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915 都是在逃
目录:崇祯窃听系统| 作者:叫天| 类别:历史军事
虽然拉合尔城外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包括他们的仆从军在内,是有十余万之多,从数量上来说,和明军这边相差不了多少。
然而,在这种局势下,奥斯曼军队人心惶惶,更多猜测,还是他们首相大人已经全军覆没,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多明国军队会出现在这里,甚至连明国皇帝都来了。
因此,在大明军队内外配合之下,还有崇祯皇帝开挂去或许敌营内部的动静。最终,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当天晚上,就有人扛不住压力而偷偷逃跑的。第二天午后时分,在大明军队内外夹击之下,便全军崩溃了!
拉合尔城内的吴三桂所部,几乎是全军出动。又有几万骑军伺候着,基本上十来万奥斯曼帝国军队,只逃走了一个零头的数目而已。其余的军卒,被杀不到一万人,就全军投降了。实在是他们想逃都逃不过四条腿的追击。
两军会师,拉合尔的明军那是激动异常,看到援军将士,就冲上去拥抱,不但抱人,还抱马腿。
最艰难的战事,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啊!
而吴三桂本人则带着他手下将领,直接来到了皇旗所在,离得还远呢,就已经激动地单膝跪地,从内心深处大喊出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倒没有拿架子,看到他们过来见礼,便翻身下马,过去笑呵呵地扶起吴三桂等人道:“诸卿辛苦,朕来了!”
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等人,竟然虎目含泪,陛下,您来得真是太好了!
一番简单的询问之后,吴三桂终于看见了边上的李来亨,便高兴地说道:“你也没事,这真是太好了!”
虽然他看不到李来亨所部的战斗,但是,奥斯曼帝国军队从拉合尔这边分兵出去,就绝对是李来亨的功劳,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此时的吴三桂,看到李来亨时,就感觉非常亲切!
“大帅没事,我也放心了!”李来亨笑着上前,和吴三桂致礼道。
崇祯皇帝在边上听到,便笑着说道:“钢贞伯领着他的钢七营为了牵制敌军,减轻卿这边的压力,真是付出了太多。朕很欣慰,大明将士就应该是这样的!”
听到这话,吴三桂的脑海中立刻冒出了两个问号:钢贞伯是谁?什么是钢七营?
不过以他的见识,立刻就猜到了。李来亨被封为伯爵了?他的部下,单独有番号了?这……
愣神了一会之后,他回过神来,便立刻向李来亨恭喜,羡慕之意,溢于言表。如果要知道能这样的话,当初就该让李来亨守城,自己去外围策应的!
不过如果真要这样的话,这次的战事会打成怎么样,都还不一定!
吴三桂没有李来亨擅长游击战不说,就其坚韧性,恐怕也没有李来亨来得强。别是到了后来,他看打不下去,就领着部下跑了。真要这样的话,说不定会成为崇祯皇帝亲自领军以来,第一个被杀的将领了。
当然了,事无绝对,事情毕竟没发生,到底会怎么样,就只能是个谜了。
崇祯皇帝这边,当即视察了防守拉合尔的明军将士。随后,就在第二天,他就领军东进了。
拉合尔这边,崇祯皇帝还是让吴三桂留下,押着奥斯曼帝国的那些俘虏做苦工,修复被他们破坏了的农田水利,外加开荒种田,修筑道路等等。
这批俘虏,不好好用上一用,不把拉合尔好好经营一下,都对不起这边大明将士的坚守。
而崇祯皇帝自己之所以不在拉合尔多待几天,还是因为他有在波斯帝国皇帝,阿巴斯二世身上“装”有甲级窃听种子,知道那厮如今正在耀武扬威,欺负福王。
另外,拉合尔这边有波斯帝国的探马,是在看着奥斯曼帝国攻打拉合尔情况的。那些探马逃走,必然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去禀告。因此,崇祯皇帝得早点赶过去才行。
………………
没错,此时的阿巴斯二世,在以德里为中心,打下了一大片疆域之后,心中好受了一些。他相信,以他留在国内的兵力,重要的城镇,那明将李定国必定是啃不动的。但是,明国这边,自己把最富裕的地方都打下来了,多少算是一个补偿了。
等到奥斯曼帝国首相打败了明军,也攻下了拉合尔之后,按照谁打下来的归谁,波斯帝国就能获得好大一片肥沃的土地。到时候,再携胜杀回国,灭了那可恶的明将,这就是最好的了。
如今奥斯曼帝国军队那边还没进展,阿巴斯二世又不想和他们去抢拉合尔,就把目光瞄准了东边的明国地盘。最终,他就领着五万大军前去攻打。
结果让他欣喜的是,这里的明军又是不堪一击。他的军队势如破竹,又赶得明国那个藩王也往东逃,连他的都城瓜廖尔都不要了。
对此,阿巴斯二世非常地高兴,原来明国的军队,能打得其实也就那么一点人马而已。这一次,一定要给明国一个狠狠地教训。
真是的,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向奥斯曼帝国臣服了!
然而,正当阿巴斯二世领军到达福国都城瓜廖尔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时,他在拉合尔的探马就赶上他了。
“什么,明国皇帝领大军杀到拉合尔?”阿巴斯二世惊得手中的葡萄酒杯一下掉地上,睁大了双眼,惊恐地确认道,“你确认是明国皇帝,而不是什么藩王之类的?”
“回陛下,千真万确,就是明国皇帝领着至少五万骑军杀到了。”那探马立刻就喘气回答道,“小人看到明国皇帝领兵一出现,就知道奥斯曼帝国军队肯定要完,因此第一时间赶来禀告,还请陛下早作决断。”
确认了这个消息,阿巴斯二世傻眼了。
想当年,他以为和奥朗则布联手,必定能吃掉明军,捞得一大笔好处。结果没想到,德里一战,明国皇帝轻松就灭了奥朗则布所部,要不是他费尽心血,沉着应对,就要陪着奥朗则布一起败于德里城下了。
不过虽然在德里城下逃过一劫,但以他不少于明军的兵力,在撤退的途中,被明国皇帝领军,犹如阴魂不散一般地吊着。说真的,这事儿,哪怕阿巴斯二世逃回国之后,都还有做噩梦而吓醒的时候。
因此,如果让阿巴斯二世此时说出一个他最不愿意面对,最害怕的敌人,绝对的,毫无疑问的,肯定是崇祯皇帝。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竟然又神出鬼没地领军出现,阿巴斯二世哪还有胆子继续攻打明国,哪怕福国都城就在眼前不远了,哪怕他面前的明军都是不堪一击,他也顾不得了。
在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便问探马具体情况,心中一盘算之后,就立刻下旨回师。
他的回师,并不是回转德里,甚至连之前囤积在德里的那些战利品,他都不要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赶回德里的话,从距离上看,和拉合尔到德里的距离差不多。
阿巴斯二世才不相信,以拉合尔那边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能拖住明国皇帝多久!毕竟明国皇帝从北边过来,出现在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后路,那就说明,很可能奥斯曼帝国的北路军,就已经被明国皇帝灭掉了。
如果不是他和明国皇帝交手过,他可能还不会相信,以奥斯曼帝国首相柯普律吕之能,会败给明军。
但这时候的他,是绝对没有怀疑的。此时不逃,就没有上一次的好运,还能逃回国去了。
这一刻,他连后悔都来不及后悔,就直接带着手下赶紧往国内撤了。
………………
而在福王这边,这时候的他,一边往东逃,一边在埋怨同车而行的唐王:“不是说你速来武勇,在整顿兵马要扩大疆域的么?怎么说逃就逃了,还把波斯军队也引来,害得孤也要跟着你一起撤!你看看,好好一个福国,孤都没享受多少天,就被你给祸害了!”
听到这话,唐王也郁闷啊,他恨声说道:“这也怨不得孤啊,都是朝廷大军不中用,特别是那个李定国,竟然丢下波斯军队不管,回头孤必上本弹劾他!”
虽然他已经是握有军政大权的藩王了,可对于直属朝廷的总兵,却是没有任何约束力,更不用说惩罚他了。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希望崇祯皇帝主持公道了。
福王听了,也是恼怒道:“好,孤也要上奏皇上,定要这李定国付出代价。”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便又补充道:“孟王那边,我们去说一说,绝对也会跟着我们弹劾他。呵呵,要是我们份量还不够,有皇上的亲儿子弹劾,看那李定国死还是不死!”
朱慈炤,就是被封孟王,就藩孟国。他的份量,那肯定和唐王、福王不同。这一点,至少他们两人是这样想的。
他们正说着,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马蹄声,随后有人在车厢外奏报道:“殿下,孟王信使到了。”
n.
然而,在这种局势下,奥斯曼军队人心惶惶,更多猜测,还是他们首相大人已经全军覆没,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多明国军队会出现在这里,甚至连明国皇帝都来了。
因此,在大明军队内外配合之下,还有崇祯皇帝开挂去或许敌营内部的动静。最终,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当天晚上,就有人扛不住压力而偷偷逃跑的。第二天午后时分,在大明军队内外夹击之下,便全军崩溃了!
拉合尔城内的吴三桂所部,几乎是全军出动。又有几万骑军伺候着,基本上十来万奥斯曼帝国军队,只逃走了一个零头的数目而已。其余的军卒,被杀不到一万人,就全军投降了。实在是他们想逃都逃不过四条腿的追击。
两军会师,拉合尔的明军那是激动异常,看到援军将士,就冲上去拥抱,不但抱人,还抱马腿。
最艰难的战事,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啊!
而吴三桂本人则带着他手下将领,直接来到了皇旗所在,离得还远呢,就已经激动地单膝跪地,从内心深处大喊出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倒没有拿架子,看到他们过来见礼,便翻身下马,过去笑呵呵地扶起吴三桂等人道:“诸卿辛苦,朕来了!”
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等人,竟然虎目含泪,陛下,您来得真是太好了!
一番简单的询问之后,吴三桂终于看见了边上的李来亨,便高兴地说道:“你也没事,这真是太好了!”
虽然他看不到李来亨所部的战斗,但是,奥斯曼帝国军队从拉合尔这边分兵出去,就绝对是李来亨的功劳,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此时的吴三桂,看到李来亨时,就感觉非常亲切!
“大帅没事,我也放心了!”李来亨笑着上前,和吴三桂致礼道。
崇祯皇帝在边上听到,便笑着说道:“钢贞伯领着他的钢七营为了牵制敌军,减轻卿这边的压力,真是付出了太多。朕很欣慰,大明将士就应该是这样的!”
听到这话,吴三桂的脑海中立刻冒出了两个问号:钢贞伯是谁?什么是钢七营?
不过以他的见识,立刻就猜到了。李来亨被封为伯爵了?他的部下,单独有番号了?这……
愣神了一会之后,他回过神来,便立刻向李来亨恭喜,羡慕之意,溢于言表。如果要知道能这样的话,当初就该让李来亨守城,自己去外围策应的!
不过如果真要这样的话,这次的战事会打成怎么样,都还不一定!
吴三桂没有李来亨擅长游击战不说,就其坚韧性,恐怕也没有李来亨来得强。别是到了后来,他看打不下去,就领着部下跑了。真要这样的话,说不定会成为崇祯皇帝亲自领军以来,第一个被杀的将领了。
当然了,事无绝对,事情毕竟没发生,到底会怎么样,就只能是个谜了。
崇祯皇帝这边,当即视察了防守拉合尔的明军将士。随后,就在第二天,他就领军东进了。
拉合尔这边,崇祯皇帝还是让吴三桂留下,押着奥斯曼帝国的那些俘虏做苦工,修复被他们破坏了的农田水利,外加开荒种田,修筑道路等等。
这批俘虏,不好好用上一用,不把拉合尔好好经营一下,都对不起这边大明将士的坚守。
而崇祯皇帝自己之所以不在拉合尔多待几天,还是因为他有在波斯帝国皇帝,阿巴斯二世身上“装”有甲级窃听种子,知道那厮如今正在耀武扬威,欺负福王。
另外,拉合尔这边有波斯帝国的探马,是在看着奥斯曼帝国攻打拉合尔情况的。那些探马逃走,必然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去禀告。因此,崇祯皇帝得早点赶过去才行。
………………
没错,此时的阿巴斯二世,在以德里为中心,打下了一大片疆域之后,心中好受了一些。他相信,以他留在国内的兵力,重要的城镇,那明将李定国必定是啃不动的。但是,明国这边,自己把最富裕的地方都打下来了,多少算是一个补偿了。
等到奥斯曼帝国首相打败了明军,也攻下了拉合尔之后,按照谁打下来的归谁,波斯帝国就能获得好大一片肥沃的土地。到时候,再携胜杀回国,灭了那可恶的明将,这就是最好的了。
如今奥斯曼帝国军队那边还没进展,阿巴斯二世又不想和他们去抢拉合尔,就把目光瞄准了东边的明国地盘。最终,他就领着五万大军前去攻打。
结果让他欣喜的是,这里的明军又是不堪一击。他的军队势如破竹,又赶得明国那个藩王也往东逃,连他的都城瓜廖尔都不要了。
对此,阿巴斯二世非常地高兴,原来明国的军队,能打得其实也就那么一点人马而已。这一次,一定要给明国一个狠狠地教训。
真是的,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向奥斯曼帝国臣服了!
然而,正当阿巴斯二世领军到达福国都城瓜廖尔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时,他在拉合尔的探马就赶上他了。
“什么,明国皇帝领大军杀到拉合尔?”阿巴斯二世惊得手中的葡萄酒杯一下掉地上,睁大了双眼,惊恐地确认道,“你确认是明国皇帝,而不是什么藩王之类的?”
“回陛下,千真万确,就是明国皇帝领着至少五万骑军杀到了。”那探马立刻就喘气回答道,“小人看到明国皇帝领兵一出现,就知道奥斯曼帝国军队肯定要完,因此第一时间赶来禀告,还请陛下早作决断。”
确认了这个消息,阿巴斯二世傻眼了。
想当年,他以为和奥朗则布联手,必定能吃掉明军,捞得一大笔好处。结果没想到,德里一战,明国皇帝轻松就灭了奥朗则布所部,要不是他费尽心血,沉着应对,就要陪着奥朗则布一起败于德里城下了。
不过虽然在德里城下逃过一劫,但以他不少于明军的兵力,在撤退的途中,被明国皇帝领军,犹如阴魂不散一般地吊着。说真的,这事儿,哪怕阿巴斯二世逃回国之后,都还有做噩梦而吓醒的时候。
因此,如果让阿巴斯二世此时说出一个他最不愿意面对,最害怕的敌人,绝对的,毫无疑问的,肯定是崇祯皇帝。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竟然又神出鬼没地领军出现,阿巴斯二世哪还有胆子继续攻打明国,哪怕福国都城就在眼前不远了,哪怕他面前的明军都是不堪一击,他也顾不得了。
在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便问探马具体情况,心中一盘算之后,就立刻下旨回师。
他的回师,并不是回转德里,甚至连之前囤积在德里的那些战利品,他都不要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赶回德里的话,从距离上看,和拉合尔到德里的距离差不多。
阿巴斯二世才不相信,以拉合尔那边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能拖住明国皇帝多久!毕竟明国皇帝从北边过来,出现在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后路,那就说明,很可能奥斯曼帝国的北路军,就已经被明国皇帝灭掉了。
如果不是他和明国皇帝交手过,他可能还不会相信,以奥斯曼帝国首相柯普律吕之能,会败给明军。
但这时候的他,是绝对没有怀疑的。此时不逃,就没有上一次的好运,还能逃回国去了。
这一刻,他连后悔都来不及后悔,就直接带着手下赶紧往国内撤了。
………………
而在福王这边,这时候的他,一边往东逃,一边在埋怨同车而行的唐王:“不是说你速来武勇,在整顿兵马要扩大疆域的么?怎么说逃就逃了,还把波斯军队也引来,害得孤也要跟着你一起撤!你看看,好好一个福国,孤都没享受多少天,就被你给祸害了!”
听到这话,唐王也郁闷啊,他恨声说道:“这也怨不得孤啊,都是朝廷大军不中用,特别是那个李定国,竟然丢下波斯军队不管,回头孤必上本弹劾他!”
虽然他已经是握有军政大权的藩王了,可对于直属朝廷的总兵,却是没有任何约束力,更不用说惩罚他了。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希望崇祯皇帝主持公道了。
福王听了,也是恼怒道:“好,孤也要上奏皇上,定要这李定国付出代价。”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便又补充道:“孟王那边,我们去说一说,绝对也会跟着我们弹劾他。呵呵,要是我们份量还不够,有皇上的亲儿子弹劾,看那李定国死还是不死!”
朱慈炤,就是被封孟王,就藩孟国。他的份量,那肯定和唐王、福王不同。这一点,至少他们两人是这样想的。
他们正说着,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马蹄声,随后有人在车厢外奏报道:“殿下,孟王信使到了。”
n.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窃听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