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好种田 第八百二十九章:决定
目录:随身空间好种田| 作者:我是小雪参| 类别:都市言情
所以他们只要能保证他们国家安全就行了,并不是真的是为这些百姓考虑,对这个大臣的提议,他们自然是反对的了。当然就算他们不反对,这个办法也是不可能实行的。
“我知道我这个法子想要实施起来确实非常的困难,只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这些百姓就很难存活下来了,如果这些百姓都死在了这场旱灾当中的话,那么我们国家绝对会实力大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敌国入侵的话,我们怎么可能抵抗得住。我知道现在我们的钱粮不够,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不是没有办法安顿这些百姓,也没有那么多钱粮来一直养着这些百姓吗,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百姓编入到军队当中,除了老弱妇孺以外,其他的百姓让他们全部进攻敌国的人,就算如此会牺牲大量的百姓,但是也总比让这些百姓毫无价值的饿死好,这样的话也能给敌人一个痛击,到时候我们从敌人那里抢钱抢粮,来缓解我们的压力,同时给敌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就算我们国家内部发生了灾难,也不是他们能动歪脑筋的,到时候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个大臣说道。
“我们国内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损失惨重,实力大损,我们避开这两个国家还来不及呢,还要主动出击,是不是疯了?真的惹怒了这两个国家,他们集结大量的士兵过来,我们还有活路吗?本来我们是能抵抗这两个敌国的,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实力大损,他们再来进攻的话,能不能抵御得住就不能保证了。到时候内忧外患,出了什么纰漏你担当得起吗?”一个大臣说道。
“此言差矣,你真以为我们不发动攻击,两个敌国的人就不会趁虚而入吗?就是我们不发动攻击,他们一样会乘虚而入的,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不集结我们的力量给他们一个重击呢?这些百姓如果不把他们编到战场上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钱粮来养活这么多百姓。但是让这些百姓们上战场就不一样了,一是战场上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士兵,这些百姓死伤很多,也能节省很多粮食,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攻打下城池之后把这些敌国城池当中的钱财和粮食全部搜刮一空,到时候足够养活这一支军队了,到时候绝对能养活这些百姓,甚至还能有富余,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吃亏的不是我们,能让更多的百姓活下去,最后我们还能收获一支战斗力卓绝的军队,简直是一举三得。”这个大臣说道。
其实其他的这些大臣也没有办法,如果确实是不管这些百姓的话,到时候绝对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外敌的环绕,他们或许还不会在意这些百姓的死活,这些百姓死了,大不了了等来年旱灾结束了,他们从其他地方迁移一批百姓过去,到时候花个几年休养生息,又能恢复过来。
但是现在外敌环绕,虎视眈眈,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他们休养生息,如果他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到时候他们国家就危险了,所以这个大臣的提议,他们也认真想了一想,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法子。
只要这些百姓能攻占敌国的领土,攻占敌国的城池,到时候他们可以以战养战,到时候这些人可以自己从敌人的地盘上抢到足够养活他们的粮食,甚至还有多,就不用担心他们国家负担很大了,
到时候这些人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利剑,斩向两个敌国,让这两个敌国知道他们的厉害。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不过让这些百姓全部编入到军营当中,这些百姓会不会不答应。而且就算这些百姓答应了,但是那些老弱妇孺又怎么办,这些青壮年男丁们可以上战场开疆拓土,然后以战养战,到时候养活他们,但是这些老弱妇孺,可没有办法上战场,如果真的让这些老弱妇孺上战场的话,那我们国家岂不是会沦为笑柄。”另外一个大臣说道。
“这些老弱妇孺能自己转移到水源充足的地方的肯定是少数,到时候大不了我们出一些赈灾的粮食,保证这些人不饿死,其实这些老弱妇孺未尝不能为我们创造一些价值,而且这些老弱妇孺的亲人们接受了征召,上了战场,如果我们不管的话,岂不是会让这些战士寒心。虽然说我们把这些人编上战场,主要是为了把压力转移给敌国,但是不代表着这些人就不是功臣了,他们为我们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不可能连他们的家人的死活都不顾,当然我们的能力也有限,只能保证不让这些人饿死。如果他们打了胜仗,能从敌人那里掠夺充足的资源的话,到时候未尝不能把这些老弱妇孺妥善的照顾好。”其中一位大臣说道。
听到这些大臣们的议论,皇上心里面也有底了,对这些大臣的说法,皇上心里面有一些还是比较赞同的。
“诸位大臣的提议都非常的好,既然如此,诸位大臣今天回去之后就好好的想一个章程,如何开展这件事情,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大家把这件事情上一个奏折,朕会按照众位大臣提议的,最终决定该怎么做,这件事情关系到江山的稳固,希望众位大臣重视。”皇上说道。
这些大臣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有一些大臣投靠了另外的皇子的,如今都会好好的打算解决这一次的难题,因为这一次的难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遭殃的可不仅仅是皇上,他们的主子同样遭殃。
虽然看到皇上倒霉是他们希望的事情,同时他们也希望皇上处处不顺,到时候让他们主子有机会登上皇位,不过在面对这样整个国家都有影响的事件的时候,他们肯定还是以国家为主的,毕竟如果国家都没了的话,那么他们的主子也不用想着去争夺皇位了,到时候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他们自然知道孰轻孰重了。
这些大臣们回去之后和他们的幕僚一起商量,然后将想法完善形成了奏折,全部呈给了皇上,这些大臣们本身还是很有能力的,加上全力以赴的做这件事情,自然这些奏折还是言之有理的,不少的奏折都给皇上提供了不少的思路,朝臣的能人不少,所以通过这些大臣们的奏折,皇上很快就整理好了,这件事情该怎么办,准备等上朝的时候,将这件事情的结果公布。
“之前众位爱卿上的折子,朕已经查看了,众位爱卿的方法都非常的妙,不过考虑到朝廷的财力,以及实施的难易程度,朕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这个方法来,这件事情就由丞相来牵头,然后由户部及兵部来配合,务必要把这件事情办得漂亮,减少损失。”皇上说道。
皇上之所以对这件事情这么关心,主要也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其实如果皇上已经登基了十几年,地位完全稳固了的话,面对这样的大灾难,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担忧。
他才刚登基不久,就面对这样的大灾难,更何况现在还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如果不能把这件事情好好的解决的话,那他的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就算他这个皇位坐得稳,江山社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自然不能让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上衰弱,特别是他才接手这个江山不久的时候,他不能让其他人看扁了,更不能让他那些兄弟觉得他没有能力,认为父皇决定是错误的,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代民主,即便遇到这样的灾难,他也能带领大家度过这样的劫难。
当然,虽然皇上觉得在这样的劫难面前,他那几个兄弟不太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让整个国家受损,但是他还是派人盯着他那几个兄弟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几个兄弟对他怀恨在心,觊觎皇位,万一拼着于于自身不顾也要和他作对的话,那岂不是糟糕,所以还是得盯着这些人才行。
不管怎么样,现在皇上还是没有对他那几个兄弟放下芥蒂,就算皇上放下了芥蒂,估计那几个王爷也不会放弃对皇位的争夺,因此皇上如此防备,其实也是很正确的。
虽然这几个王爷此时确实不可能搞鬼,但是现在不可能搞鬼,等以后抓到机会了就不一定了。
“微臣等人一定按照皇上的吩咐,将这件事情办好。”几个大臣说道。
皇上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虽然皇上也想让这些受灾的百姓迁移,少受一些损失,但是他知道很多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他们肯定是不会迁移的。
这一次他只是让官府做宣传,引导这些百姓进行迁移,如果这些百姓愿意的迁移,到了水源充足的地方之后,他们立刻将这些流离失所的灾民进行分配。
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被分配到战场上去,相信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在没有吃的没喝的,而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情况下,肯定还是愿意去战场的,他们去了战场,他们的家人就有钱粮安顿了。
当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这些百姓不愿意,朝廷也不会强迫他们,毕竟他们主要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为了逼迫这些百姓,肯定还是有一部分百姓不想上战场的,他们并不强迫,只要这些百姓自己能找到活路,自己愿意,那就没有问题。
他们虽然会提供一些赈灾的粮食,但是这些赈灾的粮食不可能天天免费给这些百姓吃,也只有前面的七天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先休息一会儿,先养好身体,毕竟上战场也是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他们为这些百姓安排了一些出路,七天之后就看他们作何选择了。
不仅仅是这些年轻力壮的百姓,就连这些老弱妇孺也一样,七天的时间可以养着他们,之后他们就需要自谋生路了,如果七天之后这些老弱妇孺也没有办法谋生路的话,那也不怪朝廷不仁慈了。
毕竟朝廷不仅仅是给男丁安排了出路,给这些老弱妇孺,同样是安排了出路的,只要他们肯干活儿的话,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朝廷为了促成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粮食的,如今这些粮食和金钱没有出处,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一向乐善好施的温家,自然不希望因为钱财的缘故让这些百姓死伤过半,所以向朝廷借粮借钱,应对这段难关,等到这些百姓编成的军队,攻陷了敌人的城池,朝廷有钱有粮之后再还也无所谓。
其实本来温家是想直接出这些钱粮的,毕竟他们温家本来就爱做好事,之前如此现在同样如此,如今百姓受苦受难,他们出一些力,也是愿意的。
同时他们也想要向皇上表示为忠心,得到皇上的信任,这样他们温家也能一直屹立不倒。
不过皇上没有接受温家的这个好意,不是不愿意,而且不想温家太吃亏了。之前军饷都是温家筹措了大半才有的,他不能再让温家出这么大的力,温家愿意借钱借粮,已经是让皇上少了很多麻烦了。
皇上对温家的这些钱粮是以朝廷的名义借的,等朝廷有钱有粮了之后会还给温家,虽然温家本来是想直接给皇上的,但是既然皇上说了是借,他们肯定不能拂了皇上的面子,他们直接应承下来,至于之后朝廷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他们都不会在意。
如果朝廷打了胜仗,能占据敌人的城池,搜刮敌人城池的财富和粮食的话,那么借出去的钱粮,应该很快就能还回来。
如果不行的话,温家也不会着急,大不了就当这些钱粮是送给朝廷的,反正温家本来就是这个打算,也不会觉得亏本。
“我知道我这个法子想要实施起来确实非常的困难,只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这些百姓就很难存活下来了,如果这些百姓都死在了这场旱灾当中的话,那么我们国家绝对会实力大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敌国入侵的话,我们怎么可能抵抗得住。我知道现在我们的钱粮不够,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不是没有办法安顿这些百姓,也没有那么多钱粮来一直养着这些百姓吗,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百姓编入到军队当中,除了老弱妇孺以外,其他的百姓让他们全部进攻敌国的人,就算如此会牺牲大量的百姓,但是也总比让这些百姓毫无价值的饿死好,这样的话也能给敌人一个痛击,到时候我们从敌人那里抢钱抢粮,来缓解我们的压力,同时给敌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就算我们国家内部发生了灾难,也不是他们能动歪脑筋的,到时候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个大臣说道。
“我们国内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损失惨重,实力大损,我们避开这两个国家还来不及呢,还要主动出击,是不是疯了?真的惹怒了这两个国家,他们集结大量的士兵过来,我们还有活路吗?本来我们是能抵抗这两个敌国的,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实力大损,他们再来进攻的话,能不能抵御得住就不能保证了。到时候内忧外患,出了什么纰漏你担当得起吗?”一个大臣说道。
“此言差矣,你真以为我们不发动攻击,两个敌国的人就不会趁虚而入吗?就是我们不发动攻击,他们一样会乘虚而入的,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不集结我们的力量给他们一个重击呢?这些百姓如果不把他们编到战场上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钱粮来养活这么多百姓。但是让这些百姓们上战场就不一样了,一是战场上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士兵,这些百姓死伤很多,也能节省很多粮食,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攻打下城池之后把这些敌国城池当中的钱财和粮食全部搜刮一空,到时候足够养活这一支军队了,到时候绝对能养活这些百姓,甚至还能有富余,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吃亏的不是我们,能让更多的百姓活下去,最后我们还能收获一支战斗力卓绝的军队,简直是一举三得。”这个大臣说道。
其实其他的这些大臣也没有办法,如果确实是不管这些百姓的话,到时候绝对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外敌的环绕,他们或许还不会在意这些百姓的死活,这些百姓死了,大不了了等来年旱灾结束了,他们从其他地方迁移一批百姓过去,到时候花个几年休养生息,又能恢复过来。
但是现在外敌环绕,虎视眈眈,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他们休养生息,如果他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到时候他们国家就危险了,所以这个大臣的提议,他们也认真想了一想,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法子。
只要这些百姓能攻占敌国的领土,攻占敌国的城池,到时候他们可以以战养战,到时候这些人可以自己从敌人的地盘上抢到足够养活他们的粮食,甚至还有多,就不用担心他们国家负担很大了,
到时候这些人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利剑,斩向两个敌国,让这两个敌国知道他们的厉害。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不过让这些百姓全部编入到军营当中,这些百姓会不会不答应。而且就算这些百姓答应了,但是那些老弱妇孺又怎么办,这些青壮年男丁们可以上战场开疆拓土,然后以战养战,到时候养活他们,但是这些老弱妇孺,可没有办法上战场,如果真的让这些老弱妇孺上战场的话,那我们国家岂不是会沦为笑柄。”另外一个大臣说道。
“这些老弱妇孺能自己转移到水源充足的地方的肯定是少数,到时候大不了我们出一些赈灾的粮食,保证这些人不饿死,其实这些老弱妇孺未尝不能为我们创造一些价值,而且这些老弱妇孺的亲人们接受了征召,上了战场,如果我们不管的话,岂不是会让这些战士寒心。虽然说我们把这些人编上战场,主要是为了把压力转移给敌国,但是不代表着这些人就不是功臣了,他们为我们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不可能连他们的家人的死活都不顾,当然我们的能力也有限,只能保证不让这些人饿死。如果他们打了胜仗,能从敌人那里掠夺充足的资源的话,到时候未尝不能把这些老弱妇孺妥善的照顾好。”其中一位大臣说道。
听到这些大臣们的议论,皇上心里面也有底了,对这些大臣的说法,皇上心里面有一些还是比较赞同的。
“诸位大臣的提议都非常的好,既然如此,诸位大臣今天回去之后就好好的想一个章程,如何开展这件事情,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大家把这件事情上一个奏折,朕会按照众位大臣提议的,最终决定该怎么做,这件事情关系到江山的稳固,希望众位大臣重视。”皇上说道。
这些大臣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有一些大臣投靠了另外的皇子的,如今都会好好的打算解决这一次的难题,因为这一次的难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遭殃的可不仅仅是皇上,他们的主子同样遭殃。
虽然看到皇上倒霉是他们希望的事情,同时他们也希望皇上处处不顺,到时候让他们主子有机会登上皇位,不过在面对这样整个国家都有影响的事件的时候,他们肯定还是以国家为主的,毕竟如果国家都没了的话,那么他们的主子也不用想着去争夺皇位了,到时候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他们自然知道孰轻孰重了。
这些大臣们回去之后和他们的幕僚一起商量,然后将想法完善形成了奏折,全部呈给了皇上,这些大臣们本身还是很有能力的,加上全力以赴的做这件事情,自然这些奏折还是言之有理的,不少的奏折都给皇上提供了不少的思路,朝臣的能人不少,所以通过这些大臣们的奏折,皇上很快就整理好了,这件事情该怎么办,准备等上朝的时候,将这件事情的结果公布。
“之前众位爱卿上的折子,朕已经查看了,众位爱卿的方法都非常的妙,不过考虑到朝廷的财力,以及实施的难易程度,朕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这个方法来,这件事情就由丞相来牵头,然后由户部及兵部来配合,务必要把这件事情办得漂亮,减少损失。”皇上说道。
皇上之所以对这件事情这么关心,主要也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其实如果皇上已经登基了十几年,地位完全稳固了的话,面对这样的大灾难,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担忧。
他才刚登基不久,就面对这样的大灾难,更何况现在还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如果不能把这件事情好好的解决的话,那他的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就算他这个皇位坐得稳,江山社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自然不能让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上衰弱,特别是他才接手这个江山不久的时候,他不能让其他人看扁了,更不能让他那些兄弟觉得他没有能力,认为父皇决定是错误的,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代民主,即便遇到这样的灾难,他也能带领大家度过这样的劫难。
当然,虽然皇上觉得在这样的劫难面前,他那几个兄弟不太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让整个国家受损,但是他还是派人盯着他那几个兄弟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几个兄弟对他怀恨在心,觊觎皇位,万一拼着于于自身不顾也要和他作对的话,那岂不是糟糕,所以还是得盯着这些人才行。
不管怎么样,现在皇上还是没有对他那几个兄弟放下芥蒂,就算皇上放下了芥蒂,估计那几个王爷也不会放弃对皇位的争夺,因此皇上如此防备,其实也是很正确的。
虽然这几个王爷此时确实不可能搞鬼,但是现在不可能搞鬼,等以后抓到机会了就不一定了。
“微臣等人一定按照皇上的吩咐,将这件事情办好。”几个大臣说道。
皇上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虽然皇上也想让这些受灾的百姓迁移,少受一些损失,但是他知道很多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他们肯定是不会迁移的。
这一次他只是让官府做宣传,引导这些百姓进行迁移,如果这些百姓愿意的迁移,到了水源充足的地方之后,他们立刻将这些流离失所的灾民进行分配。
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被分配到战场上去,相信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在没有吃的没喝的,而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情况下,肯定还是愿意去战场的,他们去了战场,他们的家人就有钱粮安顿了。
当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这些百姓不愿意,朝廷也不会强迫他们,毕竟他们主要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为了逼迫这些百姓,肯定还是有一部分百姓不想上战场的,他们并不强迫,只要这些百姓自己能找到活路,自己愿意,那就没有问题。
他们虽然会提供一些赈灾的粮食,但是这些赈灾的粮食不可能天天免费给这些百姓吃,也只有前面的七天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先休息一会儿,先养好身体,毕竟上战场也是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他们为这些百姓安排了一些出路,七天之后就看他们作何选择了。
不仅仅是这些年轻力壮的百姓,就连这些老弱妇孺也一样,七天的时间可以养着他们,之后他们就需要自谋生路了,如果七天之后这些老弱妇孺也没有办法谋生路的话,那也不怪朝廷不仁慈了。
毕竟朝廷不仅仅是给男丁安排了出路,给这些老弱妇孺,同样是安排了出路的,只要他们肯干活儿的话,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朝廷为了促成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粮食的,如今这些粮食和金钱没有出处,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一向乐善好施的温家,自然不希望因为钱财的缘故让这些百姓死伤过半,所以向朝廷借粮借钱,应对这段难关,等到这些百姓编成的军队,攻陷了敌人的城池,朝廷有钱有粮之后再还也无所谓。
其实本来温家是想直接出这些钱粮的,毕竟他们温家本来就爱做好事,之前如此现在同样如此,如今百姓受苦受难,他们出一些力,也是愿意的。
同时他们也想要向皇上表示为忠心,得到皇上的信任,这样他们温家也能一直屹立不倒。
不过皇上没有接受温家的这个好意,不是不愿意,而且不想温家太吃亏了。之前军饷都是温家筹措了大半才有的,他不能再让温家出这么大的力,温家愿意借钱借粮,已经是让皇上少了很多麻烦了。
皇上对温家的这些钱粮是以朝廷的名义借的,等朝廷有钱有粮了之后会还给温家,虽然温家本来是想直接给皇上的,但是既然皇上说了是借,他们肯定不能拂了皇上的面子,他们直接应承下来,至于之后朝廷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他们都不会在意。
如果朝廷打了胜仗,能占据敌人的城池,搜刮敌人城池的财富和粮食的话,那么借出去的钱粮,应该很快就能还回来。
如果不行的话,温家也不会着急,大不了就当这些钱粮是送给朝廷的,反正温家本来就是这个打算,也不会觉得亏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随身空间好种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随身空间好种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