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金牛潭 金牛潭 第七十一章 水

金牛潭 第七十一章 水

目录:金牛潭| 作者:边境文叔| 类别:散文诗词

    从整个地形来看,下这个溶洞需要走一段下坡的石梯,那么如果这溶洞真有路通向村民家中,一定是往高处走的。

    而在溶洞,这样的坡不多。我让雨梅就地等待,我则一一爬上了两三个坡的坡顶。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因为实在没有一处是能让人穿过的。

    我只好回到洼地,看看石幔石花是否有机关的可能,但依旧没有结果。

    雨梅见我急得团团转,向我提出了疑点:“文叔,你还能感觉到这里有其他人在吗?”

    我一心想着找到出口,竟一时不知道雨梅为什么这样问我,道:“没有,如果有我还不追过去?”

    雨梅分析道:“既然他已经不在这个地方,那一定是有出口的,否则他就不是人,能穿墙而去!”

    我苦笑道:“你这脑洞又大了,我跟他打了那么久,打到之处给我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绝不是什么鬼怪。而且我照着他的穴位打,他也有相应的反应,不是装的。”

    “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雨梅走到一处石花上做了下来,双手托腮,说道,“那白衣人就应该还在这里。”

    说完看了看我,又解释道:“我不是不相信你的直觉,同一个空间内是否有第二个人,你的直觉从来都是精准无比。这点已经在跟你一起探险的时候得到验证。可是……”

    “可是什么?”我点了根香烟。

    “如果说那人会忍术,或者闭气功,你的直觉还有没有用呢?”

    雨梅的话不无道理,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回想和思考,导致我一口烟忘记吐出而咳了两下。

    的确,在我以往的经历中,所遇到的人都不是雨梅所说的那两种情况:忍术和闭气!

    可是一细想,那白衣人并不会闭气功,否则我在给布布喂糖的时候就不会感知到他的存在。那忍术呢?

    我摇了摇头:“你的这个问题虽然是好问题,但是那白衣人都不是你说的这两种情况。”

    “何以见得呢?”

    “如果他会闭气,那我刚才就不会发现他,既然他第一次不闭气,现在何苦闭气?而且,他也不会什么忍术。”

    “你曾与忍者交过手么?”

    “不曾!”

    我的确是没有和忍者交过手,但是我却对忍术做过研究。

    忍术又称隐身术,源于日本。最早的忍术只是一种传统的刺杀术,修炼者多为社会底层人士或军队中低阶士卒。是终生为了主君的政治、军事利益而隐蔽活动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的秘密战斗工具,跟美军的敢死队差不多一个意思。

    说到忍术,其实还和中国功夫和孙子兵法有渊源。是一种融合了身心、佛法、道理、军事策略的武术法门。其结构十分复杂,其中包括情侦谍报、潜伏暗杀、易容改装、火器药功、越野泅渡、攀腾纵跃(类似于日前所见的白衣人的所谓轻功)。

    在忍术最发达的时期,日本的忍术分有七派之多。分别是武藏派、越后派、信农派、伊贺派、甲斐派、纪乙派和甲贺派。其中以伊贺派和甲贺派较为人知。

    虽然忍术的确可以隐身,但究其根本也不是真的隐于无形,甚至可以不用呼吸。而是根据地理环境,借以逃身的一种障眼法。

    “所以,即便他真的隐身了,我一定也能有所察觉。”

    雨梅点了点头,道:“那么他真的是走掉了?”

    雨梅听了我的解释后,脸上疑惑的神情更甚了,不停地打量着溶洞,希望能发现些许不是大自然造就的东西。

    解释半天,一根烟也抽完了,我习惯性地捻了捻烟头,然后随意一弹,烟头落到了小河内,随着水流漂远。

    徒地,我的脑子里闪出了一个念头,却又抓不住要点。

    是什么呢?

    我的视线回到河里,去寻找那颗烟头。可是,已然找不到了,我又重复着弹烟头的动作。

    雨梅看出我的表情有异样,问道:“老公,你在干什么呢?就一枚烟头不是早弹如水中了吗,你还要弹几次?”

    水!对了,是水。

    我心中大喜,跑了过去一把抱住雨梅,并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你想到了什么,这么高兴?”雨梅问。

    雨梅不自然的笑着,因为我的高兴,她自然也跟着高兴,但是心中又有疑惑,一副呆萌的样子实在可爱。

    我激动道:“昨天我们救所长的时候,你没有留意到所长和胡澈身上有没有什么不对劲?”

    “哪不对劲?蒙头?绑手绑脚?”

    “当然不是,是水,他们身上都是湿的!”

    我在救他们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这点,但是当时的形势不容得我去细想,而后来又被僵化的村民们围攻,最后也忽略掉了。

    “所以呢?”

    “所以?”我指着小河,道,“这里也有水,所以这水下有问题!”

    雨梅一惊,道:“你是说密道在水里?可是这小河一眼就看到了底,并没有什么特别。而且你刚才也说,如果有密道,应该会在坡上吗?这水面就已经和地面落差十多米,怎么能从水下通向村民家?”

    “是有这个可能的。”

    “很难相信,这密道要是修在水中,水流为什么还是向前流去,而不是进密道。”

    “如果这密道通向另一个溶洞,而出口正巧在一个水潭之中呢?”

    这是典型的毛细作用,这种原理在古代时被能工巧匠利用在水墓或地下皇陵的建筑中。如今已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

    “会是这样吗?”

    “去看看便知,我们分头找,你往上游,我往下游。”

    “好。”

    河流的源头是我们进来的方向,如果我猜得不错,雨梅很快会反回来找我。

    一般的洞中河,形成的原因无非是地面上的湖泊或者水流下渗或者是地下河上涌。密道建在上游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所以我才叫雨梅去找。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非要找到密道。

    大概是我性格比较轴之故。

    果然,不到五分钟,雨梅朝我跑了来,道:“这水源是从石壁上渗出来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金牛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金牛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