是少有几个没有出具体利润的项目之一。
这会儿朱闻天也可以预估一下利润了,他能够分到的应该不会超过250万华夏币,总体毛利润也不会到500万华夏币。
录音机生产的确没有打开局面,不过此时腾龙手中还没有落实的录音机订单已是超过了20万台,这还是在后来直接拒接订单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录音机市场已经打开了,但是无可避免受到了产能的限制,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可见朱闻天急着开发那1000亩地建厂房,是多么必要了。
腾龙人事公司也是类似的情况,蒋玉华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便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了,因为这个数字比之1982是有所下滑的,而且sz奖励标准也有浮动。利润自然会有下降。
当然了,下滑的原因是sz用工数量的减少所致,这跟蒋玉华主持公司事宜,或者说跟市场人员开拓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之所以没有出具体收益数字,是因为蒋玉华这一年来实在是太忙了,朱闻天不在的时候,很多事情的管理甚至是决策都落在了她的头上,而这种情况是不知不觉之间潜移默化发生的。
甚至电视机生产方面也有类似性,这会儿朱闻天手中只有一个出厂数字60800台,最终赶在12月底的时候,陈所长终于带领电视机厂加班加点完成了投产前几个月目标。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实际上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实现的,主要是因为腾龙电视机长采用逐个上生产线的方式,前期投产数量很少。
同时他们还面临技术工人培训的压力,电视机厂的规划是年产百万台以上,厂子和生产线也是这么设计的,只不过产能方面的提升却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说生产线安装好就能够立即达到的。
洗衣机方面自然不必再说了,只是赶上了最后一段时间投产罢了,效益计算可有可无,朱闻天也只是看了一下统计的3万多台订单罢了。
现阶段经销商知道腾龙的产能情况,订货方面也渐趋于理性化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件,存在资金周转的问题,他们订货也就更加谨慎了不少。
因而3万多订单虽然比之录音机的20万订单少了很多,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市场前景了。
录音机那是什么情况朱闻天虽然不甚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应该受到了腾龙音乐流行风的影响,而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腾龙音乐在1983的表现了。
腾龙音乐在1983诞生,并发行了三盘磁带专辑,除去巡回演唱会基本收支平衡甚至有些负收入之外,三盘专辑竟然卖出了150多万盘
幸而磁带录制比之其他生产线要简单许多,而录制设备腾龙也有自己的设计产权,因而从一开始腾龙音乐就在根据市场磁带专辑需求而增加产能。
由此磁带专辑方面的订单才没有像其他产品一样一直拖着,根据蒋玉华的数据,此时腾龙音乐的录制能力已经是最初的近15倍了
三盘磁带专辑销售量中,第一盘专辑接近70万盘,第二盘专辑近40万盘,第三盘专辑已经超过了30万盘,而空白磁带都有七八万盘之多。
朱闻天差点儿问上一句,为什么录音机售出量只有不到20万台,但是单次磁带专辑售出量竟是其三倍左右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市场上可不仅仅只有腾龙录音机一种,此时由于产能的限制,说不定腾龙录音机市场份额还非常小也说不定,无论是录音机还是磁带专辑,应该都还有不小的市场潜力可挖。
而所有的售出的磁带之中,hk市场占据了七分之一左右的数量,这一点再次出乎了朱闻天的意料,要知道从发行订货方面比较,hk比之内地别说七分之一了,二十七分之一都不一定到。
但是hk那边的销售是细水长流的,要不然李富纶会在两地之间来回跑么,每次几乎都有订单带过来,或者直接打电话要了。
hk专辑售出数量是总售出量的七分之一,不过创造的利润则是七分之三,因为那边的利润空间几乎是内地的三倍,也就是说创造了近半的利润。
由于仍旧牵扯到跟李富纶的合作,具体利润没有出来,不过稍稍计算一下就知道,腾龙音乐三盘专辑创造的利润应该在1100多万华夏币。
当然了,朱闻天曾经有言,hk市场收益归李富纶所有,虽然李富纶未必会同意,不过朱闻天稳抓稳拿的利润就有600多万华夏币,这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朱闻天大体算了一下,已经出了利润的项目合计在一起,大概就有132亿华夏币左右,其他零零总总计算起来的话,1983总收益很有希望直逼15亿华夏币。
这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虽然没有出现翻倍之类的情况,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份里,能够实现近半的增长速度,朱闻天已是志得意满
关键是1983朱闻天拿到了1000亩地开发建设的权利,从此产能将不是一个卡脖子的存在了,相信原就算是腾龙只打现有产品的牌,接下里的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爆发期。
而1983朱闻天又上马了电视机和洗衣机两个家电项目,也必将成为腾龙收益的新增长点,并未腾龙积攒生产经验和技术底蕴。
同时腾龙音乐也将持续爆发,这会儿别看专辑一卖动辄几十万,但是跟世界级唱片专辑往往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数量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了一些。
此前朱闻天在现实之中筛选还未发行的英文歌曲时就发现,其实在1980s初,英文歌曲娱乐行列之中就有几张非常厉害的专辑,最终销量甚至爬升到了四五千万之多。
这样的目标虽然极其遥远,但是朱闻天有着华夏巨大潜在市场的天然优势,并非完全不可期待
而朱闻天其实一直将已经在两地成立起来的腾龙影视给忽略了,那么贵的设备都买回来了,也不光是为了让人研究的,不拍点儿什么的话,反而会引起生产商的注意。
这会儿朱闻天也可以预估一下利润了,他能够分到的应该不会超过250万华夏币,总体毛利润也不会到500万华夏币。
录音机生产的确没有打开局面,不过此时腾龙手中还没有落实的录音机订单已是超过了20万台,这还是在后来直接拒接订单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录音机市场已经打开了,但是无可避免受到了产能的限制,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可见朱闻天急着开发那1000亩地建厂房,是多么必要了。
腾龙人事公司也是类似的情况,蒋玉华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便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了,因为这个数字比之1982是有所下滑的,而且sz奖励标准也有浮动。利润自然会有下降。
当然了,下滑的原因是sz用工数量的减少所致,这跟蒋玉华主持公司事宜,或者说跟市场人员开拓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之所以没有出具体收益数字,是因为蒋玉华这一年来实在是太忙了,朱闻天不在的时候,很多事情的管理甚至是决策都落在了她的头上,而这种情况是不知不觉之间潜移默化发生的。
甚至电视机生产方面也有类似性,这会儿朱闻天手中只有一个出厂数字60800台,最终赶在12月底的时候,陈所长终于带领电视机厂加班加点完成了投产前几个月目标。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实际上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实现的,主要是因为腾龙电视机长采用逐个上生产线的方式,前期投产数量很少。
同时他们还面临技术工人培训的压力,电视机厂的规划是年产百万台以上,厂子和生产线也是这么设计的,只不过产能方面的提升却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说生产线安装好就能够立即达到的。
洗衣机方面自然不必再说了,只是赶上了最后一段时间投产罢了,效益计算可有可无,朱闻天也只是看了一下统计的3万多台订单罢了。
现阶段经销商知道腾龙的产能情况,订货方面也渐趋于理性化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件,存在资金周转的问题,他们订货也就更加谨慎了不少。
因而3万多订单虽然比之录音机的20万订单少了很多,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市场前景了。
录音机那是什么情况朱闻天虽然不甚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应该受到了腾龙音乐流行风的影响,而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腾龙音乐在1983的表现了。
腾龙音乐在1983诞生,并发行了三盘磁带专辑,除去巡回演唱会基本收支平衡甚至有些负收入之外,三盘专辑竟然卖出了150多万盘
幸而磁带录制比之其他生产线要简单许多,而录制设备腾龙也有自己的设计产权,因而从一开始腾龙音乐就在根据市场磁带专辑需求而增加产能。
由此磁带专辑方面的订单才没有像其他产品一样一直拖着,根据蒋玉华的数据,此时腾龙音乐的录制能力已经是最初的近15倍了
三盘磁带专辑销售量中,第一盘专辑接近70万盘,第二盘专辑近40万盘,第三盘专辑已经超过了30万盘,而空白磁带都有七八万盘之多。
朱闻天差点儿问上一句,为什么录音机售出量只有不到20万台,但是单次磁带专辑售出量竟是其三倍左右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市场上可不仅仅只有腾龙录音机一种,此时由于产能的限制,说不定腾龙录音机市场份额还非常小也说不定,无论是录音机还是磁带专辑,应该都还有不小的市场潜力可挖。
而所有的售出的磁带之中,hk市场占据了七分之一左右的数量,这一点再次出乎了朱闻天的意料,要知道从发行订货方面比较,hk比之内地别说七分之一了,二十七分之一都不一定到。
但是hk那边的销售是细水长流的,要不然李富纶会在两地之间来回跑么,每次几乎都有订单带过来,或者直接打电话要了。
hk专辑售出数量是总售出量的七分之一,不过创造的利润则是七分之三,因为那边的利润空间几乎是内地的三倍,也就是说创造了近半的利润。
由于仍旧牵扯到跟李富纶的合作,具体利润没有出来,不过稍稍计算一下就知道,腾龙音乐三盘专辑创造的利润应该在1100多万华夏币。
当然了,朱闻天曾经有言,hk市场收益归李富纶所有,虽然李富纶未必会同意,不过朱闻天稳抓稳拿的利润就有600多万华夏币,这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朱闻天大体算了一下,已经出了利润的项目合计在一起,大概就有132亿华夏币左右,其他零零总总计算起来的话,1983总收益很有希望直逼15亿华夏币。
这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虽然没有出现翻倍之类的情况,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份里,能够实现近半的增长速度,朱闻天已是志得意满
关键是1983朱闻天拿到了1000亩地开发建设的权利,从此产能将不是一个卡脖子的存在了,相信原就算是腾龙只打现有产品的牌,接下里的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爆发期。
而1983朱闻天又上马了电视机和洗衣机两个家电项目,也必将成为腾龙收益的新增长点,并未腾龙积攒生产经验和技术底蕴。
同时腾龙音乐也将持续爆发,这会儿别看专辑一卖动辄几十万,但是跟世界级唱片专辑往往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数量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了一些。
此前朱闻天在现实之中筛选还未发行的英文歌曲时就发现,其实在1980s初,英文歌曲娱乐行列之中就有几张非常厉害的专辑,最终销量甚至爬升到了四五千万之多。
这样的目标虽然极其遥远,但是朱闻天有着华夏巨大潜在市场的天然优势,并非完全不可期待
而朱闻天其实一直将已经在两地成立起来的腾龙影视给忽略了,那么贵的设备都买回来了,也不光是为了让人研究的,不拍点儿什么的话,反而会引起生产商的注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光复盘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光复盘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