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苏厨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

目录: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敦煌遗书

    夏人覆灭张氏政权之后,对瓜沙管理也比较松散,反而带来了两地的繁荣,苏油抵达瓜州之后,居然有一种穿回了唐代中原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对的,“华戎所交,一都会也。”“繁华不下中原”。

    有了祁焕的书信,加上苏油的大军秋毫无犯,瓜州本地豪强供应军需还发了点小财,不少世家本身就是五凉儒家诸子的后裔……世家宗主们的眼睛湿润了,这尼玛,原来就是重归华夏,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啊……

    因此积极性相当高,几家大家和沙州都有贸易往来,派遣部曲骆驼,为大军带路前往沙州。

    瓜州除了千佛洞,万佛峡,还有薛仁贵征西时留下的白虎关。

    除了白虎关,大军继续前进,童贯看着戈壁上连绵不断的建筑模样的巨大垛子,感到奇怪:“那些是大城的废墟?”

    苏油解释:“那是西北的一种地貌,由风雨侵蚀而成,看似壮美的城池。”

    “里边道路繁复,不少商队躲避风沙误入其中,然后迷失路途。”

    “又因为地处风口,狂风在里边呼啸的时候,会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声音,因此本地将它称作魔鬼城。”

    作为乡导的瓜州刘氏从子刘煜之立即拱手:“大学士见闻真是太广博了,连这些都知道。”

    苏油骑在骆驼上一摇一摇的:“不过我也没有见过实景,原来是如此令人震撼!”

    说完拍了拍坐骑:“好牲畜啊!”

    骆驼的载重是马匹的一倍还多,每峰骆驼能够背负四百斤的重物。

    如果拉车,能够拉三千斤,苏油直接将一半战车的牵引换成了骆驼。

    这玩意儿背着这么重的东西,每天还能够走近百里,“沙漠之舟”的名号,真不是白来的。

    如今河北大骡子才放过繁育成功,最厉害的也不过才能驼三百斤,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寿命也长,有三司到四十年,是牧民们的重要财富。

    现在正是骆驼的繁殖期,苏油还有幸见识了一回公骆驼打架。

    同样也是母骆驼生殖期,它们会自行离开骆驼群,前往几十里外的背风沙坑处生下小骆驼,然后将小骆驼带回来。

    好在从天方过来的阉割术在骆驼身上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因此苏油现在才骑得安稳。

    苏油给队伍发放的细布大口罩也终于派上了用场,用来保护呼吸。

    国公心思之细密,让一班西军将领不住摇头,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沙州,前身就是敦煌,一度繁华异常。

    这曾经是丝绸之路之要冲,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贸易中原丝绸、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

    又从令居经敦煌直至盐泽,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

    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

    之后凉州成为西北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成了凉州文化的中心。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又成了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前秦建元二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造窟的风气开始盛行。

    北魏灭北凉,据河西后。政治稳定,佛教盛行。其后直到隋朝,计造洞窟九十,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非常精湛。

    到了强盛的唐朝,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一千余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巅峰的艺术水平。

    “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吐蕃乘虚占领河西。

    其后汉人张议潮起事,占据河西、陇右,敦煌重新归附于唐朝。

    天祐二年,张承奉遂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其后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自领节度使。

    曹氏统治时期,笼络当地望族,发展生产,推行教化,改善同周边民族关系,使河西维持了稳定安宁的局面。

    直到党项族兴起,称霸河西,五六十年间,因为西夏统治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敦煌不但没有退步,反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

    到现在,就连西夏人,也在这里开了五六十窟。

    如今的月牙泉,面积比千年之后大了很多倍,而洞窟都还保存完好,总数上千,同样远比后世仅存的两百多窟壮观了无数倍。

    苏油在骆驼上看着满目蒹葭,以及两侧河谷中漫山的佛窟奇观,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李庸和孙能也被这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童贯从泉边一路看到山顶:“天神爷,这得多少钱……”

    苏油操纵这骆驼跪下,从驼峰上出溜下来:“驻扎吧,有大事儿!”

    如今的朝中尤其争议,保守派对西夏能否被大宋占有表示了怀疑。

    司马光曾经跟苏油写信,认为沙洲、瓜州这样的地方,武帝开垦出来,最后也是资敌,从地缘政治来说,大宋如今能够控制套内,拱卫兰州,局面便已经很舒服了。

    大宋其实最好不要在宁夏耗费太多的精力,毕竟河北那边还有个庞然大物——辽国。

    蛮夷要做交易,大可以让他们到兰州来嘛。

    历史上司马光曾经因为放弃夏人频繁争夺的数堡,在历史上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但是当时的陕西兵隳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研究他的奏章,其实司马光也并不是不重视军队建设的人,如置将法,在王安石出台之前,他早就已经对朝廷有了类似的建议。

    陕西是他的老家,他对陕西深重的苦难,肯定比王安石、章惇这些南边来的,更加感同身受。

    因此真实历史上的司马光,因为战略眼光的不足,在对比完两国力量之后,认为大宋不可能干得过夏人,这才放弃了几处得地。

    但是他的行政能力同样不行,因此虽然得到了短期和平,也没有能利用这点宝贵的时间,让大宋局面改观,最多算是给后来的赵煦保住了家底。

    如今的情况,远远好过历史同期,在苏油持续不断推动陕西路改良派改革十九年之后,陕西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

    司马光虽然对朝廷全取西夏有些担忧,但是还是先写信给苏油,毕竟苏油是主持大局的人,而且一直以来成绩不俗。

    苏油收到信之后,知道司马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的,是一群人的思想。

    这群人眼高手低,但是学识渊博,文化水平是宋朝的巅峰,对自己也一直关心爱护。

    这些人是自己的盟友,要转变他们的思路,最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就是让这个离大宋行政中心距离一万多里的沙州,具有足以摇撼他们灵魂的价值!

    那就是文化价值,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敦煌遗书。

    年代上起东汉,下至当今。

    其间经历三国、两晋、五凉、梁、陈、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归义军、沙州回鹃、西夏十多个朝代。

    每逢战乱降临,无数的文化典籍、档案、或官或私,被有心人有意无意地封藏在这些佛窟当中。

    其中汉文的,具有年代记录的,现今流传文献中所佚缺的,价值尤为珍贵。

    这些资料后来被掠夺,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几批被劫掠的文献资料的总和,总计超过了二十七万件之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苏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苏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