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苏厨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

目录: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七百三十二章章惇的狙击

    “查?怎么查?谁去查?!”章惇正在面见赵顼,心头怒不可遏:“如此乱政,陛下恕章惇不敢草诏!”

    赵顼有些无奈:“可我觉得吕参政说得有道理啊。”

    章惇都气笑了,一句话就给赵顼顶了回来:“陛下,什么时候起,司农寺成了制定国家法典的机构了?臣如何不知?”

    “呃……”

    章惇继续说道:“手实法,针对的到底是什么人?要说免役钱不足用,为何苏明润在两浙遭遇涝旱连续的情况下,还能发动七万力夫,日给三百钱?!”

    赵顼说道:“那是……明润找四通商号拆借得数千顷良田……”

    “对!”章惇说道:“这就是苏明润的办法,他兴的工役,都是能够挣钱的!这就是事情的根本!”

    赵顼说道:“可是工役里边,还有很多没法挣钱的啊,各地都说免役钱不足,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章惇说道:“免役法,本就是合计一州一县所需,然后折算到各户头上,臣就不明白了,不管州县上的户等如何,不一样都是折算后摊派吗?为什么如今又会闹出不足的情况来呢?”

    赵顼说道:“吕参政的解释,是下等户太多……”

    章惇质讥笑道:“陛下我给你提个醒,下等户又不是没交钱!不光如此,就连以前不用交钱的官户,孤寡户,孤童,如今都交上了,名目叫做助役钱!”

    “还不够?这就是吕参政的解决办法?将下等户强行抬成上等户,这样就能解决问题?”

    赵顼说道:“吕参政的意思,是各州县报上来的下等户太多,主要原因是瞒报造成的,只要纠举出事实,很多瞒报的上户自然就被查了出来。”

    章惇说道:“于是上等户们的负担就少了,更多的免役钱可以摊派到这些所谓的‘瞒报上户’头上去,结果就是这样吧?”

    这层道理一点出来,赵顼有些明白了。

    章惇继续说道:“所以这个法,减少的是上等户的负担,扩大的是中下户等的纳征范围。”

    “那臣要问了,这样的法令,与新法一贯提倡的‘抑兼并’,不是背道而驰了吗?他吕参政这是要改弦易辙,抛弃王相公的立法根本,成为兼并之家的代言人?!”

    赵顼又被章惇忽悠瘸了,有道理啊这话说得。

    章惇说道:“如果说手实法的根本,是打击兼并之家的瞒报,那臣无话可说,然而吕参政的奏章里边,提到的都是户等的瞒报问题,那我就要问了,在籍的上等户,他们的登记户等,本来就已经最高,他们该交的费用还是那些。”

    “那这法针对的是谁?针对的就是广大中产之家!”

    “还有就是,上等户的经营理念,偏于稳健和保守,只有中下等户,方才冒险与激进。谁说的五分之产,就一定能产生一分之利?手实法以此为征收免役钱的基础依据,本就不实。”

    “陛下,皇宋银行,已经算是大宋一等一的产业,它的本金有多少?一年的收益又有多少?”

    赵顼有些无语了,皇宋银行的经营理念就是稳健,吸纳的存款加本金,如今高达千万贯,但苏油给出的规则,这千万贯中能够拿出去投资盈利的,一半都不到。

    虽然皇宋银行出手奇准,投资带来的收获都非常高,但是平摊到所有资产上,盈利率就不高了。

    京中时报上,倒是不时有一夜暴富的故事刊载,不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小民。

    章惇拱手道:“陛下,各地奏报免役钱不足,很明显这是地方上变着法子想给百姓加征的信号,必须严厉打击。”

    “地方工役,免役法规定得非常清楚,为何又会突击爆出不足用的问题?”

    “如果是地方预算不清,那就命他们重造预算,如果是受灾,那就得详奏灾害以闻!免役钱不足,那就要责问他们为何不足,收取的免役钱,到底用到了什么地方!”

    “免役法规定,百姓除了缴纳免役钱,也就是当年预算工役的实用钱数外;还要缴纳免役宽剩钱,也就是用于应付不可预知工役的钱数;还有助役钱,就是原来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寺观户、幼郭户、女户、单丁户和未成丁户,也要按定额的半数交纳役钱。”

    “陛下,百姓负担因此加重了不少,州县收得的免役钱,比以往兴役所费高了一倍,现在下面却还在闹不够,是什么原因?”

    “这还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肯定更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免役法已经沦为了州县盘剥百姓的工具!民由是益困。”

    “而手实法,不但对此毫无帮助,反而继续给了官员们敲剥百姓的理由,什么锄头果树,鸡鸭猪苗,都算成小民的财产,这会对刚刚兴起的中产之家造成多大打击?陛下,行不得啊!”

    赵顼点头:“那你有何计议?”

    章惇拱手道:“吕参政之法,是舍本逐末,不当之举。是以国家百姓安危,去讨好那些贪腐的官员!”

    “臣请校理天下耗登,将天下户口,人丁,场务,坑冶,房原,租额,年课,行会计之法,使有无相通,省察国家大计!”

    “除会计司外,效法苏明润两浙路水利司的办法,另设统计司和预算司,总察国家一年出入,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加强对州县财政的稽查纠察!”

    赵顼被打动了:“行,准爱卿所请,另外手实法……算了,不草诏就不草诏吧。”

    ……

    七月,两浙路的粮食收完了,苏油方才知道,所谓的一季两熟,除了很少量地方是重新种植,其实更多的,乃是“再生稻”。

    也就是割取稻穗,留下稻桩,稻桩到了秋季,还会再次长出一些稻子。

    苏油在算计,这样的种植方式其实收益还没有达到最大化,最大化的种植模式,是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后,放水将水田变成土地,再种植一季麦子或者油菜,那才是爽哉!

    不过这样的话,田地里的肥力肯定会跟不上,必须补肥。

    想来想去,还是种植苜蓿,油菜或者豆子更好。

    有了苜蓿和菜籽,豆子,就可以得到牧草,油料,豆粕菜籽粕,这样可以和畜牧业联动起来,养猪也好,养鸡鸭鱼也好,收益比单种水稻高很多。

    而且这只是基本盘,要发展,更好的是种棉花。

    后世的浙江,也是中国巨大的产棉区,不过那玩意儿四月培苗五月下地秋季收获,会和水稻抢地,只能与小麦套种,这就需要地势较高的土地。

    摇了摇头,棉花只能由四通商号来种,油菜和水稻套种模式只能在四通控制的土地上部分推广,本地士绅和百姓,还是只能走老套的桑基鱼塘稻田模式,强行推广肯定会遭到抵触。

    自己已经在委托杭州钱家书坊印刷《西南农书》了,要求发放到乡学一级。

    今年的大旱被硬扛了过去,接下来就好办了。

    ……

    杭州西面,牛头山麓,一个巨大的工厂区建立了起来。

    长兴煤矿。

    煤矿周边,是炼焦厂,熔炼厂,铸币厂,陶瓷厂,水泥厂。

    衣锦军一部由王中正移驻到了这里。

    衣锦军的编制,从三千人缩减到了一千人,之前的军队全部打散,然后从两浙路十四军中考核出了一千人,组建出了衣锦新军。

    新军是吞金怪兽,因此赵顼将新军放在这里整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也是赵顼同意两浙路在铜政上松松口子的原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苏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苏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