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金牛潭 浮纹铜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奇门

浮纹铜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奇门

目录:金牛潭| 作者:边境文叔| 类别:散文诗词

    “所有的灯架我都试着移动过了,不存在机关,油也燃尽了。”陈瑜指着墓墙上的灯,解说道。

    接着篝火的光,室内能见度也大了些,比我们原来用手电筒一点一点激活景象,再在脑子还原好多了。

    在我昏迷之前,我其实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大殿。现在只好沿着墓墙,这摸摸,那敲敲。在对着入口的正前方是有着三个拱门形的凹洞的。因为内墙呈圆形,所以三个门洞,分别在十一点,十二点和一点钟的位置。

    “这三个门没有办法打开吗?”我道。

    陈瑜在四点钟的位置摸索着,说道:“你仔细看看,那三个门洞其实是装饰,没有一丁点缝隙。”

    我走近一看,的确是连缝隙也没有。如果不是还有一条进来的墓道,我们就像在一个鸟笼里一样,圆的顶,圆的边墙,与我想象中的古墓可差得太远了,起码应该有点危险的东西,使我们不至于那么无聊才对。

    “你们在考古队的时候,也会遇到想现在这样的情况吗?”

    我回到“鸟笼”中央的篝火旁,打算吃点东西。因为毫无进展,我们的包全部都放到了那里,轻装进行探索。由于我昏迷了将近一天,这时却有些饿了。

    陈瑜向我走来,道:“我们在考古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一层一层的慢慢拨开夯土,见门就想办法打开,没有一次是真正从正门进的。而且在挖掘的的时候,多有人围观,可没有现在这种孤寂感。

    “盗墓讲究的是‘灯灭不摸金,鸡鸣不发丘’,我们考古队却一般都在白天做事,除非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墓,才不分昼夜持续工作。”

    我拿了瓶水仍给陈瑜:“你参与过那么多古墓的挖掘,没有遇到什么荒诞的事情吗?”

    “你是指哪方面呢?”他拧开了水,喝了一口后说道。

    我摊了摊手,表示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雨梅和骆燕显然也是没有找到什么可疑的地方,也回到了篝火旁。

    雨梅道:“比如说千年粽子,万年尸蟞什么的。”

    “你们啊,大概是小说看多了,才会有那样的想法。在古墓,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难攻克的,那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各种各样的机关。”陈瑜这时有如给学生上课一样,手里的水瓶就是他的教鞭,“每一年,都有我们的同事为了考古事业奉献出生命,死在那些防盗机关上。但是没有的舍身取义,为我们积累经验,我们的事业也不会发展得如此迅猛。

    “古墓的建筑造型,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但是说到机关防盗,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

    “其一,尸毒。有个典故,可能你也听过,跟你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还有点关系。说在宋末元年,有个姓朱的人在盗太祖墓的时候就中了尸毒。所谓尸毒就是古人为了有助于尸体的保存,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种剧毒药物会随着人体的腐蚀而转化成毒液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喷射而出,灼伤人的皮肤。

    “其二,流沙井。在主墓或者椁室上方设置隐藏了锋利石块的流沙层,流沙层之上才是夯土层。我前面说的我们现在所用的一层层挖掘的方式,就是为了防止这个机关……”

    一说到考古,陈瑜的嘴就像开了闸的水坝,话就是被放开的水,源源而不绝。从这其一其二的尸毒和流沙井,还说到了巨石墓顶、水银池、连环翻板、铁索吊石,蝎蚁毒虫、玄火洞、机弩暗箭等,甚至到了其十七其十八。

    并且引用了各君王的墓穴加以说明。

    如果我不打断他,还不知道他能讲到多少:“既然明墓是仿制宋墓上下宫中轴贯穿的建筑特点,我们现在处在的位置又是上宫,那我们要寻找的主墓是不是还要往下?”

    “那是当然。”陈瑜表情古怪的看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

    “所以,如果你是墓穴的设计者,这时候应该在墓壁上建墓道而徒增劳力吗?”

    陈瑜还是不解,道:“你的意思是?”

    反倒是雨梅,因为她了解我的个性,自然也就更能揣测我的思路,她半开玩笑道:“要是我,就直接在这块地方做一个升降机。”

    她一面说,一面还比划着手势来形容升降机的大小。

    骆燕笑了笑,但是没有讲话。陈瑜眨了眨眼睛道:“这又是哪部盗墓小说里的场景?”

    我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三扇奇怪的门,心想,如今我们遇到的疑问并非只有这三个打不开的门,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墓道入口那根圆柱上的数字。

    我把我的疑点说了出来。

    陈瑜摇摇头,道:“我看不出这两者有什么联系。”

    “要是那些数字是按顺序排列的,倒像是电梯的层数按钮,可惜它们不是。”雨梅道。

    “雨梅的这句话说得有些天马行空了,但是前面的想法我是觉得有可能的。你们想,据天工开物说,明朝的钢铁冶炼流程非常先进,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可是,我们从进来到现在,除了那十二道藏诗锁那么点铜,再也见不到任何的金属,这是不是讲不过去?”我道。

    我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而我讲完后,眼光又聚焦在那三扇石门上。

    在唐宋时期,帝陵均上下宫分开,灵柩、地宫所在区域为上宫,最重大的祭祀仪礼都是在上宫内进行,而日常祭祀则在下宫进行。明帝陵自从废止了上下宫制度,就大幅度的改革了陵寝祭祀礼仪,取消守护陵寝的活动,但日常祭祀仍在享殿或祾恩殿进行。

    殿中通常设有三间暖阁,即皇帝的神寝,布置神床,帷幔、寝具、衣冠和册宝等,安奉帝后灵魂依附的神主牌位,神殿前面安置御座和御案,拱神主日常馐膳和各种吉日的祭拜。

    如今,这主殿上什么也没有,何故唯独做了三个奇怪的门洞?

    </br>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金牛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金牛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