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笔墨不伺候
目录:大宋猛虎| 作者:祝家大郎| 类别:其他类型
待得刘几与甘正落座,甘正似乎也看到了甘奇,面色微微一变,随后又扬了扬头,显出一些骄傲之色。
刘几身边,时不时有人下桌上前来攀谈几句,甘正在一旁,自然也是交际不断,这种场合,其实就是交际场合,众人来回推杯换盏,也是无可厚非。
甘奇这边,自然就冷清许多,三个乡下人,也不认识什么人。一个王府世子,为正事而来,其实也没有什么人认识他。
皇族子弟与外戚,乃至驸马,这些人的身份其实是有许多尴尬之处的,比如科举与当官,基本与这些人是无缘的。当然,也并非说真的不能当官,这些人中封官是正常的,但仅仅是个名头。
哪怕是汝南郡王府赵允让,当了一个宗正司正,就是最大的实权官职了,管理的也是皇家内部之事。
政治上,有这些身份之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如赵宗汉这样身份的人,对文人圈子就不那么热衷了。一般情况下,若是赵宗汉未来有点出息,有个家大业大,身边聚拢的,也大多是市井之人,吹拉弹唱的,蹴鞠斗狗的,如此而已。
真正官员,也会主动避免与皇族子弟结交关系,这里面还有一个避嫌的问题,这个避嫌很重要,若是不避嫌,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莫名其妙与造反谋反之类的事情牵扯上关系。
不远的刘几,似乎也发现了甘正频频往头前上席去看,随口问道:“端念,头前有熟人?”
“嗯,有熟人,同族之人。”甘正答道,显然他的字是端念。
“怎也不见他来与你拜会?”刘几问得一语,却没有问为何甘正不上前去拜会别人,只问别人为何不来拜会甘正。只因为甘正与刘几,是那国子监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高了许多,来日十有八九都是官员,这等身份,自然是别人需要来拜会他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现实状态,更可以上升到道德规范,管你什么豪富人家,家里若是没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出门连头都抬不起来,也只能在市井之中,邻里之间显摆一下了。
“伯寿兄有所不知,我与那人虽然是同族,却不同路。我自小进学,寒窗十几载,他却多在街边晃荡,而今他大概是攀附到了何人门槛之下,做了一些买卖,赚得身家。我自看不上他,他也心中自得,如此而已。”甘正答完话语,其实心中也有忐忑,甘奇的大名,他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甘正如何也不能把两个甘奇联系在一起,即便有人与他细说过一二,他也下意识选择不相信。
因为甘奇是什么样的人,甘正太熟悉不过。别人可以把两个甘奇弄错,他可不会。一百多万人口的汴梁城,有两个叫甘奇的人,太正常不过。
但是真要把话又说回来,听人说多了南城外的大才甘奇,甘正心中还是有一些疑惑的,所以才会显得有些忐忑。
“哦?原道如此,也罢,看那几人还佩了剑,自然不是一路人,那便各走各的路就是,百贯一席都花的出去,看来这人本事不小啊。”刘几随意说道。
“嗯,定然又是攀附权贵才如此舍得。”甘正答道。
刘几闻言哈哈一笑:“咱们呐,就是做不出这般的事情,若是能学人做出这般阿谀之事,如今怕早已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了。”
甘正深以为然,点头说道:“小弟就是不会阿谀奉承,攀附不上关系,只得万事靠自己,罢了罢了。”
刘几还安慰一语:“君子当如是也!攀附门槛,终不如靠自己的本事,只待东华门外唱了名,自己就是门槛了,还何须攀附他人?”
“小弟有礼,伯寿兄请!”甘正已然抬杯去敬酒。
此时头前的小台子上,一个女子慢慢走出,十八九岁,礼节周到,福礼而下,开口说道:“奴家多谢今夜诸位公子抬举,在此一礼,愿诸位公子今夜尽兴。”
姑娘话语说完,满场皆是起身回礼。
“张大家客气了,能听得张大家乐音,三生有幸。”
“我等前来,只为听得仙音绕梁,张大家不必客气。”
众人答着话语,甘奇与二苏转头去看,上下打量着这位名震汴梁城的花魁人物,倒也不负盛名。
却见一旁的赵宗汉也目不转睛,甘奇笑问:“世子原来也是第一次见啊?”
赵宗汉尴尬一笑:“只闻其名,第一次见得其人。”
“原来你也是乡下人进城,看来你家中大姐的竹条子管教甚严啊?”甘奇调笑一语。
“行吧,行吧,你也别来取笑我了,咱们四人今夜一起长一番世面就是。”赵宗汉答道。
此时甘奇只见得各桌之人都在准备纸笔,开口问道:“子瞻兄,可是要填词了?”
苏轼熟门熟路:“待得一会儿,这位张大家应该就会定下题目开口邀词了。”
“只喝酒行吗?”要填词作诗的,甘奇又免不得搜肠刮肚,实在麻烦。
“有何不行?”苏轼不在意答道。
却是赵宗汉笑道:“张大家当面,谁若填得一曲入眼,便是一曲闻名天下知,只喝酒可不就是浪费了?”
甘奇连连摆手:“你们填你们填,我听曲喝酒就行。”
几番礼节过后,那位张大家落座头前,开始唱曲。其实文人席面上,弹琴唱曲之人,大多时候只是个背景音乐,只为助兴。
但是樊楼这位张大家这里,自然不是如此,大多数人还真就是抱着一曲闻名天下知而来的,樊楼传出去的唱词,往往都会风靡汴梁城,格调如此。风靡了汴梁城,离风靡天下也就不远了。
比如宋朝大词人柳永,就是进京考试的时候,屡试不中,便一心在汴梁各楼混迹,一心填词,柳永真正起大名声也是这一段时间,从此真正名震天下。但是柳永这一辈子,也是够本了,不知入得多少花魁大家的闺房,也不知多少花魁人物成了他的情人,连那一曲传唱千年的《雨霖铃》,也是为楼宇里的情人所作。临老了,因为仁宗皇帝亲政开了恩科,柳永才把进士考到了手,晚年当了几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柳永之词名,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柳永也死了好几年了,汴梁城的楼宇里,开场曲目,几乎必是柳永,此时的这位张大家亦然。苏轼不出,如今这大宋朝,无人能与柳永争锋。
其他桌案之上,
伺候的小厮早已把笔墨准备好了。却是甘奇与苏轼几人,并无人把笔墨送来。
倒也不奇怪,因为就这三柄佩剑的不伦不类,也怪不得小厮伺候不周到。苏轼苏辙倒也不在意,甘奇更不在意。
唯有赵宗汉在意,转头开口呵斥:“怎么回事?笔墨呢?”
小厮还一脸苦涩问了一句:“几位官人当真要笔墨吗?”
“你这厮,说的什么话语?樊楼岂有你这般的伺候小厮?当真岂有此理!”赵宗汉满脸怒气,语气更加大声,他是何等身份?何尝被人如此轻慢过?
&/div>
刘几身边,时不时有人下桌上前来攀谈几句,甘正在一旁,自然也是交际不断,这种场合,其实就是交际场合,众人来回推杯换盏,也是无可厚非。
甘奇这边,自然就冷清许多,三个乡下人,也不认识什么人。一个王府世子,为正事而来,其实也没有什么人认识他。
皇族子弟与外戚,乃至驸马,这些人的身份其实是有许多尴尬之处的,比如科举与当官,基本与这些人是无缘的。当然,也并非说真的不能当官,这些人中封官是正常的,但仅仅是个名头。
哪怕是汝南郡王府赵允让,当了一个宗正司正,就是最大的实权官职了,管理的也是皇家内部之事。
政治上,有这些身份之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如赵宗汉这样身份的人,对文人圈子就不那么热衷了。一般情况下,若是赵宗汉未来有点出息,有个家大业大,身边聚拢的,也大多是市井之人,吹拉弹唱的,蹴鞠斗狗的,如此而已。
真正官员,也会主动避免与皇族子弟结交关系,这里面还有一个避嫌的问题,这个避嫌很重要,若是不避嫌,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莫名其妙与造反谋反之类的事情牵扯上关系。
不远的刘几,似乎也发现了甘正频频往头前上席去看,随口问道:“端念,头前有熟人?”
“嗯,有熟人,同族之人。”甘正答道,显然他的字是端念。
“怎也不见他来与你拜会?”刘几问得一语,却没有问为何甘正不上前去拜会别人,只问别人为何不来拜会甘正。只因为甘正与刘几,是那国子监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高了许多,来日十有八九都是官员,这等身份,自然是别人需要来拜会他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现实状态,更可以上升到道德规范,管你什么豪富人家,家里若是没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出门连头都抬不起来,也只能在市井之中,邻里之间显摆一下了。
“伯寿兄有所不知,我与那人虽然是同族,却不同路。我自小进学,寒窗十几载,他却多在街边晃荡,而今他大概是攀附到了何人门槛之下,做了一些买卖,赚得身家。我自看不上他,他也心中自得,如此而已。”甘正答完话语,其实心中也有忐忑,甘奇的大名,他不是没有听说过,只是甘正如何也不能把两个甘奇联系在一起,即便有人与他细说过一二,他也下意识选择不相信。
因为甘奇是什么样的人,甘正太熟悉不过。别人可以把两个甘奇弄错,他可不会。一百多万人口的汴梁城,有两个叫甘奇的人,太正常不过。
但是真要把话又说回来,听人说多了南城外的大才甘奇,甘正心中还是有一些疑惑的,所以才会显得有些忐忑。
“哦?原道如此,也罢,看那几人还佩了剑,自然不是一路人,那便各走各的路就是,百贯一席都花的出去,看来这人本事不小啊。”刘几随意说道。
“嗯,定然又是攀附权贵才如此舍得。”甘正答道。
刘几闻言哈哈一笑:“咱们呐,就是做不出这般的事情,若是能学人做出这般阿谀之事,如今怕早已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了。”
甘正深以为然,点头说道:“小弟就是不会阿谀奉承,攀附不上关系,只得万事靠自己,罢了罢了。”
刘几还安慰一语:“君子当如是也!攀附门槛,终不如靠自己的本事,只待东华门外唱了名,自己就是门槛了,还何须攀附他人?”
“小弟有礼,伯寿兄请!”甘正已然抬杯去敬酒。
此时头前的小台子上,一个女子慢慢走出,十八九岁,礼节周到,福礼而下,开口说道:“奴家多谢今夜诸位公子抬举,在此一礼,愿诸位公子今夜尽兴。”
姑娘话语说完,满场皆是起身回礼。
“张大家客气了,能听得张大家乐音,三生有幸。”
“我等前来,只为听得仙音绕梁,张大家不必客气。”
众人答着话语,甘奇与二苏转头去看,上下打量着这位名震汴梁城的花魁人物,倒也不负盛名。
却见一旁的赵宗汉也目不转睛,甘奇笑问:“世子原来也是第一次见啊?”
赵宗汉尴尬一笑:“只闻其名,第一次见得其人。”
“原来你也是乡下人进城,看来你家中大姐的竹条子管教甚严啊?”甘奇调笑一语。
“行吧,行吧,你也别来取笑我了,咱们四人今夜一起长一番世面就是。”赵宗汉答道。
此时甘奇只见得各桌之人都在准备纸笔,开口问道:“子瞻兄,可是要填词了?”
苏轼熟门熟路:“待得一会儿,这位张大家应该就会定下题目开口邀词了。”
“只喝酒行吗?”要填词作诗的,甘奇又免不得搜肠刮肚,实在麻烦。
“有何不行?”苏轼不在意答道。
却是赵宗汉笑道:“张大家当面,谁若填得一曲入眼,便是一曲闻名天下知,只喝酒可不就是浪费了?”
甘奇连连摆手:“你们填你们填,我听曲喝酒就行。”
几番礼节过后,那位张大家落座头前,开始唱曲。其实文人席面上,弹琴唱曲之人,大多时候只是个背景音乐,只为助兴。
但是樊楼这位张大家这里,自然不是如此,大多数人还真就是抱着一曲闻名天下知而来的,樊楼传出去的唱词,往往都会风靡汴梁城,格调如此。风靡了汴梁城,离风靡天下也就不远了。
比如宋朝大词人柳永,就是进京考试的时候,屡试不中,便一心在汴梁各楼混迹,一心填词,柳永真正起大名声也是这一段时间,从此真正名震天下。但是柳永这一辈子,也是够本了,不知入得多少花魁大家的闺房,也不知多少花魁人物成了他的情人,连那一曲传唱千年的《雨霖铃》,也是为楼宇里的情人所作。临老了,因为仁宗皇帝亲政开了恩科,柳永才把进士考到了手,晚年当了几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柳永之词名,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柳永也死了好几年了,汴梁城的楼宇里,开场曲目,几乎必是柳永,此时的这位张大家亦然。苏轼不出,如今这大宋朝,无人能与柳永争锋。
其他桌案之上,
伺候的小厮早已把笔墨准备好了。却是甘奇与苏轼几人,并无人把笔墨送来。
倒也不奇怪,因为就这三柄佩剑的不伦不类,也怪不得小厮伺候不周到。苏轼苏辙倒也不在意,甘奇更不在意。
唯有赵宗汉在意,转头开口呵斥:“怎么回事?笔墨呢?”
小厮还一脸苦涩问了一句:“几位官人当真要笔墨吗?”
“你这厮,说的什么话语?樊楼岂有你这般的伺候小厮?当真岂有此理!”赵宗汉满脸怒气,语气更加大声,他是何等身份?何尝被人如此轻慢过?
&/div>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猛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猛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