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小阁老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竹风兰雨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竹风兰雨

目录:小阁老| 作者:卖报小郎君| 类别:历史军事

    在这个月份从基隆南下,无论是走台湾海峡,还是台湾东海岸,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强大的黑潮加盛行的南风,让帆船每天航行不过百里。

    可能这也是琉球要点桨帆船科技树的原因。

    闻得大君这样懂人心的大姐姐最是体贴入微,请他去宜兰的同时,还安排了桨帆船队在基隆港恭候赵公子。

    带领船队的是郑迵之弟郑道,闻得大君离开琉球时,都是他率领舰队保护的。

    如今郑家背靠着江南集团,尤其是设在那霸的海警基地,已经彻底掌握了琉球的军政大权,让尚宗贤之流彻底成了摆设。现在他们唯一忌惮的,就是闻得大君了。

    闻得大君非但是琉球的宗教领袖,还是王妹,是中山国二元统治体系中的一元。只要有她在一天,郑家别说改朝换代了,就是动摇尚氏王族的地位都休想,撑破天也就是个权臣。

    郑家和闻得大君本来注定要发生冲突的,然而梅南看似不谙世事,实际上却是个稳得不行的老司机。她在郑家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先一步勾上了,或者说搭上了赵昊。

    虽然闻得大君从没承认过自己成了赵公子的情人,但两人亲昵的关系却有目共睹,而且还一起上过天。

    回到琉球后,她身边的高级祝女们,在跟贵妇们吃茶八卦时,有意无意透露,闻得大君已经跟赵公子发生了负距离的接触,而且还是在天上,得到了女神许可的那种……

    梅南还通过赵昊,请大明册封她的侄子,尚元王嫡次子尚永为中山王世子,列入天朝文牒中。又把尚永送到玉峰中学读书,彻底断了郑家拥立尚元王庶长子的念想。

    此番交锋,梅南长袖善舞间,不动干戈便赢了郑家。一时间,闻得大君在琉球诸岛声威大震,大有逆转乾坤之势。

    然而梅南却见好就收,主动提出晋升郑肇祚为国相,准他开府建牙,名正言顺的执掌国政。

    自此双方便达成了默契,郑家不再插手神权、觊觎王权,琉球神道也支持郑家执掌中山国的军政大权,其体制颇类日本天皇之于幕府。

    这已经是梅南能为王室争取到的极限了。换了旁人,现在琉球王都不知死几个了。

    梅南也很自觉的接受郑家的监视,以打消他们对自己行为不必要的猜测。

    ~~

    赵公子欣然坐上了梅姐姐安排的桨帆船,向台湾东海岸驶去。

    众所周知台湾岛地形狭长,高耸的中央山脉南北纵贯全岛,隔绝了东西两岸。

    不同于大都是平原、台地的西海岸,东海岸则尽是山地,只有东北角的宜兰平原和一条狭长的台东纵谷平原适宜农耕。

    比起又窄又偏远的台东纵谷来,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距离基隆直线距离不过八十里,走海路也仅一百二十里,且拥有优良港湾、广阔平原的宜兰,显然会更早得到开发。

    宜兰平原最北面的乌石湾外,已经筑起了一道防波堤,数不清挂着绿地日月旗的渔船,星星点点散布在近海,看上去足有两三百条之多。

    “这么多的渔船啊。”赵昊不禁吃了一惊,这里才移民几年啊?哪来这么多的渔民?

    “宜兰是个好地方啊,不光土地肥沃,降水丰沛,近海还有个超级渔场,”唐友德忙得意的解释道:“听贝总说,是什么黑潮的缘故,具体咱也整不明白,反正就知道这里的鱼特别多,什么旗、鲭、鲣、飞鱼,而且换着季的来,怎么捞都不见少。”

    “嗯。”赵昊点点头,台湾东海岸岸峻水深,是黑潮流经之处,洄游性鱼类必经之路。简言之,在家门口下网,你能捞到整个北太平洋的鱼,以现在的渔业水平,当然捕之不竭了。

    “不过台湾海峡冷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一样发达,犯不着绕来这边捕捞吧?”

    “公子说的是,咱确实动了点儿小脑筋。当时淡水那边才开张一年,移民已经超过十万了,这宜兰却没人愿意落户。”唐友德苦笑道:“那些闽南佬鬼精鬼精,任管委会把宜兰夸上天,就认准了淡水离本土近,将来土地一定比东边值钱。”

    “有道理。”赵公子笑着点点头,在另一段时空中,福建移民也是沿着淡水河开荒,一直深入台北平原的。一直到清嘉庆元年,西台湾已经都被先来者占了,才有汉人进垦宜兰的。

    “但经过农学院的老师们考察发现,宜兰这里的土地是最肥的,下雨也勤,不像西边似的,有时好几个月不下雨,所以垦荒难度是最低的。”唐友德又道。

    赵昊点点头,高耸的中央山脉挡住了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汽,所以台湾西海岸是有明显旱季的。

    而宜兰是一个三面环山,东面向海的冲击平原。非但有水量丰沛、支流众多的兰阳溪,而且这种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

    哪怕是冬天,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宜兰依然可以尽揽雨水湿气,故人称‘竹风兰雨’。是以此时远眺宜兰平原,满眼尽是茂密的森林,可以先发展林业,再发展农业,还不是美滋滋?

    但闽南人不像北方流民那么听话,而且还有些一根筋,他们认准了淡水好,就扎堆加入淡水河畔的农场,才不管你什么宜兰天堂呢。

    “不过公子给管委会那么大的权限自由,咱老唐还驾驭不了他们?”唐友德吸一口船上备的橘子汽水,得意洋洋道:

    “我出了三张牌,马上就让他们上杆子来宜兰了!”

    “是哪三招呢?”赵昊也吸着汽水问道。

    “一招是以备倭为由,规定所有渔船都要悬挂管委会渔业处,统一颁发的近海捕捞旗,才能出海打渔。”唐友德便显摆道:“咱便授意渔业处,只给淡水发一百面旗。宜兰这边却敞开不限量。然后咱又回苏州,厚着脸皮求江总裁,批了个罐头厂。”

    “那你面子不小,罐头厂现在可抢手了,各县的头头都求到我这儿来了。”赵公子哈哈大笑道:“可惜这种事不归本公子管。”

    “嘿嘿,咱老唐的面子,江总裁还是要给一点的。”唐友德腆着脸笑道:“我早就知道,江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江南人稠地少,没法发展畜牧业。但海里的鱼无穷无尽啊,只要解决了长期保存的问题,肯定大有前景!”

    “于是你就在宜兰建了这个罐头厂?”赵昊笑道。

    “对,管委会直营的宜兰罐头厂。”唐保禄献宝似的奉上一个鱼罐头,道:“就建在乌石港上,船打上鱼来,现场加工处理,然后送进罐头厂,就变成了这个……”

    赵昊接过来一看,只见这是个略显粗糙的黑色酱釉瓷坛子,看上去跟普通的酒坛子没啥区别。

    其实它就是普通的酒坛子,在江浙福建沿海到处都有烧制,最大的优点是量大便宜。

    玻璃的用不起,陶罐又透气,这种比陶罐稍贵的廉价瓷器,尽管釉面比较薄,但足以保证密封性了,就成了最合适的罐头瓶。

    磕掉罐口的泥封后,赵昊发现里头还有个大号的软木塞。

    唐友德一边小心的转动木塞,一边有些心疼道:“其实本地销售的话,不用木塞子也行。但罐头厂主要是供应江南的,卖给有钱人才能卖上价去啊。”

    “嗯。”赵昊点点头,想起唐友德当初转卖白糖的事迹,自己以为自己已经赚噱了,谁知这厮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搞了个豪华版,一倒手居然又多赚了好几倍。靠的就是人傻钱多的狗大户……

    “所以得加这个塞子,不然在海上一咣当,罐头泥巴味太重,买不上价……”唐友德啵得一声,拔掉了木塞,一股浓郁的咸鱼味便扑鼻而来。

    “只有这样,才能卖上价去!”

    “我操,你搁这儿卖盐呢!”赵昊看着里头泛着白花花盐沫儿的咸鱼罐头,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厮的罐头能卖得贵呢!

    “用公子的话说,这是……市场需求导向啊。罐头厂起先也试过红烧、豆豉、烟熏……之类的罐头,可销量都的远逊于这种。”唐友德嘿嘿笑道:“咱们也只好都照着这一样生产了。”

    “我看你就是捞不着贩私盐难受。”赵公子白他一眼。

    唐胖子那点儿花花肠子他能不明白?随着管委会直营的布袋盐场投产,晒出来白花花的盐满仓满囤,却不能往大陆卖,只能当做工业盐廉价送去西山岛的化工厂。

    对唐胖子来说,这跟守着金山要饭有啥区别?

    唐友德着急啊,他鬼点子又多,忽然想到,哦,我不是官营盐场,没有盐引不能往国内卖盐。可我买咸货总不需要盐引吧?

    于是他在所辖各市都设立了咸菜厂,生产各种齁死的荤素咸菜。

    当然咸菜肯定不如正风靡江南的罐头能卖上价了。而且这厮给鱼罐头起的名儿是‘海水咸鱼罐头’,生怕老百姓不知道他一个罐头里有三两盐!

    老百姓能不买疯了吗?

    ps.再写一更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小阁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小阁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