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归去来(三十二)
目录:盛唐风华| 作者:天使奥斯卡| 类别:历史军事
兵败如山倒。
在郭子和举起反旗的一刻,结社率败局已定。
谁也不曾想到,最终决定胜负结果的,既不是大军较量的左翼,也不是精锐对决的中军,而是一直被结社率视为闲子的右翼。
郭子和所部的骑兵战斗力并不高,即便把朔方军算进去也还是那么回事。
尤其郭子和刚刚当上朔方军主,又是靠突厥人把他抬上去的,地位并不稳固,也没能完成对朔方军的整合。
事实上郭子和的军令并没有彻底得到执行,一部分朔方军得知郭子和造反后并没有选择加入,而是催动坐骑落荒而逃。
而且他们的逃跑还带动了一部分中间派,大量的士兵溃逃而不是攻击突厥。
就算是郭子和自己的兵马,也不敢去和突厥交战。
毕竟突厥积威多年,这帮人平日里怕突厥已经怕到骨子里哪里是说反就能反的。
还有不少人的家眷亲属也在突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郭子和一样豁的出去,说反就能反的。
因此郭子和的军队对于突厥人来讲,其实没有多少影响。
但是随着郭子和的反叛,侯君集的人马就可以从侧翼对突厥发起攻击。
比起郭子和的兵马,侯君集的威胁就大多了。
他手下的兵马人数不算多,却也是大唐精骑,战斗力并不弱。
这里面还包含了昔日的骁果甲骑以及瓦岗甲骑,这两支骑兵的战斗力即便不如玄甲骑相差也不太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体力相对充沛,勉强可以算作生力军。
随着他们的突然杀出,中军的情形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兵法有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从以逸待劳的角度看,是突厥人占了先机,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唐军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追击,全程保存体力且兵士饮食都有保障,人、马都处于体力充沛的状态,在追击过程中还让战马喝足了水。
相反倒是突厥军这边,由于兵力太多而且统属不一,军阵摆开之后就不能随意变换,否则很容易自乱阵脚。
所以从他们列阵完成以后,就没有动过地方。
全军上下满身披挂,顶着炎炎烈日晒了小半天,汗湿甲胄眼冒金星,体力不到平时的一半。
以状态对比的话,其实是突厥人更疲劳。
连续的厮杀下来,即便是金狼骑也已经人困马乏就别说其他人。
这时候再被生力军一冲,自然就是大败亏输。
而且侯君集所部一边冲锋,一边用汉语和突厥话高喊着寻相已死,突厥人所有的财货已经尽数焚烧。
中原和草原的争斗旷日持久,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个状态。
突厥军队里有汉人,汉家军队里也有突厥人,一些简单的语言彼此都掌握。
所以用突厥话呼喝,也没什么障碍。
这个消息对于汉军如同晴空霹雳,对于突厥人同样也是堪比灭顶之灾的厄运。
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终于让阿史那家族的王牌,草原第一劲旅露出了疲态。
一部分金狼骑已经坚持不住开始逃跑,还有一部分人想要留下死战,但是这点最后的斗志,也随着玄甲骑的杀到而彻底消散。
这个消息不光是金狼骑听到,金城骑也听到了。
他们同样也是列阵半日人困马乏,同样也是全部身家都在寻相那支队伍里面。
而且他们还承受着更大的伤亡,从开战到现在,以金城骑的战功最多,伤亡也最重。
即便是薛举的核心部队,这种程度的伤亡也远远超出了承受上限。
之所以能支撑到现在,完全是靠着仇恨支持,外加希望金狼骑可以打开局面,再就是那笔财货作为信念支撑。
这年月的兵马就是如此。
大家都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支柱,主官控制部下的手段无非是恩义相结,财货吸引,再不然就是以神鬼之说凝聚人心。
金城骑的底色就是绿林响马逃兵溃卒,你用什么大道理说服他们根本没用,就是真金白银才能让他们听话。
现在几根支柱全部折断,兵士的斗志瞬间降到了谷底。
固然墙阵的好处之一,就是让战马并在一起,让人不容易逃跑。
可是这种墙阵对墙阵的战场,根本就做不得假。
大家都是直来直去硬碰硬,谁先软下来谁就遭殃。
失去斗志的一方,在这种战斗中注定是要吃亏的。
都不用你跑,就是出手的时候稍微慢一点,或者力气稍微弱一些,就是生死的分别。
原本就处于下风的金城骑,眨眼间就变成了一群溃兵。
一排士兵齐刷刷落马却没能把对面的人打下来几个,后排的士兵不想着报仇,而是都想着逃跑。
紧贴在一起的马匹,转向的时候自然就更费劲,不少战马因为转向问题碰撞践踏,不用玄甲骑来杀,金城骑的兵自己就落于马下。
事已至此神仙难救,哪怕是薛举也控制不住部队。
随着金城骑溃逃,玄甲骑也就再没了阻碍。
大队人马径直冲向还在负隅顽抗的金狼骑,狠狠地撞击过去!就算是再怎么出色的将领,这时候也控制不住部队。
出身阿史那家族的军将们,试图通过死战来捍卫金狼旗的荣耀,振奋部队的士气。
但是在如墙而进的玄甲骑面前,个人的勇武毫无价值。
一名素以勇力闻名的阿史那子弟,手中马槊挥舞如风,一边拼命舞槊,一边发出凄厉的狼嚎声恐吓对手。
面对着如林而进的矛槊,他还想卖弄一下本领,让唐军知道自己的厉害。
可是刚刚荡开两杆长矛,便有六七根长矛同时戳在了身上。
长矛刺穿甲胄捅穿身躯,把人扎成个漏勺相仿。
那几名玄甲骑兵同时发力,把这名阿史那家族的子弟从马上生生抬起,却并没有急着甩出去,而是就这么挑着尸体继续冲锋。
这就是示威!让金狼骑看看,继续抵抗下去就是这样的下场。
而徐乐此时也和韩约并辔而出,专挑那些依旧顽抗的阿史那武士动手。
谁反抗便杀谁,谁想拼命谁就送命。
两人一槊双盾配合默契,所有顽抗的武士,根本没人能挡下一招半式就被刺落马下。
徐乐手中大槊如同灵蛇吞吐不定,突厥将兵挡着立披。
当最后一名突厥武士也被刺落马下之时,面前的金狼骑终于放弃了顽抗开始溃逃。
所谓金狼骑,不过如此!徐乐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厮杀这么久而且始终是承担着最为凶险也最吃力的任务,自身负担极大,也是满身大汗酷热难耐。
但是眼见金狼骑狼狈而逃的模样,徐乐只觉得心中说不出的畅快,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光。
手中马槊指处,玄甲骑一声呼喝,朝着金狼骑溃逃的方向冲锋!如果是以常理考虑又或者为了获取战功,自己都应该带兵支援李世民,就像侯君集做得一样。
那样可以抓住执必部的尾巴,不说一战把执必部连根拔起,至少也能杀他个七零八落,更能够接应李世民。
不管从私交还是从功劳上,都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如果自己真的那样做,金狼骑就跑掉了。
比起执必部这条伤而未死的恶狼,阿史那这个狼王才是自己的目标。
一直以来阿史那控制着草原各部,对于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出兵的时候,往往是各部兵马为前驱,不管胜负如何,都很难伤到阿史那的根基,更别说抓住金狼骑。
这次好不容易看到金狼骑露头,还有阿史那的次子在,不抓住他们怎么对得起这些年死在突厥刀锋之下的边地军民?
又怎么能让阿史那胆寒,从此不敢再生进犯之心?
公大于私,这个道理二郎应该明白,三军将士也该明白。
放着阿史那不抓去抓执必部,那或许是最聪明的选择,但绝不是自己要的结果!今日玄甲骑的对手就是金狼骑,必须得把他们打到服帖,今后看到唐军旗号腿就哆嗦才行!至于那位阿史那部落的少主,既然喜欢中原大好河山,那就干脆留下吧!吞龙疾驰直奔金狼大旗所在之处。
那些溃散的金狼骑兵发现玄甲骑掩杀而至,更是心胆俱碎,不要命地飞奔。
如果给他们一些时间整顿队伍,这支阿史那部落的精锐还是有希望重新投入战场,但是玄甲骑追击的太快太猛,金狼骑根本来不及重整旗鼓,士气更是一路走低。
再怎么精锐的部队,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连迟滞玄甲骑的作用都起不到。
眼看着玄甲骑距离阿史那家族的金狼旗已经越来越近,忽然一支熟悉的队伍出现在视线内!重装步兵!那支前者在柏璧军寨外,生生挡下玄甲骑冲锋的重甲步兵再出出现,如同一道铁闸,挡下了玄甲铁骑滚滚洪流。
在郭子和举起反旗的一刻,结社率败局已定。
谁也不曾想到,最终决定胜负结果的,既不是大军较量的左翼,也不是精锐对决的中军,而是一直被结社率视为闲子的右翼。
郭子和所部的骑兵战斗力并不高,即便把朔方军算进去也还是那么回事。
尤其郭子和刚刚当上朔方军主,又是靠突厥人把他抬上去的,地位并不稳固,也没能完成对朔方军的整合。
事实上郭子和的军令并没有彻底得到执行,一部分朔方军得知郭子和造反后并没有选择加入,而是催动坐骑落荒而逃。
而且他们的逃跑还带动了一部分中间派,大量的士兵溃逃而不是攻击突厥。
就算是郭子和自己的兵马,也不敢去和突厥交战。
毕竟突厥积威多年,这帮人平日里怕突厥已经怕到骨子里哪里是说反就能反的。
还有不少人的家眷亲属也在突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郭子和一样豁的出去,说反就能反的。
因此郭子和的军队对于突厥人来讲,其实没有多少影响。
但是随着郭子和的反叛,侯君集的人马就可以从侧翼对突厥发起攻击。
比起郭子和的兵马,侯君集的威胁就大多了。
他手下的兵马人数不算多,却也是大唐精骑,战斗力并不弱。
这里面还包含了昔日的骁果甲骑以及瓦岗甲骑,这两支骑兵的战斗力即便不如玄甲骑相差也不太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体力相对充沛,勉强可以算作生力军。
随着他们的突然杀出,中军的情形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兵法有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从以逸待劳的角度看,是突厥人占了先机,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唐军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追击,全程保存体力且兵士饮食都有保障,人、马都处于体力充沛的状态,在追击过程中还让战马喝足了水。
相反倒是突厥军这边,由于兵力太多而且统属不一,军阵摆开之后就不能随意变换,否则很容易自乱阵脚。
所以从他们列阵完成以后,就没有动过地方。
全军上下满身披挂,顶着炎炎烈日晒了小半天,汗湿甲胄眼冒金星,体力不到平时的一半。
以状态对比的话,其实是突厥人更疲劳。
连续的厮杀下来,即便是金狼骑也已经人困马乏就别说其他人。
这时候再被生力军一冲,自然就是大败亏输。
而且侯君集所部一边冲锋,一边用汉语和突厥话高喊着寻相已死,突厥人所有的财货已经尽数焚烧。
中原和草原的争斗旷日持久,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个状态。
突厥军队里有汉人,汉家军队里也有突厥人,一些简单的语言彼此都掌握。
所以用突厥话呼喝,也没什么障碍。
这个消息对于汉军如同晴空霹雳,对于突厥人同样也是堪比灭顶之灾的厄运。
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终于让阿史那家族的王牌,草原第一劲旅露出了疲态。
一部分金狼骑已经坚持不住开始逃跑,还有一部分人想要留下死战,但是这点最后的斗志,也随着玄甲骑的杀到而彻底消散。
这个消息不光是金狼骑听到,金城骑也听到了。
他们同样也是列阵半日人困马乏,同样也是全部身家都在寻相那支队伍里面。
而且他们还承受着更大的伤亡,从开战到现在,以金城骑的战功最多,伤亡也最重。
即便是薛举的核心部队,这种程度的伤亡也远远超出了承受上限。
之所以能支撑到现在,完全是靠着仇恨支持,外加希望金狼骑可以打开局面,再就是那笔财货作为信念支撑。
这年月的兵马就是如此。
大家都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支柱,主官控制部下的手段无非是恩义相结,财货吸引,再不然就是以神鬼之说凝聚人心。
金城骑的底色就是绿林响马逃兵溃卒,你用什么大道理说服他们根本没用,就是真金白银才能让他们听话。
现在几根支柱全部折断,兵士的斗志瞬间降到了谷底。
固然墙阵的好处之一,就是让战马并在一起,让人不容易逃跑。
可是这种墙阵对墙阵的战场,根本就做不得假。
大家都是直来直去硬碰硬,谁先软下来谁就遭殃。
失去斗志的一方,在这种战斗中注定是要吃亏的。
都不用你跑,就是出手的时候稍微慢一点,或者力气稍微弱一些,就是生死的分别。
原本就处于下风的金城骑,眨眼间就变成了一群溃兵。
一排士兵齐刷刷落马却没能把对面的人打下来几个,后排的士兵不想着报仇,而是都想着逃跑。
紧贴在一起的马匹,转向的时候自然就更费劲,不少战马因为转向问题碰撞践踏,不用玄甲骑来杀,金城骑的兵自己就落于马下。
事已至此神仙难救,哪怕是薛举也控制不住部队。
随着金城骑溃逃,玄甲骑也就再没了阻碍。
大队人马径直冲向还在负隅顽抗的金狼骑,狠狠地撞击过去!就算是再怎么出色的将领,这时候也控制不住部队。
出身阿史那家族的军将们,试图通过死战来捍卫金狼旗的荣耀,振奋部队的士气。
但是在如墙而进的玄甲骑面前,个人的勇武毫无价值。
一名素以勇力闻名的阿史那子弟,手中马槊挥舞如风,一边拼命舞槊,一边发出凄厉的狼嚎声恐吓对手。
面对着如林而进的矛槊,他还想卖弄一下本领,让唐军知道自己的厉害。
可是刚刚荡开两杆长矛,便有六七根长矛同时戳在了身上。
长矛刺穿甲胄捅穿身躯,把人扎成个漏勺相仿。
那几名玄甲骑兵同时发力,把这名阿史那家族的子弟从马上生生抬起,却并没有急着甩出去,而是就这么挑着尸体继续冲锋。
这就是示威!让金狼骑看看,继续抵抗下去就是这样的下场。
而徐乐此时也和韩约并辔而出,专挑那些依旧顽抗的阿史那武士动手。
谁反抗便杀谁,谁想拼命谁就送命。
两人一槊双盾配合默契,所有顽抗的武士,根本没人能挡下一招半式就被刺落马下。
徐乐手中大槊如同灵蛇吞吐不定,突厥将兵挡着立披。
当最后一名突厥武士也被刺落马下之时,面前的金狼骑终于放弃了顽抗开始溃逃。
所谓金狼骑,不过如此!徐乐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厮杀这么久而且始终是承担着最为凶险也最吃力的任务,自身负担极大,也是满身大汗酷热难耐。
但是眼见金狼骑狼狈而逃的模样,徐乐只觉得心中说不出的畅快,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光。
手中马槊指处,玄甲骑一声呼喝,朝着金狼骑溃逃的方向冲锋!如果是以常理考虑又或者为了获取战功,自己都应该带兵支援李世民,就像侯君集做得一样。
那样可以抓住执必部的尾巴,不说一战把执必部连根拔起,至少也能杀他个七零八落,更能够接应李世民。
不管从私交还是从功劳上,都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如果自己真的那样做,金狼骑就跑掉了。
比起执必部这条伤而未死的恶狼,阿史那这个狼王才是自己的目标。
一直以来阿史那控制着草原各部,对于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出兵的时候,往往是各部兵马为前驱,不管胜负如何,都很难伤到阿史那的根基,更别说抓住金狼骑。
这次好不容易看到金狼骑露头,还有阿史那的次子在,不抓住他们怎么对得起这些年死在突厥刀锋之下的边地军民?
又怎么能让阿史那胆寒,从此不敢再生进犯之心?
公大于私,这个道理二郎应该明白,三军将士也该明白。
放着阿史那不抓去抓执必部,那或许是最聪明的选择,但绝不是自己要的结果!今日玄甲骑的对手就是金狼骑,必须得把他们打到服帖,今后看到唐军旗号腿就哆嗦才行!至于那位阿史那部落的少主,既然喜欢中原大好河山,那就干脆留下吧!吞龙疾驰直奔金狼大旗所在之处。
那些溃散的金狼骑兵发现玄甲骑掩杀而至,更是心胆俱碎,不要命地飞奔。
如果给他们一些时间整顿队伍,这支阿史那部落的精锐还是有希望重新投入战场,但是玄甲骑追击的太快太猛,金狼骑根本来不及重整旗鼓,士气更是一路走低。
再怎么精锐的部队,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连迟滞玄甲骑的作用都起不到。
眼看着玄甲骑距离阿史那家族的金狼旗已经越来越近,忽然一支熟悉的队伍出现在视线内!重装步兵!那支前者在柏璧军寨外,生生挡下玄甲骑冲锋的重甲步兵再出出现,如同一道铁闸,挡下了玄甲铁骑滚滚洪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唐风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唐风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