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421 瑞雪兆丰年
目录:崇祯窃听系统| 作者:叫天| 类别:历史军事
于是,各种建议就都有了。
有的人,红着眼睛向其头领喊道:“族长,血债血偿,我们杀进关去,为我们族人报仇!”
“疯了么?你嫌死得还不够快啊!”立刻就有人反驳了,“明国已经不是以前的明国了,族人为什么都会死,你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数么?”
“对啊,族长,千万不要再去惹明国了,看看,都追到族里来报复了。难道以后,还要再遭受明国的报复么?”更多的人也都附和,他们怕了,不敢向大明报复。
这种想法,其实也自然,因为草原民族,就是信奉弱肉强食,强者为王!草原上的部族,互相之间,也都有吞并灭族,只不过,他们会杀成年男人,留下妇女和小孩,成为本族之人而已。
很快,这个话题就被他们抛开了:“族长,快想办法吧,要不,就连我们都要饿死了!”
“对啊,族长,看这天气,好像也马上要下雪了,再不想办法,就连我们都要死!”其他人纷纷跟着提醒道。
面对绝境的情况下,不同的部族终于做出了不同的抉择。
有的部族,决定回归化城去,还是要保建虏的大腿,好歹渡过这个冬季;有的部族,死都不敢再去和建虏凑一块了,而是当了草原上的马贼,去进攻抢夺其他部族的牛羊和吃的。以前他们可能会有所顾忌,或者因为别的部族强大,或者因为怕受到报复,可此时,他们都已经无所谓了。
就这样的情况,原本因为各部臣服满清暂时比较平静的草原局势,再也不复存在,草原上的动荡,就从崇祯十四年的年末开始了。
有几支察哈尔部族和乌拉特部族的骑军,怀着希望,匆匆赶回归化城时,大雪已经开始下了。不过他们没见到他们活着的主子,只见到了两座坟墓和那几千个排得整齐的主子尸体。
这个场景,再次震撼了他们。没想到过去才几天,大清军队竟然就惨败,数了数死掉的尸体,竟然差不多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
“血债血偿,此乃朕之承诺!”这十个字,在明军临走之前,已经刻在了那墓碑上,着的是红色,格外的醒目,刺眼,让这些还存在侥幸,回来抱建虏大腿的蒙古部族,心生寒意。
连强大的大清军队都如此下场,明国的强大,已经是毋庸置疑了,还有一个睚眦必报的皇帝,谁要再去惹明国,那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么想着,这些蒙古部族军队就带走了一些尸体当作他们的军粮,然后加入了对周边蒙古部族的劫掠中。
…………
草原上的局势,三边总督郑崇俭是不知道的,自从皇上领军出关之后,他就一直在担心。
茫茫草原,皇上这一战,到底会如何?
中原王朝攻打草原上的敌人,就算是在最强大的时候,成祖五征草原,也只是把蒙古鞑子击溃而已。皇上这一次出征,最多也就和成祖一样吧?毕竟草原是鞑子的地盘,是他们的天下。
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兵力加起来,那可是有两万多精锐骑军的。而皇上所部,加上所有的边镇骑军,一共也就两万左右,就骑军的兵力,和敌人是差不多的。至于车营和步军,到了草原上,其实只能是防御用,压根没法进攻。
这么想着,郑崇俭就盼着皇上快点凯旋,他相信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应该不会有事,没法全歼敌人没关系,千万不要去追杀,以免落入圈套。
等啊等的,越等他就开始越担心了,每天都用手掰着手指头,皇上怎么还没凯旋呢?
京师那边,也派来了信使,催问皇上今年还能不能回京师过年?可皇上都还在草原上讨伐敌人,要想赶回京师去过年,显然是不可能了!
这一天,郑崇俭正在府里处理军政事物,忽然,就听到有亲卫在外面喊道:“下雪了!”
一听这话,他顿时就一个激灵,下雪了?那皇上怎么办?
这么想着,他立刻赶出去看情况。
果然,阴沉的天空,已经飘起雪花来,不过好在并不大,稀稀疏疏的。但是,郑崇俭的心情却没好起来,凭他的经验,他是看出来了,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指不定回头这雪会越下越大。
这些年来要么整个冬天没雪,要是有雪的话,那都是很大的。不管是人马,都难以出行,甚至有不少民宅都会被大雪压垮。
“皇上还没凯旋么?”郑崇俭忧心之下,立刻冲亲卫大喊了起来。
“回大人,没有消息!”他的亲卫,回答这话的时候,同样显得忧心。
皇上这一次出征草原,几乎可以说,带走了边镇所有的骑军,如果发生意外的话,大明边关燃起烽火,没有了骑军,就只能固守挨打。更何况,要是连皇上都出了意外,那大明这边,就会出大问题了。
虽然他们都对皇上有信心,可是,老天却突然下雪,这就不在他们的意料之内了。皇上英明神武,可也抵不过老天爷发威啊!
没有能及时返回关内,被大雪困在草原上的话,光是吃的,就会成问题的。
郑崇俭想着这个,就更是担心了。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出关的时候,带走的粮草物资并不多。虽然说皇上派了边镇骑军去扫荡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营地,多少能缴获一些牛马羊回来补充,而且皇上也是打了这个主意。但是,到底能为大军带来多少物资的补充,他心中一样是没底。
郑崇俭忧心之下,有心想要派人去草原查看,可是,他手中就没夜不收可派了,熟悉草原的将士,都被皇上带走了。要是派不熟悉的去草原,这人去少了,指不定会迷路,就回不来了。
这么一来,郑崇俭就更担心了。
一开始,他不担心皇上会打败仗,可是,老天爷却突然下雪了,那对战局的影响肯定很大,皇上就是再英明神武,也肯定算不到这点吧?
就希望皇上还是那个皇上,一见情况不好,就赶紧撤回来。草原上的敌人,明年再去讨伐便是。再者说了,皇上之前不是用了计策,让草原上的敌人粮草紧张么?这场大雪一下,就更能加剧敌人的粮草紧张局势,等到明年再去讨伐时,指不定敌人已经饿死了好多,讨伐的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就这么着,郑崇俭想啊盼啊,每过一天,就越担心一天。不止是他,榆林重镇这边留守的明军将士,全都看着雪花飘落而担心。特别是看到积雪越来越厚,都没掉鞋背了,就更是担心。
皇上要是被困在草原上了怎么办?随驾出征的亲朋好友没了怎么办?他们虽然只是小兵,可也有太多的担心!
这一日,郑崇俭按照惯例,一起床之后,就立刻披着衣裳看积雪的厚度,而后忧心忡忡地往城头上而去。
不过就在他快到城头上时,忽然,就听到城头上,有一个明军士兵大喊了起来:“看,好像回来了,皇上好像回来了……”
随后,更多的城头守卒也都跟着大喊了起来:“皇上回来了,看到大军了,红色的,肯定是大军回来了!”
“……”
听到这些喊声,郑崇俭在一愣之后,随即大喜,连忙加快了脚步上城头。没想到激动之下,脚下一滑,亏了身边的亲卫扶住,要不然就绝对跌倒,那就太损官威了。
不过此时,他都顾不得这些,不记教训,还是走得飞快,赶着上城头,他要亲眼去看一看才会放心。
很快,郑崇俭就上了城头,看到城头上的守卒,都在欢呼着,那兴奋高兴的神情,也立刻就传染给了他,还没看,自己的情绪就高涨了起来,然后,他连忙就抬头望向草原方向。
只见远处,确实有一条红色的长龙,从草原深处笔直地往榆林重镇而来。看着那长长的队伍,看着不慌不忙的新军速度,郑崇俭心中顿时放心了不少:看样子是没事,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这雪下得实在不是时候,等来年再去讨伐也是一样。
好消息传到城内,大小官员都纷纷拥上城头观看,等到离得近一些了,郑崇俭便领着城内的官员和军卒,大开城门迎出城去。
出城之前,他便严厉地提醒道:“此次出战,乃是老天大雪影响,能平安归来已是幸事,不得提战况,以免皇上不高兴,这马上就过年了,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开开心心!”
他从时间上推算,觉得战事肯定没那么快结束的,估计是在路上看到下了大雪,皇上就回转了。
郑崇俭的这些话,底下人当然不敢违背,事实上,谁没个眼力,肯定不会去触皇上霉头的啊!
大军越来越近,皇上也没派出信使提前告知,就这么正常行军回来了。
离得近了,就看到御驾在队伍的前头,当他们看到皇帝的身影时,就都放开了最后的一丝担心,皇上也没事!
直到这时候,从队伍前头,有一名锦衣卫校尉,骑马加速,来到郑崇俭他们面前,大声地宣布道:“归化城一战,敌人全军覆没,生擒奴酋伪清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生擒奴酋伪清多罗武威郡王爱新觉罗阿济格……”
他的这嗓子喊声,顿时就让郑崇俭等人全都呆住了。皇上这是真凯旋?而且还真得做到了,把建虏给全歼了?甚至连奴酋都没能逃掉?
草原上全歼敌人啊,这比成祖都要厉害了!
这也就是说,此战之后,秦晋两地的边关,就会有非常长时间的和平了!
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不过事实俱在,听着战况简报,看到皇帝已经临近,顿时,郑崇俭和他身后迎接的队伍,全都在雪地里躬身迎驾,那脸上的惊喜,是怎么都掩盖不住。
郑崇俭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奏道:“微臣还真是白担心了,陛下天纵神武,古之孙武,也不及陛下万一也!”
他可不敢说,皇上比成祖还厉害,虽然事实上他就是这么认为的,就只好拿孙武出来当了背景板。
崇祯皇帝笑着让他们平身,而后对他说道:“朕之前答应过晋地百姓,让他们不再遭受兵灾,朕做到了;还有西北百姓的仇,朕也给报了。接下来,大家一起过个好年!”
说完之后,他抬头环顾白色的一切,又大笑道:“瑞雪兆丰年,希望明年的天灾能少一点!进关!”
这马上就是年关了,崇祯皇帝当然赶不回京师,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了。
皇上御驾亲征草原的大捷,随着大军回到榆林重镇之后,捷报就向四面八方传去。所有听闻到的百姓,官员,军卒,无比惊讶。
接着,皇上连发几道圣旨。
免除大明西北遭受兵灾之地五年赋税,济尔哈朗的首级也传给了那边,同时通报,被建虏掠去关外的百姓,尸骨已经收敛,血祭了几千建虏。
第二道圣旨,是从草原上带来的牛羊肉还有很多,崇祯皇帝给延安府这边的百姓派发牛羊肉,让他们过年都能吃道一顿肉。
延安府这边,虽然有的百姓,是在过完年了才收到皇上派发的过年肉,可他们一样非常激动,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可以说,随着崇祯皇帝打完这次胜仗,全歼了归化城的建虏,还有严惩了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之后,可以说秦晋两地的关外,就再无大明的敌人,这两地的百姓,也能真正地安居乐业,如今还有皇上赏赐的肉吃。
这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秦晋两地的百姓,把这个年关,过得比以往任何一个年,都要快乐得多!
看着这一切,崇祯皇帝心中才算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等年一过完,就开始论功行赏,崇祯皇帝也实现他的诺言。按照军功高低,选拔边关将士入京营。另外,崇祯皇帝也交代给郑崇俭,让他看着河套这块肥沃的土地,看有什么蒙古部族会来占据,消息要及时上奏。
这块地方,之所以先不纳入大明管辖,一是兵力还不足够保证安全,二是当一个诱饵,继续引诱蒙古部族到这里来。
有的人,红着眼睛向其头领喊道:“族长,血债血偿,我们杀进关去,为我们族人报仇!”
“疯了么?你嫌死得还不够快啊!”立刻就有人反驳了,“明国已经不是以前的明国了,族人为什么都会死,你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数么?”
“对啊,族长,千万不要再去惹明国了,看看,都追到族里来报复了。难道以后,还要再遭受明国的报复么?”更多的人也都附和,他们怕了,不敢向大明报复。
这种想法,其实也自然,因为草原民族,就是信奉弱肉强食,强者为王!草原上的部族,互相之间,也都有吞并灭族,只不过,他们会杀成年男人,留下妇女和小孩,成为本族之人而已。
很快,这个话题就被他们抛开了:“族长,快想办法吧,要不,就连我们都要饿死了!”
“对啊,族长,看这天气,好像也马上要下雪了,再不想办法,就连我们都要死!”其他人纷纷跟着提醒道。
面对绝境的情况下,不同的部族终于做出了不同的抉择。
有的部族,决定回归化城去,还是要保建虏的大腿,好歹渡过这个冬季;有的部族,死都不敢再去和建虏凑一块了,而是当了草原上的马贼,去进攻抢夺其他部族的牛羊和吃的。以前他们可能会有所顾忌,或者因为别的部族强大,或者因为怕受到报复,可此时,他们都已经无所谓了。
就这样的情况,原本因为各部臣服满清暂时比较平静的草原局势,再也不复存在,草原上的动荡,就从崇祯十四年的年末开始了。
有几支察哈尔部族和乌拉特部族的骑军,怀着希望,匆匆赶回归化城时,大雪已经开始下了。不过他们没见到他们活着的主子,只见到了两座坟墓和那几千个排得整齐的主子尸体。
这个场景,再次震撼了他们。没想到过去才几天,大清军队竟然就惨败,数了数死掉的尸体,竟然差不多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
“血债血偿,此乃朕之承诺!”这十个字,在明军临走之前,已经刻在了那墓碑上,着的是红色,格外的醒目,刺眼,让这些还存在侥幸,回来抱建虏大腿的蒙古部族,心生寒意。
连强大的大清军队都如此下场,明国的强大,已经是毋庸置疑了,还有一个睚眦必报的皇帝,谁要再去惹明国,那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么想着,这些蒙古部族军队就带走了一些尸体当作他们的军粮,然后加入了对周边蒙古部族的劫掠中。
…………
草原上的局势,三边总督郑崇俭是不知道的,自从皇上领军出关之后,他就一直在担心。
茫茫草原,皇上这一战,到底会如何?
中原王朝攻打草原上的敌人,就算是在最强大的时候,成祖五征草原,也只是把蒙古鞑子击溃而已。皇上这一次出征,最多也就和成祖一样吧?毕竟草原是鞑子的地盘,是他们的天下。
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兵力加起来,那可是有两万多精锐骑军的。而皇上所部,加上所有的边镇骑军,一共也就两万左右,就骑军的兵力,和敌人是差不多的。至于车营和步军,到了草原上,其实只能是防御用,压根没法进攻。
这么想着,郑崇俭就盼着皇上快点凯旋,他相信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应该不会有事,没法全歼敌人没关系,千万不要去追杀,以免落入圈套。
等啊等的,越等他就开始越担心了,每天都用手掰着手指头,皇上怎么还没凯旋呢?
京师那边,也派来了信使,催问皇上今年还能不能回京师过年?可皇上都还在草原上讨伐敌人,要想赶回京师去过年,显然是不可能了!
这一天,郑崇俭正在府里处理军政事物,忽然,就听到有亲卫在外面喊道:“下雪了!”
一听这话,他顿时就一个激灵,下雪了?那皇上怎么办?
这么想着,他立刻赶出去看情况。
果然,阴沉的天空,已经飘起雪花来,不过好在并不大,稀稀疏疏的。但是,郑崇俭的心情却没好起来,凭他的经验,他是看出来了,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指不定回头这雪会越下越大。
这些年来要么整个冬天没雪,要是有雪的话,那都是很大的。不管是人马,都难以出行,甚至有不少民宅都会被大雪压垮。
“皇上还没凯旋么?”郑崇俭忧心之下,立刻冲亲卫大喊了起来。
“回大人,没有消息!”他的亲卫,回答这话的时候,同样显得忧心。
皇上这一次出征草原,几乎可以说,带走了边镇所有的骑军,如果发生意外的话,大明边关燃起烽火,没有了骑军,就只能固守挨打。更何况,要是连皇上都出了意外,那大明这边,就会出大问题了。
虽然他们都对皇上有信心,可是,老天却突然下雪,这就不在他们的意料之内了。皇上英明神武,可也抵不过老天爷发威啊!
没有能及时返回关内,被大雪困在草原上的话,光是吃的,就会成问题的。
郑崇俭想着这个,就更是担心了。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出关的时候,带走的粮草物资并不多。虽然说皇上派了边镇骑军去扫荡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营地,多少能缴获一些牛马羊回来补充,而且皇上也是打了这个主意。但是,到底能为大军带来多少物资的补充,他心中一样是没底。
郑崇俭忧心之下,有心想要派人去草原查看,可是,他手中就没夜不收可派了,熟悉草原的将士,都被皇上带走了。要是派不熟悉的去草原,这人去少了,指不定会迷路,就回不来了。
这么一来,郑崇俭就更担心了。
一开始,他不担心皇上会打败仗,可是,老天爷却突然下雪了,那对战局的影响肯定很大,皇上就是再英明神武,也肯定算不到这点吧?
就希望皇上还是那个皇上,一见情况不好,就赶紧撤回来。草原上的敌人,明年再去讨伐便是。再者说了,皇上之前不是用了计策,让草原上的敌人粮草紧张么?这场大雪一下,就更能加剧敌人的粮草紧张局势,等到明年再去讨伐时,指不定敌人已经饿死了好多,讨伐的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就这么着,郑崇俭想啊盼啊,每过一天,就越担心一天。不止是他,榆林重镇这边留守的明军将士,全都看着雪花飘落而担心。特别是看到积雪越来越厚,都没掉鞋背了,就更是担心。
皇上要是被困在草原上了怎么办?随驾出征的亲朋好友没了怎么办?他们虽然只是小兵,可也有太多的担心!
这一日,郑崇俭按照惯例,一起床之后,就立刻披着衣裳看积雪的厚度,而后忧心忡忡地往城头上而去。
不过就在他快到城头上时,忽然,就听到城头上,有一个明军士兵大喊了起来:“看,好像回来了,皇上好像回来了……”
随后,更多的城头守卒也都跟着大喊了起来:“皇上回来了,看到大军了,红色的,肯定是大军回来了!”
“……”
听到这些喊声,郑崇俭在一愣之后,随即大喜,连忙加快了脚步上城头。没想到激动之下,脚下一滑,亏了身边的亲卫扶住,要不然就绝对跌倒,那就太损官威了。
不过此时,他都顾不得这些,不记教训,还是走得飞快,赶着上城头,他要亲眼去看一看才会放心。
很快,郑崇俭就上了城头,看到城头上的守卒,都在欢呼着,那兴奋高兴的神情,也立刻就传染给了他,还没看,自己的情绪就高涨了起来,然后,他连忙就抬头望向草原方向。
只见远处,确实有一条红色的长龙,从草原深处笔直地往榆林重镇而来。看着那长长的队伍,看着不慌不忙的新军速度,郑崇俭心中顿时放心了不少:看样子是没事,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这雪下得实在不是时候,等来年再去讨伐也是一样。
好消息传到城内,大小官员都纷纷拥上城头观看,等到离得近一些了,郑崇俭便领着城内的官员和军卒,大开城门迎出城去。
出城之前,他便严厉地提醒道:“此次出战,乃是老天大雪影响,能平安归来已是幸事,不得提战况,以免皇上不高兴,这马上就过年了,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开开心心!”
他从时间上推算,觉得战事肯定没那么快结束的,估计是在路上看到下了大雪,皇上就回转了。
郑崇俭的这些话,底下人当然不敢违背,事实上,谁没个眼力,肯定不会去触皇上霉头的啊!
大军越来越近,皇上也没派出信使提前告知,就这么正常行军回来了。
离得近了,就看到御驾在队伍的前头,当他们看到皇帝的身影时,就都放开了最后的一丝担心,皇上也没事!
直到这时候,从队伍前头,有一名锦衣卫校尉,骑马加速,来到郑崇俭他们面前,大声地宣布道:“归化城一战,敌人全军覆没,生擒奴酋伪清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生擒奴酋伪清多罗武威郡王爱新觉罗阿济格……”
他的这嗓子喊声,顿时就让郑崇俭等人全都呆住了。皇上这是真凯旋?而且还真得做到了,把建虏给全歼了?甚至连奴酋都没能逃掉?
草原上全歼敌人啊,这比成祖都要厉害了!
这也就是说,此战之后,秦晋两地的边关,就会有非常长时间的和平了!
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不过事实俱在,听着战况简报,看到皇帝已经临近,顿时,郑崇俭和他身后迎接的队伍,全都在雪地里躬身迎驾,那脸上的惊喜,是怎么都掩盖不住。
郑崇俭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奏道:“微臣还真是白担心了,陛下天纵神武,古之孙武,也不及陛下万一也!”
他可不敢说,皇上比成祖还厉害,虽然事实上他就是这么认为的,就只好拿孙武出来当了背景板。
崇祯皇帝笑着让他们平身,而后对他说道:“朕之前答应过晋地百姓,让他们不再遭受兵灾,朕做到了;还有西北百姓的仇,朕也给报了。接下来,大家一起过个好年!”
说完之后,他抬头环顾白色的一切,又大笑道:“瑞雪兆丰年,希望明年的天灾能少一点!进关!”
这马上就是年关了,崇祯皇帝当然赶不回京师,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了。
皇上御驾亲征草原的大捷,随着大军回到榆林重镇之后,捷报就向四面八方传去。所有听闻到的百姓,官员,军卒,无比惊讶。
接着,皇上连发几道圣旨。
免除大明西北遭受兵灾之地五年赋税,济尔哈朗的首级也传给了那边,同时通报,被建虏掠去关外的百姓,尸骨已经收敛,血祭了几千建虏。
第二道圣旨,是从草原上带来的牛羊肉还有很多,崇祯皇帝给延安府这边的百姓派发牛羊肉,让他们过年都能吃道一顿肉。
延安府这边,虽然有的百姓,是在过完年了才收到皇上派发的过年肉,可他们一样非常激动,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可以说,随着崇祯皇帝打完这次胜仗,全歼了归化城的建虏,还有严惩了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之后,可以说秦晋两地的关外,就再无大明的敌人,这两地的百姓,也能真正地安居乐业,如今还有皇上赏赐的肉吃。
这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秦晋两地的百姓,把这个年关,过得比以往任何一个年,都要快乐得多!
看着这一切,崇祯皇帝心中才算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等年一过完,就开始论功行赏,崇祯皇帝也实现他的诺言。按照军功高低,选拔边关将士入京营。另外,崇祯皇帝也交代给郑崇俭,让他看着河套这块肥沃的土地,看有什么蒙古部族会来占据,消息要及时上奏。
这块地方,之所以先不纳入大明管辖,一是兵力还不足够保证安全,二是当一个诱饵,继续引诱蒙古部族到这里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窃听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